孩子在學校是受歡迎的還是遭人欺負呢?家長了解這些培養社交領袖

2020-08-28 米媽成長記

初為人母,我們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害怕孩子受到同學的欺負,擔心他們被同學排擠、面對這些擔憂,家長們常常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才能確保孩子擁有健康的社交關係。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朋友還是敵人—兒童社交的愛與痛》真是獲益匪淺。



《朋友還是敵人—兒童社交的愛與痛》是一本關於兒童社交的書,真實還原了兒童複雜的社交世界,讓父母深入洞察孩子社交行為背後的動機及意義,從而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本書由三位作者合著完成。第一位是麥可·湯普森博士,他是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諮詢師,擅長解決兒童和家庭問題。第二位是凱薩琳·奧尼爾·格雷斯,她是《獨立學校》雜誌前編輯,在《華盛頓郵報》開設專欄,為年輕讀者撰寫健康及心理類文章。第三位是勞倫斯·科恩博士,他是美國心理學家,擅長兒童遊戲、遊戲治療和親子關係。他寫的《遊戲力》、《遊戲力2》等書籍,大受家長們的歡迎。



一、家庭對兒童社交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觸的就是家人,特別是媽媽,當孩子餓了,媽媽會給孩子奶吃,當孩子困了哇哇大哭媽媽會抱起來及時安撫,當媽媽能夠及時回應孩子的各種需求,平常多陪伴孩子,尊重愛護孩子,孩子就會特別信賴媽媽,和媽媽形成良好的依附關係。這種關係又為以後的社交關係打下良好基礎。可以說是未來社交關係的模板,孩子未來的社交關係也將按照這個模型發展。

我們可以發現在家裡得到父母更多關愛的孩子,看起來都比較開朗活潑,當他和別的孩子玩耍時,他的內心是充滿安全感和自信的,同時認為他人也是可信賴、友好的,他能夠積極地去和別人交流。

相反,從小沒有受到太多父母關愛的孩子,看起來會有點自卑,通常內心會沒有安全感,認為自己是不受人喜歡的,別人是不可信賴的,他們會不願意或者不敢與別人自信地交流,甚至會自我封閉,不知如何和他人相處。

因此,和孩子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未來的社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集體生活的特點以及對兒童社交關係的影響。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集體生活,比如上學,孩子除了家裡,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了,那麼孩子在學校的集體生活有哪些特點呢?對兒童社交關係又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點:集體生活的特點。

1、和同伴保持一致。

集體生活中,集體的行為對孩子有很強的吸引力,大多數的孩子會不自覺地和集體同伴保持一致,比如同學都在追某部電視劇時,那多數孩子也會跟風加入追劇大軍。

2、必須屬於某個團體。

孩子都渴望得到集體的認同,成為某個團體的一部分。比如學校成立的各種興趣小組,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加入某個團體,慶幸自己成為團體的一員,以此認為我是獲得集體認可的,而沒能加入的會被拋棄在團體之外,認為自己被孤立,不被大家認同。

3、社交等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某個角色。

集體生活中,由於孩子們的能力和個性差異,會存在社交等級,在集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長得好看或者成績好的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處於較高的地位,大家都喜歡聽他指揮,成為群體中的意見領袖。而一個新來的或者社交力弱點的孩子可能就會被孤立,處於較低的位置,沒人願意聽從他的意見。



第二點:集體生活對兒童社交關係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凡事都有兩面性,集體生活對兒童社交的影響有好有壞。

集體生活對兒童社交有積極的一面,它能夠幫助孩子找到責任感,獲得集體凝聚力。比如,孩子們在進行一場比賽時,因為群體的作用,他們會明白自身的責任,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結一致、相互鼓勵拼命贏得比賽。

集體生活能夠讓孩子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獲得友誼。這也給面對一系列創傷或者困惑挫折的孩子提供莫大的幫助。比如當一個孩子因父母離婚、或者被別的孩子欺負時,小時候缺少關愛,內心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集體生活中的朋友往往是最能給他關愛和安慰的人,以此獲得內心的滿足。

好的集體生活環境會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們知道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而當今我們的父母也有同樣的想法,父母會給孩子選擇優秀的學校,希望他們跟優秀的人在一起學習成長,這樣的環境也會讓孩子自己變得優秀。



但集體生活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孩子可能會生活在一個壞的環境中,在集體力量的壓力下會忽視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同情心,發生許多我們不願看到的殘酷行為。

比如有的孩子會被嘲笑或者辱罵,被排斥、孤立,這在集體生活中似乎也很普遍,因為集體的一致性特點,一群孩子會一起嘲笑一個和他們有點差異的孩子,比如長的太胖了,膚色不同的,飲食習慣不同的,都有可能受到嘲弄。他們會把一些孩子列為喜歡的名單,而另一些孩子列為不喜歡的名單,從而排斥、孤立他們。

更嚴重的是有些孩子會遭到欺凌或者被人捉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校園欺凌或者暴力事件,強者欺負弱者,一群人圍觀叫好,沒人敢發出正義的聲音,因為他們同處一個群體中,害怕與別人不同,認為大家都這麼做,肯定沒有我什麼責任,他們更害怕遭到群體拋棄和同樣的遭遇。


三、學校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最多的就是老師和父母了,那麼在孩子面對社交難題時,老師和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本書中提到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點:對學校的建議:

1、學校應該建立一套屬於自己學的道德準則,堅決反對社交殘酷的行為。

2、讓每個學生,老師都能夠參與對話,發表自己的見解。

3、防範於未然,採取預防措施。比如老師可以教孩子如何在初期自救?可以向孩子詢問「這件事情危險嗎?有害嗎?如果不是,自己試試想辦法。如果真的有困難,可以回來找我提供幫助」。

4、鼓勵孩子做個好公民,有同理心,幫助他人。鼓勵孩子能夠在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時勇敢站出來,儘可能阻止欺凌事件的發生。


第二點:對家庭的建議:

1、作為父母,我們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多關愛孩子,多和孩子平等溝通交流。對於孩子的社交關係我們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能反應過度,也不能反應不足。

2、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告誡孩子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隨波逐流。

3、為孩子提供廣泛的交友機會,鼓勵孩子真誠地交朋友。

4、了解孩子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理解孩子的社交痛苦,但也保持理智的判斷,有困難及時伸出援手,對孩子殘忍行為也要態度堅決地予以否認並加以引導。



總結:用愛和耐心對待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培養未來的社交領袖!


作者簡介:我是 願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未來可期!結識同頻的你!

相關焦點

  • 孩子比他人差,從小被欺負,家長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文/阿布媽媽聊育兒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慢慢的就會擁有自己的社交生活,這是一個人所必須經歷的事情。每個人都要在社交中去尋找自我,在社交中去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社交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有著極大的影響。不懂社交的孩子,從小就容易被欺負,而長大後也往往會變發展的比別人差。
  • 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麼辦?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家長應該知道這些
    不少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合群,總是形隻影單,交不到朋友怎麼辦?真替孩子感到著急。事實上,當家長有這樣的顧慮,首先應該問問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視角去判斷孩子的感受,沒準孩子覺得沒什麼呢?
  • 孩子膽小,不合群?9招教你培養「社交小達人」
    可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幸福成長和將來的精彩人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孩子只要有一個真正的朋友,能夠在學校互相支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夠了。所以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是不是在外面受歡迎,而是可以關心下,他有沒有一個高質量的友誼。
  • 孩子剛上學,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幫孩子出頭嗎?
    未成年的孩子們,活潑、稚嫩,對社交方面的認知也不夠成熟,因此,「被欺負」或是「欺負別人」的情況就很可能會出現。家長對孩子校園生活的擔心,也大多都是聚焦於孩子的「社交能力」。欺負人的孩子也是分人的,他們輕易不會挑選人高馬大的對手。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容易被大班的孩子欺負,低年級的孩子容易被高年級的孩子欺負,女孩子容易被男孩子欺負。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換了新班級(新學校),會不會被同學欺負?孩子經常跟小夥伴產生摩擦,我該怎麼處理比較好?可以說,學校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群體生活環境。未成年的孩子們,活潑、稚嫩,對社交方面的認知也不夠成熟,因此,「被欺負」或是「欺負別人」的情況就很可能會出現。
  • 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社交規則,家長們都了解嗎?難怪孩子交不到朋友
    成人之間有一定的社交禮儀和社交規則,小孩子之間也存在這種情況嗎?回答是肯定的。而這些規則小孩子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幼兒園的老師們也無法針對每個孩子全方位地掌握信息,因而家長是無法全面了解孩子相互之間的社交規則。
  • 孩子不合群、沒朋友?家長了解這5點,幫助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都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朋友,就意味著孩子有玩伴,能夠一起玩耍、一起學習,遇到什麼困難和不願意讓父母知道的煩惱,也有人可以傾訴。不過,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朋友,還有些孩子人緣特別差,遭到了大家的疏遠。對於這些"不合群"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呢?
  • 幼兒園裡竟是這類孩子容易被欺負?提高社交力,家長的做法很關鍵
    孩子會不會被欺負?遭到排擠?能不能交到朋友?發生矛盾會不會處理?這些社交問題應該是除了吃喝拉撒,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人生第一次「大躍進」。在這裡,每個孩子都扮演著不同的社交角色,個體與群體之間有著一種複雜的互動。群體的動力學發揮著很大作用。從個體屬性的家庭內部,來到群體屬性的幼兒園,運用的同樣的行為方式是否行得通,如何社交是孩子面臨的一次重大挑戰。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那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03.孩子的言談、行為被小朋友排斥如果孩子回家總說有很多人欺負他,家長就要警惕了。幼兒園的孩子都比較單純,不會出現很多小霸王。如果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都欺負他,問題可能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媽媽,我被人欺負了!」聰明的家長該教會孩子這些事
    孩子不知道怎麼回擊,就光讓別人欺負了,我該怎麼教育孩子呢?那麼,當孩子被人欺負了,家長要怎麼做呢?很多家長都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一種傳統美德,即使孩子被人欺負了,也要學會隱忍,讓孩子少招惹麻煩。有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孩子應該打回去,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孩子一直受人欺負,從而變得更懦弱。
  • 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千萬不要和孩子說這些話......
    這句話是很多孩子在被同學欺負後,家長最愛說的話,類似的話還有很多。另外一方面是家長陷入了思想誤區:孩子被欺負,一定是孩子有問題。家長的思想和行動尤為重要,那麼怎樣改變這些想法,正確的幫助孩子呢?這些孩子在周圍人眼裡並不是群起攻之的壞孩子
  • 《朋友還是敵人》:孩子被孤立排擠?家長可助其建立良好社交關係
    很多人糾結於孩子被人打了要不要還手,被搶了玩具不敢去要回來怎麼辦,還有,當孩子回家哭訴「媽媽,有小朋友欺欺負我!」時,大人該不該幹預。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遇到問題時,很多家長都會顯得異常焦慮。尤其是近年來校園欺凌時常發生,家長們不知道該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不清楚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避免陷入受欺凌、遭排擠的泥潭。
  • 作為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嘲笑的問題?
    2、孩子在第一次受欺負時的認知,對日後再受欺負的會產生影響;在向家長和老師反映後,往往後期還會受到同一個人的欺負,就會覺得是因為告訴老師和家長了,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現象。3、同伴比較少,性格原因導致朋友比較少4、家庭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正確教育方式的影響,驕縱和溺愛的家庭,有嚴格虐待傾向的家庭5、學校的責任,對受欺負者的處理情況不重視,也會助長欺負者的行為6、非典型的受欺負者,攻擊性和言語不當,有令人不愉快的行為,容易被人排斥和欺負。這種情況是由於多次被拒絕,被同伴排斥,有孤獨感。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孩子放學回家,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這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幫孩子打回去?還是報告學校?那萬一在校外又被欺負了怎麼辦?校園欺凌或是社會小混混惹是生非都是現在常有的現象,孩子一個人上學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那該如何處理呢?幾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
    導讀: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點不假,教育孩子非常重要,不光孩子,家長也要好好對待孩子。我的原則就是:你不能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能讓別人欺負自己!現在的很多家長太護犢子,護犢子沒錯,可你不能縱容孩子橫行霸道欺負別的孩子啊。
  • 開學在即,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時,該如何自保呢?
    家長往往會教導寶寶,要做個謙謙君子,凡事謙讓有禮貌,才是好孩子,但自家的孩子有禮貌,卻擋不住有熊孩子亂來。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那當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時,該如何自保才最為恰當呢?在幼兒園受欺負時,孩子該如何自保?
  • 想要孩子在學校不受欺負?讓孩子會預防才是王道,這些家長要記好
    導讀:想要孩子在學校不受欺負?讓孩子會預防才是王道,這些家長要記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孩子在學校不受欺負?讓孩子會預防才是王道,這些家長要記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被人打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小孩子下手又沒個輕重,經常會把對方弄得頭破血流,讓前來協商處理的家長心疼得不得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在學校一個人欺負呢?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的孩子看起來乖巧懂事怎麼會成為被人欺負的對象?其實孩子被欺負的原因有很多種,有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孩子成為被其他人針對的對象。
  • 孩子在幼兒園總是被欺負該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看
    那麼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了,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辦呢?1.教孩子用語言震懾住對方家長可以教孩子,當被同學欺負的時候,首先要大聲說出對方的不對,用語言震懾對方。比如「住手,這是我的玩具不是你的,還給我!」有些孩子可能一開始說不出口,或者說出來唯唯諾諾的,這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家長一定要陪孩子多練習幾遍,直到孩子能夠大聲的說出這些話,震懾出欺負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