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病不會用自助設備怎麼辦?天津系列措施助老就醫

2020-12-15 閃電新聞

如今大部分醫院都接入了智能化設備掛號、繳費、取化驗報告等環節都不用再排隊在自助機上就能解決方便了患者但部分不會使用自助設備的老年人卻因此犯了難別急天津已經出臺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醫療服務老年人醫療服務為進一步提升我市醫療機構老年人就醫服務,提升老年人就醫獲得感,市衛生健康委決定在全市醫療機構開展教老幫老助老管老服務,為老年人打造便捷就醫全流程服務通道,保障老年人基本就醫需求,提升老年患者就醫滿意度。尤其在智慧化就醫背景下,切實做到老年人「不會操作有人教、沒有手機有人幫、行動不便有人助、就醫不暢有人管」,讓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就醫服務。具體服務舉措

01

開展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和助老服務點建設

各醫療機構要在門診大廳顯著位置設立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可與門診服務中心或導診等合署辦公,負責為老年人提供就醫綜合服務。

在預檢分診、自助機、交費掛號窗口、住院服務中心、投訴受理中心等老年人就醫容易發生不便的部位,要專門設置清晰標識的「助老服務點」,安排工作人員根據本環節的特點,為老年人提供幫助。

助老服務點要做好中午連班,建立與本單位其他部位的助老服務點的協調聯動機制,在全院織密助老服務網絡。

02

助老門診預檢分診和登記服務

各醫療機構要針對老年人特點,在醫療機構預檢分診處,設立「助老服務點」,開通「無碼入院服務通道」。增設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服務人員,協助部分有智慧型手機但不能熟練使用的老年患者進行入院掃碼登記。對無法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由醫療機構對老年人進行流行病學史調查後,人工登記錄入入院掃碼系統後臺。

鼓勵利用醫療機構內部信息化系統,通過刷身份證或醫保卡將信息保存在醫院後臺,通過流調問詢做好流行病學史登記。

03

助老掛號收費服務

各醫療機構要為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種途徑的掛號交費渠道,便於老年人自主選擇。醫療機構要設立老年人自助就醫專區,並設立「助老服務點」,每3臺自助掛號機具安排不少於1名服務人員,幫助老年人在自助機、手機APP等智慧化平臺進行操作,方便就醫。

醫療機構落實老年人優先服務措施,必須保留掛號、收費、預約等人工窗口,根據本醫療機構老年人就醫特點、就醫人次等,並設立「助老服務點」,安排人員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基本就醫需要。

運用多種途徑開展預約掛號服務,除手機APP、網絡、自助機等途徑外,醫療機構要開通診間複診預約、電話預約、現場人工窗口預約等,方便老年人進行預約

醫療機構要在掛號窗口保留部分號源,並為確有需求的特殊老年患者,採取措施滿足患者基本就醫需求。

04

助老檢查檢驗服務

各醫療機構要為老年人檢查檢驗的預約、檢查、報告取得等環節提供各種便捷服務。醫療機構為老年患者開具檢查檢驗項目需要進行預約的,要在相應科室為老年患者提供人工服務窗口,設立「助老服務點」,為有需求的老年患者提供優先服務

整合檢查檢驗時間,探索老年人集中檢查模式,減少老年患者往返醫院次數;推廣診間預約模式,由工作人員在老年人就醫時幫助老年人進行現場預約,減少老年患者在院內多次反覆排隊,科學、合理、恰當地為老年患者預約好相關檢查檢驗複診等,做好相關注意事項等告知工作。

醫療機構要幫助老年患者使用自助機獲取報告提供幫助,必須要保留人工窗口,為特殊老年人提供服務。

05

助老辦理住院服務

各醫療機構要依託住院服務中心,設立「助老服務點」,將辦理住院手續、醫保手續、住院交費退費等功能進行整合,為老年患者提供優先辦理一站式服務。

在普通核酸採樣點要設立「助老服務點」,為老年患者核酸採樣提供便利服務。

06

助老用藥諮詢服務

各醫療機構應設立用藥諮詢場所,設立「助老服務點」,並公示用藥諮詢聯繫方式,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配備具有獨立空間的用藥諮詢室。

醫療機構用藥諮詢藥師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家屬提供用藥諮詢、用藥教育等服務,講解藥品的名稱、用法用量、貯存方法、藥品不良反應識別及處置等藥品相關知識,提升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優化治療效果,保障用藥安全。

07

助老便利就醫服務

醫療機構要在投訴受理中心設立「助老服務點」,接待老年患者各項投訴,能夠當場解決的,要立即解決,不能當場解決,也要進行必要的安撫和解釋,在核實有關情況後給予答覆。

醫療機構要為老年患者提供輪椅、平車、老花鏡借用等便民措施,保證老年患者順利就醫。醫療機構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老年患者提供輪椅專用通道、老年人專用衛生間、老年人專用標識等設施,滿足特殊老年人需求。

責任編輯:龔相娟

相關焦點

  • 關注| 老人看病不會用自助設備怎麼辦?天津發文了!
    如今大部分醫院都接入了智能化設備掛號、繳費、取化驗報告等環節都不用再排隊在自助機上就能解決方便了患者但部分不會使用自助設備的老年人卻因此犯了難別急天津已經出臺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醫療服務
  • 老人看病不會用自助設備怎麼辦?天津發文了!
    天津北方網訊:如今大部分醫院都接入了智能化設備,掛號、繳費、取化驗報告等環節都不用再排隊,在自助機上就能解決方便了患者,但部分不會使用自助設備的老年人卻因此犯了難。
  • 天津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就不配去看病了?
    城事 | 人文 | 美食 | 攻略 |生活| 熱議 圖片來自:@香蕉拍客 大家還記得嗎 11月23日 湖北宜昌 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之門外
  • 刷「卡」驗「碼」、人工助醫、便捷預約...普陀區中心醫院助老看病...
    「掃碼支付、線上預約,我們這把年紀是學不會了。不過來中心醫院看病,我們也感覺很方便。」今年80歲的周阿姨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都要到一條馬路之隔的普陀區中心醫院裡配藥。從增設自助一體機、診間預約支付,到推出「上海普陀健康」微信公眾號統一預約、統一支付,以及醫療電子票據、無感支付、網際網路醫院的試點落地,傳統的就醫習慣和方式正隨之改變,在提升服務效能的同時,區中心醫院關注到一些沒有或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就醫群體也隨之陷入窘境,如何讓老年就醫群體「搭上」智慧「快車」,區中心醫院將傳統助老服務進行升級,既融入智慧元素,也充滿了人文關懷。
  • 用手機購物看病很多老人搞不定
    「在人工收銀通道結帳心裡更踏實,萬一用手機支付時遇到什麼問題,有收銀人員幫忙。」一位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店購物的老人說。  記者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店的收銀臺前注意到,即使人工收銀通道排隊的人較多,可幾位老人還是選擇在此排隊。在他們看來,一旁的自助結帳區雖然不需要排隊,可操作過程多少有些複雜。
  • 鞏義市人民醫院貼心服務化解「就醫難」
    網際網路醫療時代,智能化服務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對於一些玩不轉智慧型手機、不太會使用行動支付的老年人來說,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確實有些「苦惱」。  在鞏義市人民醫院就診,如果您不會掃碼、沒有手機、不會使用自助機等,那都不是事兒!一系列貼心服務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在玉林,老人就醫遭遇「數字鴻溝」怎麼辦?記者走訪得到的答案……
    像這種網絡預約掛號、自助繳費、自助列印檢驗報告等智能化就醫服務,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然而對於不太熟悉或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數位化、網絡化的便利,反而是一道「鴻溝」,給他們就醫造成了一定困擾。不會網上預約和掛號的他們,如何就醫?記者近日走訪了玉林城區多家醫院和部分患者找尋答案。
  • 掃墓得網上預約,看病要自助操作……上海老人吐槽智能設備:這不是...
    也不僅僅是掃墓  疫情以來,不管是辦事、看病  還是前往景點參觀  都得事先預約  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  如何成功預約成為他們的一大煩惱  ▽▽▽  65歲市民張先生日前也向「12345」反映,稱他因肺部結節前往楊浦區政民路上的肺科醫院看病時,由於不會使用醫院裡的自助預約機,
  • 天津多家醫院關閉人工窗口 今後自助掛號繳費得這麼辦
    問診後醫生開出檢查項目,他就近找個自助機,用手機支付寶掃碼付費後在自助機列印了憑條,拿著憑條去做檢查。同樣自助列印出檢測報告單後讓醫生看完,醫生出具了處方,這一次,他在手機APP上實現了繳費,然後拿藥出了醫院。與傳統的就醫模式完全不同,除了問診、檢查、取藥,王先生此次看病大多數流程是自助完成的。
  • 沒有健康碼、不會用手機,老年人掛號就醫怎麼辦?北京市的最新舉措...
    沒有健康碼、不會用手機,老年人掛號就醫怎麼辦?在網際網路醫院建設中充分融入方便老年患者的就醫服務流程,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與醫療機構自助掛號、取號叫號、繳費、檢驗報告、取藥等智能終端設備的信息聯通,優化線下線上一體化服務。六是加強督促落實。各醫療機構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服務,創新工作舉措,改善老年患者的就醫流程,提高老年患者滿意度。
  • 聚焦智慧助老四川出臺「智慧助老」行動方案
    原標題:聚焦智慧助老四川出臺「智慧助老」行動方案 (記者喻文蘇 特約記者範川)近日,四川省老齡委辦公室印發《「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以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北京老人沒有健康碼、不會手機掛號怎麼辦?最新舉措來了
    北京老人沒有健康碼、不會手機掛號怎麼辦?  五是優化老年人網際網路+就醫服務。  各醫療機構針對老年人使用網際網路和智能設備中遇到的困難,優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界面設計和服務功能,充分考慮老年人使用習慣,簡化網上辦理就醫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引導、人工諮詢等功能。
  • 天津多家醫院人工窗口逐步關閉 掛號繳費查報告自助完成
    身份證醫保卡儲蓄卡 看病必帶一證兩卡 清晨,王先生一邊吃早餐一邊在手機上掛好號,然後提前半小時到達醫院門診大廳,在一臺就醫自助機上繳掛號費並取號,拿著號到診室候診。問診後醫生開出檢查項目,他就近找個自助機,用手機支付寶掃碼付費後在自助機列印了憑條,拿著憑條去做檢查。
  • 刷「卡」驗「碼」、人工助醫、便捷預約……在普陀這裡看病「全程...
    為了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區中心醫院打出了「助老就醫,全程無憂」的新式組合拳,讓技術和數據多跑路,讓患者更便捷無憂地就醫。「之前沒有手機的老人要就醫總是要找子女或親戚陪同,有很多不便。現在,老人們也能便捷無憂、高效快速地就醫。」「小馬甲」來助老 志願者似「親友團」阿姨,我來幫你自助掛號。」
  • 掃墓得網上預約,看病要自助操作……上海老人受困於「智能」的情況...
    也不僅僅是掃墓,疫情以來,不管是辦事、看病,還是前往景點參觀,都得事先預約。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如何成功預約成為他們的一大煩惱。65歲市民張先生日前也向「12345」反映,稱他因肺部結節前往楊浦區政民路上的肺科醫院看病時,由於不會使用醫院裡的自助預約機,折騰了近一個小時才掛上號。
  • 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醫院如何應對?
    在健康界採訪的多家醫院都表示,確實會遇到不少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如果他們是獨自來醫院,醫院一般會安排志願者和安保等工作人員幫助老人操作手機,調取健康碼。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各地做法略有不同。麗水市人民醫院信息處董興彥介紹,醫院專門安排了醫生在卡點為每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做流行病學調查,完成調查後,老人帶著身份證或社保卡在自助機列印綠碼,即可入院看病。有人士指出,流行病學調查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或口述,從機制上說並不嚴謹,如果被調查者瞞報或者謊報,醫院沒有核實的渠道,「一旦出了事,肯定是醫院的責任。」
  • 沒預約就不能看病?老人就診之難:不會網上掛號,去醫院咋就是白跑...
    網絡預約看病成為常態,信息化為大多數患者就診帶來便利,那對於不大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群體呢?他們看病方便嗎?不會手機預約老人白跑一趟「我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懂怎麼預約啊。」如果不會用微信公眾號預約怎麼辦?另一個比較方便的辦法是電話預約——諮詢臺的工作人員得知劉老伯不會用手機進行網絡預約,告訴他可以打醫院總臺電話預約,並幫他約好了下次時間。兩名老年患者在人工窗口前排隊掛號。張馳攝當天下午,70多歲的陳阿婆來同仁醫院看消化科。
  • 醫療機構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政策」不含糊
    近日,記者走訪部分省會醫院,看到很多醫院都設置了專門的助老服務,幫助老年人掛號繳費、諮詢分診,確保老年人方便就診無障礙。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地處市中心,日門診量近兩千人次。走進門診大廳,記者看到各個窗口都有患者在辦手續。位於大廳中心的一站式總服務臺前,一位老人正在拿著化驗單進行諮詢,分診人員熱情接待並為老人詳細解答。
  • 推進智能技術「人性化」,讓老年人舒心智能就醫
    正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就診的張奶奶說,我們老年人不懂什麼是健康寶,寫字也看不清楚,現在醫院安排工作人員專門幫我們解決這些事,為老年人看病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在朝陽醫院一級預檢分診處,增設了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通過智能健康寶自助登記查驗系統,老年患者通過掃描身份證或醫保卡,即可獲得健康寶狀態。
  • 跨越智能「門檻」 請扶老人一把
    像這種網絡預約掛號、自助繳費、自助列印檢驗報告等智能化就醫服務,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然而對於不太熟悉或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數位化、網絡化的便利,反而是一道「鴻溝」,給他們就醫造成了一定困擾。不會網上預約和掛號的他們,如何就醫?記者近日走訪了玉林城區多家醫院和部分患者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