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大師林伯修說,真正的風水是你的德行,若行好事莫問前程

2020-12-23 壹壹肆京畿三農

有人說,人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是骨子裡的修養,植根於內心的善良。那什麼是善呢?是蘇軾的「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亦或是金庸的「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場作為。一個經常行善的人,福雖然還沒有到來,但與禍的距離卻已經很遠了。常懷一顆善心,終會收穫善果!

2020年10月16日,由五洲風水研究院,鴻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五洲風水研究院承德分院承辦的「中華易學傳統文化大會」在中國旅遊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錦江文冠飯店隆重舉行。

在軍樂團與全體代表奏唱國歌中拉開帷幕。本屆大會以弘揚,傳承,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目的。

呼籲全體代表為振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偉大復興,共築中國夢貢獻力量!為期三天的易學傳統文化大會於10月18日下午圓滿閉幕並舉行了精彩的文藝匯演。

期間,應邀出席大會的特邀嘉賓主要有:大會主席柴廣山: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院長,榮譽主席,侯永良:香港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河洛易經學院教授,首席顧問,伊惠:國際易學風水研究會會長,總監察長,李槐:梅河口市國學研究會會長,評審委員會主任,蕭光復:原營口市周易研究會會長,執行主席

林伯修: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副院長兼承德分院院長,國際易學風水研究會承德分會會長

顧問:韓海軍:南陽市民族傳統周易研究會會長,彭大雄:華夏五千年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俊奇:朝陽市周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銳: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大連分院院長

同時參加大會的還有五洲風水研究院各分院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易學界的專家學者,在會議期間,共同探討了易經文化的學習與交流。

在10月17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作為承辦單位的五洲風水研究院承德分院院長,本屆大會執行主席林伯修表示,經過近半年的籌備, 使這次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產生了一定數量的學術成果 ,對全國易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立下了易學文化的又一個裡程碑。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代表隨即在會場進行了考試,讓與會代表通過考試的方式來檢驗近期的學術水平,這在歷年大會中也屬首次。

10月17日下午到18日上午為綜合性的易學學術交流大會,分別有諸多參會專家上臺發表學術觀點。10月18日下午為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由柴廣山院長做總結性發言,並進行了會旗的交接儀式。同時主席臺成員上臺分別為各位獲獎代表頒發獎項。晚間,大家共同觀看了文藝匯演。

整個會議歷時四天三晚,大家為了共同的愛好相聚到一起,會議期間大家交流學習的氣氛濃厚,學術氣氛純正,會議氣場融合;會後大家不僅在易學文化的知識上收收穫頗豐,也結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大會完成了預定的學術日程,完成了預期目標和任務,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相關焦點

  • 五洲易學風水研究院綏中分院院長弘霄,師承當代易學大師林伯修
    《易經》文化源遠流長,古代不乏歷代先賢名師,不斷完善規範易經文化,近代亦有易學傑出者,在眾多易經術數文化領域,不懈努力鑽研,使傳統易學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易學名家 弘霄簡介:原名劉肖 師承國際易學風水研究會執行會長,五洲易學風水研究院執行院長易學大師林伯修賜名 弘霄 號煉宵 遼寧葫蘆島人士。易學名家。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但行好事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好做事,自有回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出處有明代的《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現代多理解為好好做事,自有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曾國藩曾經有句話說得好「埋頭做事,不問前程」。做人做事,活在當下,做在當下。做事是為了自己更加的充實,至於能不能得到最終的回報,這個也許不一定。
  • 你知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出處嗎?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安利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出這句話的人可是大有來頭,他的名字叫馮道。五代十國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卻很少被人們所知。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奸臣。
  • 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遊泳時正趕上一個幼兒培訓班結束,小群小男生霹靂吧啦穿好衣服陸續離開,就剩下一個中班模樣的男生在一邊很不熟練的地穿衣服……媽媽在更衣室外等不及了,隔著門窗在外喊:「XXX,我要給你計數了小男生一臉慌張地喊道:「……你從一萬開始數。」「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六,九千八百七十八,九千五百二……」小男生「你數慢點……」我小聲和小傢伙說:「你媽媽在瞎數。」小男生恍然大悟的樣子:「媽媽,你在瞎數!」顯然媽媽也想到兒子會識破她,愣了一會兒,喊:「誰說的?」小男生想都不想:「是個叔叔!」……好人做不得,我戴好遊泳眼鏡下水了。
  • 往後餘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裡有這麼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開始覺得與我無關,認為這是聖賢做的事我是一俗人,世人都想有個好前程,怎麼可能一心只做善事好事而對前程沒有欲望呢。後來我發現是我曲解了古人的智慧,這正是古人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 上海高考作文: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但我想說,這其實也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年高考,無論是疫情還是洪災都阻擋不了高考學子們前進的腳步。在高考結束之後,我想對所有的畢業生們說一些話。在每一年的高考,意外其實從未缺席,總有人遺失準考證、有人睡過頭、有人遲到、有人高壓下做出瞠目結舌的事情等等。但幸運的是,這些意外,也總有人在為你們兜底。
  • 古語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啥意思?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明代《增廣賢文》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又成為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知、要,添了幾分主動,加了幾分情願,重了些味道,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此,咱們便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層含義。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的人感情炙熱,有的人感情淡薄,有的人心靈脆弱,有的人內心堅韌,有的人品行端正,有的人品行惡劣。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院十佳勵志典範王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佚名《增廣賢文》的語句。他說人生在世,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不問歸期。這也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7級學生王坡同學的人生格言。
  •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在不斷向前行的過程中,難免有時會感到無能為力和失望迷茫。當我們的努力看似對所爭取的事物並沒有起到半點幫助和效果時,不由得會問自己的付出都是否值得。
  • 申請遺體捐贈的卡車人趙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這裡我們向趙炎致敬,也向所有志願者致敬!加油,中國卡車人!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有些俗語開始覺得它很有趣,當你細細品味它的時候,又會發現短短一句俗語包含了很多內容。「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著深刻的哲學蘊意。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好事」即為善事。人們應該多多行善,自然前程無憂。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此文藝風的句子,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是現代人寫的,其實不然。它最早是出自五代時期的宰相詞人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這首詩從文學水平上,顯然是無法與唐代的詩壇高手相提並論的。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第一、俗語出處及意義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詩云:「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劉思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所有見到劉思琦同學的人總會評價她積極、樂觀、向上,在河海的四年中,她沒有荒廢自己的青春,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達成了一個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自己。2014年9月,劉思琦同學同所有人一樣懷揣著對大學生活多姿多彩的渴望來到了河海,河北省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有一種重複的枯燥,甚至她有一個同班同學在形容對她的第一印象時會說她當初是一個典型的三好學生形象。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說的是但凡是做了好事,不要去計較這叫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也不要糾結自己人生的道路會變得怎樣,既然是在行善事,便不要只看重回報。要是做一件好事還向別人索要好處,這就稱不上是做好事了,只能說是在做交易。既然這樣,做與不做又有什麼區別呢?
  • 專訪郝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上戲老師們都說招了個「小于是之」,郝平才知道,自己和這位話劇大師竟有幾分相似。從那天起,他就暗下決心:要像于是之前輩那樣獻身話劇。郝平回憶說:「大學4年真是終身受益。我知道了什麼是演員,什麼是戲劇,什麼是舞臺;知道了要做什麼樣的演員,什麼樣的人。
  • 《了凡四訓》精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譯:一切的福田,都在於方寸之間,從心中去尋找,沒有什麼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單單能夠得到道德仁義,也能得到榮華富貴。道德和富貴都能得到,這才是孟子說的「是求有益於得也」。
  • 「三創」賽特等獎團隊長葉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創意往往是稍縱即逝的靈光一現而真正抓住機會的創業者總能將這束光芒變成又一輪太陽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平臺,漢語為母語的各民族同學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上的課程進行學習和交友,這樣才進一步了解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共同生活的56個民族,是如何真正如石榴籽般緊緊擁抱在一起的。因而,「學在56」項目應運而生。 2.團隊的組建過程與成員具體分工情況是怎樣的呢?在組建團隊方面你有什麼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