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執行探視權仍遭轟出

2020-12-20 網易新聞

(原標題:強制執行探視權仍遭轟出)

離婚後,未獲得孩子監護權一方,無法探視孩子,在法院執行工作中一直是個難題。昨晚,豐臺法院執行局組織了一次夜間執行,對一起拒不配合履行探視權的案件進行了強制執行。獨力撫養孩子的母親態度始終強硬,剛見到孩子十幾分鐘的父親被迫離開。執行法官表示,此類案件中,常有一方不支付撫養費,另一方就不讓探視孩子的情況,但這其實是兩回事。索要撫養費可以另行打官司,但撫養孩子的一方無權禁止另一方探視。

未付撫養費  空手看孩子

昨晚六點多,豐臺法院執行二庭開展夜間執行。此次執行的不是誰家存款或房產,而是要讓爸爸見到兩歲兒子。

多年前,劉某來京打工,與小朱相識並結婚。可婚後二人並不幸福,兒子濤濤(化名)剛滿一歲,小朱就提出了離婚。2015年底,雙方協議離婚。濤濤由小朱撫養,劉某可以探視。但此後,小朱堅決不允許前夫來看孩子。劉某於是將小朱起訴到豐臺法院,法院判令小朱應協助劉某完成每月兩次的探視。但是,劉某還是見不到孩子,即使法院執行庭打來電話,小朱依然態度強硬。

法官抵達時,小朱還未下班。孩子姥姥見到法官、法警和劉某,立即情緒激動,強烈要求法警先離開。法官立刻出面安撫老人的情緒:「別嚇到孩子,咱們冷靜點。」法官暫時讓法警撤出,經過十幾分鐘的勸說,老人對法院的強制執行不再牴觸,劉某終於得以進入屋子。

兩歲多的濤濤看不出對父親有多少親近。「我爸爸沒了。」他說。不過,在爸爸答應他給他買玩具小汽車後,濤濤立刻咯咯地笑了起來,還拿出了自己的小汽車玩具給爸爸展示。孩子姥姥悄悄退出房間,在廚房裡抹眼淚。她對法官講:「女兒嫁給他以後,家裡有他沒他一個樣,小朱剛做完剖腹產手術,他連送頓飯都不願意,一直不聞不問,現在也沒付過撫養費,孩子全靠女兒獨力撫養。」

劉某表示,他願意拿出10%的收入作為孩子的撫養費,但通常,未實際撫養孩子的一方至少應支付月收入的30%作為撫養費。雖然這樣表態,他這次卻是空手而來,甚至都沒有買些水果。

濤濤和父親剛剛見面了十幾分鐘,小朱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劉某,小朱沉著臉一言不發,轉身就出了房門。

法官急忙將小朱叫住,交談一番,小朱的態度卻沒有絲毫變化,要求劉某立刻離開。「他壓根沒給過一分錢,根本就沒盡到父親的義務,憑什麼讓他看孩子?」

最終法官向小朱送達傳票,另行約定時間讓雙方一起去法院,對探視事宜進一步協商。

探視權與支付撫養費義務並不對應

李長海法官表示,在離婚糾紛中,當事一方要求履行探望權其實是很常見的情況,而另一方拒絕探望的情形也不算少見。如果夫妻雙方矛盾過深,妻子甚至會帶著孩子搬離原住處,避而不見。

李長海法官就曾處理過一起在離婚後拒絕前夫探視孩子的案例。由於多次談話均無效,法院決定對這名母親實施司法拘留,在被採取強制措施後,這名母親終於與對方達成了長期探視孩子的協議。

「其實採取強制措施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夫妻雙方意識到,孩子是雙方的。」李長海法官說。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葛磊律師表示,探視權與支付撫養費的義務並不是一對互相對應的權利、義務,並不是說一方不支付撫養費,另一方就可以拒絕其探視要求。本案中,如果小劉拒不支付撫養費,小朱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但拒絕前夫的探視請求,不僅侵害了對方的權利,同時也侵害了孩子的權利,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本報記者 劉蘇雅 文並攝 J244

(原標題:強制執行探視權仍遭轟出)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強制執行探視權太難了的原因及對策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二、探視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三、拒不執行探視權的法律後果人民法院對於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可以視具體情形分別採用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拘留、罰款等多種強制措施,而在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中,能採取的強制措施只有拘留和罰款,具有單一性。
  • 探視權強制執行的法律思考
    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因此,探視權糾紛案件在執行上有其不同於一般民事案件的特點。  一般民事案件都有明確的執行標的,要麼是支付金錢或特定物,要麼是完成一定行為。而探視權的執行內容卻是探視權利及其行使方式,既是行為也是人身權利,具有抽象性和複雜性。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怎樣強制執行探視子女?
    探視權是一種與人身關係有關的權利,對於一般的權利而言,若對方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的,法院相關部門會採取適當的措施,要求對方強制履行的
  • 探視權如何執行,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嗎?
    探視權的執行,涉及到權利人、未成年子女和義務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三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那麼探視權如何執行,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嗎?
  • 探視權難落實竟請法院強制執行
    探視權難落實竟請法院強制執行  一男子因離婚半年難見兒子一面,要求法院立案,法官稱此類案件執行難  本報訊自從離婚後,前妻王麗(化名)為報復張勇(化名),不允許他和兒子見面。昨天,張勇來到本報訴說心中的煩惱。張勇說,距上一次見到兒子,他已經有半年沒看見孩子了,他想兒子!
  • 實踐中探視行為阻力大 強制執行探視權難題待解
    這是一起「強制執行」案,執行的標的是孩子,執行的內容是探視權。  5歲的李思見到媽媽時,顯得很生疏。執行法官招呼李思到媽媽跟前,李思則「抗拒執行」,大喊:「不去、不去!」  於是,法官像幼兒園的阿姨哄孩子,讓李思選擇他喜歡玩兒的遊樂項目,天真無邪的李思立即高興地表示:玩兒碰碰船!
  • 探視權及探視權執行有關問題及原則
    探視權的執行,涉及到權利人、未成年子女和義務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三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那麼探視權有什麼特點?探視權強制執行時又有什麼原則呢?
  • 兒子想見爸爸——探視權案件能否強制執行
    擁有撫養權的一方拒絕探視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從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出發,儘量減少未成年子女在探視權糾紛中受到無辜的傷害,不僅考驗執行幹警的智慧,更需要父母雙方的理解與配合。 思念兒子的父親李先生,就探視權問題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什麼是探視權? 探視權也叫探望權,根據法律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探望子女的權利。
  • 離婚後被剝奪探視權 憤怒媽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原標題:離婚後被剝奪探視權 憤怒媽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新浙江網11月6日電(記者趙小燕 通訊員秀舟)浙江嘉興秀洲區人民法院近日調解了一起探視權糾紛案。丁女士與前夫離婚時,在離婚協議中約定每周她都可探視兒子,但總被各種理由搪塞而不得見兒子。不得已,她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探視權案件執行難的應對
    執行中,如何實現父母、子女權益和子女意志之間的平衡?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通過對2013年至2017年115件執行難的探視權案件進行分析,發現原因主要如下:  作為執行依據的裁判文書中缺乏對探視權的具體規定。
  • 破解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
    探視權案件執行難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缺乏強有力的執行措施。  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中規定的各種執行措施查封、扣押被執行人的財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收入、搜查財產、代履行等強制執行措施並不適用於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這是因為探視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利。特殊在案件的執行標的是有著生命的人而不是債權或者物品。
  • 關於探視權在執行中的幾個問題
    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探視權已經通過立法(包括司法解釋)得以法制化,並在法律上賦予了強制執行的效力。  二、司法實踐中有關探視權強制執行的幾個難點問題  (一)探視權的執行標的難以確定  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標的要麼是物,要麼是行為,而探視權的執行內容是法律規定的一項權利--探視權及其行使的方式。
  • 淺析執行探視權案件的幾個問題
    這個規定彌補了我國婚姻法中探視權制度的缺失,將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支持非直接撫養方探望子女的權利通過立法得以法制化,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完善。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我國法律中規定的探視權具體情況。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2020年2月,華某與項某就女兒探視權訴至本院,訴訟中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書確認華某享有探視權,每個月華某可探望女兒一次,時間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調解書生效後,華某的探視權未得到實現。同年5月,華某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查明:被探視人項某1寄養在西安親戚家,且在西安寄宿學校上學,調解書生效後華某也一直未能探視到女兒。而被執行人項某在外務工,無確切地址,僅能電話聯繫。
  • 探視權執行難在哪
    新《婚姻法》雖然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視權,但探視權的規定也較為原則,對探視的時間、地點、探視方式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各法院及各法官對此掌握尺度也不一致,這就給生效後的法律文書執行帶來了困難。  例如:李先生與劉女士結婚多年後,因家庭瑣事經常發生爭吵,導致夫妻感情破裂。2002年4月,雙方到西城法院協議離婚,雙方所生之子由劉女士撫養。
  •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執行人員口中讓人「心痛」的這類案件指的就是探視權執行案件。探視權是指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方式,探望子女的權利。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 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2020年2月,華某與項某就女兒探視權訴至本院,訴訟中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書確認華某享有探視權,每個月華某可探望女兒一次,時間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調解書生效後,華某的探視權未得到實現。同年5月,華某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查明:被探視人項某1寄養在西安親戚家,且在西安寄宿學校上學,調解書生效後華某也一直未能探視到女兒。而被執行人項某在外務工,無確切地址,僅能電話聯繫。
  • 離異10多年,女子申請執行「探視權」
    硬手段執行「探視權」,當事人服軟執行是法院工作的重點,一般意義上的執行,主要與財產有關,這種執行,大多與借貸、「老賴」等人們所熟知的概念有關,法院為解決此類執行,往往採取強硬手段。但在民事糾紛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執行,其中之一就是對「探視權」的執行。
  • 探視權案件執行 問題及建議
    當前,探視權案件執行作為夫妻離婚後引發的最大遺留問題,已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探視權的執行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關於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主要問題有:  (一)執行措施有限。執行法官對被執行人採取的措施,除了例行的郵寄文書、網絡查控、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外,很難有其他措施。
  • 討2歲女兒探視權 她申請強制執行
    無奈之下,徐女士向南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執行自己的探視權。執行法官向嚴先生家人講明法理後,前日,徐女士終於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  2月21日,在南靖法院的主持下,徐女士和嚴先生達成離婚協議,雙方自願離婚,女兒小金(化名)由嚴先生撫養,徐女士有權對女兒進行探望,每年暑假亦可以帶女兒共同生活15天,寒假可帶女兒共同生活10天,嚴先生應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