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判例:政府作出城中村改造批覆能否視為實施強拆行為的委託

2020-09-05 狄城普法驛站

來源:魯法行談

☑ 裁判要點

政府作出同意下級行政機關實施城中村搬遷改造的批覆,如果在下級行政機關的請示或政府的批覆中,不包含組織拆除的時間、對象、拆遷工作人員等內容,則該批覆僅是決定對城中村實施搬遷改造,不能將該批覆視為上級政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的委託。

☑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行申757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徐海英,女,漢族,住浙江省衢州市××姜家山鄉××號。

委託訴訟代理人:姜泉,北京萬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韓雷永,北京萬典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政府。住所地:浙江省衢州市西安路**。

法定代表人:蔣國強,該區人民政府區長。

一審第三人、二審被上訴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姜家山鄉人民政府。。住所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姜家山鄉姜家山村誠信路**

法定代表人:徐雲飛,該鄉人民政府鄉長。

再審申請人徐海英訴被申請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柯城區政府」)房屋行政強制一案,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5月20日作出(2019)浙08行初7號行政裁定:駁回徐海英的起訴。徐海英不服提起上訴後,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10月8日作出(2019)浙行終1186號行政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徐海英仍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再審申請人徐海英向本院申請再審,請求撤銷一、二審行政裁定,依法裁定下級法院繼續審理本案或指令其他下級法院審理本案。徐海英申請再審的主要事實和理由是:1.柯城區政府系涉案徵遷項目的法定責任主體,屬於本案的適格被告。2.即便本案被訴強制行為由案外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姜家山鄉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姜家山鄉政府」)實施,應當視為其在上級政府組織領導下實施。3.被訴拆除房屋行為並非姜家山鄉政府履行生效協議的行為,更不能由姜家山鄉政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4.姜家山鄉政府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系柯城區政府以批覆方式委託其實施。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關於「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的規定,確定強制拆除行為的被告,一般應當依據作出強拆決定、具體實施拆除行為等客觀事實,結合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等要件,予以綜合判斷。再審申請人徐海英向原審起訴,請求確認被申請人柯城區政府於2018年11月28日組織實施強制拆除其位於浙江省衢州市××姜家山鄉××號的房屋的行為違法。本案中,根據姜家山鄉政府的自認,原審法院結合涉案房屋拆除視頻、現場照片等證據,認定涉案強制拆除行為系由姜家山鄉政府實施,並無不當。

再審申請人徐海英主張被申請人柯城區政府系涉案改造項目的責任主體,據此應當認定被申請人為本案被告。但徵收行為是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程序的綜合性行為,多個行政機關在徵收程序中職責分工不同。在已經查明涉案強制拆除行為系由一審第三人、二審被上訴人姜家山鄉政府實施的情況下,不能僅依據某行政機關係徵收人或項目責任人,而直接推定該機關實施了後續拆除事實行為。再審申請人徐海英還主張根據柯政發[2018]105號《衢州市柯城區政府關於同意對姜家山鄉姜家山村等8個村實施城中村搬遷改造的批覆》,姜家山鄉政府的行為應當視為受上級政府的委託而實施。但該批覆僅是決定對姜家山鄉姜家山村等8個村實施搬遷改造,在姜家山鄉政府的請示或被申請人柯城區政府的批覆中,並不包含組織拆除的時間、對象、拆遷工作人員等內容。再審申請人將該批覆視為強制拆除行為的委託,理由不能成立。因此,被申請人柯城區政府並非本案適格被告,再審申請人經釋明後拒不變更被告,一審法院裁定駁回其起訴,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均無明顯不當。再審申請人徐海英提出的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徐海英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徐海英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 巖

審判員 汪鴻濱

審判員 蔚 強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三日

書記員 張 東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案例 :城中村改造批覆能否視為強制拆除行為的委託?
    在已經查明強制拆除行為系由第三人、其他行政機關實施的情況下,不能僅依據某行政機關係徵收人或項目責任人,而直接推定該機關實施了後續拆除事實行為。 政府作出同意實施城中村搬遷改造的批覆,批覆中並不包含組織拆除的時間、對象、拆遷工作人員等內容,即不能將該批覆視為強制拆除行為的委託。
  • 城中村改造適格責任主體的認定,不能僅憑村委會自認作出判斷
    最高法判例:城中村改造適格責任主體的認定,不能僅憑村委會自認作出判斷本案中,城中村改造實施意見規定,城中村改造採取政府主導、村集體自我改造、市場運作的模式進行改造。拆遷方案上有行政機關署名並加蓋公章,改造過程中有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參與,改造資金來源於土地出讓金。基於此,雖然拆遷方案中規定村委會是實施主體,其也承認實施了拆除當事人房屋的行為,但由於其不具有強制拆除他人房屋的職權,故其實施強制拆除房屋行為應視為受行政機關的委託,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由委託機關承擔。
  • 城中村改造案件裁判規則20則
    ——(2020)最高法行申6862號7.政府作出城中村改造批覆能否視為實施強拆行為的委託【裁判規則】政府作出同意下級行政機關實施城中村搬遷改造的批覆,如果在下級行政機關的請示或政府的批覆中,不包含組織拆除的時間、對象、拆遷工作人員等內容,則該批覆僅是決定對城中村實施搬遷改造,不能將該批覆視為上級政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的委託
  • 【法律實務】城中村改造案件裁判規則20則
    也就是說,在城中村項目實際改造的過程中,相關行政機關作出的徵收、安置補償等直接設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行為才產生直接對外的法律效果。——(2018)最高法行申1466號 5.城中村改造方案批覆是否屬於行政複議的受案範圍?
  • 城中村改造案件裁判規則20則(乾貨總結)
    也就是說,在城中村項目實際改造的過程中,相關行政機關作出的徵收、安置補償等直接設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行為才產生直接對外的法律效果。——(2018)最高法行申1466號5.城中村改造方案批覆是否屬於行政複議的受案範圍?
  • 最高人民法院勝訴:城中村改造強拆誰負責?不能光信村委會自認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城中村改造拆遷項目中,村委會是拆遷方案中確定的實施主體,且其也承認系自己實施了強制拆除當事人房屋的行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此案進行再審時,卻明確指出不能僅以村委會的自認來判斷城中村改造中強拆的責任主體,最終將本案指令省高院再審。那麼,本案的關鍵問題究竟在哪裡?
  • 城中村改造強拆誰負責?不能光信村委會自認
    導讀:城中村改造拆遷項目中,村委會是拆遷方案中確定的實施主體,且其也承認系自己實施了強制拆除當事人房屋的行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此案進行再審時,卻明確指出不能僅以村委會的自認來判斷城中村改造中強拆的責任主體,最終將本案指令省高院再審。那麼,本案的關鍵問題究竟在哪裡?本文就為大家解析這起頗具典型性的最高法勝訴的來龍去脈。
  • 最高法判例:只有在無主體對強拆行為負責的情況下,才宜推定縣級政府為強拆主體
    ☑ 裁判要點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但具體到強拆主體的認定,不能僅根據上述規定就推定所有的徵收過程中的行為均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承擔責任,只有在無主體對強拆行為負責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才會根據舉證責任及行政行為受益原則推定市、縣級人民政府為強拆主體。
  • 最高法判例:對「城中村改造行為」不服如何尋求救濟
    裁判要點「城中村改造行為」,也即被申請人推進實施的城中村改造行為,實際上包含了籤訂協議、補償安置、拆除房屋等一系列行為,涉及多個主體、多個環節,再審申請人籠統地起訴「城中村改造行為違法」,屬於訴訟請求不明
  • 最高法判例:強拆行為被確認違法後,當事人是否有權通過行政補償程序要求對其補償?
    ☑ 裁判要點 行政機關未依法先進行補償就強制拆除了當事人的房屋,其在實施強拆後,以及法院確認其強拆行為違法後,仍然未主動履行補償職責。在當事人申請房屋補償及物品賠償後,行政機關 未及時依法作出補償決定,其作出的行政賠償決定,既未尊重當事人對貨幣補償的選擇權,也未載明對物品賠償的標準和依據,確有不當。
  • 最高法案例:如何認定區政府委託村委會實施徵收行為
    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認定政府委託村委會,一是要看行為的內容是否具有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性質;二是要看受益主體是否惠及社會公眾,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質,兩者同時具備即屬於行政委託,而不是說只有行政機關以書面或口頭明確表示委託的,才存在行政委託關係。
  • 最高法明確:房屋被村委會強制「村民自治」,卻要起訴行政機關?
    、村改居、城中村改造、騰退等。「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第五款規定:「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
  • 最高法判例:因城中村改造違法強拆宅基地上房屋的賠償標準
    ☑ 裁判要點在城中村改造中,涉案補償安置方案由村委會制定,補償安置協議亦在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籤訂。行 政 裁 定 書(2020)最高法行賠申225號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委託訴訟代理人:李琳,河南開物律師事務所律師。再審申請人杜香琴因訴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洛陽市政府)行政賠償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豫行賠終34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 因城中村改造被強拆,起訴獲賠1.9億
    一方面調取到城中村改造項目並沒有相應的批文,沒有徵地批覆、也沒有報批申請徵地手續等材料證明其徵收程序違法、被告進行了強拆。焦點一、關於強拆主體雖然本案中具體實施強拆行為是村委會具體實施,但涉案汽貿城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除的,該拆除符合區主管部門城中村改造的行政目的。
  • 最高法裁判傳遞的重要訊息:城中村改造未必是徵收性質!
    整體上看,如果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地方政府針對城中村改造依法具有一定自主管理權……最高法在行申10184號《行政裁定書》對城中村改造的性質做出如是判斷。【城中村改造可能包含兩種情形】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法律性質,在實踐中仍存在不十分清晰之處。
  • 違法強拆房屋,即使強拆人員不是政府人員,政府機關也要擔責
    因而,在被拆除房屋位於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徵收範圍內的情況下,除非市、縣級人民政府能夠舉證證明房屋確係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其他主體違法強拆,人民法院可以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推定強制拆除行為系市、縣級人民政府或其委託的主體實施。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針對國有企業改製作出的各類批覆是否可訴?
    本院於2019年12月28日作出(2016)最高法行申4282號行政裁定,提審本案。本案提審後,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二審法院認為:離石區政府只是針對離石區熱電廠職工代表大會的《呂梁市離石區熱電廠改制方案》作出批覆,該批覆中並沒有涉及離石區政府組織實施拆除房屋和拍賣機器的行為,金創公司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離石區政府實施了拆除房屋和拍賣機器的行為,因此金創公司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根據。一審裁定結果正確。
  • 最高法判例:能否僅以部分建設年限短、不屬於危舊房屋、有商業開發...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瓊01行初49號、54號、53號、45號、83號、41號、220號、200號、47號、80號、44號行政判決認為,美蘭區政府徵收申請人的房屋,目的在進行下洋瓦灶片區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徵補條例》)第八條第五項「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 最高法判例:房屋強拆案件適格被告的確定規則
    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建設單位等主體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是受行政機關委託實施的,以委託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具體實施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建設單位等主體,可作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依法承擔相應責任;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建設單位等主體以自己名義實施強制拆除的,應當結合在案證據、職權法定、拆遷目的等因素判斷是否屬於委託實施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在作出補償決定時能否一併解決強拆造成的損失賠償問題
    2014年12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向百色市人民政府作出《關於百色大道(一期)項目建設用地的批覆》,批准百色大道(一期)項目的建設用地。2015年5月29日,百色市政府作出批覆,同意百東新區管理委員會的《百色大道(一期)項目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和《百色大道(一期)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請其依法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