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工作領導卻不滿意,3個分類,3大重點讓你的表達清晰有力

2020-12-15 十五樓的風景

在職場中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以下令人尷尬的對話。

領導:這個季度××門店的銷售業績比上個季度怎麼樣?

店長:我們的業績做到了260萬。

領導:還有呢?

店長:我們還談到3家比較有意向的健身房。

領導:然後呢?

店長:我們和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比有了新的變化。

領導:還有嗎?

店長:啊?還有?我們店獲得了商場明星店鋪稱號。

領導: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是問你和上個季度相比,業績是上升還是下滑了?

店長:上升了15%。

領導:這不就得了,行了,你出去吧。

說到這裡,想像一下店長當時的心態,原來領導要的是如此簡單的一句話,我卻半天沒有說到重點,雖然業績提升了,但是未必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啊。再說到領導,我只是一時半會找不到上個季度的銷售數據了,想偷懶和這個月做個對比怎麼那麼難啊,這個店長是不是邏輯不行啊。

不管是對店長還是領導來說,這都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談話。

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領導想要的信息和店長表達的信息不是同一種類。領導想要的明顯是評價信息,店長一直給出的是記述信息。

在《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 從邏輯思考到文案創作》一書中,作者高杉尚孝花費大量篇幅為我們介紹了信息的三大分類:記述、評價和規範,以及清晰表達的3大重點:主語、連接詞、具體性。

高杉尚孝是曾經就職於麥肯錫、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企業,在1997年成立高杉尚孝事務所,從事邏輯思考、商務寫作與交涉等領域企業研習、培訓與寫作工作。他的著作有《解決問題的理論》《壓力管理的實踐理論》《交涉的實踐理論》《邏輯思考與交涉書術》等書。

01信息的分類

什麼是信息呢?高杉尚孝說:「「明了表現」主語與謂語的關係,才是信息。」也就是說,藉由主語與謂語的關係而形成的意思表現(即句子),全部都算是信息。

記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況和現象本身

這是對事物狀態最直接的描述,不含感情色彩評價,不對事物狀態發表看法。比如,天在下雨,它是一隻兔子,或者男孩在打籃球等等都是記述信息。

評價信息:表達某一情況或者現象的好壞評

這就包含了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感情色彩,比如,這隻兔子好漂亮,那個男孩真有活力,這本書很好看等等表達好壞的句子都是評價信息。

在記述信息和評價信息中,連接兩者的是評價條目和評價標準,也就是對一個事物的判斷,基於我們內心的價值觀和標準,比如,同樣一座山,一個探險者的評價是,這座山太有意思了,一個小孩子的評價,這座山太危險了,一個農民的評價,這座山不能種地,太浪費土地了,一個出行者的評價,擋著路了,這座山太礙事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評判標準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感觀也不相同。

規範信息:表示事物應有的狀態或者建議某人應該採取的行動

規範信息的表現比較多樣,比如,請求式的,請你把這本書放回原來的地方。命令式的,你必須把這本書放回原來的地方。不管是溫和還是強硬,兩者都表達出了規範效果。

02別人聽不懂時,活用信息

當你向別人介紹一款智能感應門窗時,可能會說:「這款門可以有自動AI識別系統,窗口可以自動感光,也可以進行聲控……」你滔滔不絕講了一大堆,對方表示,我沒聽懂。這時,可能是你使用的專業術語對於一個一竅不通的人來說太難理解了。這時,轉換信息方式,把之前的信息轉為評價信息:「這款門可以讓你家更安全,當陌生人到來時可以發出提醒,窗戶也更加方便,不用在走過去用手拉帘子。」這樣的評價信息,就是表達了這一事物的好處,但是,對方仍然無動於衷,這麼多好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這時,規範信息就派上用場了,「如果想要生活安全又方便,建議您選擇這一款門窗。」

整個表達層層遞進,讓人更加清晰明了。另外,我們也可以用評價信息,表達出規範的效果,在最後時,我們也可以說:「我們這一款門窗可以讓生活更加安全又方便。」潛意思就是,如果想讓生活安全又方便,就要選擇這一款門窗。

除此之外,也可以運用記述信息表達規範效果,比如,這裡禁止停車,很容易讓人理解成這裡不應該停車的規範效果。

表達信息時要多加思考,該用什麼類型的信息,這樣有助於鍛鍊我們的邏輯思考能力。

03清楚表達信息的三大要素。

一則信息是否容易理解,關鍵在於它的明了程度。

比如,「我們非常重視與A公司的合作,但是最近卻開始與別的公司合作。」

這就是一個模糊的表達,到底是誰開始與別的公司合作了呢?是我們公司?還是A公司?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

清晰的表達的三大要素:

使用主語與謂語關係明確的句型

連接句子時使用正確的邏輯連接詞

使用讓人產生印象的具體表現

這三個因素是清晰表達的基礎,也能讓我們對信息更加合理運用。

善用主語,影響別人思考。

在表達時,主語能夠指出誰是行為者,比如,餓了,那麼是誰餓了呢?是我餓了,還是你餓了?要倒黴了,是誰要倒黴了?

在《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 從邏輯思考到文案創作》一書中,高杉尚孝舉了一個江戶時代有名的小故事證明主語的重要性。

偷柿賊黑夜裡,兩名年輕男子正悄悄地交談。「今天晚上趁著月黑風高,咱們正好可以偷隔壁的柿子。」「嗯,那我爬上樹,用木棒把柿子敲下來,你在下面撿。」話說完,一名男子立刻爬到樹上,用木棒敲柿子,柿子一個個掉到地上。負責撿拾的男子急忙撿起柿子,但是天色實在太暗了,一不小心失足跌入水溝。水溝還挺深的,他怎麼爬也爬不上來。「喂,掉下去了,掉下去了。」掉進水溝的男子壓低聲音叫道。「當然掉下去啦,因為是我敲的。」「不是啦,掉下去了,掉下去了。」「這不是廢話嗎?趕快撿啊。」「不是啦,掉到水溝裡了。」「掉到水溝裡的就不要撿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得不笑這兩個好笑的偷柿賊。因為缺乏主語而引起的烏龍。

正確的連接詞,使句子表達更加清楚

比如,「老師講解了很多問題,內容很多,這個問題我搞不懂。」老師講解了很多問題,跟我搞不懂這個問題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換一種說法,你會更加清楚她表達的意思,「老師講解了很多問題,內容太多了,我一時接收不了,所以這個問題才沒有搞懂。」換一種說法,你會明白,因為老師一下子說了太多問題,信息量很大,我一時記不住,所以這個問題才沒有搞懂。

高杉尚孝為我們製作了一個連接詞的表格,可以作為我們使用連接詞,練習邏輯思考的基礎。

具體的表達,讓人清楚明白又印象深刻。

在職場中,假如我們去面試,想向面試官表達自己的一個優點,比如自己比較細心,單單說出這個優點是不夠的,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在前面的工作中,自己有一次發現了一個數據的錯誤,為公司項目挽回了損失等具體描述。

在小說閱讀中,很多引人入勝的情節,都是因為有具體的表達,有時候是一個令人緊張的作案環境,有時候是人物糾結的內心。

莫言的《檀香刑》中有這麼幾句被奉為經典,「校場上一片肅穆,月光如水,洩地無聲。空中閃動著貓頭鷹和蝙蝠的暗影,校場邊角上閃爍著野狗的眼睛。」就是因為有具體的描述,能夠讓我們腦海中產生這麼一個畫面,可以說具體的描述能夠讓人驚心動情。

信息的分類和表述是清晰表達的基礎,清晰的表達是邏輯思考力的必備條件。掌握這信息的三大分類與表達的三個要素,才能使我們的邏輯思考力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我表達能力差,思路不清晰」:學會這3招,讓你開口就贏
    它不僅內容簡短、重點突出而且記錄輕鬆,所表達的內容還能同時保證準確而全面。雖然被稱為「筆記」,但經過杉野幹人教授的改造,其用途已經極為廣泛。除了可以用來記錄,還能用來做工作匯報、演講、做簡歷、寫招聘信息等,是當下在矽谷、各大商學院甚至各大外資企業都非常流行的一種高效表達術。
  • 跟領導匯報,這3個誤區要避免
    跟領導匯報,職場人士經常會遇到。一個好的匯報,令領導眼前一亮,利於個人和部門;一個差的匯報,讓領導厭煩,影響個人及集體榮譽。跟領導匯報,要避免這3個誤區,否則有苦頭吃了。1. 誤區一:用主觀觀點代替客觀事實很多職場人士,跟領導匯報時夾雜太多主觀情緒。這樣的表達非但不具說服力,且極易引起領導厭煩。
  • 給領導匯報工作的訣竅:記住這個萬能模板,領導就會對你刮目相看
    在職場上,我們很難避免向領導匯報工作,況且向領導匯報工作是和領導進行有效溝通的非常好的方式,如何才能把工作匯報好了,給大家分享一個萬能的模板,分為兩大部分,五個步驟,三個重點,只要把內容填上去,就是一個很好的匯報,領導就會對你刮目相看。
  • 匯報工作,把握好這3個時間節點,讓領導刮目相看
    在職場上面我們肯定會給領導匯報工作,當然也希望領導可以看重自己,千萬不要總是埋頭苦幹,可能你付出的比別人還要多,但是給到你的收穫,並沒有別人那麼好,如果想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就要在匯報工作的時候,學會以下三個技巧,不管你工作多忙,一定要學會和領導匯報,這樣才能得到他的肯定和認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人比你晉升的機會比較多的原因之一了。
  • 有沒有必要經常向領導匯報工作,是怎麼匯報工作才好?
    在一部分人眼裡,向領導匯報工作是件苦差事,最好一直不用向領導匯報工作,以免被罵等;而在另一部分人意識裡,一定要抓住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機會,能多溝通就多溝通,這樣才更有機會向上發展。很明顯,前一種人基本上是混日子的,缺乏上進心,或者不知與領導處好關係的重要性;而後一種人很清楚的知道領導是向上晉升必不可缺的因素,且在做事上能盡職。換個角度,如果你是領導,你希望你的下屬要不要經常匯報工作?不匯報工作的話你對下面的事能否有足夠的了解?而匯報工作要怎麼做才是好的?
  • 寫工作情況匯報,掌握好4個層次,思路清晰,領導滿意
    工作情況匯報是什麼在機關單位書面材料中,工作情況匯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書面材料。工作情況匯報是指按照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以書面的形式向上級或主管部門匯報某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工作情況匯報篇章結構一般情況下,工作情況匯報的篇章結構分為標題和正文兩大部分。
  • 匯報工作5技巧,學會了匯報簡單容易,領導滿意
    文|齁神在職場匯報工作沒有技巧,就很容易讓自己的匯報陷入到麻煩之中。不是被領導挑刺兒,就是被領導直接否定掉!如果你在工作上也有這個顧慮,就不妨試試這五個匯報技巧:一、挑好匯報的時間---就不會讓領導不舒服了如果你匯報工作的時間,讓領導產生了極度的不舒服,不用想,你匯報的質量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當然這並不一定是你匯報的問題,而是領導沒有適應好你匯報工作的這個事實,所以才會對你有不滿意的行為。
  • 匯報工作抓住這4個重點,領導一定對你刮目相看
    在工作當中,很多人相信都有這樣的疑惑,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匯報,總擔心自己說的話會令領導不開心,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在匯報工作的時候,只要抓住以下的這4個重點,領導就會刮目相看,那麼究竟是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向領導匯報工作,有這4個套路就夠了,讓領導高看你一眼!很精闢
    向領導匯報工作,有這4個套路就夠了,讓領導高看你一眼!很精闢在現在的職場,會講話,會匯報工作已經越來越成為每個職場人必備的技巧了。因為不管是在什麼單位,絕大多數的領導都很難關注到每個員工的表現。那麼這樣領導如何認定每個員工到底幹得怎麼樣呢這個時候,匯報工作的情況,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領導對你的看法。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那些升職速度非常快的員工我們也能發現,他們的實際業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他們的表達能力一定是非常優秀的。
  • 80%的人敗在了不懂和領導匯報工作上,3個溝通技能,讓你受用一生
    上周,表妹來我家做客,朝我大倒苦水。原來她為了一個項目,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了,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結果領導要求大家匯報工作時,表妹由於太緊張了,思路不夠清晰,說話有點顛三倒四,惹得領導很不開心,還當著眾人的面把她批評了一頓。
  • 不經常向領導匯報工作被痛罵,怎麼辦?
    ;領導對她的工作匯報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轉頭和她說接下來的工作需求,愣是沒聽懂不說,還不敢問細節,更不知道該怎麼落實……其實上面這些鬱悶時刻,是很多職場新人正在經歷的場景。作為曾經因不會向領導匯報工作,而被領導痛罵,飽受長時間苦惱,到現在要定期向2個領導匯報工作,與3,4個實習生同事對接工作的人,我也曾親身踩過這些坑。
  • 掌握工作匯報的核心4問和3種情況,輕鬆搞定領導,更容易升職加薪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卷調查,問在職場中最讓你頭痛糾結的事情是什麼?有將近70%的人回答是,不知道怎麼跟領導匯報工作!一、工作匯報的重要性不管是口頭的工作匯報還是文檔的總結匯報,匯報已經成了跟領導交流的重要方式,如果你工作匯報Ok的話,不僅可以獲得領導的認可,同時也可以加快自己的職場晉升。但與此同時,又有很多人被老闆或者領導的以下問題所困擾,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 如何向新領導匯報工作?知道這幾點能讓匯報工作變成印象加分
    向領導匯報工作是職場人士無法逃避的困難,尤其是向新領導匯報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不知道喜好,不知道能力,不知道個性很容易就留下不好的印象。這裡總結幾點向新領導匯報工作的要點:1、給出選擇題:新領導不熟悉情況,我們需要在匯報中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同時明確優缺點供領導參考;2、突出重點、清晰細節:和新領導匯報工作一定要在前面幾句話就指出匯報工作的重點,同時要做好細節工作以防止新領導的詢問;3、正確領悟領導意圖:新官上任三把火
  •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做好工作匯報
    本文從日常工作匯報的痛點出發,分享了如何破解緊張,充分做好匯報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建立金字塔結構化思維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曾幾何時,我們遇到發言就怯場,口語表達太爛無邏輯無條理,匯報內容雜亂且摸不著領導胃口,匯報重點不突出,廢話連篇……工作後諸如以上痛點時常困擾。
  • 讓你邏輯更清晰、表達更有力的《金字塔原理》,5分鐘帶你弄懂
    「思考問題有方向,表達清晰有條理,解決問題有方法」,是我們都希望達到的境界,也是《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所要幫助你實現的結果。本書主要講了4個部分,包括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演示問題的邏輯。看起來很簡單很清晰吧,你身邊也一定有領導、朋友、同事推薦過這本書給你,因為他們覺得你的邏輯需要得到提升。
  • 讓你邏輯更清晰、表達更有力的《金字塔原理》,5分鐘帶你弄懂
    「思考問題有方向,表達清晰有條理,解決問題有方法」,是我們都希望達到的境界,也是《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所要幫助你實現的結果。本書主要講了4個部分,包括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演示問題的邏輯。
  • 項目管理第三課:如何邏輯清晰地匯報工作
    臨下班,小李急匆匆地回到公司找老闆匯報工作,張總,我今天去找匯通銀行王經理跟項目招標的事,早上九點我就過去了,他說很忙,還要開個會,讓我等一會,等到中午12點,他還沒回來,我想去吃飯,但是又怕他正好這個時候過來,想給他打電話,老闆脖子伸得老長,不耐煩的說:「說重點"。
  • 如何有邏輯的表達、匯報工作
    很多人在表達事情的時候不自信,不知道要說什麼。有的乾脆就不說,免得多說多錯。其實有時不說比說錯更可怕,可能公司覺得你在混日子。現在給大家講講到底怎樣表達會更有邏輯,讓事情做的更好。1、過去、現在和將來。趙本山曾經有個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故事是小品中的採訪。
  • 表達能力差,說話沒邏輯?只需3個秘訣,就能讓你口若懸河
    導讀:表達能力差,說話沒邏輯?只需3個秘訣,就能讓你口若懸河!在職場上想要混得好,首先要看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而這個綜合能力又首要看一個人的說話表達能力。有一些人,很多話說,但卻缺少邏輯思維,東一句,西一句,讓人不知他想要表達的重點是在那裡。
  • 給領導匯報工作,開場、中間、結尾怎麼說?一般人都不知道!
    一個完整的匯報,應該包括三個要素,觀點+事實+建議。 1、觀點,就是匯報的核心思想。有些人匯報工作,一口氣講了5、6分鐘,對方不知道你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舉例:小李就推遲召開xx專題會向領導做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