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房子都是一個家
每一個家都是一處風景
在廣西,真正要比大山大,大山多,河池能勝出。桂林柳州或百色,這些地方山也多,但在山與山之間,總能出現一些窪地平地,供人們居住耕地。唯一河池的大山,連綿起伏,山峰提拔,很少有平整土地。那裡的房子多數在山腰上,可供建房的土地不多見。
正是因為如此,這裡的土地資源很稀缺珍貴,老北我到訪河池一些鄉鎮,詢問當地的宅基地價格,價格高得驚人。稍微好一點的位置,均價過萬一平地皮價,那麼一棟樓房上百萬到兩百萬很正常的,在河池的鄉鎮。
就是平地太少,要不機場怎麼建在山頂上呢!
那麼,當地的商品房價格是怎麼樣的呢?根據吉屋網數據;
河池新房價格是,4425元/平;二手房均價是,4808元/平。具體各區如下:
(新房)金城江,4481元/平;南丹縣,3281元/平;天峨縣,4371元/平;鳳山縣,4018元/平;東蘭縣,4112元/平;羅城縣,3813元/平;環江縣,4197元/平;巴馬縣,5869元/平;都安縣,4517元/平;大化縣,4802元/平;宜州區,4931元/平。
(二手)金城江,4388元/平;南丹縣,3284元/平;天峨縣,2688元/平;鳳山縣,3860元/平;東蘭縣,3744元/平;羅城縣,4090元/平;環江縣,3825元/平;巴馬縣,5797元/平;都安縣,5433元/平;大化縣,4684元/平;宜州區,5275元/平。
河池的房價近一年都是上下起伏的,不管大環境如何變化,今年疫情,很多城市走出一波小高潮,但是河池並沒有跟隨大部隊。就像大山深處,我們過自己的日子,定自己的房價,與你們外界無關。其實房價上下起伏就是一個樓市成熟的標誌,一直漲或者一直低都不是正常現象。也充分說明供需平穩。
從房價分布看,南部區域普遍高於北部區域,靠近南寧的,比如都安,大化,宜州,巴馬的房價都比較高,河池的前四的房價就是它們幾個哥倆。然後才到中心區金城江區。
巴馬靠著香豬與長壽村的招牌,旅遊業發展的好,房價受當地旅遊業的影響,接近6千的房價是河池的榜首。
先看看河池人口,2018年戶籍人口是,432萬,常住人口是354萬,有80萬人口外流。其中,都安的人口最多,有71萬,其次是宜州,67萬,最少的是天峨,只有18萬。北部的縣城人口都很少,尤其是少數民族。而最大人口的兩個縣城,都安,宜州的房價高,尤其是二手房居高不下,說明還是需求較旺。
經濟方面,2018的GDP是,788億,人均才2.2萬。這收入在廣西是跌倒級別,當地的工商業少,旅遊業是有,但是相對周邊城市,比如桂林百色,河池的旅遊資源還是少。當地靠農作物,玉米,或者現在大面積推廣的沃柑。玉米很多拿來釀酒,說到沃柑,是老北我吃過的柑橘類水果中,最甜的,真的好吃。
河池的樓盤不多,目前在售新盤只有44個,二手房交易也不多。購房者觀望情緒高,在邊攢錢邊等待合適的價格,這個就是前面說的,房價起伏不定的原因。
其實,河池的大牌開發商也不多。最大牌就是碧桂園,在河池開發一個別墅群。本來碧桂園是中低定位的房價標準,到了河池就成了高貴小區象徵。這個還不是少知名房企競爭的結果。
由於地理位置,靠近首府南寧,河池很實力購房者,會把目前鎖定南寧或者柳州。河池到南寧兩個鐘的車程,像大化,巴馬,都安,到南寧時間更少。很多買房置業南寧,周六末去住住,平常回河池上班。像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河池與玉林一樣,中心區沒有優勢,沒有知名院校,沒有醫療優勢,沒有交通優勢等等,人們不嚮往中心城區,所以那裡的房價平平,都沒有周邊縣城高,然後有能力購房的人群紛紛擁進南寧。
河池的地少山多,複雜的地貌,並沒有給商品房帶來上漲的助力。但是宅基地卻因為地少而水漲船高。這個是居住習慣文化的結果,當地人有落葉歸根的習俗,喜歡永久擁有權的獨棟房子,商品房帶有年限標籤,大家不是很熱衷於,或者說覺得花費不值得。
未來河池的房價還會是上下起伏,波浪前行。一方面是城鎮化推進,一方面是購房意願不強,在供求之間,觀望大過行動。
最後,河池的自然風光很雄偉壯觀,那些山巒起伏,一山環一山的環境,很安靜,很清爽,氣候很宜人。
關於河池樓市,你們是什麼看法?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