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本好書,裡面有不少關鍵詞很吸引我,我決定要好好做作業。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作業今天畢,先完成再完美。我先交出已完成的部分。
高效閱讀法跟大家做個分享:
第1步就是prepare。準備好外部環境環境,比如工具——筆記本、書、綠植還有彩筆,然後讓自己專注於當下。
第2步就是Meditate,準備內在環境,冥想調動情緒,以獲得平靜。
第3步就是Activate the subconscious調動潛意識,我是最棒的。微笑大腦很輕鬆。讓我時刻保持言思形態受一致。(30min)
第4步的話是Preview正文閱讀,設定時間設定高效的目標。學會問「我為什麼讀這本書」「我將用什麼角色來讀」「這本書能幫我解決什麼問題」(1h) 因為成功=極致聚焦+極致熱情+規律復盤。最傑出的人是在各個有目的的訓練中花了最多時間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帶著目的去刻意練習閱讀。
第5步就是Question & Key Word提出具體問題,然後找到關鍵詞。開始畫思維導圖的框架(3min)
提問要量化問題,要清晰不能模糊,結合自己的情況而定。然後首先翻看目錄,提問的話最好是三個,然後找到5~10個關鍵詞做一級主題。
這個關鍵詞一定要跟目標相關,有多次出現,自己感興趣,又從沒見過的。通過關鍵詞激活我的記憶。
第6步是Flow Reading心流全腦閱讀法。改變閱讀壞習慣,快速定位關鍵詞,勻速定位關鍵段落。(30min-1H) 首先要調整好心流狀態,其次調用5種關鍵技巧。
分別是整片閱讀法,找自己喜歡的地方一片一片閱讀,然後多方向閱讀法,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一排排閱讀,第其次是跳讀,關鍵詞定位法,快速掃全文,摘讀,最重要的段落勻速閱讀,最後是閱讀。
6種閱讀技巧分為:整片閱讀法、多方向閱讀法,為關鍵詞找答案的閱讀法、跳讀法、摘讀法、略讀法。用覺醒者的心態來對待閱讀。
第7步就是Mind mapping,思維導圖關鍵詞筆記輸出法。(10min) 倒逼自己用主謂賓連接起來。一個補充細節的過程。看能否回答自己提出的三個問題即可以了。比傳統的上下結構筆記方法更有效,目的性結果的導讀,激發了全腦潛能,把視覺和語言連結起來,形成長期的記憶。
第8步就是Write and share 輸出有價值的文章。(10min) 以始為終是否能解決我提出的問題。
第9步就是Talk and teach教出新的知識和靈感。(3min)通過費曼學習法,讓每個人都能夠聽得懂,又有自己的靈感。一切都為了第9步驟!
本書的問題:如何獲得更強大的自己?
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幸福的青年,聽到了一名哲人主張的「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來挑戰,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
《被討厭的勇氣》,勇氣的心理學原來也是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榮格、弗洛伊德並列為心理學的三大巨頭,阿德勒是20世紀初奧地利的一名精神科的醫生,他創造的是個體心理學理論,更提倡目的論,而不是原因論,就像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
自卑來自於主觀的臆造,因為你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感,所以你覺得自卑,因為你自大,所以你自卑,你在意你的長相,但其實只有你自己在乎。
人們常常為什麼會討厭自己?因為他選擇了避免受傷,躲在殼裡,來逃避人際關係。但其實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圖的一個中心。
活在當下不等於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當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脫離任何他人、社會、環境而獨立存在。
要做到活在當下,可以從三方面去開始,一學會自我接納,二他者信賴,三 他者貢獻…
就像工作的本質,就是他者貢獻,當你給予別人的時候,你就獲得了自我的認可,你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勇氣。
而信貸和信用也不一樣,這裡是涉及到一個課題分離。信用是你有所期待的,而信賴是無所期待100%給予的,這也就是的種子法則、空性,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而我們宇宙公民的精神100%的給予0期待,當你在付出過程中,你的動機是什麼?你是有所期待的嗎?
所以要真正的勇敢做自己,不要在乎任何人,對我們的看法,獲得強大的心力,我們就要活真正的活在當下,找到我們自己的人生北極星目標,把自我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變成信賴付出…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而始終離不開人生三大課題,即交友、工作和愛。
在交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獨立而存在,不需要任何朋友的。
工作課題也如此,沒有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工作,就像我此刻在用訊飛輸出我的文字一樣,在背後是多少人的付出,我的手機是誰開發生產的,我坐的椅子,我住的房子,我眼前的一切,支撐著我此時此刻可以做這件事,所以每天我會感恩大眾彼此相互付出,感恩宇宙賜予我們的能量,感恩這個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當我們學會用選擇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就可以有被討厭的勇氣。每個人大多數人選擇認為自己不幸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比如說國籍,比如說文化,比如說貧富差距,比如說家庭環境,可是阿德勒認為我們10歲的時候就選擇了這樣的外部環境所帶來的不便,以及個性和性格,你之所以被傷害,是因為你選擇了讓別人傷害你。
而你的不幸是因為我們缺乏勇氣,是因為我們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從當下開始,做自己的主人,有被討厭的勇氣,我還是我!與你共勉!
在我從線下轉到線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那關我什麼事,我的人生我做主,勇敢做自己!
從前的我就是這樣,我特別害怕別人不喜歡我,可能是家人或是朋友甚至是同事,所以我幾乎不和別人起衝突,不會頂撞大人,更不會輕易駁斥別人。這樣的我到了職場以後發現有時候做事畏首畏尾,好不痛快,憋屈的很。別人一點風吹草動,我都覺得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隨著工作閱歷的增長,獨立人格的養成,我知道了我做的事情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我也不必讓所有人滿意。我要做的是我自己。走我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活出自我,關注此時此刻的行動。
如果僅僅是嚮往,遠方仍然是遠方。書中有一句原話我很喜歡,"無論是20歲終結的人生還是90歲終結的人生,全都是完結的、幸福的人生。"意思是,專注於當下做的每一件事,言必行,行必果,形成閉環。去完成你年初立的flag, 而不是沒復盤好就已經著手制定2022年的計劃了。堅定的走腳下的路,而非瞻前顧後,心裡惦記另一種可能。
總而言之,這本書太值得你來親自讀一讀,裡面的每一幀都值得反覆推敲和琢磨,來指導你的生活,結合生活的經歷能更好的幫助你接納自我,成為自己,活出自我。
如果有共鳴,交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