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媽媽和寶寶來說,上幼兒園都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期。今年9月1號,我家大寶滿38個月,終於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對於我們娘倆來說,都是既興奮又期待。欣慰的是,入園到現在,大寶還未出現起床拖拉,進園前哭鬧,入園後不適應的等焦慮症。我個人覺得除了寶寶的懂事外,與下面幾點是分不開的。
第一:提前感受上學的必要性
平時可以讓寶寶和已上學大齡孩子多接觸,提前感受上下學氣氛。讓寶寶知道上學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成長階段,並不只是他一個人需要上學而已。像我家大寶,因為附近有幾個已上小學和幼兒園的哥哥姐姐,恰好他們也很喜歡我家大寶,平時他們放學後,我都會讓大寶和他們一起玩下,因此大寶很早就懂得上學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也有了「長大了就要上學」這一概念。
第二:準備上幼兒園的相關圖書
為寶寶提前準備幼兒園相關圖書,如介紹幼兒園朋友多,講禮貌,會說致謝話,不害羞怕生等等,讓寶寶有一個上幼兒園應該怎麼做的概念。在我家大寶上幼兒園半年前,我就給他買了20本簡單情節故事書,然後堅持每天中午午睡前給她講故事。其中有一個講到小牛上學時,一直抱著媽媽不肯進園,使勁哭鬧。那時我就會問寶寶,小牛這樣你認為對不對,乖不乖呢?寶寶想了一下,回答說不乖。於是我點頭並繼續再跟大寶解釋,那我們到時不可以這樣哦,小牛這樣是不勇敢的表現。媽媽到時早上送你去幼兒園,下午就會準時在園外等你放學。在這期間,如果你想媽媽,媽媽也會想你的,但我們都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我們也不可以哭,一來哭得不漂亮,二來如果哭多了,弄溼地面,讓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就不好了。大寶聽了點了點頭,我不會哭的,後來上幼兒園真的就沒哭。
第三:意識到幼兒園是集體生活
提前讓寶寶知道幼兒園是集體生活,老師需要關心很多個小朋友,並不像家裡媽媽照顧你一樣,所以不可以胡亂發脾氣和哭鬧。在入園的前幾天,我會給寶寶看一些網上小朋友上幼兒園哭鬧,老師哄得很累的視頻,並告訴她我們到時不可以這樣。結果上學第一天早上,我發微信問老師寶寶還適應嗎?老師說寶寶表現很好啊, 別的小朋友哭鬧,我家大寶還幫老師安慰他們,說媽媽晚些時候就會過來接我們,不用哭哦。
第四:幼兒園有相關紀律需要遵守
記得大寶開學前兩天,老師發的上課視頻中,我看不到她,就問老師說寶寶上課是不是跑不見了?然後老師私底下跟我解釋說我家大寶好像比較喜歡隔壁小班的老師,每次叫她回中班上課,可是課間休息後又跑到隔壁小班。那天晚上,我跟大寶解釋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上中班的年齡,就要上乖乖在中班上課,這樣才能學到東西。結果第二天上課,老師說叫大寶回中班後竟然會哭鬧起來。於是那天晚上回來,我跟她說:「寶寶,我們現在已經上幼兒園,是學校,就有相關紀律需要遵守,需要準時在分配好的班級上課。如果全班小孩像你一樣亂跑,那老師豈不是累壞了。而且其他小朋友也沒有亂跑,對不對"?那次談話之後,老師就說寶寶真的沒有再亂跑到隔壁小班了。
第五:放學接送要準時
對於新入園寶寶,家長在放學的接送一定要準時,這樣可以提高寶寶的安全感。因為寶寶離開家長,獨自在幼兒園生活一天,褪去開始的新鮮感後,肯定會想爸爸媽媽,因此會想在放學的第一時間見到爸爸媽媽。另一方面,當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接回家啦,如果自己看不到爸爸媽媽,可能就會有被丟下的失落感。即使哪天家長有事不能準時接送,也要提前跟老師說,讓老師跟寶寶解釋一下,並適當分散他的注意力。
第六:及時了解寶寶在園表現,多鼓勵,少批評
一方面,多與老師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並及時把老師表揚的言語傳達給寶寶,這樣可以激發他的自信心和上學興趣。另一方面,多於寶寶交流在幼兒園的感受,好的要及時表揚,不好的要努力幫助改正。另外,對於上課的內容要爭取時間與寶寶一起複習,如兒歌,畫畫,簡單課外活動等等。
總之,很多時候寶寶要比我們家長想像的懂事和勇敢得多。只要適當引導,並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就能夠順利避免上幼兒園焦慮症。
以上為幾點個人親身經驗,在此與大家交流討論,如果更好經驗及建議,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