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話嘮」父母——你說的話將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

2020-11-20 寶媽P佩佩P

為了孩子有較好的表達能力,作為家長可謂是絞盡腦汁:帶幼小孩子上早教班,接著孩子大點了去上小主持人興趣班、語言表達班。其實,為必捨近求遠呢?你說的話將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一本書,名叫《父母的語言》。書中作者薩斯金德醫生,經過大量且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後,發現了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上圖引用自網絡)

貝蒂·哈特與託德·裡斯利兩位學者的一項長達三年的研究證明:當孩子長到三歲時,來自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累計多出3200萬。此外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相對少地訓斥孩子,多使用積極的、肯定的詞彙,如「你真棒」;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偏好對孩子使用禁忌詞和負面詞,如「你錯了」「你真差勁」等。

(上圖引用自「樊登讀書會」)

可見,在嬰幼兒還不懂說話時,父母千萬別覺得與孩子沒交流就惜字如金,做個「話嘮」父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較為內向,不大會說話,那我們怎麼樣當好孩子的語言啟蒙老師呢?針對嬰幼兒,做好以下八個字,就可達到很好的語言啟蒙效果。這八個字是四目相視、如實陳述。

一、四目相視

四目相視是指父母與孩子間的共情交流。雖然不是要時時刻刻四目相視,但這裡更要強調的是父母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手機、平板等),給孩子充分的共情關注。

二、如實陳述

關於這點,無論父母是內向還是外向,其實都可輕易做到。無需華美的詞藻與特別的修辭,只需如實陳述即可。

(一)做家庭導遊——介紹物品

父母抱著嬰幼兒,來個家中旅行,介紹家裡的各種物品:飯桌、冰箱、抽油煙機、衣櫃、門……然後,如有外出,可把導遊詞擴展:樹、草、商店、車……

(二)做行動旁白——講述進行時

孩子還做每一件事都可作簡單旁白。早上,孩子醒了,「寶寶,你起床了!」下午,「寶寶洗澡啦!」。洗澡、穿衣時,還可以了解身體,「先洗頭。小手在哪?對,洗洗手。」

(三)加強版

針對上述兩個方法,可作升級,即如實陳述時,加入事物的特徵。如物品陳述:白色的紙、長方形的毛巾、銀色的鋼筆、三朵紅玫瑰花、媽媽的長裙……如行動旁白:左手伸出來把袖子穿上、把五個紐扣系上……

(四)升級版

可加入感受詞,如:高興、傷心、生氣……下班了,抱起孩子,「見到寶寶,媽媽很開心!」

針對嬰幼兒,家長不妨做「話嘮」父母,有時我們覺得的「廢話」也有存在的價值,因為你對孩子說的話將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

相關焦點

  • 父母是「話嘮」,孩子智商高?事實告訴你這是真的
    「話嘮」,孩子智商高的新聞驚到了。果然,孩子智商與父母的話多話少還真有關係呢!,是因為3歲前富人家的父母對孩子說的詞比窮人家的父母對孩子說的多。父母「話嘮」,不是你的碎碎念,是你的話能給孩子在成長困惑中,指明方向。
  • 英語啟蒙:為什麼孩子大量聽力輸入,依然不會說英語?
    對於幼兒來說,聽律動兒歌和TPR(全身反應)親子互動是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方法,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效果最好。堅持律動兒歌和TPR親子互動,英語的口語訓練可以說是真正開始了。事實證明,在一個父母雙方或一方是話嘮的家庭,孩子成為話嘮是大概率事件。至於英語啟蒙,道理是相通的。父母雙方每天堅持和孩說英語,按照TPR親子互動,循序漸進增加可理解性輸入量。
  • 趙曉華: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包括英語!
    提要今天,國際化浪潮席捲世界,熟練掌握外語對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交流的橋梁,也是提升自我的途徑,特別是對孩子來說,早早學習外語更是事半功倍,因此很多父母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到早教機構學習,但效果卻難以令人滿意。在趙曉華看來,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外語啟蒙老師,即使父母英語詞彙量不夠大,發音不夠準確,但只要耐心堅持,都將是孩子未來人生的重要一課。
  • 孩子突然變成「小話嘮」,抓住語言爆發期,讓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
    導讀:孩子突然變成「小話嘮」,抓住語言爆發期,讓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突然變成「小話嘮」,抓住語言爆發期,讓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突然成為話嘮?恭喜到了語言爆發期,可趁機促進孩子成長
    經過小編的了解,還有網友的熱心分享,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著孩子出現話嘮,或者類似於複讀機的情況,也就是孩子的話特別多,還喜歡重複大人的話語。其實孩子話多的情況,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都會遇到的。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還不會說話,自然就沒有什麼話語了。但是到了後期詞彙量積累夠多了,並且理解的能力也強了一些之後,就會變成了一個話嘮,開始喜歡跟人說話了。
  • 「小話嘮」孩子家長要注意,抓住語言爆發期,4點做好領先起跑線
    今日問題:孩子變成"小話嘮"家長要注意,語言爆發期要抓住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某一個階段突然變得很能說,小嘴巴一刻都不停下來,有的時候因為孩子說的太多,家長缺乏耐心。孩子就是在這個時候經常纏著你和你說話,家長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矛盾的是,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說會道的。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 【第一篇】一句話說英語啟蒙
    感謝您的耐心等待,此時,此處,將呈現【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的完整版,以」詳圖「的形式解析每個篇章。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成長群的朋友聊起英語繪本閱讀和兒童英語啟蒙,突然間就被下達了做作業的指令。為了不辜負朋友的期望,也為了對得起未來的聽眾,憶往事、搭構架、找資料、添內容、調排版……這一做,就是一個半月。
  • 孩子拼音讀字老出錯?父母心累孩子崩潰!做好語言啟蒙很重要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能對拼音產生興趣的孩子實在是少。父母可以選擇一種比較輕鬆愉悅的方式來教孩子學習拼音,或者是給孩子準備一些獎勵,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拼音的積極性。拼音是一種學習工具,孩子需要掌握這個工具,才能學好漢語。
  •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他對兒童的語言思維過程做了如下概括:如果一個1歲的寶寶會說5個單詞,那麼等到1歲半時他就能記住29個詞,再到4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說920到1250個詞語了。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將來的語言能力能夠更好,無論是父母還是親屬,都應該在孩子的最佳語言發展區時,側重於對孩子的語言培養,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有意識的跟孩子多說說話,父母變話嘮也沒關係!
  • 讀書《父母語言》,學會了3T原則,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語言啟蒙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葉子的博客,ID:yezi_blo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讓孩子更聰明,是每一位媽媽的願望。但是想要孩子更聰明的話,作為父母就要構建一個豐富的早教語言環境。
  • 掌握孩子語言的沉默期、模仿期和爆發期,這樣英語啟蒙才事半功倍
    二語習得的理論表明,語言的發展需要經歷沉默期、模仿期、爆發期和成熟期四個不同的階段。你可以想一下,現實生活中,是否見過,剛出生的寶寶就會說話的?語言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漸次積累的過程,我們很難短期看到明顯效果。所以英語的學習、英語的啟蒙也是一樣的,我們千萬不要在寶寶剛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就急著拿寶寶的成績。
  • 0-6歲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父母的語言,是小孩語言發展最好的養分
    不要小看親子間的相互溝通交流,父母的大量詞彙描述和語句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無異於一袋化肥,讓孩子思維空間延伸的更廣闊,更加的聰明。父母的語言是孩子語言發展最好的養分!我們大致將父母的語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命令型,另一種則是建議提示型。至於這兩種語言都是要挑對的時候用才能成為孩子語言發展最好的養分。那父母的語言究竟能給孩子語言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這幾個語言啟蒙方法,父母要知道
    李女士在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把自己的兩歲孩子帶了過去,在聚會現場,被一位同學帶來的孩子吸引住了目光,這個孩子一個人拿著一本書,在給其他同齡的孩子講故事,聲音洪亮而且繪聲繪色,十分的可愛,李女士看到自己的孩子還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彙,感到很慚愧,於是就去與這位孩子的媽媽交流,學習她的語言啟蒙方式。
  • 三歲孩子說話不利索,醫生懷疑語言障礙,媽媽立馬哭了
    孩子的語言大都來自於家庭裡成員日常的交流當中,最好的啟蒙方式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話嘮!科學家曾經做過試驗,結果表明:人的智力很大一部分在三歲前就已經被決定了。影響孩子智力的關鍵因素就是父母與孩子對話的數量,通過大量語言的輸入來刺激大腦突觸的形成,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突觸連接越多,孩子越聰明。所以語言啟蒙最好在三歲前就開始。
  • 「家長問答」父母英語不好,應該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01父母對自己的定位身邊有朋友開玩笑說,自己就是個英語學渣,該怎麼教孩子英語?實際上,從自己的經驗來說,父母的英語水平,和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這件事上,家長要做的不是孩子的英語老師,不用糾結自己的英語好不好。父母的英語差,不會成為孩子英語英語啟蒙的阻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在家庭中,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老師,大家只需要做好孩子啟蒙路上的陪伴者。
  • 可不是正常現象,語言啟蒙做不好,父母要負責
    二.這些耽誤孩子語言啟蒙的「坑」看你入了哪些?關於語言啟蒙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有不同的見解,也因此產生了各種「坑」而不自知,不如對號入座看看以下幾種不恰當的啟蒙方式是否你也有過:1.但是對孩子來說,語言的啟蒙主要就是來自於最親的父母,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愛搭不理」,甚至家裡的語言氣氛也十分沉悶,即使孩子想要開口,也得不到熱情的回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意開口了。
  • 孩子審美的啟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是我學的第一種樂器,看著琴,想起了父母對於我審美的培養。我自己是個八五後,同時也是個四歲多男孩的媽媽。在我的記憶中,審美啟蒙,應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畫具和芭蕾服裝(後來媽媽告訴我,手風琴那些都是商場當時最好的,花掉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塊錢,那時候她和爸爸的一個月工資加起來也就兩百出頭。)。
  • 英語啟蒙:簡單3步,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
    今天,苗爸就來談一談喚醒兒童語言天賦的3個步驟。01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兒童學英語,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家庭,所以,打造家庭英語環境,是英語啟蒙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啟蒙,聽說領先。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家庭英語環境,就是擴大聽力的輸入量。
  • 英語啟蒙:簡單3步,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
    今天,苗爸就來談一談喚醒兒童語言天賦的3個步驟。01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兒童學英語,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家庭,所以,打造家庭英語環境,是英語啟蒙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啟蒙,聽說領先。孩子對父母的聲音最為敏感,這也是《父母的語言》(Thirty Million Words)一書的作者反覆強調的內容:三歲前的3000萬詞彙差距、父母的語言為什麼會對孩子影響深遠?
  • 三歲孩子說話不利索,醫生懷疑語言發育遲緩,當媽的心別太大
    第12個月到18個月屬於語言發育第一期——單詞句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說爸爸媽媽,他們往往會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代替和表達完整句子所包涵的意義,大都是說疊音字,他們還會用手勢、表情等輔助表達自己的意願。,最好的啟蒙方式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話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