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褚橙到褚柑的這八年,褚時健夫人:做事不是一個晚上就會發財的

2020-12-20 聰明投資者

「銷售開始的時候,我不怕大家笑,我到上海賣(褚橙)的時候,收了很多假鈔回來。交財務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事,他們財務都笑我,你看你賣了這麼多假鈔回來,我根本不知道,還高興得很,有一夥年輕人推了一輛車來買。

他就看著我們是鄉下來的嘛,雲南那時候是很土的,去了以後他就覺得這個老太婆肯定可以騙,就推著車子來拉。

當時知道是假鈔心裡很著急,後來我想我還要謝謝他,為什麼呢?他給我宣傳了,我的果子好吃,他們拿假鈔買了很多很多,出去以後他一賣,他也賺錢了,我的品牌也宣傳出去了。」

這是褚橙莊園董事長、菸草大王褚時健的夫人馬靜芬,日前在「2020中國農業品牌價值賦能高峰論壇」上,分享自己當年賣橙子的一個小故事。

2002年,70歲的馬靜芬老師和75歲的褚老開始踏踏實實的種果樹,經歷過種植、管理、銷售上的種種磨難,從外行做到專業,2014年建成褚橙莊園。

如今,88歲高齡的馬靜芬,在臺上談到自己當年種橙子的經歷,依然能滔滔不絕,說到精彩處,臺下掌聲不停。

這位陪伴褚時健走過風雨路的老人,把自己數十年做企業的經歷總結成了四個字「勤善信精」,她說:「我經常數我的五個指頭、工農商學兵我都做過,只有奸商我不做。」

「我搞褚柑的時候,我就把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這幾個字作為我們的文化精神,叫大家學習。從這個學習開始的時候,我就說,記住的就是4個字,勤善信精。這4個字不是學得會背會寫,需要學得會做。」

除了種橙子的歷程,馬靜芬還分享了她這88年以來的人生感悟,她勸說年輕人:「你們做什麼事,目標選準了,一定要耐心、要能苦、能靜下來學習,學好了再去做。」

「以前我們昆明人說的一句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會了,好死了。開始我也覺得這個「學會了,好死了」,那學它幹什麼呢?

是從釋迦摩尼佛的那些精神裡面,就是說學到了好東西,學到了本事,學到了本領,學到了工作的能力,你到死的時候就是好好的死。」

「希望現在的青年不要浮躁,耐心一點,冷靜一點,做事不是一個晚上就會發財的。特別是做農業,更要時間長。」

「學做人的道理,學本事可以顯示出來,學做人的道理,這個是沒有畢業證書的。學做人是最難的。所以青年人你要做什麼事,首先要把做人學好,你會做人了,這時候就是有主意了,你也學得會,也能夠做得到。」

在演講最後,馬靜芬問大家:「還有時間嗎?」

觀眾席上高聲:「有!」

馬靜芬笑笑:「那我準備好的都講完了啊。」

現場掌聲雷動。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馬靜芬演講全文,分享給大家。

今天聽了上面這幾位的講話,我的心情與往常有點不同,我在想,可能我講得會差一些,因為他們講的太好了。

給我的題目是《從褚橙到褚柑》,也就是我們褚橙莊園的兩個品種,一個叫褚橙,是以前的冰糖橙,我們把它叫褚橙;這個褚柑,它的原名是叫柑,我們把它叫褚柑。

褚橙是開始做的,褚柑在我們來說是後來新的品種。因為時間關係,那麼幾年時間的事情,要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把它講完,是不可能講得很全面的,只可能講得很粗淺化。

這就是我的產品,因為路途太遠,沒有帶那麼多來,就帶了一點點。

2002年開始種褚橙的時候很困難

這種困難我們還是對付過來的

我們是從2002年開始的,但是很困難。因為我們兩個,他種過煙,雖然小時候在家裡面搞農業,家裡面好像也種了幾棵,那時候叫黃果,改良了以後在湖南種,我們是湖南來的品種。

種的時候非常困難,因為我們兩個踏踏實實的種果樹,沒有果,他小時候在家裡種,我是在煙廠搞過園林,搞過綠化,所以懂一點。

到現在為止,我在種樹方面最怕的是修剪,如果一棵果樹現在叫我去修剪,可能今年修了明年就不結果了,我只會把這棵樹修得美化一點,好看一點。

我們是2002年開始的,到了可以銷售的時候,還好,因為成熟的果樹只有25個,是原來我們租地的老闆種的,接下來他們沒管好,到我們來的時候,我們管了一年到兩年就管好了,開始銷售。

那時候兒子孫女都還在外面學習,一個也沒有回來,就我們兩個老頭子,他75歲我70歲,所以兩個不可能去搞很多重的勞動。

果子出來以後,我們兩個分工,他搞種植,我搞銷售,在這個工作當中的確是很困難的,他有困難,管理的農戶都說外行來管內行,都不太解決問題。

請來的師傅又是說法不一樣,一個說一樣,技術人員就沒辦法,所以的確是很困難,這種困難我們還是對付過來的,不管怎麼困難,我們堅持了。

但是今天這個日子,我們那時候沒想過,也沒有想什麼品牌,很簡單的,就是沒事做的時候,有事做就好了。

我們是經過多少年的磨難,因為時間關係,那些磨難現在不可能跟大家講,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跟大家從頭說起。

到上海賣了很多假鈔回來

我還要謝謝他,給我宣傳了

另外,銷售開始的時候,我不怕大家笑,我到上海賣(褚橙)的時候,收了很多假鈔回來,交財務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事,他們財務都笑我,你看你賣了這麼多假鈔回來,我根本不知道,還高興得很,一夥年輕人推了一輛車來買.

但是後來我覺得我應該感謝他們,為什麼?他是假鈔買的,他就不管你貴不貴,好吃不好吃,就看著我們是鄉下來的嘛,雲南那時候是很土的,去了以後他就覺得這個老太婆肯定可以騙,就推著車子來拉,我們就覺得太好了,他一下買那麼多橙,錢也拿回來了。

當時知道是假鈔心裡很著急,後來我想我還要謝謝他,為什麼呢?他給我宣傳了,我的果子好吃,假鈔賣給他們很多很多,出去以後他一賣,他也賺錢了,我的品牌我自己宣傳出去了。

開始賣的時候是這樣的,我做了一個盲測,我是果子剛摘的時候就請大家來吃,市場上的我也買,那時候錢比較緊張,就買一個兩個,叫家裡的親戚朋友來品嘗,這叫盲測。

我們種的那一盤,每次測都是吃完了,他們不知道,只有我盤子下面寫的這是誰家的,所以我去賣的時候信心很足。我到上海賣過,到杭州賣過,都是帶多少,賣完多少,到杭州就沒有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我從來也沒有做過買賣,也沒有做過生意,所以什麼都不懂,回來交給財務的錢,實際上我們公司也沒有收到,被財務吃掉了,我什麼手續也沒辦,就是拿走的橙子賣,賣回來錢就交給他,他交沒交公司根本就不知道。

我們都是一些沒做過生意的人,我家老頭子他也不賣煙,他是種煙的,所以沒這些經驗,但是在這裡面慢慢的才學會。

現在可不可以出現這種事,搞了10多年了,如果還出現,沒有資格坐到這裡來了。

這是開始的時候,只能簡單這麼說一下。

工農商學兵我都做過

只有奸商我不做

後來2014年我們就建了褚橙莊園,在座的可能沒有人去過褚橙莊園,也可能有人去過,哦,那裡有人舉手了,去過。那裡又有人舉手了。去過的人可能覺得那個莊園還算是可以的。

為什麼我高興?因為老頭子把這個事交給我,又是一項沒做過的事情,賣橙子我也沒做過,搞建築也沒有做過,而且我是最討厭的,賣橙我也是最不高興的。因為我們剛解放的時候學到的是什麼?奸商。

做生意的人都是奸商,所以我經常數我的五個指頭、工農商學兵我都做過,只有奸商我不做,結果還是做不好,但是不是奸商。

我們是有信譽的,銷售我們也是從信譽方面來出發,質量一定要保證,說什麼做什麼,一定是真實的。絕對不會騙人的,雲南人用我們的話說是有點憨。

希望現在的青年不要浮躁

做事不是一個晚上就會發財的

這個為什麼要說呢?就是希望現在的青年不要浮躁,耐心一點,冷靜一點,做事不是一個晚上就會發財的。

特別是做農業,更要時間長,我們開始做的時候,很多人反對我們,昨天晚上我還說了,人家看不起我們,當然也是好心,覺得我們做農業(不行),租地的時候就小小的介紹我們。

我們現在已經換了三個地方了,就因為他們講得我們搞不成了,結果我們越搞越大,在這裡搞一個嫌小,那裡搞一個又嫌小,最後搞得大大的一個。

這個事情我們做的時候真是心裡(沒底),雖然我老伴把紅塔山煙廠做好了,但是來做這個事,他心裡還是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慢慢在學習,慢慢在努力做,但是有一條,不能怕苦,一定要非常辛苦。

剛才在這裡講它的肥料,怎麼把獼猴桃種好,這個就對了。為什麼搞農業的人都是笑眯眯的,賺很多錢的人都是皺著眉頭。我說這是肯定的,搞農業的人是跟自然接觸的,用道家來說就是天人合一,我們就在那個環境裡面修煉我們自己,跟自然接觸,所以我們都是笑著臉。

看見我的果子也會笑,看見開花也會笑,吃了果子好吃更會笑了,所以整天都是笑臉,不會愁的,因為賺的錢也不太多。

市場上有各種橙

只有我們這個是最好吃的

那麼從褚橙怎麼又到了褚柑的呢?褚橙品牌已經建立起來了,再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品牌怎麼建立起來的。

這個褚柑基地就是我親自管的了,我老公不管了,當然不是我一個人去種的,是我一個人在管,褚橙基地是我們兩口子在管。當然那時候主要是他管,我是管銷售。

這個地方我來管,就告訴年輕人,非常困難,而且我們現在做成了,褚柑的果子已經出來了,也很好吃,明年的3月份就成熟了。

可以說,大家吃它是一個味,其他家的又是一個味,但是你把他們的都拿來,擺起來吃,就只有我們這個是最好吃的,我敢跟大家說這個絕對不是騙人的,絕對是真實的。

你們不信試試看,市場上肯定有各種橙,但是這個問題還有一個要跟大家說清楚,一棵樹上的橙可能這邊結的要好吃一點,這邊的要比這邊差一點,就是陽光的關係。

還有你摘的時候,剛摘下來吃的,是最好吃的。希望大家到莊園去品嘗,我可以到樹上摘給大家吃,但是大家不要自己去摘,摘了要罰款,因為這些果子都直接在樹上,都不是我們的,是農戶的,摘下來交來給我們,才算是我們的。

褚橙走過很多歪路,難路

褚柑沒有讓它死掉一顆

可以說又是從頭學起,雖然都是果樹,但是最難的修剪不同,施肥時間這些也不同。

還有一個在我來說最難的是什麼?跟我管理的兩個年輕人,兩個都更外行,比我還外行。

我還見過褚橙怎麼種,我還搞過園林,還會修剪了叫它漂亮一點,他們兩個什麼也不懂,就來跟我管樹的,這是不得了的難啊。

所以年輕人,你們做什麼事,目標選準了,一定要耐心、要能苦、能靜下來學習,學好了再去做。

當然,比褚橙要好一點,褚橙走的道路是歪歪扭扭的,怎麼歪歪扭扭,今天沒條件給大家說了,果樹種下去又拔了,又燒掉,又買來,又種,兩三次都有,褚橙是這樣的。

我們褚柑沒有拔掉一顆,沒有讓它死掉一顆,把它全都種好,活起來。

但是修剪這個問題,因為它跟褚橙的不一樣,我們請褚橙的師傅來教、請別的縣的師傅來教,這個說的是一樣,那個說的是一樣,很困難,所以什麼都要親自去問。

現在跟我管褚橙基地的是我的銷售公司總經理,他從小是長在城市裡面,是搞裝修出身的。

很困難,但是他現在學了,如果不懂的人去請教他,他可以冒充專家再教給他。學得很辛苦的,但是還是學會了,他也只有40多歲,他的文化也不是那麼高。

做企業靠的是四個字

做農業、管企業,從我的企業開始管理,應該是靠4個字,這4個字是什麼?

勤,勤就是勤快的勤;善就是善良,慈悲;還有一個信,信譽,做企業、做買賣,一定要有信譽,要人家信得過你。

比如我到我到昆明的博覽會去銷售果子的時候,我就想人家不知道我是怎麼種出來的,也不知道我是什麼人,也不知道是褚時健種的產品,可能不好賣,我就寫了一個橫標,老伴不同意我寫,他說不要把我的名字拿去惹事。

後來我就想,我覺得可以寫,因為人要生活,總要做點事才能有生活的能力。我就寫了一個「褚時健種雲冠牌冰糖橙」,那時候叫雲冠牌,叫冰糖橙,不叫褚橙。

最後因為他種煙的時候出名了,他這個名字嘛,所以一掛出去以後,不認識冰糖橙的人,就來了,這是褚時健種的橙,褚時健是煙王,試試看,煙能種得好,褚橙種的好不好,就開始買了,一吃就宣傳開了。

那一天過了以後,那一次的銷售過了以後,就把褚時健叫這句話,煙王變成橙王,煙王變果王,這個東西一下就宣傳出去了。

後來我搞褚柑的時候,我就把易經裡面的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這幾個字作為我們的文化精神,叫大家學習。

從這個學習開始的時候,我就說,記住的就是4個字,勤善信精。這4個字不是學得會背會寫,需要學得會做。

要勤快,要有慈善心,要有愛心,要有信心,做什麼事要有信心,不能騙人,不能說假話,做什麼事要把它做成精品,你就一定會做的好。

所以我管企業,我不管你什麼遲到了扣錢的、扣分的,我就把你總經理的這個腦袋管好,你怎麼做我不太管,做好了,來匯報,做不好了,出問題了,或者沒有出問題,你想到什麼問題了,想不通,我們可以來一起研究。

學本事可以顯示出來

學做人的道理是沒有畢業證書的

要做事首先要做好人,做人的道理是我的經驗。我已經88歲了,小時後沒學好,後來才來補課,所以我總覺得活到老學到老。以前我們昆明人說的一句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會了,好死了。

開始我也覺得這個「學會了,好死了」,那學它幹什麼呢?

但是從釋迦摩尼佛的那些精神裡面,就是說學到了好東西,學到了本事,學到了本領,學到了工作的能力,你到死的時候就是好好的死。

因為你做了很多事,身體你管理好了,你該做的事也做好了,你死的時候,你的靈魂已經去身了。

我們學好了本事,先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了。我現在能拖著我就做事,眼睛睜得開我就看,嘴巴張得開就說話,真的走的那一天、這口氣斷的那一天才不做事。

我就是要提升我的人格,讓我死的時候要想,這一輩子我活得值,我不後悔。

學做人的道理,學本事可以顯示出來,學做人的道理,這個是沒有畢業證書的。學做人是最難的。所以青年人你要做什麼事,首先要把做人學好,你會做人了,這時候就是有主意了,你也學得會,也能夠做得到。

這是我總結出來的,當然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也有前面的人總結,我在學習,我也會總結的。

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相關焦點

  • 傳奇褚時健:走進褚橙的風雨10年
    01 跌宕人生關於褚時健的故事,人們已經聽得太多。從雲南玉溪的一個農民家庭走出來,到掌握幾億的帝國菸草大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再到身陷牢籠而後東山再起。「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王石曾用巴頓將軍的這句話評價褚時健。
  • 食品輿情:鮨一日料涉嫌山寨引爭議 褚時健借闢謠營銷褚橙
    9月13日,微博傳出消息稱褚時健已經去世,後被多家媒體闢謠,專家稱散布謠言者可能涉及傳播虛假信息的罪名。褚時健「被去世」事件,也引起了網民極大關注,褚時健親自手握褚橙錄闢謠視頻,成功把輿論熱度轉移到褚橙上。
  • 褚時健的傳奇一生:71歲入獄,74歲二次創業,85歲成億萬富翁…
    褚時健最令人震撼的地方,不是他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人生巔峰,而是在每次深陷低谷時都能上演絕地反彈、王者歸來的大戲,他那波瀾壯闊的人生,用一個關鍵詞形容的話,只能是「傳奇」。想像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麼?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不僅是企業家,很多普通人也從褚時健身上汲取到正能量。2014年,一位三十幾歲的山西人來到褚時健家門口不離開。
  • 褚時健的「橙」浮人生:74歲二次創業,從落魄企業家到身家過億
    原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褚時健,於今日中午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享年91歲。  71歲入獄、74歲二次創業、85歲成億萬富翁、中國最具爭議性的財經人物之一,一代傳奇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1  紅塔山傳奇  1928年,褚時健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
  • 91歲褚時健,走了……從煙王到橙王,一代傳奇落幕!
    「那時褚時健身無分文,」褚橙莊園辦公室主任林安此前接受採訪時說,「是新加坡華人華僑資助了他。」褚橙莊園職工食堂廚師說,褚時健愛吃麻辣雞、麻辣魚,嗜辣之人熱情果敢,做事往往帶著一股痛快勁兒。褚時健對改革開放「把脈」精準:特色農業、網際網路是未來趨勢,他與妻子下決心承包荒山開始種冰糖橙。
  • 優秀是一種習慣,出色是一種態度,讀《褚時健傳》有感
    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褚時健,這個把一個瀕臨倒閉的捲菸廠打造成在全世界都舉足輕重的菸草巨頭,70幾歲高齡又重新創業,打造出「褚橙」這個勵志品牌的能人。
  • 90歲褚時健慶生:出任獨子新設公司董事長,願再出一份力
    褚時健和其妻子、兒子一起用餐 澎湃新聞記者 馮元晴 攝褚時健致辭:情況不好的時候不要洩氣,情況好的時候不要驕傲,做人才能長久開頭致辭的是褚時健。在輪到發言時,他做了一個深呼吸,自我打趣道,「記性不行嘍,我看一眼草稿,特地列了個提綱。」話音剛落,褚時健扶了下自己的眼鏡,又感嘆了一句道「眼睛不行嘍」。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褚時健:最問心無愧的是沒有庸庸碌碌地生活
    已經做過多年糖廠廠長的褚時健第一次有些害怕,他怕的不是生產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那時的人習慣了大鍋飯,而且文革時的派系鬥爭也仍在延續。為了改變工廠現狀,褚時健對玉溪捲菸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心做事的褚時健便落下了霸道、貪權的惡名。到了1982年時,褚時健的努力開始見到成效,工廠的發展速度上來了。
  • 王石偶像褚時健被判入獄,女兒在獄中自殺,刑滿後重寫輝煌
    ,褚時健夫人馬靜芬說:「褚時健走了,我到他的墓上要做兩個動作。」回憶童年,褚時健說,「為了不虧本,那時就學著計算成本了。」「我小的時候,日本飛機轟炸滇越鐵路,我父親外出辦事時,正好遇上轟炸,震傷了心臟。」說到自己的父親,他回憶道,「傷到心臟後,身體一直不好,我還年輕的時候,他就去世了。」「既要賺錢,又不能粗製濫造,做事就要很用心。
  • 褚時健:「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從打造紅塔集團,到被判無期徒刑,「中國菸草大王」褚時健曾跌至谷底。但他2002年保外就醫,74歲攜妻種橙,讓世上多了一種叫「褚橙」的水果,也讓自己再次成為傳奇。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我也曾經是年輕人,從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社會變動很大,很多希望都破滅了。尤其是我40來歲的時候,幾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當你抱著很大希望的時候,失望很多;當看不到希望之後,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著一點。記者:現在不少年輕人有種浮躁的心態,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內沒有回報的事情。
  • 拼多多與褚橙達成合作 多多果園水滴抽獎得褚橙種子
    【CNMO新聞】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何證明一個人向生活低下了頭?那就是他開始不斷地向你發送拼多多的連結」。當然這也只是一句調侃的話,拼多多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有名的頭部電商平臺。近日,拼多多更是與褚橙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不僅在"百億補貼"頻道能以專享價預訂,多多果園還會上線褚橙種子,實現手機上種褚橙。
  •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他說,見到褚時健的最落魄時刻,曾和一個民工為20塊討價還價。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516266717484,這串數字道盡他一生  走進褚橙莊園接待大廳,大廳內唯一的照片是去年底中國商界知名人士王石到訪褚橙莊園與褚時健夫人的合影。
  • 褚時健的傳奇一生留給我們這一串數字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他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他從頂峰上到低谷時的反彈力。」王石曾引用巴頓將軍的這句話來形容他的一個朋友。這位朋友正是一代商業傳奇——褚時健。今日(3月5日),褚時健在雲南玉溪去世,享年91歲。
  • 名人的品牌效應 褚橙如何玩營銷
    伴隨著這一傳奇故事的廣泛流傳,2012年,褚時健種植的橙子,第一次進京便火遍京城。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橙子,因為被冠以褚橙的名字,意外地被貼上「勵志橙」的標籤,迅速引爆流行。「褚橙進京」事件背後的主要推動者——本來生活網,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雖然剛剛成立不久,但是作為褚橙網上銷售的獨家代理商,本來生活網靠著褚橙這一明星產品火速打開了知名度。
  • 褚橙,和那些橙子小夥伴們
    這幾天,小西學姐的各種手機新聞APP都推送了關於褚時健的消息,褚時健老先生於2019年3月5日,在雲南玉溪逝世,享年91歲。其實,作為一名80後,學姐對褚時健老先生並不熟悉,反倒是父母輩的人對他很有記憶,我父親在看到這則新聞後,很是感慨了一番。也許褚時健老先生作為商業巨子的一生足夠傳奇和勵志,使得大家紛紛懷念吧。
  • 褚時健去世:「橙」意十足,而不是「煙王」長辭
    在烤酒的過程中,褚時健每天都要工作18個小時以上。白天幹活,晚上就守在鍋旁,一邊烤酒一邊眯一會,工作強度是很多大人都難以承受的。當時一斤玉米,能出半斤酒就是好手藝。但是褚時健經過自己的摸索和總結,把出酒率提高了15%-20%,而且酒質也顯得更加醇厚。他和母親把酒拉到集市上去賣,他的酒總是比別人家的賣得好。
  • 陽山水蜜桃、小罐茶、褚橙,你的智商稅要交到什麼時候?
    誠然,江蘇那裡多雨水,氣候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等可以為水蜜桃的生長創造飽滿多汁的條件,但若認真算起來,即使一個重達半斤的桃子,刨除果肉和果核之後的重量又能達到幾何呢?如果真能像視頻宣傳中所展現的一樣,用力一捏汁水就能像高壓水槍一樣源源不斷噴湧而出,想來這個桃子果皮之下包裹的,其實不是果肉,而應該是一個「自帶暗河的噴泉」了吧。小罐茶,大師全年無休又能手工制多少茶?
  • 褚時健去世為何引發集體懷念?他的一生詮釋了巴頓將軍這句名言
    褚時健走了,享年91歲。劉琳 攝 資料圖3月5日下午,許多人都為這則訃告停了下來,寫下文字、打開橙子致敬褚老:「剛吃完春節剩下的最後一個褚橙」「想一想他人生的苦,嘗一嘗他留下的甜」「煙王走好」「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走了」……這位老人的離世,何以引發集體懷念?熟悉褚時健的人,會從這多重身份之中,串聯起他曲折的命運軌跡。
  • 文薈丨褚時健對年輕人的忠告: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2002年,時年74歲,被保外就醫的褚時健,包下了雲南哀牢山上的2400畝荒地,開始晚年種植橙子的人生歷程。他同樣用了十年的時間,讓他種植的橙子紅遍全國,橙子被命名為「褚橙」。「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是王勃《滕王閣序》裡的兩句話。用來形容褚時健的人生,非常貼切。
  • 《至少一個小時》獨家對話馬靜芬文字實錄
    珍十五獨家冠名新浪財經重磅打造的高端人物訪談節目《至少一個小時》第四期對話褚橙莊園創始人、褚時健夫人馬靜芬。【本期簡介】她是傳奇人物褚時健的夫人,從「褚馬氏」到馬靜芬,從波瀾壯闊到靜水深流,她伴隨著褚時健歷經人生高峰和低谷磨難的跌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