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一天吃了一頓飯卻營救疏散了 20多人

2020-12-20 大河網

    □特派記者田育臣實習生李寶文記者平偉攝影

    核心提示|昨天,連日暴雨的武漢,天空終於放晴。雖然絕大部分漬水點已及時退去,但武漢周邊的洩洪湖大多已飽和,武漢市的抗洪防災壓力仍十分巨大。目前,湖北省已下撥救災資金9600萬元,並已開展救災捐贈工作。

    在湖北的救災中,河南小夥不怕吃苦,總能衝鋒在前被點讚,有一名河南籍消防隊員一天只吃一頓飯,營救、疏散了20多人。

    現場:長江堤壩的防汛壓力仍很大

    昨天,武漢市江漢區沿江大道,一排排渣土車滿載渣土,停靠在路邊。長江北岸的堤壩上,到處張貼著「人在堤在」、「誓死保衛大武漢」等宣傳標語。

    昨天的武漢,氣溫高達32攝氏度,施工工人們頂著烈日,緊鑼密鼓地加固防洪牆。在龍王廟閘口處,浩渺的長江江邊,一排石頭雕刻與一塊刻著「西江水府、三鎮福地」字樣的石碑,挺立在江水中。附近居民稱,此處是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而雕塑與石碑處是一個沿江廊道,7月5日晚開始,武漢的暴雨導致江水上漲,把廊道徹底淹沒。

    在沿江大道的兩側,路邊扎滿了紅色帳篷,每個帳篷上都掛著防汛責任牌,牌上標明了閘口的標高、主管單位、防汛責任人和電話等信息。

    劉女士是江漢區民族街街道辦事處一名工作人員。據她介紹,7月2日開始,他們一共出動10餘名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上崗,在江邊輪流值守,「24小時兩班倒,隨時關注滲透、管湧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上報」。

    武漢市防汛指揮部發布的消息顯示,7月7日凌晨4點,長江漢口站的水位已達28.37米。而這一數字已刷新了今年的最高水位,居歷史最高水位排序第5位。截至昨天下午3時,該區域水位仍高達28.34米。

    江漢區防汛指揮部工作人員稱,目前,長江下遊水位一直「很滿」,洩洪能力不足。如今,長江水位已高出地面六七十釐米。轄區18個閘口均已築起近2米的防洪牆。「防洪工作要做在前面,天晴了也不能放鬆」。

    人物:河南小夥兒一天營救疏散20多人

    昨天下午,武漢市江夏大道與三環線交叉口向南2公裡處,湯遜湖因水位太高,已將月湖橋整個淹沒。而橋的南北兩側,被交警拉起了警戒線,禁止任何車輛和行人通過。

    一輛中巴車停靠在警戒線3米處,車上坐著10餘名消防官兵,其中包括一名河南三門峽小夥晁輝。晁輝今年24歲,2009年,他離開家鄉來到湖北省消防總隊的救援突擊隊。

    這幾天,湖北省多地出現暴雨,可把他給忙壞了。「7月5日,我們剛從鹹寧參加搶險救援回到武漢,就立刻加入到新的戰鬥中了。」晁輝說。

    因救援任務重,晁輝與隊員們連吃飯的時間都顧不上。據晁輝介紹,7月5日晚,他們吃過晚飯就立即參加到武漢市江夏區北部的紙坊大街附近的救援中,直到7月6日晚營救結束,他們才又吃上了一頓飯。

    7月6日,紙坊大街水深達1.2米,多名居民被困在樓上下不來。救援突擊隊接到命令後,晁輝他們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當天,在紙坊大街,因水勢較大,水流湍急,加上街道狹窄,衝鋒舟一直無法靠近,晁輝二話沒說,從船上跳入水中,涉水來到了居民樓下,之後把帶來的繩索一頭系在居民樓的一根柱子上,一頭系在衝鋒舟上,然後引導被困居民沿著繩子上到衝鋒舟上。而他則抱上孩子,將其送到衝鋒舟,如此往返10多次。

    該突擊隊中隊長越宇介紹,突擊隊一共10多個河南人,每次都能衝鋒在前。僅在紙坊大街的救援中,該突擊隊108名隊員營救、疏散達700餘人。而晁輝一個人營救、疏散的就有20多人。

    汛情:全市逾93%漬水點已消退

    昨天下午,武漢市防汛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截至7月7日下午4點40分,武漢市中心城區漬水點已從本輪降雨尖峰時段的162處降至11處,全市逾93%漬水點及時消退。

    另外,記者從湖北省民政部門了解到,6月18日至7月7日16時,湖北省入梅以來,洪澇、風雹等自然災害已造成湖北省17個市(州、直管市、林區)92個縣(市、區)1781.26萬人次受災,死亡69人失蹤16人,緊急轉移安置73.2萬人次。

    據了解,針對災情,7月6日,湖北省政府專門下撥救災資金9600萬元,用於支持災區開展災民生活救助工作。湖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湖北省政府批准,7月6日他們也開展了救災捐贈工作。截至7月7日17時,他們已接收捐贈資金328.49萬元。

相關焦點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前幾天看了一小視頻,視頻裡讀幼兒園的小女孩披頭散髮,一副打敗仗的樣子,媽媽問她為啥和小朋友打架,孩子咬牙切齒的說道:你還好意思問,我長這麼大剛知道一天得吃三頓飯,我在幼兒園跟人家小朋友說兩頓飯,誰都不服誰就打起來了。你說我都五歲了,今天才知道還有一頓飯叫早飯。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北方人一天兩頓飯,南方人要三頓,是什麼造成這種差異?
    東北人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吃兩頓飯,只是在冬天天比較短的時候才吃兩頓飯,其他季節還是和其他地方都一樣的,東北冬天白天時長比較短,晚上黑的比較早,一般4點多鐘就黑天了,所以會在下午1點多的時候吃飯,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晚上會餓,還是會在晚上七八點鐘再吃一頓的,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吃兩頓飯,不同的地方還是不一樣的。
  • 江湖傳聞,貓咪一天不能只吃3頓飯?
    當然啦,有條件的話依然應該少食多餐。 等逐漸進入青少年期之後,貓咪不再吃的那麼急、那麼多,這時候每天該吃幾頓,反而是被爭論和頭疼的話題了。 如果按照自然本能 貓咪一天應該吃 超過10頓飯! 長大了的貓咪應該吃幾頓?之所以會讓人發愁,是因為喵星人自己越來越沒有b數了!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健康長壽的好方法,其實,要想健康長壽,或許沒有什麼秘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吃好每一頓飯,這才是我們能夠抓住的最靠譜的方法。可是,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但你吃飯真的吃對了嗎?
  • 韓雪稱自己給玻璃房打膠,一天只吃兩頓飯,20歲就用最好的化妝品
    韓雪稱自己給玻璃房打膠,一天只吃兩頓飯,20歲就用最好的化妝品文|小白小燕《口紅王子》自從開播以來收視就不錯,很受年輕女生的喜愛,在第一季中到來的女嘉賓一般都是很有話題的未婚女星,在最新一期中到來的公主是韓雪
  •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我們現代的很多傳統習俗,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當然,難免在傳承的過程中,因情況而定。今天要說的是吃飯,俗話講,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民以食為天。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吃飯是我們每天離不開的事情,人活著就要吃飯,常言道:一日三餐,我們每天都吃三頓飯,有的人一天吃兩頓飯。這兩種方法哪個更科學健康呢?
  • 一天只能吃兩頓飯,還沒有宵夜,一日三餐要感謝宋朝?
    民以食為天,一天能吃到三頓既營養又美味的飯菜是許多人的幸福源泉。尤其是在最近肺炎期間,呆在家裡的網友各顯神通,做涼皮做蛋糕,將多餘的精力都給了廚房那一畝三分地。一日三餐在我們的認知中一直是約定俗成的一件事,但是在古代,古人並沒有我們這麼好的福氣,他們的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有些人經常說希望能穿越回古代,吃原生態的蔬菜,釣魚養豬,自給自足。但如果真能回去,古人的飲食習慣你還真不一定能適應。首先,在宋朝之前,並沒有一日三餐這個說法,大家統一的認知是一天兩頓飯。這和古人的活動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 每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好?堅持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正常來說,我們每天都是三餐,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飲食規律,身體健康。而現在不少人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想要採用古人的一些方式,就是每天保持兩頓飯,那麼堅持做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清朝皇宮裡一天吃能吃兩頓飯?那皇帝和妃子們不餓?
    清朝皇帝一天只有兩頓飯,而不像我們這些普通人每天三頓飯,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滿族人大多生活在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大家都知道,冬天冷的能凍死人,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天都黑的,而且早上7點鐘的時候天才亮,屬於典型的晝短夜長。所以,生活在那裡滿人就早上9點才吃一頓飯,到了下午3點才吃另一頓。那個時候的人們又沒有什麼消遣工具,所以睡得也早。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有什麼不同?誰的腸胃更好?
    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人就有了新的想法,習慣也有不同。發現現代的多數人,從一天三頓飯變成了一天兩頓飯,早上為了多睡一會,就省去了早餐,或者是有人為了減肥,不去吃晚餐,覺得晚餐不吃可以瘦身。有人就產生好奇,到底一日兩餐和一日三餐,有何區別?誰的身體會更好?下面就來好好了解一下。
  • 清朝皇帝為啥一天只吃兩頓飯?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實對於歷朝歷代,我們可能對於清朝的歷史會更加了解一些,清朝一共出現了十二個皇帝,每一位皇帝都各有自己的能力,但是,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那就是在皇宮中一天只吃兩頓飯,不論是皇帝還是皇妃,都一樣。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看古代皇帝嬪妃的食譜秒懂現實!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三餐是現代流行的吃飯習俗,有的人晚上還會給自己加餐吃宵夜,一天四頓飯。但在中國古代,人們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和晚飯。那麼問題來了,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他們不會餓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了解古人的生活。
  • 韓雪一天只吃2頓飯,20歲起化妝品都用最好的,網友:真有個性
    韓雪一天只吃2頓飯,20歲起化妝品都用最好的,網友:真有個性綜藝《口紅王子》是一檔由何炅主持的身受大家喜愛的節目,其中除了有幾大男神的參與外,節目每期還會請來一位女神來參加,節目的看點自然是幾位直男給女生化妝,用男生的角度來給女生打造一個妝容
  •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2頓、3頓還是5頓?吃2頓和3頓,有啥區別?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是採取的「一日三餐」的吃法,但近年來,隨著肥胖率和各種疾病發生率的升高,很多人對吃三頓飯提出了異議,認為過午不食、吃兩頓更養生;少食多餐、吃五頓更科學。那麼,一天到底吃幾頓飯更好呢?
  • 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4】
    原標題: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   律師   這種懲罰即使員工同意也不合法   該健身會所對員工下此「狠招」,但員工也同意此懲罰,那麼,這樣的懲罰是否合法?然而,以吃生苦瓜、穿底褲裸跑、剃光頭等方式予以懲罰,對員工的人格尊嚴和人身權利造成損害,即使員工同意也屬違法。   藺存寶建議,如遇類似遭遇,員工可先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企業對此行為予以糾正。如已造成人格或身體的損害,員工還可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也可向法院起訴。
  • 陝西有些地方為啥一天吃兩頓飯?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該尊重
    很多人認為,一天吃三頓飯是天經地義,一天三頓飯也的確符合人體健康規律。那同樣,對於一天吃兩頓飯的地方或者人,很多人下意識裡就覺得他們是窮,是吃不起三頓飯。一、偶然發現有人吃兩頓飯大概是07年左右,黑嫂在山西交口收廢品,租的院子裡同樣住了一個漂亮的小媳婦,手很巧,會做各種美食,黑嫂樂意跟她親近。但住了一段時間,黑嫂發現在了一件怪事,就是她吃飯時間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模式,也有人是三餐再加上兩點。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
  • 一天只吃兩頓飯,和吃一日三餐,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一文解釋
    我們吃飯一般一天吃三頓,早中午各一頓。但是有的人為了減肥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他們一天只吃兩頓飯,那麼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不吃晚飯有什麼危害?不吃晚飯容易失眠。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我們的身體通常會得到放鬆。而且一般情況下不會進行劇烈的運動,也不會過分用腦,所以對於能量的需求不會太迫切。因此很多人為了減肥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但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失眠。不吃晚飯,身體會出現飢餓,人會因此頭暈眼花,提不上勁,此時即便是躺在床上也會睡不著覺,時間長了會導致失眠,對健康沒有好處。不吃晚飯容易患上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