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是骨子裡的修養,植根於內心的善良。那什麼是善呢?是蘇軾的「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亦或是金庸的「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場作為。一個經常行善的人,福雖然還沒有到來,但與禍的距離卻已經很遠了。常懷一顆善心,終會收穫善果!
2020年10月16日,由五洲風水研究院,鴻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五洲風水研究院承德分院承辦的「中華易學傳統文化大會」在中國旅遊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錦江文冠飯店隆重舉行。
在軍樂團與全體代表奏唱國歌中拉開帷幕。本屆大會以弘揚,傳承,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目的。
呼籲全體代表為振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偉大復興,共築中國夢貢獻力量!為期三天的易學傳統文化大會於10月18日下午圓滿閉幕並舉行了精彩的文藝匯演。
期間,應邀出席大會的特邀嘉賓主要有:大會主席柴廣山: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院長,榮譽主席,侯永良:香港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河洛易經學院教授,首席顧問,伊惠:國際易學風水研究會會長,總監察長,李槐:梅河口市國學研究會會長,評審委員會主任,蕭光復:原營口市周易研究會會長,執行主席
林伯修: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副院長兼承德分院院長,國際易學風水研究會承德分會會長
顧問:韓海軍:南陽市民族傳統周易研究會會長,彭大雄:華夏五千年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俊奇:朝陽市周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銳:中華智慧文化研究會五洲風水研究院大連分院院長
同時參加大會的還有五洲風水研究院各分院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易學界的專家學者,在會議期間,共同探討了易經文化的學習與交流。
在10月17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作為承辦單位的五洲風水研究院承德分院院長,本屆大會執行主席林伯修表示,經過近半年的籌備, 使這次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產生了一定數量的學術成果 ,對全國易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立下了易學文化的又一個裡程碑。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代表隨即在會場進行了考試,讓與會代表通過考試的方式來檢驗近期的學術水平,這在歷年大會中也屬首次。
10月17日下午到18日上午為綜合性的易學學術交流大會,分別有諸多參會專家上臺發表學術觀點。10月18日下午為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由柴廣山院長做總結性發言,並進行了會旗的交接儀式。同時主席臺成員上臺分別為各位獲獎代表頒發獎項。晚間,大家共同觀看了文藝匯演。
整個會議歷時四天三晚,大家為了共同的愛好相聚到一起,會議期間大家交流學習的氣氛濃厚,學術氣氛純正,會議氣場融合;會後大家不僅在易學文化的知識上收收穫頗豐,也結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大會完成了預定的學術日程,完成了預期目標和任務,取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