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關鍵心智養成:父母如何開發孩子潛能,又不破壞他們的愉悅感

2020-12-15 懷上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父母為了不讓自家孩子將來落後於他人,從孩子胎兒時期就開始教育了,只是,胎兒時期畢竟有諸多不便。

孩子出生後,還沒上幼兒園的0-3歲這個階段,成了眾多父母提升孩子能力的最佳時期。

孩子在0-3歲時期,父母若能夠開發出他們的潛能,會為孩子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不過孩子幼兒時期畢竟好玩,自主能力學習不強,父母強行讓他們學習反而會讓他們感到不悅,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那麼,針對0-3歲的孩子,父母如何做才能既開發出他們的潛能,又不破壞他們成長的環境和愉悅。

什麼是潛能開發?

有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後,大腦的發育基本上完成,後期只待完善和開發。

如果能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給予孩子豐富的環境刺激,比如感官上的觸摸、肢體上的活動和語言上的交流等,都能夠促進孩子「大腦樹狀軸突」的初次發展,有利於孩子大腦智力的發育和其他神經系統的發展,這方面的發育主要為為學習思考、知識信息系統化搭建。

我們常說的「潛能開發」,就是通過外界的刺激激活大腦的各項功能,讓大腦開始發展運轉的更為完整。

通常來說,人的大腦分為不同區塊,比如前庭平衡、語言、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運動等,這些區塊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也擁有不同的任務,「潛能開發」就是在這些區塊活動的過程中,激活孩子各個區塊的特性和功能並促進其發展。

潛能開發的時間

潛能開發也就是對大腦開發,而人的大腦在一生中有兩次十分關鍵的發育,一次為嬰幼兒時期,第二次為孩子青春期前期。

嬰幼兒也就是孩子3歲左右,劃分的再仔細一點就是孩童「潛能開發」的黃金期第一階段為0-3歲,這個階段大腦發育可達到60%,是最為重要的階段;這之後的一個次黃金期是孩子3-6歲,孩子在這個階段大腦發育可增長20%左右;之後就是6-10歲,也算是孩子青春期前大腦發育的最後一個黃金期。這之後,大腦發育速度都達不到之前的這些程度。

由此可見,0-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關鍵時期,只要抓住這個階段,給予合適的刺激啟發,孩子在起跑線上就前進了一大截了。

如何發掘孩子的潛能

在全面的了解了孩子的潛能後,父母應該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又不破壞他們的愉悅感?

1. 0-3個月的孩子:

0-3個月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安全感和信任感,媽媽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撫摸和擁抱,讓孩子感受到這個環境是溫暖無害的,從而初步建立孩子對外的信任感,讓他們平靜下來。

孩子初步出息環境後,父母可以在居住的環境中裝點一些訓練孩子感官的吊飾,吊飾的特點就是要具有色彩分明的美感和規則感,隨著孩子月齡增長,掛在孩子視力範圍邊緣處,飄蕩的吊飾會讓孩子的視線追隨,這有利於刺激孩子的視覺能力、觀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孩子在觀察吊飾時,模仿能力、思考能力都會得到進一步刺激,因為沒有外界的幹擾和內心安全感的建立,孩子內心也就會愉悅。

2. 3-6個月:

隨著孩子的發育成長,孩子的觸感能力和運動系統得以發展,他們開始用手探索視線內的東西了。

3個月時,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能聽又能抓的吊飾掛在孩子前方,這樣孩子在抓捕時會產生愉悅感,同時又能鍛鍊孩子的觸覺能力和聽覺系統

3個月後,有些發育快的孩子已經能夠翻身和長時間趴著了,並且伴有強烈的探索行為,這種探索好奇行為主要表現為將東西往嘴裡塞。對此,父母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塊專屬地,放上一些抓握和有音樂的玩具,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語言能力。父母在地毯上要多和孩子互動,增加孩子的愉悅感,又鍛鍊孩子的爬行能力和手腳支配能力。

3. 6個月-1歲半:

孩子在6-12個月,面對陌生人會突然變得害怕起來,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下躲貓貓的遊戲,來增強孩子的認知感和降低孩子的分離感。絲巾遮住的時候,媽媽突然「不在了」,絲巾取下來的時候,媽媽出現了。

平時的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東西和紙箱子,教孩子如何將東西放入箱子中,然後取出來,重複這樣的動作,可以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專注力

此外,當孩子開始嘗試著走路時,父母不要去扶著讓他們走,而是給孩子一個可以移動的東西(比如小推車),讓他們跟著扶著物品走,在隨著東西移動時,可以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身體表達能力。

4. 1月半-3歲:

孩子1歲半後,手部靈活度會顯著提高,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帶珠孔的珠子和繩子,讓他們學著串珠子,珠孔的大小要隨著孩子手部靈活度而變化,串珠子的過程中可以鍛鍊孩子手部的靈敏度和專注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2歲時,父母還可以和孩子玩紙箱盲摸東西的遊戲,準備兩個不同的東西,讓孩子從箱子裡隨便閉眼摸一個,然後根據觸感和形狀進行猜測,這種遊戲有利於鍛鍊孩子的思維空間和邏輯推理能力。

孩子大一點,約2歲後,給孩子準備一些可以活動身體或者能鍛鍊運動能力的滑梯、小隧道、平衡木的活動,讓孩子在行動過程中,開發出他的運動能力、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

孩子處於嬰幼兒時期,有多項潛能可開發。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舒適和自由的環境,讓孩子能有學習和創造的空間,保持積極的引導,又不過度強迫和幹涉,才能讓孩子健康又自信的成長。

相關焦點

  • 0~3歲,心智養成關鍵期,如何保證孩子的愉悅感又激發孩子的潛能
    0~3歲的孩子,自身發展速度本身就存在差距,而且和同個階段的孩子相比,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發展狀態也會存在差異,有些孩子七個月左右就會說話,但有些孩子一歲多才會說話。對於0~3歲的孩子,我們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在階段學習中得到發展?
  • 析:讀經典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
    這就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到七、八歲已基本定型,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個關鍵時期,那麼當孩子年齡越大,啟發培養他們就會越費力,效果也越差。 析:讀經典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3至6歲,其進展更為迅速,6至13歲,則為一生中發展的黃金時代,至13歲為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峰,以後最多只能保持此高點,往往20歲以後,心境一不平衡,便有下降的可能。而理解力的發展,與記憶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歲開始醞釀,1至13歲總是緩慢上升,13歲以後方有長足之進展,18歲以後漸漸成熟,但依然可因為經驗及思考之磨練而一直有所進步。
  • 孩子心智開發時間表
    我結合心理學基礎理論與孩子學習成長實際情況,寫了一個關於孩子心智開發的時間表,期待給家長一些啟發:一,0-1歲:開發身體就是開發心智
  • 如何把握0-3歲孩子的核心需求?
    古人沒有說過「三歲看大,沒有說十八歲看大」說明0-3歲,是人成長中最關鍵的年齡階段。全世界有一個偉大的民族以色列,他們把0-3歲的孩子當做上帝來培養,0-3歲是教育孩子最為關鍵的階段,如果我們錯過了孩子0-3歲的培養,就會無意識的錯過3-7歲、7-12歲...等年齡階段的培養。
  • 3歲之前抓住4個階段,最大限度開發孩子潛能,讓他贏在在起跑線
    家長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當孩子0-3歲的時候,各自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參考以下4個階段內的建議,讓孩子發揮潛能:出生到3個月,孩子還只是觀察者的時候剛剛出生的嬰兒們,脫離熟悉的羊水,感受不到媽媽的體溫。
  • 如何開發孩子說話的潛能,語言啟蒙有技巧你不知道嗎
    所以,如果能更早的刺激布羅卡區域的機能,就能讓孩子在語言領域提前發展,得到更多潛能的開發。如何開發布羅卡區域呢?是不是有什麼技巧呢?首先要調動孩子說話的動機和願望,其次要規範孩子口語發音的程序,最後要形成自主語言的意識。
  • 0到6歲心智發展特點及教育策略
    隨著科學的發展,大量的事例和實驗結果已經越來越應驗「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句話所含的科學含義早期教育絕不僅僅是智力教育、人格塑造、習慣養成、心理衛生等方面的教育。都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和大家分享前0—6歲這個階段,每個階段裡孩子的需要和家長正確的做法。
  • 早教不是學習知識,而是開發潛能,0—6歲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聰明
    《小七老師育兒說》一書中寫道:很多人對早教有一種偏見,覺得是讓孩子過早地進行知識學習,但真正意義上的早教主要包括3件事情:開發孩子潛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這3件事對於0——6歲孩子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
  • 如何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
    孩子的智力,受基因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後天的養育方式。所以除了在貧困線以下掙扎的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營養對孩子智力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這個結論難道說明了一切都是天生的,父母什麼都不要做了嗎?不是的。父母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有效地引導來幫助孩子最大限度地開發大腦的潛能。如何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 0-6歲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3不要、4培養、5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0-6歲的孩子學習能力是很強的,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於知識非常的敏感,因為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因此就需要去學習。這些「知識」讓孩子慢慢的適應世界,也正是因為這些,孩子學習起來還是很快的。比如有的孩子10個多月的時候就可以慢慢的走幾步,而在10個多月前他還是一個嬰兒,一個生活在媽媽肚子裡的孩子,實在是太令人驚喜了。
  • 0-3歲孩子的該如何培養與教育
    其實孩子的聽覺,在娘胎時已經有較大的發展,在0-1歲期間為聲音發展關鍵期,並在3歲左右達到基本成熟狀態。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可以分成兩個方向:在孩子0-1歲的時候儘可能多地聽各式各樣的聲音,比如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各種動物的聲音,不同人的聲音,不同機器的聲音……另外,在3歲以前,儘可能多的聽經典音樂,比如中外古典音樂,注意別給孩子放流行音樂。播放經典音樂的聲音一般情況下以不打擾成人工作為宜。
  • 0-3歲孩子大腦開發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這6個方法
    科學家已經表明,0-3歲是右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右腦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倍,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左右腦的發育。大腦分為兩個部分左腦理性-邏輯: 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文學、推理、分析。著名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一旦錯過了發育期,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性,潛能的開發也將受到限制
  • 0-13歲兒童經典教育與潛能開發
    如果一個人長大只能看漫畫書,就代表他沒讀過書,一個人長大了卻只聽流行音樂,可見他沒學過音樂,一個人在面對名畫時卻不感動,就代表他沒有學過美術,而我們的教育-學校和家庭卻是造成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學習成果浪費,該如何做呢?先要知道一個人的腦細胞、聽覺與心靈能力是怎麼發展成的。人的聽覺神經在胎兒三到六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形成了,但怎樣讓他的聽覺更敏銳呢?
  • 《關鍵期,關鍵幫助》:關鍵期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也有關鍵期,比如孩子有動作發展關鍵期,語言發展關鍵期,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狼孩,錯過了語言發展期,就很難跟正常的孩子一樣進行語言表達。 那麼孩子在7歲前有哪些關鍵期呢?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關鍵期呢? 在《關鍵期,關鍵幫助》這本書中,作者李躍兒給了我們詳細的指導。
  • 0-7歲孩子28個早期教育的黃金期,你抓住了嗎?
    猶如一棵棵樹,我們可以發現,有的樹木結出果實,而且有的樹木根本就不結果,結出果實的樹木可以提供水果,不長果實的樹同樣可以成為棟梁,關鍵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培育,以及如何發展他們自身的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原因之一。
  • 探索自我、潛能開發
    本次《探索自我、開發潛能》青少年心靈成長夏令營,不會直接告訴你如何解決孩子不愛學習、沉迷網絡、不聽話、不結交朋友等問題的辦法,而是以安頓孩子內在能量、提升孩子心智模式為目的,以桌遊和團體遊戲為手段,讓孩子在遊戲中
  • 寶寶0-3歲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該如何陪伴
    0~3歲是性格、習慣、意志品質形成和發展的第一關鍵期,而這些情商要素真正決定了孩子的成功和幸福快樂。美國心理學家辛普森和他的同事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研究,用20多年時間對78個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根據一個12個月大的嬰兒的情緒行為,就基本可以預測出在21歲以後是什麼類型的人。
  • 0~3歲必看的早教繪本,30個故事讓寶寶養成好品性、好習慣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懂禮貌、講衛生、懂自理以及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好品性和好習慣,因為這些都是能夠伴隨孩子一生,並能夠讓他們終生受益的,當然我也不例外,作為一個當了10年幼師的我來說,我真心認為孩子這些習慣和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 0-6歲孩子早教的關鍵期
    上過早教和沒上過早教的孩子 0歲時在同一起跑線3歲後的差距,30年的追趕仍難以逾越0-3歲這一階段是孩子感官發展、語言發展、肢體協調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最敏感的時期,很容易受到環境與教育的影響,確實非常重要。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其實這是因為作為爸媽的我們,沒有給孩子養成習慣,比如說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不認真吃飯、不想睡覺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糾正起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就是3歲以前,因為3歲前的孩子,正是他們性格和智力養成的關鍵期,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狠心」逼孩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