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後,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
在古代,皇族人士或者地位較高的大臣,在其去世後會根據其生平給出一個稱號,這個稱號就是諡號。
據了解,唐朝時,三品大員才能獲得諡號。
在那個時期,「文貞」這個諡號是極佳的,是文人諡號中最高的諡號。當時獲得了該諡號的有魏徵、陸象先等。直到宋仁宗登基,考慮到他的名諱,「文貞」這個諡號改為「文正」,這個諡號一直持續到封建王朝徹底結束。
歷史上能獲得此諡號的人非常少,李鴻章、左宗棠都只是佔一個「文」字,不是「文正」。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諡號有多麼厲害?
這個諡號更注重逝者文壇的地位和出身。清朝第一個獲得還諡號的人是劉統勳,當時給乾隆辦了很多事情,甚至乾隆還賜給了他鐵靴子。劉統勳死後,乾隆是這樣評價他——「品學德業無愧完人者未足當此。」
除了功勳卓著以外,劉統勳這個人是文壇支柱,曾經編寫過四庫全書。要知道,當時劉統勳可是正總裁官,掌管著編纂四庫全書的所有人,是一位大學士,沒有深厚學問還真坐不上這個位置。
再往後,像杜受田是鹹豐帝師、孫家鼐是光緒帝師,能夠成為皇帝的老師,這是什麼概念?
曹振鱅和曾國藩,一個平喀什噶爾,一個平太平天國運動,都是幾朝元老,門生遍布天下。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真正對得起「文正」諡號的也就是他們曾和曹兩位了。
正如前文所說,這個諡號很注重文壇地位和出身,滿清貴族沒幾個考科舉的,所以整個清朝沒有一個旗人獲得這樣的諡號。
還有種說法表示,因為滿人文臣最高諡號便是「文忠」,主要是獲封方式不同,因為「文正」需要皇帝特批,皇上的意思佔很大比例;而「文忠」則是群臣商定推舉,所以這個諡號更能夠說明逝者的為人處事究竟怎麼樣。
這樣一來,另外一個諡號就成為了滿族文臣的最高諡號——「文忠」。
獲得這個諡號的人有比較多,人們熟悉的有傅恆、林則徐、李鴻章等人。
而左宗棠得到了一個「文襄」的諡號。這個諡號是專門給立下過大軍功的文臣。
除了上述「文」開頭的諡號外,這個字也是單獨的一個諡號,像朱熹、韓愈都是單諡「文」。
「文」字開頭的諡號都是追封給文臣,那麼武臣用什麼諡號呢?很簡單,就是「武」字。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李文忠諡號是「武靖」、徐達則是「武寧」。
要說武將之中什麼諡號最好,那莫過於「武忠」。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想到了諸葛亮、嶽飛等人。
如果細說一下這個諡號的話,說一天都說不完,在這裡只說一點點。
總的來說,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他們只要有豐功偉績,都會得到應得的諡號。
不得不說,從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這三個人來看,憑藉著諡號直接凸顯出了曾國藩的地位和功績。
往期精彩內容
明朝隱藏的賣國賊,連吳三桂都甘拜下風,現如今快被洗白了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修高樓大廈,將中國「六萬英雄」墓夷為平地
21年前搶劫銀行,逃亡16年娶4個老婆生12個孩子,打拼出幾億家產
上海灘真正的黑老大:日本人都忌他三分,連杜月笙也不敢招惹他
上世紀60年代的韓國,大量女子等在美軍兵營外,靠出賣靈魂生活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申明
題/諡號「文正」有多厲害?李鴻章和左宗棠都得不到,文人的最高諡號文/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