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國學中國文化卻用西方法律,封建社會立刻變資本社會,國民愣了
在人類文明形成以前,人類還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的生活,自封建社會形成以來,人類的文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類又由無知野蠻邁向禮儀文明,在人類已知的世界文明史裡,華夏文明是全世界最古老和久遠的文明,因為文明的興起引來了周邊國家的敬仰和學習,致使周邊很多國家都以我國為榜樣,其中日本和朝鮮便是旁邊最受益的兩個國家,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西方的科學技術便開始影響全世界,也影響到了日本,此國迅速變臉,學中國文化卻用西方法律,封建社會立刻變資本社會,國民頓時愣了,這就是我們旁邊的日本,日本為了改變自己國家的法制,讓日本人自己投票選舉,舉辦了一些民選活動,在一個民選、立憲的政府可以開展活動之前,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兩天後在最後一刻,內閣提議限定樞密院和內閣的活動範圍,以便讓政府為新選舉的議會有序地開展工作。該法由天皇頒布,那天也是憲法的公布日。本次選舉總共有三百個席位,覆蓋除北海道、衝繩縣和小笠原群島外的日本全國。選舉權受到嚴格限制。女性不能參與選舉,並從年齡居住地和財產方面限定了男性的選舉資格。選舉人必須是年滿25周歲且在都道府縣居住滿一年的永久居民,並繳納國稅十五萬日元以上。這意味著只有四十五名男性有權投票,約佔近四千萬人口的百分之一。雖然不參與投票不會受到任何處罰,但在有資格投票的人中,大概95%的人進行了投票,顯示出選舉激起了民眾的極大興趣。
雖然不久前日本發生了國內衝突,但令人驚訝的是,選舉在沒有發生暴力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儘管不識字的人在投票時可能出現一些微小的弄虛作假,但總體來看,幾乎沒有出現違反選舉法的行為。正如梅森所評論的那樣,「與兩年後第二次大選時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本次選舉中,政府沒有濫用行政或司法權力來打敗對手。法律是中立的,並且由警察和上層政治或司法機關不偏不倚地執行。」天皇未對選舉做出任何反應。即使這些結果不會對他造成直接影響,但我們也很難想像天皇會對結果漠不關心。天皇繼續努力勸說伊藤博文接受貴族院議長一職或恢復樞密院議長一職,表明他對政府的未來深深擔憂。伊藤多次拒絕這兩項任命,但最終還是接受了貴族院議長的職務,前提是他可以在議會的第一次常會後辭任。議會政體的採用,使得能夠更加自由地集會和結社。7月25日政府頒布了一項法律,簡化了召開政治集會和組建黨派的流程;但同時也禁止婦女和兒童參加政治會議或加入政黨;在召開帝國議會的常會期間,禁止民眾在議會大廈十二公的範圍內舉行戶外集會或大規模活動。
為了教育國民,日本皇帝制定了《教育敕語》雖然短小、簡潔,但使用了生僻字和深奧的詞語使得它的原文要比英文翻譯版更加難以理解:敬告臣民:朕思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於父母、友於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者不獨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毫無疑問,具有日本特色的文書在開篇必定會提到皇祖皇宗。儘管《教育敕語》中提到了忠孝美德,如同它們自遠古時期起便開始流傳下來一樣,但在《古事記》中這些並沒有被著重強調;在正統宋明理學的創立者—朱熹—的教義中,它們也未必是法定的。朱熹當然宣傳孝道的重要性,但他堅持用敬長輩這一美德取代了對國家的忠誠。
斯道也,實為我皇祖皇宗之遺訓,而子孫臣民之所當遵守。通諸古今而不謬,施諸中外而不悖。朕庶幾與爾臣民俱拳拳服膺鹹一其德。《教育敕語》提到了天皇希望臣民「修學習業」,但幾乎沒有提到現在或將來教育的內容。作為好臣民,天皇的臣民被要求「重國憲,尊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但另一方面,它卻沒有觸及與此有關的問題。是要對所有人都實行義務教育嗎?如果是,普及到何種程度?女子能像男子一樣接受相同類型和程度的教育嗎?西學是否和道德育一樣重要?日本的傳統工藝技能可以被視作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嗎?體育教育重要嗎?從內容來看,《教育敕語》並不比明治天皇年少時發表的《五條誓文》更進步。
然而,《教育敕語》不僅廣受好評,還備受推崇。就在頒布幾個月後,高中教師內村鑑三被要求「按照佛教和神道教儀式規定的,以在皇祖遺像前鞠躬的相同方式」在印有天皇御名御璽的《教育敕語》前鞠躬。在該事件發生兩個月後,內村在寫給一位美國朋友的信件中回憶道:我根本就沒有準備好遵循這一奇怪的儀式,因為這是校長新發明的東西。我是第三個依次上前的人,幾乎沒有時間思考這件事。因此,我秉承基督教的良心,在猶豫懷疑之中採取了較為安全的做法:當著六十名教師和一千多名學生的面,直直地站立,沒有鞠躬!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恐怖的時刻,因為我即刻明白了我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當朋友勸他在學校鞠躬行禮時,他回答說「良君不應向臣民頒布鞠躬的箴言,而應頒布臣民在日常行事自然遵守的箴言」。但最後,不希望解僱他的校長擔保說,不鞠躬並非意味著大不敬,於是內村決定「看在學校、校長和學生的份上」鞠躬。」毫無疑問也有其他人和內村一樣認為「該儀式愚蠢至極」,但在所有同事都鞠躬行禮時,拒絕鞠躬是需要勇氣的。無論們的內心有多麼抗拒最終大多數人還是鞠躬行禮,並一同加入到了讚美「文明之偉大根基」的大合唱之中。
小編感悟:一個國家為國民去發展自己國家的體制也是值得敬重的,但是在發展他國文化時候,或許能自己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價值體系,也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