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暴打大臣:一萬七千字奏摺,前面1.65萬字都是廢話

2021-02-07 初九筆記

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德)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108字,閱讀約3分鐘

《明史》對朱元璋的評價是"武定禍起,文治太平",朱元璋本人確實充滿了傳奇色彩,從草根到皇帝,這樣的轉變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朱元璋知道,要想當一個好皇帝,自己的文化水平必須跟上,所以他努力學習,並鼓勵大家在他登基後幫助他學習。

如何幫助他,就是給他各種好的建議。朱元璋的要求是,你有什麼好的想法,你就說,就是寫條子,我也一定看。但古代很多公務員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引經據典,一句話可以拉成五句那麼長,這讓朱元璋很頭疼。

朱元璋自己很忙,他不是特別喜歡玩優雅的皇帝,跟歷史上著名的"慈皇"李煜截然相反。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在文武大臣面前吟詩:"雄雞叫,撅,撅;雄雞叫,撅,撅;三呼扶桑掃殘星曉月!"

這首詩雖然流露出皇帝的霸氣,但不得不說內容有點俗,這與朱元璋的草根出身有很大關係。看看朱元璋下的白話聖旨:"皇帝奉天承運,稱趙,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這些傢伙(指沿海的倭寇)來了,再殺它。秦昭。"

很難想像這樣的遺囑出自一個皇帝之手,但朱元璋卻如此接地氣。一是雅言一般人聽不懂;其次,朱元璋注重實際,簡潔凝練,直奔主題,畢竟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研究什麼文採。但朝廷裡的大臣卻不這麼認為。

朱元璋唯一一次氣得打大臣,就是因為大臣太能說鬼話了。這個典故頗有意思,朱元璋被打的大臣名叫茹太素,他雖然不是劉伯溫、徐達等人的名將,但也很有能力,他是靠科舉入朝的,朱元璋登基七年後,茹太素當上了刑部侍郎。

第二年,朱元璋叫大家提建議。所以大臣們要想一想,寫什麼樣的戲能幫助皇帝,順便也能幫助自己。茹太素是熱衷於寫筆記的人之一,但他讀書太多,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每次都寫很長的文章。

朱元璋起初還忍著性子耐著性子看,看到後來,就直接讓身邊的人讀著聽,省得他眼睛累。洪武八年(1375年)十二月,他堆盡才華,在家中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部《萬言書》。

就是這本"萬言書"讓他的屁股吃盡了苦頭。因為茹太素已經寫了一萬七千字,所以當朱元璋只專注於奏章的署名時,他就開始慣性地頭疼起來。他讓中學士王敏讀奏章,一邊揉著額頭,一邊聽。哪知道御書房的香都燒掉大半了,王敏還在那裡念啊念,好像沒有個完。

朱元璋心裡火了起來,一拍桌子,叫人把茹太素拉出來,放在板子上。第二天,他冷靜下來,再翻出奏章來看,發現雖然前面1650萬字都是廢話,但最後提出的五條建議,大部分都是可行的。

有了之前茹太素的榜樣,經過朱元璋的告誡,大臣們學聰明了,寫奏摺的書袋再也不敢硬落,只挑重要的談。為了徹底杜絕胡編亂造的情況,朱元璋還下令省政府制定奏摺字數和格式的規定。

這裡是《初九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相關焦點

  • 朱元璋要求大臣說真話,此人寫了17000字,結果被重打20大板
    zhuyuanzhang朱元璋幾乎所有事都要親力親為,十分忙碌,不過農民出身的他,文化也不高,所以他就要求各位大臣以後上奏摺言事一定要言簡意賅,切勿廢話。這不到了洪武八年,朱元璋廣開言路,讓大臣們評論當今的朝廷政策的利弊,要求就是要敢說,說實話。結果在交上去的摺子中發現有個人寫的非常多,足有厚厚一沓,不用看就知道是誰。此人叫茹太素,刑部侍郎,本人正直敢言,唯一的缺點就是每次寫奏摺總是廢話太多,明明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事,他可以寫個八百字,朱元璋對他說過好幾回也不見改。
  • 難怪皇帝一不高興就想打大臣,他們天天加班看的都是些什麼奏摺
    但是看奏摺本來就是皇帝的本職工作,所以批奏摺就當是加班了吧,雖然天天加班,但是你想,皇帝的福利待遇多好啊。所謂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皇帝這付出也是跟收穫成正比了,不虧,如果這些奏摺真的有用的話。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就從朱元璋這裡,皇帝的任務陡然加重了。因為以前的皇帝都有丞相,所有的奏摺都經過丞相篩選一遍,重要的給皇帝,別的挑挑揀揀的稟報一下就行。
  • 大臣上了一份奏摺,朱元璋看了一半下令打,看完又表揚了他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窮苦百姓,他深知坐天下的不易,所以當了皇帝後對眼前的富貴更加珍惜。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不放心手下的大臣,所以對政事極為上心。尤其是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以後,將原來屬於宰相的權力收歸皇帝所有,這樣一來,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卻也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負擔。▲圖為朱元璋中年畫像中國古代大臣們寫的奏摺往往都是長篇大論,單純的用華麗的辭藻組裝在一起,通篇上下大半都是不必要的廢話,只是等到結尾時才話鋒一轉進入主題。
  • 朱元璋:你們這群孫子,別以為我讀書少就好欺負!
    說起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謂是歷史上最勤勞的皇帝之一。必躬親,所有的奏摺都要自己批閱,一天二三百份,這對朱元璋來說工程量有點大啊。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從小就沒有收到過什麼教育,長大後就南徵北戰開闢了大明朝,所以說朱元璋一直沒有時間學習,一般都不跟別人家的孩子一起玩。不能說朱元璋沒有文化,只能說朱元璋的文化水平略低,朱元璋自己寫的聖旨都是用大白話寫的,當時在百姓眼裡感覺這個皇帝非常的親民。
  • 朱元璋打茹太素,給作文教學一個重要啟示,值得一看
    茹太素,山西澤州人,是朱元璋做皇帝時的一個大臣,時任刑部侍郎。其為人一向耿直,敢於直言,不顧忌諱。洪武八年秋至洪武九年初夏,全國各地連續發生了許多自然災害,洪水、地震等,有人還報告看到太白金星白天出現。
  • 【大中華尋寶記古代知識科普】那些逼瘋皇帝們的奏摺有多奇葩?
    當時叫作「奏疏」,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刑部侍郎茹太素為了表示自己的文採,給朱元璋寫了一份17000多字的奏疏。17000多字啊同學們!相當於手寫了兩本語文書送給皇上。 於是讓人直接念給他聽,結果念了3個多小時還沒進入正題…… 朱元璋覺得自己被耍了,就讓人把茹太素叫來宮裡,當場打了一頓才放回家。自從這件事後,大臣們就學乖了,寫奏疏能精簡就精簡,以免被皇上打屁屁。
  • 乾隆是清朝「大」才子,他在奏摺上批了四個字,誰也不知道啥意思
    乾隆皇帝批改奏摺的時候,力求簡單明了,說句更通俗的話就是不墨跡。有一次他在奏摺上批上了四個字,可是這四個並不複雜的字,竟一下子將滿朝的文武給難住了。我們都知道這樣一首詩:這一年,乾隆冬天去西湖遊玩,正趕上下雪,他張口吟誦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幼兒園兒歌一樣的詩詞,可以說爛到了下水道,不僅他接不下去了,群臣都不知道怎麼往下接)……還是大詩人沈德潛(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給接了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算是給了乾隆一個臺階下,並圓了場子。
  • 朱元璋屠殺大臣,一番苦心為子孫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北有韓林爾劉福通,南朱元璋,東有張士城,西有陳友諒,可謂是豪傑無數。但這其中唯有朱元璋一支統一了天下,消滅了暴元,藍玉在捕魚爾海大破元昭帝標誌著明帝國的統一。  在朱元璋建國後發生了四大案牽連,被殺人數不下10萬,開國功臣徐達李善長藍玉接連被殺。朱元璋還設立了廷杖,只要皇上看不順眼的大臣立馬就會被打。無恐不入的錦衣衛,更是朱元璋誅殺大臣的鷹犬,當時連大臣在家中生悶氣,朱元璋也一清二楚。
  • 500字就能說清楚的奏章,竟寫了1萬多字,朱元璋大怒:賞板子!
    喜歡長篇大論的官員,並不都是尸位素餐之流,他們有些人的品行和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只不過看起來有一些迂腐。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年間地的好官茹太素。洪武18年,也就是1385年,明王朝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一次大考核,這是朱元璋整頓吏治的措施。
  • 怪不得朱元璋對「發坤」2字如此痛恨,你看看它的諧音是什麼!
    怪不得朱元璋對「發坤」2字如此痛恨,你看看它的諧音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也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於微末,是歷史上極為少見白手起家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有著無數的傳奇故事,當然,流傳最多的,還是他殘暴的各種事情。
  • 批覆奏摺二千多萬字,將勤政與效率推向巔峰_張廷玉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 朱元璋要殺大臣,大臣卻趴在地上吃屎,朱元璋立馬說:饒他一命
    朱元璋出身於草莽,小時候受了很多苦,青年時代也受到了很多無情的打擊,朱元璋也深知百姓的嫉妒,在做了皇帝之後,一直致力於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同時由於他年輕時候吃過太多的苦,所以對於兒子們也非常寵愛,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朱元璋非常痛恨那些不好的官員,一輩子殺了無數的官員。
  • 朱元璋要殺外甥,見馬皇后穿了一件破衣服,朱元璋:不殺了
    殺了胡惟庸之後,朱元璋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以此為藉口,大肆誅殺功臣宿將,被牽連的人多達一萬。一時間朝廷內外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很多大臣早晨上朝前,甚至都與家人交代好後事,那心情真是「上朝如上墳」一樣沉重。
  • 朱元璋的兒子打了一人,朱元璋大驚,我23年都沒敢得罪,你想死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八年之後,也就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經長成大小夥子的兒子們打發到他們的封兒子們在文武官員及大勢軍馬的護衛下上路了,朱元璋灑淚而別。兒行千裡母擔憂,朱元璋也是,於是就命人把兒子的生活記錄給自己。在趕往太原的路上,朱?脾性失常,動不動就大動肝火,隨行的大臣經常受到呵斥,甚至辱罵,這些都有人用密信告知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大臣的申訴,只是一笑,並不當回事。
  • 朱元璋念了兩句詩,大臣憋著不敢笑,念完後兩句,大臣都嚇傻了!
    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鮮少的文化程度不高的皇帝,這和他的出生有很大關係。朱元璋出生時正是元朝暴政的時期,當時的人們逃命都來不及,哪會有人想到要去讀書呢。朱家也不例外,那時的朱元璋為了生存,不僅進廟做過和尚,甚至還做過乞丐討過飯。
  • 李文杰 | 垂簾聽政、訓政、歸政與晚清的奏摺處理
    內清字二封,由滿屋夾籤,共夾籤四十一件。次日隨折片單發下,內硃批一件、朱勾二件,均歸硃筆包,餘歸箍。另清字籤二件,交滿伴。 《隨手登記檔》系軍機章京所記的有關奏摺處理流程的檔冊,記載及使用機構是軍機處。上述引文中,「大人們」,即行在的軍機大臣。
  • 初大案:功臣一句話兩塊免死金牌變成廢鐵,朱元璋:我說了算明
    公元1373年,大明集團的首任總經理(丞相)李善長退休了,臨退休前他向董事長朱元璋推薦了胡惟庸擔任右丞相之職。胡惟庸和李善長以及朱元璋同是安徽老鄉,都曾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其中,李善長由於勞苦功高,還曾被朱元璋授予"開國第一功臣"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