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又何妨

2020-09-06 江蘇教育報

2.關注成功後可查看往期內容

3.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了樹立良好家風,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策劃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這些故事作者各異,有父母、有孩子,還有事件經歷者;視角有別,或談習慣培養,或談行為養成,或談民主家風。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和許多男孩子一樣,是個典型的「小馬虎」。

每天上學,妻子總要不住地提醒他:「作業本別忘了!」「鉛筆盒裝書包裡了嗎?」「鑰匙!」「紅領巾!」……如果哪天不提醒,十有八九家裡定要落下點什麼,如果時間允許,妻子還要將兒子落下的東西專程送到學校。為此,我埋怨妻子使兒子養成了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妻子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

前段時間,妻子到外地參加兩個月的進修學習。兒子的衣食住行第一次落在了我身上,我決定進行一點小小的改革。

妻子走後的第一天晚上,我對兒子說:「你已經長大了,男子漢應該自己管理好自己,爸爸相信你有這個能力,所以明天上學前我不會像媽媽那樣提醒你了。」兒子拍著胸脯說:「沒問題!」第二天早上兒子背著書包離開家門時,我發現他沒戴紅領巾,語文書還「躺」在茶几上,但強忍著沒有開口,一直聽著兒子「咚咚」地下了樓梯。

放學後,兒子垂頭喪氣地告訴我,升旗時沒戴紅領巾,語文課上沒有課本,都挨了批評,少得了一顆「星」。我說:「沒關係,上學前檢查一下就行了。」連續幾天,兒子上學時都沒有把東西帶全,有一次忘帶家裡的鑰匙,在門外等了我一個多小時。吃了幾次「苦頭」,我發現兒子逐漸養成了臨行前「檢查一番」的好習慣,偶爾落下什麼東西,他也會及時跑回來拿。妻子回來後,發現兒子的可喜變化,問我使了什麼招數,我說:「這叫『旁觀』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做父母的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做一個「狠心」的「旁觀者」。用「冷眼旁觀」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才不致於讓好心的嘮叨扯住孩子成長的腳步。慈愛的父母,您說呢?

作者:劉敬院

來源:《江蘇教育報》

圖片:錢新明

微信編輯:陳思洋

相關焦點

  • 聞一多的「何妨一下樓」究竟在何處?
    與他毗鄰而居的歷史系教授鄭天挺見他這般刻苦,便勸他說:「何妨一下樓呢?」引得教授們都笑了起來。從此,聞一多住的房間便被同仁們戲稱為「何妨一下樓」,他也得了一個「何妨一下樓主人」的雅號。 聞一多次子聞立雕在《紅燭:我的父親聞一多》中對此也有類似的記述,這本書是聞立雕為父親撰寫的傳記,書中資料大多取材於聞一多的書信、日記、論著以及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可信度。
  • 北方大地:王中天四面楚歌,劉永德冷眼旁觀!
    北方大地:王中天四面楚歌,劉永德冷眼旁觀!王中天四面楚歌,劉永德冷眼旁觀。王中天憂心忡忡地到廠財務室,託婭正在整理準備為工人們發放工資。王中天猶豫再三後還是開口逼著託婭從工人工資裡拿出兩千塊錢救急給奶牛買藥控制病情。然而就在王中天拿著錢準備趕到養牛場時卻被工人們突然包圍。
  •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筇竹寺的院門上,有這麼一聯。多年前初見的時候,並沒有太深的體會,隱隱有所感,但更多是流於字句表面的機巧之上。好些年過去了,了卻一些事,未了一些事。何妨以不了了之,這下半句差不多也說盡了。不了了之,世間事大多如此,那些你以為了結的,滿意的,只不過是未了之事的一個因,那些未了的,不滿意的,只是你還放不下,捨不得,你一直認為還會有更好的結果。所以無論是了卻的,未了的,最後的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 孩子倒地大哭,年輕父母冷眼旁觀: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近日,有網友拍下了一幕:一個孩子臉朝地、賴在地上哭,而孩子的父母就站在一邊冷眼看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年輕父母在一旁冷眼旁觀,這一幕卻讓不少人有了共鳴:這大概是育兒觀一致的人才能體會的快樂吧。一語中的,孩子哭鬧、撒潑、任性、磨人,其實都是在嘗試跟父母、跟這個世界建立一套獨特的溝通方式,但大多數父母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我的孩子任性,不服管教,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還是不聽,我乾脆就任他哭鬧,冷眼旁觀,等他性子撒完,自然就好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 看見「狗咬狗兩嘴毛」的事,大家為何冷眼旁觀?
    「狗咬狗,兩嘴毛」指的是:兩個或多個自己都認為不咋地的人,發生了吵架或打架的行為;而自己和同樣持有此觀點者,持著樂觀其鬥的心情,冷眼旁觀的行為。我離開農村很多年了,偶爾回去一次。農村發生的事,有些時候就讓我覺得很「弔詭」,不甚理解。
  • 孩子商場打翻粥碗,媽媽冷眼旁觀,卻被網友紛紛點讚
    這位家長給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一個媽媽領著孩子走在商場裡,孩子的手裡拿著一杯塑封好的粥,孩子走路蹦蹦跳跳的,冒失之下將粥從手中脫落打翻在了地上,粥也撒了一地,但媽媽卻並沒有領著孩子直接走開或者是急著幫孩子收拾,而是選擇了冷眼旁觀,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留下的爛攤子。
  • 綠營冷眼旁觀「臺灣共識立法」
    社評摘編如下:一再迴避兩岸議題的蔡英文在美國拋出「臺灣共識立法」主張,遭到外界強烈質疑,她單兵作戰,沒有前鋒也無後衛,民進黨內乏人幫襯,也沒人敢隨便出手敲邊鼓,綠天王更是冷眼旁觀。閃亮的舞臺上就只有她一人,天王們充斥坐等「後蔡英文時代」來臨的氛圍。蔡英文「訪美行」已結束「面試」,美方官員私下對媒體的評論,和民進黨自我評價有相當大落差。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 後面這個人總「冷眼旁觀」
    遇到困難 媽媽總會「冷眼旁觀」  為了讓高雅學會如何處理複雜情況,很多時候遇到困難,於玲不得不在一旁忍痛「冷眼旁觀」。  這是最堅強,也是最柔軟的「冷眼旁觀」。  女兒的上學路,媽媽用雙眼護航,但全程不說一句話,讓女兒感覺到這是自己獨自的上學路。  這種「目送」沒有奪去女兒探索的勇氣,給了女兒成長的空間。這種「目送」,體現了愛不是替代,最好的愛是讓孩子獨自學會成長。
  • 萊豬進口逼自產豬漲價,江啟臣批:蔡當局冷眼旁觀,缺乏同理心
    據臺媒報導 蔡當局自1日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市場出現臺灣豬肉上漲現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宣稱"消費者負擔得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上午在臉書發文批評,陳吉仲談話讓人民感受格外刺耳,而且如此"冷血"的回應,證明蔡當局沒有要預防問題擴大,也不打算解決問題,甚至冷眼旁觀,缺乏同理心。
  • 若他真心悔過,原諒一回又何妨?
    若他真心悔過,原諒一回又何妨?看到這段話,估計會有很多的朋友想要噴我。我想請大家先別噴我,先聽我講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兩個去年剛考研成功的同學,一個男孩(我朋友的孩子),一個女孩(我親戚家的孩子),當時考研成功給我們報喜的時候,我有單獨跟他倆簡單聊過。當然除了分享他們的喜悅之外,最主要是聽他們分享考研的過程。
  • 孤芳自賞又何妨(原創)
    但是,你也許會淡淡地說,孤芳自賞又何妨?你在暗夜中走來,夜幕遮住了你的光芒。你難道不計較?你難道就喜歡這樣悄無聲息地降臨人間,甚至讓夜色層層包裹你美麗的的身體,讓濃濃的夜色把你無情地吞噬,等到光明來臨時,你早已卸下了豔妝?你難道不感到惋惜?你難道不惋惜自己的美麗被黑暗埋葬?
  • 雄獅打架爭奪霸權,雌獅卻在冷眼旁觀,如此無情?不,這才是愛!
    然而,在一些非洲草原紀錄片中,我們常常看到激烈的雄獅打鬥旁別卻站著冷眼旁觀的雌獅,它並沒有幫助任何一方。為何雌獅子會如此的無情?作為唯一群居的大型貓科動物,當你深入了解了整個獅群的社會關係後,你會發現事情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雄獅擁有獅群的統治地位,但獅群更像是一個母系社會,很多的關係都是建立在母獅的基礎上。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戰場衝鋒一下又何妨
    留心有話:戰場上,並不是每一場勝利都是一個標準的教程,根據天時地利,戰場上,衝鋒一下又何妨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換而言之,高考就是戰場,是高三考生的戰場,在戰場上衝鋒一下又何妨?但如果是高考作文,滿分也未嘗不可,高考本來就是在競爭,用自己最好的狀態來寫一篇與眾不同的作文,可以看做是一種戰場的衝鋒,在戰場上,衝鋒一下又何妨?滿分也是一種勝利,本來就是一種冒險,得個滿分又有何不可?或許有人會說:這種滿分作文,容易引起模仿,容易引起不好的風氣,但實際上會嗎?當年《赤兔之死》之後也有人用文言文來寫作文,但沒有一定的學識、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 羋月傳:羋月母子燕國為質,受盡折磨,好閨蜜孟嬴為何冷眼旁觀?
    羋月傳:羋月母子燕國為質,受盡折磨,好閨蜜孟嬴為何冷眼旁觀?前言:羋月和孟嬴從小就是好朋友,兩個人生死相依,當初是羋月冒著生命危險去替孟嬴求情,孟嬴才不用嫁給瘸腿的老燕王,後面,羋月還陪孟嬴一起救出了嬴夫人。
  • 吹毛求疵又何妨
    吹毛求疵又何妨   ---方方微博帖子中語言文字謬誤舉隅 12月20日,著名作家、《武漢日記
  • 譚嗣同被砍30刀才死,百姓冷眼旁觀,為何其父也不為他求情?
    譚嗣同被整整砍了28刀,但是一旁為官的百姓也是無動於衷,冷眼旁觀地看著,甚至有人發出了冷笑聲。為何百姓同情譚嗣同呢?因為百姓的思想被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縛著,一時間想要改變是不可能的。而且當時譚嗣同的主張也損害了大多數地主和官員的利益,所以百姓並不同情他。
  • 我若在你心上,此生不見又何妨!
    我若在你心上,咫尺萬裡又何妨?你若在我身旁,何懼千軍與萬馬!我若在你心上,情敵三千又何妨?你若在我身旁,負了天下又怎樣!
  • 工人日報:人生是場長跑,起跑線上輸了又何妨?
    原標題:人生是場長跑,起跑線上輸了又何妨?   最近一則孩子5歲學英語被問「怎麼這麼晚?」的新聞引發輿論譁然。事情起因於兩位幼兒園孩子媽媽的聊天,一位媽媽本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另一位媽媽的一番話卻刺痛了她:「別的孩子都提前學,就你孩子不學,將來上學跟不上,她能快樂嗎?
  • 家長來信:晚託班收費又何妨?
    收費又何妨   上海小學晚託班「復出」,政府部門給予投入,是件大好事,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體現。但好事要辦得更好,相關部門還需更多了解家長們的需求,了解學校、教師、社區的實際困難,不要讓「收費」成為卡住好事的最後一道坎。
  • 孩子嚎啕大哭,父母冷眼旁觀:這樣的養娃方式要不得
    你覺得冷眼旁觀,任由他哭,是一個好辦法嗎?歡迎留言聊一聊。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已獲得授權使用。原標題:《孩子嚎啕大哭,父母冷眼旁觀:這樣的養娃方式要不得!》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