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為什麼能在中國欣欣向榮

2021-03-02 武警新聞

  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自信是90多年來我們黨事業不斷前進的動力。「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是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習主席明確提出「四個講清楚」的重大命題之一。「講清楚」,不僅蘊含澄清和辨析的考量,更蘊含堅持和捍衛的立意。

  每一次歷史深處的回望,都是為了獲取前行的力量。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習主席提出了「四個講清楚」的重大命題,其一是「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百年前社會主義與中國的相遇相知,是近代以來社會條件塑造出的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必然。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百年來社會主義與中國的結合凝結而成的這個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

  (一)

  正如習主席指出的,「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近代以來,為了改變中華民族的屈辱命運、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馬克思主義從理論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促成了中國道路的關鍵性轉折。社會主義和中國命運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照亮了中國前行的方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成為民族復興的最強音。

  社會主義在中國快速入場,也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自然呼應。由於與生生不息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民族理想相契合,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社會的構想一經傳入,就在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引發強烈的共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底蘊,為社會主義在中國紮根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綱領。為了把崇高理想儘快化為美好現實,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代代相繼,其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未曾發生過任何意義上的斷裂或改變。

  「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首先包含著汲取歷史經驗的初衷。社會主義從理想向現實的歷史性轉換,必須破解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課題。社會主義在中國能夠欣欣向榮,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破除了教條主義的束縛、戰勝了浪漫主義的想像。歷史經驗還不止於此。改革開放前後的歷史本質上都是社會主義的探索,任何將二者割裂或對立起來的企圖都是對辯證法的背叛。正是基於改革開放前後歷史接續探索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得以成功開創,成為社會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的實踐證明。

  (二)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一次新的超越性探索,社會主義始終是改革創新的厚重底色。正如習主席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條件下,「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不僅蘊含澄清和辨析的考量,更蘊含堅持和捍衛的立意。

  中國道路是繼承性和創新性的辯證統一。繼承性指向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及其歷史成果,正如一位學者指出的,中國道路吸引外部觀察者的那些方面,並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產物而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遺產。創新性更多地意味著,為了與時代條件和現實國情進一步靠近,在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領域作出的適應性調整。兩者辯證統一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成的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理直氣壯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何歪曲和否定,在分離歷史與現實的同時也必然割裂社會主義與未來的聯繫。不過,任何歪曲言論客觀上也給我們一個警醒: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避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三)

  在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陷入空前低潮的歷史背景下,社會主義在中國卻實現了逆境中的堅守和奮起,並展現出蓬勃的生機。習主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從這個意義上看,「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人類文明進步方向有著更為深入的聯繫,這個宏大敘事的新起點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馬克思那裡,未來社會始終是一個全球性意義的話題。世界歷史的複雜性在於,隨著科學技術和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全球性問題史無前例地集中呈現在人類面前,世界歷史進程正處於一個新的分水嶺上。資本主導的全球化,只能為未來準備物質和技術基礎,而不能為人類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解放。某些強權國家霸權主義行徑的背後,是資本局限性的充分暴露。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往往伴有思維滯後的特徵,如果依然停留在與西方接軌的思維框架內,必然錯失歷史性主動的機會。「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的一個未來指向,就在於進一步激發人們對社會主義的嚮往和追求。

  社會主義自信給予中國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有學者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價值,不僅在於它目前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而且在於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一種發展經驗。社會主義不僅是導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背景,也是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的價值導引,它明確作出了中國問題只有在社會主義框架中才能正確理解和解決的規定。「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的另一個未來指向,就是將理想性引導、批判性反思和規範性矯正統一起來,基於制度和價值的統一不斷完善中國道路,更加清晰展現出21世紀社會主義的內涵和特點。

  社會主義在中國的不斷完善發展,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一個重要的成功經驗,就在於始終保持勇於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選擇以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加速中國現代化進程,客觀上給黨自身建設帶來更為複雜的挑戰和考驗,需要主體能動性更充分地發揮,這是習主席將黨的領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提出來的重要原因和關鍵依據。「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重要的未來指向,就是提出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推動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更多精彩請關注

武警新聞http://wj.81.cn

▎本期監製:代   烽

▎責任編輯:張海華

▎值班編輯:葉俊男

▎值班校對:王龍偉

投稿郵箱:wj@81.cn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讓中國欣欣向榮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人們還會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摸索更久,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道路花費的時間更長,追趕世界發達國家的任務會更艱巨。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雷響徹神州大地。五千年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燦爛的光輝。
  • 欣欣向榮
    不由得感嘆萬物生長得時,令人無限興奮!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因自己的志趣愛好和所見所聞而留下了讓後人吟唱不絕的千古名句。後來,人們把早已家喻戶曉的「木欣欣以向榮」這句詩簡化成了「欣欣向榮」這句成語,不僅用其來指「草木繁榮茂盛」的樣子,也多用其來比喻「精神奮發或事業興旺發達的景象」。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我們仍然不時會聽到這樣一些議論:中國為什麼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為什麼說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對於這樣的問題,最好還是讓歷史來作出回答。
  • 社會主義制度天然適合中國
    在我們高中歷史課,甚至高考時的歷史考題中,總會有一道題:「為什麼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當才能發展中國」,還記得當時同學們總是能夠洋洋灑灑地寫出來機會完全一樣的答案,大都是從地主階級的局限性,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等這個似懂非懂的觀點予以論述,分數也大都不差。 這種觀點,在今天看來,固然是正確。但是,除此之外,我認為要理解中國人民為什麼選擇了共產黨,為什麼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
  • 欣欣向榮作品書單
    躺了二十年,最後能醒過來,挺讓人欣慰。還有最後發現,小說真的很愛讓女主生雙胞胎還是龍鳳胎。何雲浩還過繼走了一個女兒。應該會很疼她的。13、《99種相親》作者:欣欣向榮【文案】俗話說九九歸真,在相了99次之後,真能把自己嫁出去?葉蓁表示很懷疑……公告:今兒古言V,現言暫停一天,明兒雙更(2014年1月15號)【愛兜書單】這本書欣大斷更很久了,愛兜沒讀下去,所以沒有書評,因為怕沒有結果,感興趣的小可愛可以試試!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四維理路
    我們可以從其「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辦」四個維度層層遞進的邏輯理路對其予以理解和把握。具體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其意義體現為三個「意味著」:第一,就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而言,它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第二,就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而言,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第三,就人類社會發展史而言,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民主社會主義及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區別
    近幾年,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影響逐漸擴大。一些學者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模式」、生產領域中的資本主義、分配領域中的社會主義,它比科學社會主義更先進、更優越,應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內涵。對此,我們有必要對民主社會主義作一全面的考察,特別是要搞清楚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差異和實踐區別。
  • 杜鵑花語,人間繁榮昌盛欣欣向榮
    杜鵑花語,欣欣向榮。冬季時開的杜鵑花盤只立於撐起的葉叢之上,而春天的今日,花盤無處不盛開,側開,往枝葉下吊開,開得如此隨意順意,充滿欣欣向榮的和氣景象。花能開出和氣嗎?能,杜鵑花能開出滿山熱情奔放的和氣,也能開出滿庭和氣。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
    有了科學社會主義在東方的傳播,才有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也才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頭、思想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要堅持哪些原則,需要從科學社會主義說起。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第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有什麼區別?
    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成就。但與此同時,許多問題也出來了,如貪汙腐敗、收入差距拉大、環境汙染、社會道德水準滑坡等。對此,國內外的認識和看法並不一致。一種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因中國搞市場經濟造成的,都是金錢惹的禍。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資本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資本論》 2018年05月10日 09:42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洪銀興 字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和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 中國社會主義的古文明淵源
    中國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中國,是一個晚近的概念,理論上的歷史未超過100年,實踐上的歷史未超過70年,放在5000多年中華歷史的長度上,是千分之一到二,兩者不可能是割裂分立的關係,必然是傳承發展的關係。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已走過30多年,歷史成就舉世矚目,是什麼力量讓我們跨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國現象需要中國闡釋,中國模式需要中國表達,中國道路需要中國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植根於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現實土壤,承繼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歷史大邏輯,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一定能為我們作出科學的回答。
  • 田國強: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解
    我們的新政治經濟學,或者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的某些理論,不是全部,能不能在解決這個主要矛盾方面給出一定的指導?學術一定不能走極端,這就是為什麼凡是走極端的觀點我都會與之辯論,近些年為此和不少知名學者發生了爭論或論戰。
  • 黃泰巖:中國經濟學為什麼能解決中國問題
    原標題:中國經濟學為什麼能解決中國問題(學苑論衡)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學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這一理論之所以具有科學性、生命力,能夠解決中國經濟問題,是由中國經濟學的理論來源、理論貢獻和理論方法決定的。
  •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讀
    」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做客講堂,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主題,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社會主義學說為何能從空想走向科學在導讀中,陳培永講到,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學說,要想真正改變世界,必須從空想走向科學,轉化成科學的理論,必須深深紮根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對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的轉變,依靠的是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
  • 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這是對教育事業規律性的深化認識,更是引領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指南針」「定盤星」。為什麼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一個事物的發展必須有適合其生長的環境和土壤。教育也是一樣。
  • 為什麼要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入憲法,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創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在近百年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特徵相結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三大支撐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深深紮根於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它源於馬克思主義,又在同中國實際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發展,已經並將繼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