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看過來 教你怎樣做大醬 值得收藏噢

2021-01-19 新華融媒時尚薈

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做大醬要選擇優質的大豆,一定不要轉基因大豆。

東北黃豆醬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純黃豆發酵而成,通常我們叫「大醬」或「東北農家醬」,另種是用提前發酵好的醬引子配上黃豆製成,通常我們叫做「盤醬」或現在市面上經常見到的黃豆醬。下面小編介紹東北農村醬的做法~

秋天收穫好的黃豆,經一段時間的晾曬,之後水煮熟,用石磨磨成黃豆泥,再把磨好的大豆泥做成醬坯,通常這個都是在11月份開始做,之後在室內經一冬天的自然發酵,形成真正的做大醬原料。

東北大醬很講究時間的,一般一年中有兩次做醬的時間,一次是臘月,一次是正月末,二月初,下醬的時間也是要十八或廿八這兩個時間。首先將選擇好的黃豆洗乾淨放入水中泡,泡好的豆子,全身脹大,將豆皮撐破了,然後將豆皮挑出。

2.大鍋生火,將泡好的豆子和水放入鍋中烀。水不能太少,以免糊底,也不能太多,這樣烀好的豆子會稀。水放少些可以在中途添加,注意火候,發現有糊香,就加點水。豆子烀好後呈紅色,越發紅,說明豆子越好,這樣做出來的醬就會香。

3.將烀好的豆子杵碎,不要有豆瓣。也可以用手動繳碎機,將豆子繳碎,這樣繳出來的豆子碎得正好,還省力氣。醬碎好的豆子放在平板上用力的摔,將豆子往一起摔,做成一個醬塊,摔好的醬塊不會裂開。在五、六十年代,農村沒有電,只能用手推石磨來磨碎。

在五、六十年代,農村沒有電,只能用手推石磨來磨碎。

4.將醬塊用報紙包好,外面纏上線,防止報紙裂開。然後將醬塊放置在稍熱的地方,以備發酵。小編家住農村,就在炕尾的地方,騰起一點地方,放置醬塊。不能太熱,那樣醬塊會太幹,不會發酵。

5.一般醬塊要發酵兩個月,發好的醬塊會有刺鼻的氣味產生,這時就可以將醬塊打開進行清洗。因為醬塊是發酵的,經常會有黴菌產生,所以,如果看見黴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現象。用刷子將醬塊刷洗乾淨後,曬乾。

6.準備一個瓷缸,將曬好的醬塊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鹽。鹽要多加,醬鹹一點沒關係,但若不夠鹹的話,醬會變成臭醬,會很難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鹽,當然也和水量有關。

7.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這時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醬爬,醬杵來打缸。就是一遍遍的攪動缸中的混合物,使醬中的雜質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將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雜技撇淨,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才是最乾淨的。

8.醬缸要用一塊布蒙上,要透氣的不透灰的。外面要蓋上防水的鐵皮蓋子。醬在發酵的時候要每天早上打一遍缸,然後就要曬缸,就是鐵皮蓋子拿掉,日曬。不曬缸的話,做出來的醬會有很難聞的臭味,不好吃。下雨天要注意防水,不要讓雨水進入缸中。

9.發好的醬會呈黃色,發紅,這時的醬 香氣濃鬱,就可以吃了。蘸醬菜,雞蛋醬,各種美味……

現在很多居民都住上樓房了,做醬的人也越來越少,都是因為樓房沒有合適的地方放一口缸,小編建議大家用罈子就可以做,家裡放罈子的地方還是有的呦~

相關焦點

  • 看看東北人都是怎麼吃大醬的,現在你該知道東北人根本離不開它
    「我的老家就是這個屯,我這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人」,每次聽到這句歌詞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鄉村生活。那時候我們東北農村條件比較差,物質水平也比較匱乏。夏天還好一到冬天就慘了,只能是土豆子加大白菜翻來覆去的吃,頂多再加一個白菜變「變種」——酸菜。什麼煎炒燉炸滷燜的,統統是開玩笑的。
  • 白魚怎樣做好吃,教你東北做法,不炸不煎,魚肉鮮嫩入味還不腥
    本期導讀:白魚怎樣做好吃,教你東北做法,不炸不煎,魚肉鮮嫩入味還不腥白魚學名翹嘴紅鮊,俗稱大白魚、翹嘴白魚、翹嘴巴、翹鮊子、鮊刺魚、白魚、撅嘴鰱子等,白魚味道鮮美,肉質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無論油炸還是清蒸,鮮美無比。
  • 那些年,被東北大醬蘸過的菜
    再看,蔥葉上布滿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兒,嬌嫩欲滴,模樣煞是可人…此時,桌上擺一小碗東北大醬,如果再來一塊白白胖胖的水豆腐,弄點香菜小白菜,拌著吃,蘸醬吃…這頓東北家常飯活活美死! 咋滴,你嫌棄?你肯定是沒來過黑土地的南方人,不了解「東北沙拉」的各種美好。 那個醬,它不一樣啊!
  • 醬引子發黴長毛做出的醬才好吃,幾張圖告訴你東北大醬製作過程!
    在東北地區,很多東北人的飲食一輩子都離不開大醬。他們說:「不吃東北大醬幹活都沒勁」。遼東地區加工東北大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滿族祖先靺鞨人製作大醬史書上有著詳實的文字記載。大醬製作周期很長,最少4個月,多則1年。這是發酵了一個月零八天的醬引子,周體全是發黴長起的毛毛。
  • 為什麼東北喜歡吃小蔥蘸大醬?
    東北人怎麼會那麼的喜歡吃小蔥沾大醬呢?可能去過東北的朋友就會明白,這種現象真的會讓你驚呆了,尤其是南方的朋友。究其原因,可以說很多,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東北的那一份大醬了。首先飲食習慣的形成與氣候特點有很大關係,一位東北的朋友自述他在廣東工作。
  • 東北人最愛的大醬,蘸什麼都香!
    在咱東北地區,很多人的飲食一輩子都離不開大醬。有人說:「不吃大醬幹活都沒勁」。在咱們遼東地區加工大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滿族祖先靺鞨人製作大醬史書上有著詳實的文字記載。大醬製作周期很長,最少4個月,多則1年。
  • 韓國大醬「申遺」遭非議,中國東北首先「炸鍋」
    最近,一則韓國有關部門計劃為「大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韓國民眾舉國贊同,然而卻在中國東北引起「炸鍋」。大醬源自中國,濃香中帶著淡淡的臭味,東北痴迷已久,韓國憑什麼拿去「申遺」?那麼,大醬到底源自哪裡?韓國有沒有資格拿去「申遺」?
  • 請問什麼牌子的大醬好吃?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生活中,大豆醬在東北人的生活中,始終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經深深地滲入到東北的飲食文化當中。可以說在超市裡。買到的那種袋裝的,量產的,沒有一種是地道風味的。東北大醬,做法大同小異。但神奇的是,不同的人做,不同氣候條件下做,不同時節做,味道也會有不同的差異。甚至在做好後經過時間的沉澱。味道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在超市裡包裝好的大醬,都不是家裡下的農家醬的味道。
  • 春季,蘸醬菜在東北特別受歡迎,教你東北雞蛋醬的做法,香氣撲鼻
    春季,蘸醬菜在東北特別受歡迎,蘸醬菜是一道東北特色菜,是東北菜中最簡單,也最保留食物的原味的,在菜中不加任何的調料,可以生食或蒸煮,蘸醬即可食用。它的特點是油煙少,取材隨意豐富,營養健康,吃蘸醬菜,雞蛋醬是不可卻少的,醬選用東北農家大醬或者豆瓣醬,豆瓣醬就是黃豆醬,或者用香其醬都可以,東北雞蛋醬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教你東北雞蛋醬的做法,醬香濃鬱,味美開胃,炸上一碗香氣撲鼻的雞蛋醬,無論是拌麵,蘸醬,配米飯都不錯,下面看看是怎樣做的吧:【雞蛋醬】材料:雞蛋2個、豆瓣醬
  •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
    作為南方人,在江浙一帶習慣了清淡口味的飲食,剛開始在東北學校還沒真正體驗到地道的東北風味,當嫁到東北後,才讓她體會到飲食上的差異,最讓她震驚的是,在東北的家庭餐桌上,頓頓都少不了東北大醬,可以說任何的蔬菜都可以蘸醬菜,以至於她說:給東北人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醬吃!東北大醬是用黃豆製作的一種醬料,東北人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東北大醬拌菜做好了,來二兩小酒兒,解膩又解乏!
    東北四季分明,冬季尤為漫長,但是這並不影響東北人喜愛涼菜,特別是喝酒時,如果沒有一道涼菜,那就根本不是一個正宗的東北酒局,而且東北菜一向以大菜碼而聞名,來上一盤大拌菜,黃瓜拉皮,就能喝嗨了。千張在東北叫幹豆腐,東北的尖椒幹豆腐可是一道名菜,雖然其名聲不如鍋包肉、殺豬菜那麼有名,但絕對是出現最頻繁的東北菜,而在東北,幹豆腐做涼菜也是很出名的,紅油豆腐絲,板筋幹豆腐,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黃瓜同樣是東北涼菜的頭牌,來個拍黃瓜,來個人就能喝幾瓶,一道夏季,你看街邊的大排檔,桌桌都有黃瓜的身影,特別是黃瓜大拉皮,夏季吃最合適不過了。
  • 【巾幗帶貨幫】(十五)有一種美味,是東北大醬
    東北的傳統美食之一,小蔥蘸大醬,是東北人難以割捨的情懷。小編在東北長大的人都知道大醬,但是大醬的來歷,你知道麼?沒想到吧,我們東北人常吃的大醬還有這樣的歷史!是不是忽然覺得高大上了呢?小時候身邊的老人們一到季節就開始發醬塊、下醬、搗醬,大醬帶給大家的已經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需求。但是現在身邊會下醬的人越來越少了,想吃好吃的大醬怎麼辦呢?
  • 挑戰不可能,我在冬天成功做出了美味的傳統東北大醬
    東北人的記憶裡最能體現的家鄉味兒是什麼?現在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大同的世界,無論曾經的東北人現在生活在何處,或者即便不是東北人也都能說出幾樣東北美食來。飲食界裡一直流傳著東北無大菜的說法,可是隨著現在的人們更加崇尚食物的綠色和天然,東北味兒也隨著東北大米等綠色食品早已走出了山海關。東北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東北各個地方的特色美食即便是一個東北人也很可能都沒有全部接觸過。不同地域的東北人或許有不同的口味和喜好,可是大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味道的記憶———東北大醬。
  • 大醬炒雞蛋,做法簡單,超級下飯
    大醬炒雞蛋上次去東北旅遊, 當地的朋友知道我喜歡做美食,教了我一道非常有當地特色的菜---大醬炒雞蛋。說起大醬炒雞蛋,在東北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道最平民菜,只需5分鐘,時間短;一種調料---東北大醬、兩樣食材-----雞蛋和大蔥,食材特簡單,超省事, 就能讓人美美的、飽飽的吃上幾碗飯,超級無敵下飯菜,是東北人四季都離不開的的家常菜。原料:雞蛋、大蔥、東北大醬、油。
  • 快速製作東北大醬,衛生健康好吃無黴菌
    快速製作東北大醬。不用提前製作醬塊子發酵,這樣也避免了黃麴黴菌等有害菌對人體的傷害,安全衛生,顏色純正,特別好吃。傳統的東北大醬製作流程是每年正月的時候要烀黃豆。一般根據下大醬量的多少決定乎烀多少重量的黃豆。
  • 特地道的東北大醬,鹹香四溢,說起蘸醬菜的特點,就一個字,野
    特地道的東北大醬,鹹香四溢,說起蘸醬菜的特點,就一個字,野春天,東北人最喜歡吃的蔬菜,比排骨還貴,還是非常受歡迎,春季,東北人最喜歡的菜,沒過於蘸醬菜了,東北人對它情有獨鍾,蘸醬菜是一道東北特色菜,無疑是東北菜中最簡單
  • 「東北飯包」這樣做,既是菜也是飯,味道槓槓滴,吃完還想吃
    「東北飯包」這樣做,既是菜也是飯,味道槓槓滴,吃完還想吃老公是東北人,他說東北的美食很多,除了大家經常聽到的就是酸菜燉粉條、小雞燉榛蘑、東北地三鮮等,其實東北還有一道特別有名的美食,那就是「東北飯包」,有人說是從朝鮮傳過來的
  • 對闖蕩在外地的東北人來說,最想吃的莫過於這碗醬,和家鄉的野菜
    導讀:對闖蕩在外地的東北人來說,春天最想吃的莫過於這碗醬,和家鄉的野菜春天來臨各種野菜橫行,做餡包餃子,涼拌做湯,各現美味。野菜到了東北人手裡,就不會搞得那麼複雜,簡單直接又粗暴,就是蘸醬吃!是的,對東北人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野菜不能佐醬的,尤其東北地區的特產山野菜更不在話下。
  • 天熱沒食慾,教你東北麵條的夏季做法,麵條勁道順滑,滷汁濃香
    本期導讀:天熱沒食慾,教你東北麵條夏季做法,麵條勁道順滑,滷汁濃香夏季天氣比較炎熱,讓人容易沒有胃口,吃東北風味的打滷面是不錯的選擇,打滷面是東北一道傳統的麵食做法,打滷面的滷做法多樣,風味不一,用料也多種多樣,隨用料
  • 東北人管這個叫茄醬,南方人聽了好懵圈,什麼是茄醬?
    土豆燉茄子,撐死老爺子,這是流傳在北方民間的一句話,作為東北的一道特色菜,必須配以東北大醬燉出來,味道才算地道。無論是在東北,還是在上海,這道菜一直是我家餐桌上的家常菜,但在做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上海沒有地道的東北大醬,只能用別的醬代替,但是這回不一樣了,婆婆從東北帶了一些東北大醬過來。做出來的土豆茄子太好吃了。在東北,人們管這道菜叫茄醬,估計南人聽了很懵圈,什麼是茄醬?這道菜用來拌飯每回都要吃撐,忘記誰說過一句話了,一切不能用來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