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金文隸定字的一些方法

2021-02-14 楓洲夜談

搞先秦的寫文章,第一大難題就是如何輸入各種奇奇怪怪的隸定字。尤其是為求嚴謹,先打下一句「全文採用嚴式隸定」,然後看到這樣的一段釋文:

此時,大多數人內心大概是崩潰的。

因此,本文將綜合筆者的一些經驗,來提供幾種輸入金文隸定字的方法,並評判各種方法的優劣。至於其它古文字,大多可以照本文提供之方法實踐。另外,除了本文提到的方法以外,還有如縮減字符間距,TrueType造字程序等方法,但這些方法或操作太過繁瑣,或只能用在較早版本的Windows系統,本文的目的是提供比較便利的方法,而不是窮盡性地列舉所有可行的操作,故不再贅述。文中所提到的需要下載之文件,均在最後附上連結。雖然不是論文,但還是按照慣例說一句:筆者自知淺陋,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虞,祈請有識方家指正。

 

Windows自帶截圖快捷鍵PrintScreen,有的鍵盤縮寫為PrtSc,其作用是截取當前屏幕內容,並保存在系統剪切板中;Alt+PrintScreen則是截取當前活動窗口。這種方法截出來的圖片還需要進一步裁剪,筆者並不推薦

Windows 10提供了一個更為簡便的截圖快捷鍵:Win+Shift+S,它能夠拖動選擇並截取指定大小的屏幕內容,然後保存在系統剪切板中。截圖之後,只需再Ctrl+V複製到文中即可。這是筆者最為推薦的方法

此外,常用的QQ和微信也有各自的截圖快捷鍵,其作用與Win+Shift+S類似。QQ截圖快捷鍵為:Ctrl+Alt+A;微信截圖快捷鍵為:Alt+A。這也是筆者比較推薦的方法

 

調整截圖大小比較麻煩。

難以修改。

文檔中截圖過多時,配置較低的電腦容易出現卡頓。

缺乏美觀性。

《金文通鑑》,即《商周金文通鑑》,是吳鎮烽老師《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及《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的電子檢索版。其中收錄了大批青銅器銘文,安裝後可以檢索並直接複製粘貼釋文。同時,這一軟體還提供了《金文輸入法》這一軟體,可以用來輸入金文。但《金文輸入法》這一軟體與Windows 10兼容很差,非常容易導致Word、瀏覽器軟體崩潰,且其輸入並不便利,建議在安裝《金文通鑑》時不要安裝《金文輸入法》

自《金文通鑑》複製粘貼的釋文,可能會在其它電腦上出現隸定字變成韓文的情況,這是由於《金文通鑑》中的隸定字,實際上是「金文宋體」這一字體將韓文字符集的字形替換成隸定字,達到顯示隸定字的效果,其字符編碼還是諺文。這種做法實際上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也導致了在沒有安裝「金文宋體」字體的電腦上,隸定字變成韓文的後果。(關於這一問題,筆者打算另寫文章詳細談一談。)其解決辦法有兩種:

1、字體嵌入。在Word/PPT中選擇文件-選項-保存,勾選「將字體嵌入文件」。推薦不勾選「僅嵌入文檔中使用的字符」,以便於在其它電腦上修改;如果嵌入字體後文檔過大造成卡頓,再勾選「僅嵌入文檔中使用的字符」以減小文件體積。這是筆者比較推薦的方法

2、請下載筆者提取出來的「金文宋體」文件,然後隨身備份,在沒有安裝「金文宋體」的電腦上右鍵單擊,選擇安裝;安裝完畢後,再打開包含隸定字的文檔。

巴別塔輸入法是Andrew West開發的一款用於輸入Unicode字符的免費工具,至今仍在不斷更新中。其下載網址為https://www.babelstone.co.uk/Software/BabelPad.html,同時,筆者也提供這一文件(2020.4.2版本)。我們可以通過這一軟體輸入絕大多數金文隸定字,一般常用「漢字拼音輸入法」和「漢字部首輸入法」這兩種功能。下面分別示範這兩種功能:

1、漢字拼音輸入法

我們要輸入金文中的「氒」字,可以選擇漢字拼音輸入法,選擇jue,第二聲,找到「氒」字,單擊一下,再單擊「複製」按鈕,然後在文檔中Ctrl+V粘貼即可。

2、漢字部首輸入法

仍以輸入金文中的「氒」字為例,可以選擇漢字部首輸入法,選擇「氏」部,在「筆畫」輸入欄中輸入「2」,找到「氒」字,單擊一下,再單擊「複製」按鈕,然後在文檔中Ctrl+V粘貼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要能顯示出所有漢字,需要在電腦上安裝可以顯示漢字擴展區A至G區的字體。比較全的字體有開心宋體和花園明朝體,這裡提供開心宋體的文件下載。

 

能解決絕大多數隸定字的輸入問題。

免費。

總之是筆者最常用的方式。

不少輸入法現在已支持拆字輸入功能,對於一些較常見的隸定字和疑難字,我們可以採用拆字輸入的方式。一般輸入法拆字功能鍵為u鍵。

如我們要輸入「敶」字,可以在輸入法中輸入「ufudongpu」(U+阜+東+攴),即可輸入該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輸入法拆字部件不同。如微軟輸入法「辵」部件需要輸入「zou」,「攴」部件需要輸入「wen」,應當點名批評。

 

能快速解決常見隸定字和生僻字的輸入問題。

可以訓練拆解部件的能力。

總之是筆者第二常用的方式。

 

不同輸入法操作方式不同。

對不常見隸定字支持度不高。

 

 

 

下載連結(或點擊閱讀原文下載):https://pan.baidu.com/s/1HQ1EuvJZgvthVMa4pgsDBw

提取碼:isbe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寫篆隸,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不能套用正楷字的寫法
    我來一步一步探索「藝」字的演變,先講幾個準備知識。「人」在甲骨文中是這樣一個字,人的側面形狀,站著,身體、大腿和小腿組成一曲線,前面下垂的是手臂。《說文》:人「像臂脛之形」,「臂」是手臂,「脛」是小腿,也就是四肢,「人」這個象形字,重點是身體和四肢,肢體為主。金文寫法差不多,人體形狀有點向前傾倒,當然金文寫法很多,不全是這樣的。
  • 2019中考書法考點(一)——篆、隸、字體「演變過程」
    大篆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二.  篆文來源       篆文(zhuànwén):篆體字。
  • 「蠶頭燕尾,一波三磔」——為什麼說篆隸是漢字的源頭和根本
    文字學將隸變之前的文字稱之為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國文字和秦系文字等,隸變以後的字體統稱之今文字。為了和今文非篆書系統加以區分,又將古文系統稱之為篆系文字,即篆體。篆體作為漢字的早期階段,自然是漢字的源頭。隸書與篆體相比,源頭性雖然沒有篆體強,但是篆書和隸書在沉厚拙樸的審美意蘊上卻是致的,只是篆用圓轉、隸用折搭而已,這也是自古以來將篆隸並稱的原因。
  • 探尋早期金文書寫的 「密碼」
    從字形結構看,商代金文與甲骨文,相似度較高(有人據此認為金文脫胎於甲骨文,頗有爭議),有不少字甚至完全相同,只不過存在契刻與鑄造的區別!甲骨顯刀鋒,筆道細直,書寫風格單一,而金文則顯現出墨跡筆痕,曲線符號增多,書寫風格也豐富一些。商代至西周初時金文的特徵、標誌是什麼?整體來看,其圖形、裝飾的意味較為明顯。
  • 漢字及書法起源之研究時間最長的字體—金文
    殷商被周滅之後,甲骨文也深深埋入了廢墟中,只有金文保留並使用下來,這也側面說明,漢字是不停的簡化的,在簡化過程,書法也同步在進化中,因為漢字的簡化一方面是為了書寫方便 ,另一方面也追求更美觀。直到清末才被發現才開始研究。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 輸入法輸入一些常見的數學符號的方法。
    輸入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一臺電腦如果沒有輸入法,那等同於沒法進行溝通了,而輸入法特帶的一功能也開始逐漸滿足我們的上網辦公所需打開輸入法我們主要是要輸入文字,但是呢,輸入文字的同時我們也是要附帶一些其他的字符,比如√、×、☆、、—那要怎麼輸出來呢,其實也簡單、只要你輸入相應的文字即可
  • 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的演變和關係
    根據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最新《考試說明》,今年起將會把書法納入中考語文學科的考查內容,考查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這種規定,無疑將對漢字演變、書法學習會越來越重視。在這五種字體中,最難的是辨別篆隸兩種字體,一直都不清楚如何進行辨別。
  • 張振林:我和第四版《金文編》
    留下後面五千字的考證文字就行了(指我在畢業論文初稿中,用五千字寫了26條考證,涉及32個字)。畢業論文不在長短,重要的是要有所發現,解決實際問題。」見老師怒氣減小,我再說明自己對論文的思考:「我聽人說,論文或要求有理論、方法的創新,或明確使用某種理論、方法解決一些現實難題。
  • 說文解字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怎麼前稱文、後稱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越來越豐富,要寫的東西大多了,原來的字,筆畫繁多字難寫又費時間,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於是就開始改變現狀,說實在的也想偷下懶,字體就開始始簡化易寫,寫字也省事方便多啦。字體演變的過程:甲骨文,就是刻寫在烏龜甲殼和獸骨上面的漢字。
  • 一部類似張衡的通才作品——金文文集
    在文學上,著有《金文詩集》和《金文文集》,有七首詩歌被收錄在《類編中華詩詞大系》中,在全國詩詞競賽和海內外詩詞大獎賽中,分別獲創作成就佳績獎和優秀作品獎。在數學上,著有《邏輯函數化簡表》,發現有「邏輯函數的全對稱互補公式」,發明有「邏輯函數的查表化簡法」。
  • 帶你了解漢字文化: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例如「魚」字,甲骨文的寫法是:2、字的排列不太整齊,同一段文字,字形大小不一致,有些筆畫繁多的字可以佔幾個字的位置。3、多數字的形體還沒有完全定型化,書寫較為靈活自由,字的方向可以變換,偏旁可有可 無,點數可多可少,同一個字往往有好些種寫法,因此形成了許多異體字。
  • 《商周金文辭類纂》:為金文研究溯本追源
    由於金文銘刻在鐘鼎之上,拓本往往模糊不清,因此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描摹,而摹工需要建立在對銘文的充分理解之上。「《總集》收錄器目眾多,摹寫工程浩大,難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我們這次首先集中對漏摹、誤摹之處作了修訂。」本書副主編、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秦曉華表示。此外,《類纂》的編寫對前書誤釋、漏釋等問題也一一作出糾正。
  • 談談金文中的「肅哲」與「肅穆」
    「肅哲」,一詞多見於後世文獻,我們列舉一些:《南齊書·樂》:金華樹藻,肅哲騰光。山東黃縣一個鐘的鉦間鑄一個字,就是莊白鍾左邊那個字。    《陝西金文集成》0546著錄了一件1978年12月扶風縣上宋鄉東渠村出土的符號鍾,如下:
  • 金文:青銅上的歷史記憶(探秘文字)
    「同樣是商朝使用的文字,金文與甲骨文又不盡相同。」中國文字博物館專家陳士先介紹,甲骨文的書寫,要用刀在龜甲和動物的骨頭上契刻,所以筆畫纖細、字形繁複,象形意義重。而金文主要用範模澆鑄,故筆畫渾厚、圓轉自如,字形相對一致。  後人通過對比,發現一些金文和甲骨刻辭可以相互印證,從而有利於真實、全面地還原商朝歷史。隨著商朝滅亡,甲骨文隨之沉寂,金文起而代之,一時成為主流。
  • 第三期大篆(甲骨、金文)字法網絡班招生啦!
    甲骨和金文的字法學習, 也和草書字法、小篆字法一樣,是書法創作中的攔路虎。
  • 底款、落款、印章字體識別方法!
    底款、落款、印章字體識別方法!
  • Word中一些特殊符號與生僻字的輸入方法
    一、定位光標插入點在文檔中輸入文本前,需要先定位好光標插入點,其方法主要有兩種:通過滑鼠定位和通過鍵盤定位。二、實戰:輸入放假通知文本內容在Word文檔中定位好光標插入點,就可以輸入文本內容了。三、實戰:在放假通知中插入符號除了輸入普通的文本之外,還可輸入一些特殊文本,如「*」、「&」、「I」、「)」等符號。四、實戰:在通知單文檔中輸入大寫中文數字在製作與金額相關的文檔時,經常需要輸入大寫的中文數字。
  • 最完備的金文字典由一位自學成才的年輕人寫出
    這條漫長的探求知識的大道上,容庚先生的《金文編》被視為最完備準確的字典。前輩學者的治學精神與學術素養,令人感嘆。但直到20世紀5O年代中期,他仍藏有150餘件青銅器,包括銘文40字、錯金工藝的最早實物欒書缶等。此外他還擁有一批青銅銘文拓片、數百片甲骨及不少甲骨拓本。按曾憲通先生的說法,容庚先生之所以要收藏和研究古青銅器,「就是要為中國人爭氣」。
  • 淺談秦朝篆書: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
    孔子的時代人們所寫的應該是大篆或六國文字, 秦漢篆隸出現後被統稱為「古文」。由於在簡牘上書寫, 所以橫向的拓展受到限制, 而豎向的拓展卻可遊刃有餘, 致使秦代出現的小篆會演變成豎長狀, 而不是橫寬狀。可見, 書道的變化會因主要書寫工具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相應的審美和設計也會受到一定的局限和規範。
  • 硬筆字基本筆畫及書寫技法
    文字是人類為擴大交際功用而創造的一種實用工具,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不斷向更方便,更實用的方向演變,從殷商到奴隸制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周王朝,這一時期把字鑄到青銅器皿上,稱為「金文"(古稱銅為金)。金文發展到戰國時代,形成了大篆,遺留下來的石鼓文是大篆的代表。金文比甲骨文更多地考慮布局的安排以求舒適,造成了一定的裝飾效果。金文發展到戰國時代,形成了大篆,遺留下來的石鼓文是大篆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