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譜系孩子寫作文

2021-02-08 兩個AS男人

語言是譜系孩子的弱項,寫作是一種用文字表達的語言,孩子一樣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不過,此路並非不通。筆者孩子現在不但語言表達沒有問題,寫作也已經過關,可以完成數千字的小論文了。


當初,剛入小學時,筆者孩子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低年級時的作文是看圖寫話,只要寫出三五句話就能得滿分,不過這一項,當初他經常是不得分的,不知道是忘了寫、沒有時間寫,還是不會寫。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他能寫上幾段話,不過常常是自說自話,卷面也比較髒,作文得分很低。


初中時,作文最大的問題是偏題,經常按自己的理解來寫,喜歡自創詞,引用也比較生硬,得分依然比較低。


高中時,能夠結合實際和時事寫作了,文字比較拉雜,邏輯能力有待提高,作文得分基本過得去,高考作文幸運地沒有偏題,而且引用比較得當,得了一個比較好的分數。


大學時的寫作,可發揮的餘地比較大,而且知識面擴大,尤其是開始哲學學習,思想性越來越強,寫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像樣子了。


回顧當初教育孩子寫作之路,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借鑑。


第一,始終堅持從心寫作。


如果說,筆者培養自己孩子寫作有所成就的話,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孩子寫心底的聲音。


寫作的本意是表達,孩子心裡沒有所想,自然就不會有所寫。當初,最困難的時候,筆者曾經想過,每次考試前自己押題寫一段話,讓孩子背下來,考試時填寫到作文卷上,看能不能瞎貓逮個死耗子。還好沒有這麼做,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難以為繼。在後面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筆者沒有要求孩子按固定套路寫,心中怎麼想就怎麼寫,這是孩子經常偏題的原因之一。不過,筆者真心認為,那些限定套路的寫作模式不適合小孩子。


這麼做的原理,與筆者提出來的「四原則」是一樣的道理,不求治標只求治本,先忘了分數,只練真正有用的能力,雖然分數提升過程比較長,但孩子不受苦,並且學會了真(真情實感)的寫作。


現在,孩子長大了,不僅他的文章有了靈性,人也有了靈性,這是當初堅持從心寫作的成果。


第二,找好突破口。


孩子的思維是具象的,形象化的東西他比較好掌握和運用。而文字是抽象的符號語言,相對是比較難掌握的,更何況要用這些符號來達意,對譜系孩子來說就更難了。


筆者孩子五、六歲時,不僅寫不出東西,而且連寫字都困難,但是孩子願意畫。他從幼兒園時就很喜歡畫畫,開始是亂畫,用筆熟練後,畫的東西有了畫面,有了內容。上學後,他還經常模仿課本和漫畫書畫兩格畫和四格畫,比如他理想的臥室、電視闖關節目等。


雖然是畫畫,但是,可以看出孩子在表達,畫上的內容就是他的內心語言,把這些畫面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不就是一篇作文了麼。


筆者和孩子媽媽經常誇孩子的畫,保護他的積極性,並且描述他的畫面,從前到後、從人到物,並且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畫,引導孩子自己來解說自己的畫。孩子先是隻言片語,慢慢能夠詳細描述,如果把他說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小作文了。


從具象到抽象,從畫面、語言,再到文字,這是適合譜系孩子思維特點的寫作基礎培養。


第三,培養寫作興趣和習慣。


孩子小時候,我們經常陪著孩子「胡說」,誇大其辭、張冠李戴,只要孩子有興趣就好。這樣做,一方面是通過興趣牽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另一方面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像力。想像力,是寫作的基礎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說,可以很自由,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圖說話、看一切說話,比如筆者第二本書裡記錄的觀雲。為了保持孩子的興趣,筆者會故意用誇張的詞句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然後再引導孩子分類說、按順序說,有邏輯地說。


孩子五六歲時,筆者經常給孩子寫紙條,雖然都是短短一句話,但都是鼓勵和溫暖的內容,孩子很愛看,直到有一天,他也提筆寫下:「爸爸、媽媽,我和大姨去公園玩了,別擔心。」


孩子上學後,筆者建立了一個筆記本,每天都在上面寫一段鼓勵和期望的話,送給孩子看,然後再請他給筆者留言,如果寫不好,畫朵花都可以。


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筆者寫過很多文章(故事、隨筆、散文)給孩子看,而且經常給孩子寫信,內容都是鼓勵他、引導他的,孩子很愛看,有時也會寫回信。筆者給孩子寫的信,都是斟酌過用詞的,並且注重邏輯,是當作範文給孩子看的,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打下寫作基礎。


基於良好的信任和互動習慣,孩子經常會把他的作文拿給筆者夫妻看,寫得好的我們就聲情並茂地朗誦,或者在朋友圈分享,讓孩子體驗一下自豪感。寫得不好的,筆者也會尊重孩子的勞動,認真地給他修改,修改後的文章同樣會起到範文的作用。


現在,孩子上大學了,寫的課內外文章,都喜歡發給筆者看,筆者已經很少再作修改了,因為,如孩子自己所說,他的文風很像爸爸了。


第四,教會孩子引用。


定文章一定要有素材的,素材一部分從生活經歷和思考來,一部分從閱讀中來。


筆者有個習慣,看書時會勾勾畫畫,還會做筆注。小學有一個學習內容,叫好詞好句。看課本時,劃出好詞好句很重要。孩子剛開始寫作時,表達能力不夠,經常會東搬西套。不要責怪孩子抄襲,即使他抄得很生硬,也不要否定孩子,要鼓勵他引用素材,抄得多了、融會貫通了,就是自己的了。


在小學後期,有一次筆者孩子突發感想,大段引用了伯牙絕琴的課文,表達自己沒有朋友的孤獨感,雖然很多內容是抄的,但是,結合了孩子自己的感情,很能打動人,同樣也是一篇好文章(收在筆者第二本書裡)。當然,這樣的好文章孩子也是偶然為之,接著還是會寫得很爛,不過,筆者相信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高中階段,雖然有高考分數壓力,我們也沒有幹預他的寫作,只是不斷給他輸送素材,閒談時講講故事,吃飯時評評時事,高考時真給他抓中了其中一個素材。


大學期間,孩子經常通過微信與筆者探討,人際關係、熱點事件、哲學思辨,都是我們聊天的內容,最近,孩子發來一篇哲學讀後感,裡面引用了我們談過的兩個事例,還挺恰當的。


第五,不斷積累和提升技巧。


寫作是一件複雜的事,是思想的文字外化。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和思維水平上的。認知不夠,思維不活,怎麼可能寫出東西來。


筆者一直強調的,要加強認知教育。譜系孩子的學習是點狀的,剛開始無法線性貫通,更無法由點及面。我們一定要堅持認知教育,從特徵到性狀,把這個世界的每個知識點都告訴孩子。這種認知教育也可以是隨時隨地的,如果孩子開始提問更好,及時發現和掃除孩子的認知盲點。認知教育要一直堅持下去,可以持續到孩子成年。


千萬不要責怪孩子,這也不懂,那也不會寫,是的,那些東西很簡單,但是,只要你沒有教懂孩子,對他來說就是複雜的。


前面講過,寫作也是一種語言,是思維的外化。譜系孩子寫出來的東西,呈現了他們的思維狀態。不要苛求孩子上來就寫出好作文。寫口水話,詞不達意,邏輯混亂,都是正常的。寫得有多亂,說明譜系孩子面臨的世界就有多亂,這是他們大腦的真實狀態。


孩子寫下一段話後,先鼓勵他,然後再和他玩換字詞遊戲,問他「把這段話裡的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詞,讀起來會不會更好呀」,「先說這句話,再說那句話,是不是更好呀」。徵得孩子同意後,把相應的修改完成,再和孩子讀一下,一起體驗更好的語感。幫孩子改作文,千萬要注意,第一不要否定孩子,第二不要推倒重來,再差也是在這個基礎上改。因為,這是孩子寫下的東西,代表著他自己,否定文章就是在否定孩子,他會產生不好體驗,如果強迫他,更不利於培養他的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可是比寫作文要重要得多。


好文章在於立意。立意是一件高度社會性的東西,對譜系孩子來說是很難的。比如,有位家長反映,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作文題為「走出校園」,孩子寫的是走出校園,在門口小賣部買東西。孩子沒有錯啊,他的思維是直觀的、形象的,走出校園可不就是鋪天蓋地的小賣部嗎。


出題人的初衷,是希望訓練孩子們擴大視野,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行,由校園投射到家庭、社會去。


文章立意高遠,那是需要思維訓練的,有時還要超越社會自我,上升到精神自我的層面。這對譜系孩子是尤其難的。


筆者孩子小時候,閱讀理解和作文很難拿分,就是思維能力比較單薄,看不懂字面之外的意思,因此總會選擇錯誤和偏題。還是那句老話,不要貶低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不要破壞他的安全感,不要把他的精神世界搞得更亂。


教孩子認知的內容和方式,要注重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長,向事物的性狀和內涵發展。比如,教3歲孩子「紅、藍」,教5歲孩子「紅蘋果、藍天」,教7歲孩子「紅蘋果真好吃、藍天真好看」,教9歲孩子「平安夜,媽媽送給我一個紅紅的大蘋果;在陰冷的冬天,好想念藍天和白雲」,教中學的孩子「繼母遞給白雪公文的紅蘋果,它不再香甜;站在白雲山巔,眼望空曠的藍天,不禁想起杜甫的『蕩胸生層雲』」。


筆者孩子的作文在小學後半段開始出現立意的苗頭,在中學階段進一步發展。如前所述,筆者一直注意引導孩子有感而發,他在考試作文時,會學著根據考題有感而發,有時候會出現會錯意而偏題,有時則會寫出像樣的文章。每次偏題,其實都是幫助孩子發現問題並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孩子把題目讀懂,告訴他出題人的視角是什麼,孩子理解了,下次會提高的。


高中階段,基於學校高強度的訓練,孩子的寫作學會了一定的套路,如總分總、升華之類的,雖然還嫌生硬,但是得分情況好了很多。


到了大學階段,不再是命題作文,寫作形式比較自由,筆者重點教孩子取捨材料,同時取好題目。一篇好文章,內容、邏輯很重要,標題也很重要,既要高度概括文意,還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經常是孩子撒開了寫,筆者再提醒他把邏輯往選修課上靠一靠,用一個好題目扎住整篇文章的口子,老師的反饋情況往往很不錯,給的學分很理想(估計是很少見這麼認真的學生)。


這篇文章是應一名譜系孩子外婆所約寫下的。這位外婆是老師,積極參與對孩子的培養,對筆者也給了很大的支持和愛護。


難得知己,儘管最近很忙,昨晚還是加了個班,寫下了這篇文章。寫完已經夜裡十一點多,洗了個熱水澡睡下,夜裡醒來三次,都想辦法調息再入睡,總體睡眠質量還是不太好。


一年多來,因為工作繁忙,筆者的寫作都在夜間進行,犧牲了很多休養生息的時間,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思慮過多,睡眠受到很大影響,身體也因此出現各種狀況。這篇文章不用揭傷疤,尚且如此,以前寫下的那些掏心文字,可見攪擾了多少睡眠。


筆者自己分析,儘管自己的調整能力很強,情緒表面沒有大的波動,也能夠很快入睡,但是身心的擾動依然在,通過睡眠質量低和疾病反映出來。


就像是筆者年輕時喝酒,旁人一兩下肚就面紅耳赤,而筆者半斤下肚還面不改色。實質上,旁人看似不行,卻因為酒精不耐受而受到了保護,而筆者因為耐受能力強,卻受傷更重,畢竟半斤一斤的已經入了肚,需要犧牲肝腎功能來化解。


拼命三郞,拼的真是「命」。一年多來,筆者如泉湧一般寫下了這幾十萬字,但是,在大孩子能力培養和精神世界構建方面還有大量的內容要歸納提煉。身體卻一再提醒筆者,要慢下來、慢下來,命是自己的,要愛惜了。


曾經,筆者湧泉相付,不知你可有滴水回饋。彼此珍惜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三年級了,害怕寫作文,該怎麼輔導孩子寫作文呢?
    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會有懼怕的心理,感覺作文太難,無從下筆,甚至一有作文課,就開始愁眉苦臉。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接受作文課,讓他明白作文並不難,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東西表達清楚就可以了。
  • 你的孩子會寫作文嗎?今天手把手教孩子怎麼寫好一篇作文
    形成作文無料可寫的窘境,其實,作文的寫作哪有那麼的難,孩子們卻的知識一個過程,基礎第一部:先幫助孩子梳理頭緒,寫出簡單的作文。對待完全不會寫作文的孩子,家長應當先做好第一步:幫孩子梳理頭緒,讓孩子儘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讓他半途而廢。
  • 在家寫了作文不知怎麼改?用這個方法,孩子作文一修改就精彩了!
    在批閱孩子作文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以下這種情況:就是孩子作文字數看起來不少,可是沒有圍繞重點來寫。這可怎麼辦呢?如果讓孩子全部推翻重來,實在有點不忍心,孩子可能也不願意幹。告訴你一個很巧的辦法:假如孩子作文的開頭、結尾或者中間某個部分,包含全文的關鍵詞,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詞來幫助孩子修改作文。這個方法,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我們只要發現孩子作文中的關鍵詞就可以,操作更簡便。
  • 孩子怕寫作文,怎麼辦?
    比如: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從何下筆……但是有一些孩子,根本到不了「寫」這一步,就已經被畏難情緒打擊了。孩子一聽說要寫作文,就急得直哭。每次作業有習作的時候,孩子都拖到最後才寫。孩子寫作業速度挺快,但是一有作文那天,就磨磨嘰嘰。我想培養孩子寫作的能力,就讓他每天寫一篇日記,可是他死活不願意寫。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有一位...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
  • 寫人的作文怎麼更精彩?用上側面描寫,孩子的作文與眾不同
    「其他都有把握,就是作文,寫人記事的作文,老師說不能太老套。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的對話,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的確,考試前不少孩子對於作文怎麼複習,尤其是如何在考場上寫出一篇出類拔萃的好文章,往往覺得心裡沒底。
  • 怎麼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家長老師請這樣告訴孩子寫日記的重要性
    怎麼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家長老師請這樣告訴孩子寫日記的重要性日記是對平時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實時記錄,當天發生的事當天記錄,可以描寫、敘述,也可以議論,發表自己對人物、景象、事件等的觀點。寫日記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彙、培養對生活的觀察力、積累寫作的素材、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還能疏通情緒,調節心情。現在的小學生普遍都害怕寫作文,就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沒有什麼社會閱歷,剛開始學習寫作文的時候,腦子空空、無從下筆,為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作業,就只好胡編亂造了,這樣是寫不出好作文的。
  • 以「我的媽媽」寫篇作文,這些孩子腦洞大開!你的孩子怎麼寫的呢
    幾乎每一個人的小學階段,都有一個語文老師,讓你以「我的媽媽」寫篇作文,老師教我們如何用優美、感人的文字描寫偉大的母愛,這似乎是小學教育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了吊兒郎當,這部分學生寫作文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在「追求」一種樂趣。
  • 孩子在家上網課,寫作文、改作文怎麼辦?
    所以,改作文是個系統工程。咱得有點耐心,既要通盤檢查、評判,也要注意細節。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作文批改的3大點:(1)孩子寫作文之前的「理由」孩子寫作文還要理由嗎?要!否則一定會是草草了事的應付之作。
  • 如何讓孩子不再害怕寫作文
    然而,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往往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閱讀量不夠,再加上缺乏應有的有效訓練。其實,寫好作文並不難。這裡先從最基本的小學作文探討說起。小學生二年級開始就有了看圖寫話以及根據要求寫簡短的一段話,這實際上也是寫作文。
  • 寫作乾貨|怎麼寫好作文?
    有很多小筆桿過來問筆小神 「怎麼才能寫好作文?」,其實筆小神在讀小學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寫作文,一到作文課,我都有無數次想裝病逃走的念頭,可是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該寫還是要寫。 如果老師規定是400字,我絕對是扳著手指頭算著,絕對不可能多寫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行!
  • 孩子初三,語文寫作文比較差,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孩子寫作文?
    寫好作文要遵循寫作的規律,按照寫作規律循序漸進來訓練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孩子是九年級初中畢業,面臨中考,因此又需要結合考試特點來進行作文訓練。檢查孩子的寫作情況是什麼樣的?第一,檢查孩子寫作文的輸出能力情況。
  • 孩子作文時寫點錯別字又怎樣?
    正在這時,小歐文的媽媽從廚房裡走了出來,對兒子說:「歐文,你這個故事寫的太好了」。歐文媽媽示意文泥跟她到廚房,對文泥說:「老師今天特意叮囑我們,叫我們不用忙著糾正他們故事裡的錯別字,他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知道意思就行了」。歐文媽媽看出了文泥的困惑,她接著說:「因為老師想讓他們發揮創造力寫故事,這麼小就強調拼寫的錯誤,會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寫了」。
  •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家長困惑,該如何指導
    最近收到家長的留言,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但是在學校寫的作文就挺好的。是不是老師有什麼辦法?能不能教給家長也學一下,這樣好指導孩子寫作文。我回復這位家長:在學校寫作文,是屬於教學大綱要求的當堂作文訓練,老師會有一些寫作指導教授給學生。在家不會寫作文,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孩子不想寫作業,犯懶了。
  • 孩子作文寫不出寫不好怎麼辦?
    隨著九月份的到來, 剛步入小學的孩子大部分因為閱讀量少,在遇到作文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下筆。甚至越到高年級,他們會對作文越恐懼。而作文,又佔語文試卷的高分數,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對寫作的興趣很重要。 我大學的時候學的新聞專業,後來因為報社不景氣,我又去某個輔導機構去當作文老師,在當老師這段時間,我發現了很多孩子的問題。
  • 孩子遲遲寫不出作文怎麼辦
    孩子的手搖著鉛筆,皺著眉頭對我說。「怎麼可能呢?你這一周裡做的所有事都可以成為你作文的素材啊。」我說話的語氣頗為輕鬆,仿佛那是一件可以信手拈來的事情。孩子可沒用因為我輕鬆的語氣而受到半點鼓勵,他依舊眉頭緊鎖地對我說:「可我真沒什麼好寫的呀!這周沒什麼特別的事可以寫的。」
  • 美國高中孩子都是怎麼寫作文的!
    高中階段同學們慢慢開始接觸難度較高的作文。 寫作不僅需有很強的語言基礎,流暢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大多數同學在寫作時會陷入兩個極端,一端是思路全無「哎這可怎麼寫啊,我真想不出來」;另一種是千頭萬緒,找不到合適的角度「這個可以寫,那個似乎也行」。
  • 小學生怎麼寫好春節作文?把握3點,孩子的節日類作文也能出彩
    三年級的孩子要寫好節日類的作文,該怎麼辦呢?如果只是停留在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難免落入俗套。其實,只要多花點力氣,了解傳統節日相關的歷史故事、古詩詞,就能寫出文化氣息濃厚的節日作文。具體說來,做好以下3點,就能寫出一篇比較精彩的文章。
  • 孩子作文寫不好怎麼辦?用「思維導圖」寫作文,孩子進步神速
    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開始慢慢的開始寫小作文,隨著年齡的增加作文的難度也是不斷的加大。有部分孩子就漸漸地討厭寫作文,每一次就是記流水帳的去湊字數。這不,不久之前我鄰居的團團媽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就拿出了自己女兒寫的作文給我看,在看了之後也是又覺得好笑,但是又覺得氣人。一說到教孩子寫作文更加是頭疼,每次都是自己先被氣飽了。
  • 你的孩子,為什麼始終寫不好作文
    相信很多家長最頭痛的事,就是孩子的作文始終寫不好。他們花了無數的金錢,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說句真心話,孩子要是沒有找對寫作的方法,就算花了一輩子的時間,也寫不好作文,作文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心病」。一、作文寫不好,是因為輔導班報得不夠?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