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孩媽聊高效生活的習慣養成(做飯篇)

2021-02-17 銘蔚

大多數人認為不可思議的是我有這麼多孩子,怎麼還能在時間安排上遊刃有餘。

需要先樹立的一個概念是:各家各人情況不一樣,千萬不要生搬硬套把別人當自己的標杆。幸福感,是來自沒有壓力的付出與順其自然的收穫。我們可以借鑑別人的好經驗,甄選適合自己的其中一部分,應用於自己的生活,但絕不是給自己套上標準和枷鎖。

由心而發,努力但不較勁。

所以此文,不談《時間管理》這麼大的題目,僅說如何養成有助於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你需要的基礎:

1、自己盡力做個守時的人(這非常非常重要,後面我會反覆強調)

2、好的幫手(配偶、保姆、老人、孩子、助理、專業機構,以上都可以有)

3、隨手記錄的工具(手機記事本備忘錄、手寫記事本、檯曆上標註、張貼板)

4、避免無效社交和繁枝末節的人際交往(可以有吃喝以外的方式表達聯繫、愛、關心)

5、最大化利用碎片時間

6、養成合理的收納習慣

7、擁有好用的家務工具

8、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閱讀能力

9、會利用網際網路的便利


【做飯篇】

1、家中的食材準備:

A、能長久存放的乾貨比如香菇木耳、粉絲麵條義大利麵、各種豆和雜糧、養生食材

B、冷凍食材比如牛黃瓜條、牛腩、牛排、百年慄園的雞肉塊、雞胸雞腿鴨腿鴨胸、秋刀魚、鯖花魚、蝦仁、紅蝦

C、半成品比如宜家的瑞典肉丸、土豆泥、煙燻三文魚、五彩糯米飯、

D、定期購入的比如雞蛋、牛奶、酸奶、麵粉、黃油、味噌醬、義大利麵醬

E、能較長時間存放的塊莖類比如土豆、芋頭、洋蔥

F、每周買1到2次新鮮蔬菜、豆製品、菌類和水果

G、即食的食品比如三文魚罐頭、即食海參、煙燻火雞胸肉、納豆、酸黃瓜、醬牛肉

2、家中廚房工具:

A、烤箱:烤箱最大的便利是不需要看著火,也不佔用爐灶,節約出你的時間做別的。

B、平底鍋:煎雞蛋、牛排、麵餅、西式炒蛋、煎香腸都用的上

C、奶鍋:比大湯鍋煮水更快,便於做一些快手湯羹

D、炒菜鍋:要導熱快、不易粘鍋的那種

E、煮蛋器:很有必要,蛋的火候很標準,節約你的時間和爐灶

F、微波爐:主要是熱食物用途

G、蒸鍋:層數多一點的更好,可以高效同時做好幾樣

H、電高壓鍋:可以快速燉爛食材

*要有計劃和安排*


我是個計劃性較強的人,很少臨時起意做什麼吃;

比如每天的早餐,我會之前在頭一天的晚上想好早餐做什麼,需要提前煮泡或者發麵、解凍的食材在睡覺前準備好;

年夜飯家宴,我是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菜單,並以圖文形式提交給老公和公婆過目最終確定,至少提前半個月開始陸續採購各地特色食材,有的不能提前買的新鮮食材,會和賣家溝通好最終發貨時間。年夜飯的前一天晚上把需要做成半成品的食材做出來,冰箱門上貼好各道菜需要的流程和時間以及所用工具的表格,這樣就瞭然於胸可以按時做好年夜飯了。

日常每天午飯和晚飯,以前我上班時會寫好周一到周五的菜譜貼在冰箱門上給阿姨照做,現在一般是鐘點工來上班我口頭通知她拿出哪些食材解凍、乾貨泡發、蔬菜浸泡等等。

家裡來客人一般都會提前知道,會擬好當天冷盤熱菜湯羹甜品水果的單子,提前準備好食材,在客人到家之前準備好大部分,儘量不出現客人坐在客廳而主人在廚房油煙四濺的情況。

如果有忽然造訪的客人,家裡食材準備不夠,做飯時間也不夠,但又不想出去吃,請選擇一家距離近送餐又最快的餐廳讓「百度外賣」送幾個主菜,你在家煮好米飯、拌個沙拉或燙蔬菜、煮個快手的湯比如味噌湯、西紅柿雞蛋湯、榨菜肉絲湯,也不失待客的禮數。

利用好廚房工具以及統籌好流程非常重要,我通常是兩個灶頭都開火做著東西,電器類的廚具也定好時間在運行。我則切、配,做調料碗、布置餐桌。

總之如果你的做飯時間裡如果出現「抄著手無所事事」狀,就肯定是流程裡有問題了,或者說你明明可以節約出更多時間。

*做飯也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和速度都有預知的,如果一直沒有計算過,可以專門統計到分鐘單位,並且記錄下來。

我家倆小的早飯時間6:45,準時在7:05放下筷子去浴室洗漱。7:15必須出門;

我在溫暖季節是6:10分起床,把需要蒸煮的東西打開火架上後抽空去浴室洗漱。孩子們準時6:40起床穿衣服吃飯;天氣漸冷,孩子穿衣服時間多了幾分鐘,行動稍慢一點,有時就不能按時開始吃飯。為了不減少他們睡眠時間,冷的季節裡我把我起床時間調整為6:00。養成習慣之後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你們一定要相信習慣的力量!)

所以我們做飯都需要制定出來所需時間和必須開飯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工作量和效率。

*好的幫手*


一個好的保姆或者鐘點工也能成為你的好幫手,但是你必須培訓她。

我家歷任幹了超過兩年的阿姨走的時候肯定是掌握了一些我的拿手菜,我的醬牛肉好幾任阿姨都做得達到可以開店賣的水平。

我們做一些比較複雜的菜的時候,讓她在你身邊看著你做學習。

如果你本身不太會做飯,可以給她看菜譜,我家阿姨就自己在書架上取了好幾本文怡的菜譜,有空她會翻看(你也可以借給她們帶回家)。

還有就是一些食材,阿姨不熟悉,你又沒有時間手把手傳授,則可以列印出來淺顯易懂的文字貼在冰箱門上。我用這個方法,讓我家阿姨做的鐵鍋三文魚、黃燜雞絕對比飯店做的還好吃。

要給阿姨鼓勵和幫助,不要輕易打擊,稍微做的好一點就使勁表揚。做的不好的,悄悄私下裡跟她說。儘量不要剩下一桌子菜,這是很大的打擊。

如果你的幫手是配偶或老人,以上方法也適用,但是尤其需要你注意態度,還有就是做飯這個事情如果不是分內工作(比如阿姨),其他家庭成員是必須心甘情願才能做好的。

你的配偶或者孩子,即便他們不會做飯或者年齡比較小,也要給他們安排一些活兒,鼓勵他們有時間的情況下在廚房陪伴你,打打下手。一方面是技能的慢慢累積,一方面有利於感情的親密,尤其是讓孩子感受到做飯不是痛苦的事情(這很重要,因為他們將來終將是要離開你自己成立小家庭的,而一個家庭的幸福感受指數真的和夥食質量有點關係)

*利用半成品快手做飯*


很多人認為半成品不健康,這個我承認,咱們能自己全程做的食材還是全程做最保險。但相信我,即便半成品裡有不合你家健康標準的調料或添加劑,只要不是天天吃頓頓吃吃好多好多,不會把你的健康摧毀的。畢竟半成品食物也有安全標準。

我認為特別好做的半成品舉例如下:

1、五彩糯米飯淘寶上有,是苗族、這是半生米,一包米倒入蒸盤中還需要加30毫升水,蒸鍋蒸15分鐘,吃的時候可以根據口味甜或者鹹。甜:配蜂蜜、葡萄乾、松仁; 鹹:配海苔、肉鬆、鹹蛋黃;

2、熱狗:宜家有熱狗麵包和腸,麵包在吐司機是架著熱軟中間豎著切開大部分,熱狗腸、酸黃瓜片夾進去,可以按口味擠入蛋黃醬或者番茄沙司。

3、關東煮:淘寶上搜「壽喜鍋」「關東煮」關鍵詞,買回關東煮湯料和魚餅、竹輪卷,家裡如果還有潮州牛肉丸之類也可以入鍋,保溫較好的鍋裡加水加湯料包燒開,放入關東煮食材再次燒開後改小火,吃的時候再關火上桌,吃的是熱乎乎的勁兒,所以不要提前放涼了。

4、烤肉丸:宜家的瑞典肉丸特別適合烤著吃,連油都不需要,烤盤裡鋪好鋁箔紙,一包肉丸大約是4人量,鋪進盤裡,上下火220度,烤15分鐘比較嫩,烤20分鐘是脆皮感覺;

5、土豆泥:還是宜家的,一包土豆泥大約也是四人份,奶鍋裡倒入土豆泥和250毫升牛奶,用扁飯勺把結塊的土豆泥都壓碎與牛奶融合,上火燒開轉小火,期間要一直不停攪拌否則會糊鍋,出鍋前加一小塊黃油攪拌融化在裡面更美味。

6、沙拉:煙燻三文魚、煙燻火雞胸肉,一點果仁碎、莓幹和生蔬菜、黃瓜片、聖女果、紅黃甜椒等拌在一起就是一道很像樣的沙拉,可以配凱撒沙拉醬,健康做法則是海鹽+橄欖油+黑胡椒粒。重點是這盆沙拉的顏色要五彩繽紛就顯得高大上啦。

7、熱湯砂鍋:家裡有凍在樂扣盒子裡的高糖/雞湯最好,沒有就用高湯顆粒吧,燒開一鍋湯水,加入各種丸(潮州牛肉丸、墨魚丸、蝦丸、貢丸、燕餃、蛋餃反正就是我們火鍋經常吃的那些)、白菜、蘑菇等等就是一道美味的連湯帶菜的大菜

8、俞家年糕:年糕都是熟的,只需要加熱,可以蒸可以煮可以煎可以炒,都很快手;他家還有一小份一小份的雪裡蕻,用來煮湯年糕是南方人喜歡的口味。

9、金槍魚罐頭:可以拌沙拉、可以做三明治、放在雞蛋液裡加入點澱粉可以煎出特別漂亮的魚肉雞蛋餅、白水煮雞蛋剝殼後一破為二把蛋黃取出來和金槍魚肉攪拌(可加入一點沙拉醬調味)成泥狀後再填回雞蛋白的凹處,營養又好看,上待客臺面都沒問題;

10、義大利麵各種吃法:

有空的時候,一次性煮好義大利長麵條做半成品,煮的時候在水裡倒入點食用油和鹽,義大利麵煮到比正常吃的口感稍微硬一點,撈出,過冷水衝洗,濾水;拌點橄欖油放涼後分裝一份份到保鮮袋裡放入冷凍室保存。每次吃的時候是燒開水投入一份義大利麵,用筷子輕輕撥開麵條黏合,撈出後可以

1)澆上熱的義大利麵醬吃(淘寶上現在也能買到蒸燴煮的料理包了,這是我以前咖啡館的供應商,肉醬好吃極了!搜「蒸燴煮 醬」);自己會做義大利麵醬當然也好:鍋熱放油,洋蔥丁爆香鍋,下牛肉糜碎,下義大利混合香料,下罐裝意面醬,少量的鹽,咕嘟咕嘟熬著,出鍋前醬裡放一小塊黃油融化。

2)也可以把煎過或烤過的培根剪碎灑在意面上加入點橄欖油和黑胡椒吃拌義大利麵。

3)麵條上鋪一層番茄沙司,再加一層馬蘇裡拉奶酪碎(還可以加點蔬菜在裡面,洋蔥、甜椒、西蘭花之類都可以),入烤箱,上下火200度烤到表面芝士金黃(大約15分鐘)就烤麵條。

11、麻辣香鍋、酸菜魚:這些都有成品料包可以買回來做,眉州東坡的麻辣香鍋料包很地道,加入各種食材炒一炒就好(麻辣香鍋大部分食材需要提前加工一下,注意);酸菜魚的魚肉,建議去超市買一盒盒的魚肉片(原本是火鍋用途,但做酸菜魚很節約時間,免去你片魚肉的繁瑣)

12、牛肉餅或豬肉餅,正規大超市買的牛肉餡兒或豬肉餡兒,牛肉餡兒通常是加入洋蔥幹碎、義大利混合香料、黑胡椒,用一點幹澱粉一起攪拌均勻;豬肉餡兒通常是加入馬蹄碎或者蓮藕碎,加入姜粉、幹澱粉攪拌均勻。肉餡兒按份裝入保鮮袋,手掌給按成餅狀,放冷凍室。餅狀便於冰箱的空間儲存,自然解凍起來也快。而牛肉餅適合平底鍋煎著吃,豬肉餅適合蒸著吃(蒸的時候可以打雞蛋在上面,像「太陽肉」那樣);注意,做肉餡兒餅的時候不要放鹽,否則不健康,烹飪的時候再用到鹽或者白醬油、淡醬油。

13、點心類:桂冠、避風塘、鄰家小廚、南翔、安井都有很多速凍的點心,只需要蒸或者煎就就可以吃,味道和茶餐廳的沒差多少。還有一些冷凍的比如各種酥、麵包胚之類,刷上雞蛋液進烤箱就能烤得很好吃。

14、甜品類:卡樂B麥片簡直是百搭,倒入酸奶或者澆在冰淇淋上,加入水果丁或者巧克力豆,就是一道漂亮好吃的甜品。

*積極學習別人的做飯經驗*

1、下載「文怡家常菜」和「下廚房」的APP,打算做一個新菜時或者看著食材不知道做什麼時去APP裡搜索;

2、微信、微博上關注做飯達人和家庭主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拿手菜和獨到絕招(我就跟江筱湖學習到了地道的東北炒醬秘籍),不恥下問;

3、收集菜譜:我們「愛做飯」的微信群裡群友們做了成功的出品都會把菜譜發上來,自己要收藏或者拷貝粘貼到記事本上。我有時候吃了我婆婆做的好吃的,會讓婆婆口述給我菜譜,我用小本子抄下來。

4、時不時去一些口碑極好的特色店品嘗學習:去外面飯店吃到好吃的,儘量研究一下人家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那麼好吃(如果能問到老闆或廚師那是極好的!),及時記錄下來。

5、如果你家有個特別會做飯的保姆,也記得一定要抓住免費學習的機會!不能有懶惰思想認為反正她會做我就不用學了。她還能在你家幹一輩子啊?

由於時間和篇幅關係,吃飯篇在意猶未盡的感覺中結束了。生活的智慧需要我們累積和學習,既不要對自己過高苛責要求,也不能任由自己永遠沒有長進。當我們把每天的大事「吃飯」高效優質解決好了,你會發現很多其他事情你都有了時間的餘地、家人的支持。

吃,很重要


銘蔚的原創預告:

四孩媽聊高效生活習慣養成(育兒篇)

銘蔚的私人微信號:97641975(註明「讀者」)


相關焦點

  • 優秀,從養成高效習慣開始
    光是許多小事,就很少有人能保持做到,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在我看來,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就是習慣的差別。智商差距勤來補,家世落差可逆襲,臉蛋胸脯不是事,身矮亦能內增高。而習慣是跟著一個人一生的,有些習慣因為是生活最瑣碎的部分,很私密,別人也無從幫你發現並糾正,久而久之,後患無窮,和他人的差距就形成了。
  • 被二孩顛覆的生活:經濟關身體關關關難過(圖)
    「原來只有老大時,孩子爸很喜歡出去喝酒應酬,有了老二之後,帶孩子、做飯,樣樣都很棒。」樂媽笑稱,現在倆孩子一聽是爸爸做飯就歡呼,一聽媽媽做飯,就吆喝著還是叫外賣吧。  照顧關  老人成看養主力一堆病卻不敢「病」  80後於先生已經過上了一兒一女的生活,兩個孩子間隔一歲半,都還沒上幼兒園。
  • 中小學階段的親子教育:應該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為主
    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寶爸寶媽們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通過各種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比自己強。這樣在孩子過上好生活的同時,自己也能沾點光,還倍有面子。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他們的毅力、耐力,而在幼兒園至小學,甚至是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養成的好習慣,將會使其受用一生!這裡,我們分階段分別介紹幼兒園、小學一級初中要培養孩子的那些習慣!
  • 關注:高效的學習習慣該如何養成
    其實不然,很多同學是因為學習習慣的不正確才導致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幫助考生事倍功半。以下是三種方法,僅供參考。一、學習的正向激勵所謂正向激勵,其實就是給自己點壓力,當然這壓力是偏向好的方面,我們可以舉個正向激勵的粟子:如果我認認真真學習1個小時,那我就可以玩半個小時的電腦。
  • 盤點那些幫助BB養成生活習慣的繪本們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3歲的寶寶,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吃飯、穿衣、上廁所、打招呼......如果有一套繪本,通過故事的形式,激發寶寶的模仿欲,會讓事情簡單不少哦。書中內容豐富,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穿衣、問好、交友等。在增長知識的同時能開發寶寶的智力潛能。推薦理由:畫風溫馨可愛,文字簡潔,符合小寶寶的認知心理,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噼裡啪啦好孩子打開看系列內容介紹:包括《我不要吃飯》《我不要睡覺》《我不要刷牙》《我不要去醫院》四個有趣的故事。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孩子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無疑將終生受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生活習慣養成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說是最基礎的習慣養成。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為更好地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良好生活習慣到底包括哪些內容。
  • 開放三孩,養娃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近期有專家發聲,建議「開放三孩」,全網都來勁了。一胎不敢隨便生,二胎暫時不敢想,三胎生了誰來養?以前的人執著於二孩、三孩,是覺得孩子需要互相陪伴成長,家裡喜歡熱鬧,或者執著於家族的繼承。不同於以往靠勞動力賺錢的時代,在這個社會,所謂的多子女振興家族難上加難。
  • 《掌控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這四個原則
    詹姆斯•克利爾是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習慣學院創辦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於2017年初創辦了著名的習慣學院,該學院後來成為許多渴望培養良好生活和工作習慣的組織和個人的首選培訓平臺。眾多財富500強公司和成長中的初創企業選派其領導人和普通員工來這裡參加培訓,總共有10000多名領導人、經理、教練和老師從習慣學院畢業。
  • 自我管理,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而每次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改變習慣,結果卻總令人失望,索性與自己和解,按原來習慣的狀態生活了。誠然,一個習慣的好壞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如果它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那麼也構不成什麼問題,也無需解決。但如果這個習慣,總在時不時影響我們的生活狀態和情緒反應,那我們還是要面對它,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 你應該知道的養成習慣的四個階段
    習慣對於我們來說確實很重要,好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工作,比如定期跑步或者散步的習慣,再比如每天堅持閱讀15分鐘的習慣,再比如每天按時起床吃早餐習慣。這些小習慣,看似不起眼,但卻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若是能堅持定期跑步的習慣,它能讓我們身體健康。還有若書能堅持每天閱讀15分鐘的習慣,它會讓我們變得有知識、有涵養。
  • 不養成高效的習慣,你就只有當作「窮忙」反面教材的命
    工作看似簡單,只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然而卻又不簡單,養成高效工作的習慣才能夠事半功倍,未來有更好的發展,獲得更好的回報。只要養成這7個高效工作的習慣,就能夠擺脫「窮忙族」的標籤,不再是別人眼中的反面教材,自己也能在職場上無往不利。1.積極主動領導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如果什麼事情都要領導去安排,要領導說明白,那領導還不得累死。作為員工就要懂得看眼色,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 讓小朋友養成文明生活方式的習慣!
    (遼寧區域經濟/徐海波)2020年8月12日上午,瀋陽市皇姑區垃圾分類宣講團走進武功山社區轄區內聖迪經典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活動,活動中由鄭碧雲宣講員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圖文並茂的講解了垃圾的四分類同時講解了瀋陽生活垃圾分類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講解後鄭碧雲宣講員又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進行了互動提問環節,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到互動環節上,對於答對了的小朋友皇姑區宣講團成員給予了獎勵。
  • 寶寶的智力發育和睡眠習慣有關,養成這6個習慣,寶媽輕鬆帶娃
    新手爸媽都覺得孩子的智力是和先天基因有關的,但其實,寶寶小的時候的睡眠習慣和智力發育也是有關係的。寶寶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斷斷續續,夜間會醒來很多次的話,不僅會導致寶媽們睡眠不足,對於寶寶的智力以及腦力發育也不好。
  • 孩子經常遲到,與生活習慣有關,父母應慎言謹行,做他的好榜樣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再過一個星期,田田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對於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他非常期待。然而田田媽媽就沒有田田那麼樂觀了,她很擔心田田會難以適應小學生活。然而,如果孩子習慣了上幼兒園時遲到,上小學後,他就需要時間來糾正了。因此,卡卡媽認為,如果可以的話,父母最好從小就讓孩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遲到,父母要負很大責任。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生活作息父母是可以安排和控制的。很多上幼兒園遲到的孩子,都是因為孩子的父母捨不得叫醒孩子,或者父母自己磨蹭,才導致孩子遲到的。
  • 說說習慣養成
    習慣養成這個東西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無知覺的到一個人身上。拿我舉例,我從小不愛吃魚,原起為何我最近才想明白,可能是小時候內陸地區物資睏乏,從小沒有見過海洋生物,對於海鮮的認識只有螃蟹,帶魚和海帶,其他的魚類很難見到(也可能是我不關注),吃魚呢,我們當地吃的是黃河鯉魚,這種魚很有名但吃在嘴裡我認為總有一股子腥味,我不愛這個味道,所以也就導致我不愛吃魚了。
  • 學習蕾媽課程,高效陪伴,家校合力共助成長——甌外遠航中隊家長研習心得體會錄(四)
    今晚的感悟:作為一個低年級段的孩子,難免會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各種狀況。好的陪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只有讀懂了他的內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好的陪伴是幫助他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從而受益終身。身為孩子的家長,不僅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更要為孩子做出改變。 最後,感謝蕾媽為我們奉獻了四期精神上的饕餮盛宴。遠航中隊有您相伴,孩子們的成長之路將充滿愛和陽光。
  • 小時養成好習慣,大時才能攀成績|學習習慣養成
    不同的氣質類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逐漸具備了不同的信念、認知和行為習慣,加上不同孩子在不同智能上的優劣勢,自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學習習慣。三、客觀因素孩子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社區環境,所在的學校的辦學理念、宗旨等,也會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 先養成瘦得下來的習慣!
    減肥是一個從積累到突破的過程,養成生活習慣和改變生活方式是積累,而減肥方法是突破。這就是減肥的邏輯。 很多人在減肥前期會過度追求所謂的好方法。對減肥方法的熱衷讓這些人很有激情,甚至產生一種明天就能減肥成功的錯覺。這類人中只有少數成功者,而大部分人都是堅持沒多久就放棄了。
  • 從李娜教子看萌獅學院的運動習慣養成記!
    我非常高興這個小朋友能有這樣的表現,因為可能對於上述的兩個動作習慣他可能已經養成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習慣的定義吧,在漢語詞語把習慣一詞定義為:在一定的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可以通過有意識練習形成,也可以通過無意識地多次重複或只經歷一次就形成,習慣一旦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產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 可能稍微有些複雜,那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南加州大學的一位精神醫學教授談到的關於習慣形成的方法。
  •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很重要
    文/婷媽培養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需要時間和努力,對於這一點,是無可爭辯。雖然生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做一個好父母就複雜得多了。撫養好孩子,首先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當然,你不應該完全忽視自己的需求,但你應該習慣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的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