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線學習,能解決這段時間中小學生面臨晚開學的時光,停課不停學,各個學校和老師都使出了畢生絕學。網絡課程的優化,一直是我們教育者反思的教學模式。那些快被網課逼瘋的老師們,究竟敗給了什麼?是卡頓的網絡?不熟悉的在線平臺教學工具?繁瑣的教學任務?不理解的家長?不好管理的「熊學生「?我想如果讓一線的老師們吐吐槽,估計能說上大半天。網絡課程能夠解決目前晚開學的現狀,卻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學習。因為高效長期的學習過程,是需要老師、學生、家長三方的配合。
大部分小學生,在面對網絡課程的時候,不適應、不自律、不學習的狀態是正常的,而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教學問題也並非無解。不管是直播課還是錄播課,在線學習傳遞給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沒有三方配合,那一定是非常低的學習效率。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為正式開學做好準備,老師們需要先解決常見的教學問題,能夠讓家長滿意,是構建和諧教學環境,得到家長支持和理解的第一步。我來分享一下常見的3個教學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希望和各位老師一起探討和學習。
1、 小學生學習根本不積極,網絡課程也學不到東西
關於小學生在上網絡課程後,學習根本不積極,原本以為延長版寒假,能讓孩子們好好收心,家長們卻發現,要比平時付出更多的精力,來督促孩子學習。而且每天上課,老師也不講新課本上的內容,都是可學可不學的知識點,還不如自己自學。學校對網絡學習的形式主義,讓家長們比較擔心,開學後到底能不能落實到教學進度?如果耽誤了學習是不是要縮短暑假的時間?面對這個學習問題,實際上就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老師的教學設計,沒有讓家長滿意。
老師通過網絡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確實沒有在傳統課堂裡的效果好,我們不能強求孩子用大部分時間都坐在電腦前去學習,想要恢復學習節奏,還需要家長的輔助。不能精細化控制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只要孩子們能主動去聽課,建立開始學習的意識即可。老師日常也應該多布置一些明確和有效的學習任務,比如學習幾個生字詞,如何學習,是抄寫還是認讀?把學習任務精細化即可。
2、 輿情的反饋和梳理,不應該只關注學習任務
老師關注學生的學習任務是否按時完成,卻往往忽略了家長的情緒。一下子把學習任務都分給了家長,是否考慮到家長的承擔能力?是我們老師需要去思考的,特殊時期的教學設計,更應該關注家長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好輿情的反饋和梳理,不光是對在線學習的模式有哪些建議,家長的教育問題也需要老師來搜集和解決。
老師們對網課教學的困惑是來自不知道教什麼?這就無法讓家長來默契配合了,我們不如把每個階段的學習,都和家長開誠布公。以語文學習為例,朗讀課文需要家長做什麼?老師細分到具體執行的細節,即便家長因為其他事不能關注到孩子的學習,老師也要做到及時關注、鼓勵、督促。多一些耐心,才能有效解決因為教學設計帶來的家校矛盾。
3、 線上教學不能複製線下教學,要把家長考慮進來
因為對線上教學的不熟練,很多老師就把線下教學的模式直接複製到線上教學來。知識點沒有結構化和系統化,並且日常的教學工作集中在讓家長處理上了,打卡、問卷調查、交作業、填日常情況總結表……我們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少一些家長提供,多一些意見集中反饋的窗口,在教學的時候把家長也考慮進來,就能做到讓家長滿意了。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講到如何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其中也會講到,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來提高閱讀能力。老師們要有這樣的意識:在電腦前,可能坐著的是兩個人,學生和家長。這樣的你課就不光是給學生一個人上,我們老師通過建立學習態度、搜集輿情、教學設計把家長也考慮進來的方法,真正做到讓網絡課程順利過渡,以最好的狀態,一起迎接開學。關於網絡課如何讓家長和學生滿意,各位老師還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