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上,彭德懷:要不是你老兄,我今天就死在這兒了

2020-12-15 史風獵獵

1950年10月22日,洪學智入朝作戰。志願軍司令部成立後,立即進行了分工,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為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分管幹部和政工;洪學智為副司令員,分管司令部、特種兵和後勤。

志願軍總部駐地在大榆洞,大榆洞是一處金礦,位於朝鮮北部平安北道兩座大山的一條深溝裡,溝中有一條小路,兩側是一些簡易工棚。在南山一道小溝裡有一個大礦洞,原是金礦開採地,由於礦洞裡積水潮溼,不能利用。志願軍總部機關便在洞口附近搭了些木板房,開始了作戰指揮工作。

當時志願軍沒有制空權,美軍飛機橫行無阻,猖獗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美機不但可以擦著房頂、樹梢飛,還可在山溝裡鑽來鑽去,搜索目標,見人就打,見車就炸,甚至見到地面上的一垛草,一頭牛,一條狗,一隻雞,一縷炊煙,也要打上幾梭子彈。志願軍總部進駐大榆洞短短一個月中,曾多次遭到美軍飛機的空襲。

中央也多次發電報,提醒注意防空,尤其要保證彭德懷的安全。

洪學智智救彭德懷

麥克阿瑟在每次較大的進攻前總要派出大批飛機進行偵察和轟炸。就在他發起「聖誕節前返鄉」攻勢時,夜幕還未降臨,志願軍總部的哨兵看到有幾架美軍偵察機突然在總部駐地上空盤旋了幾次,有時飛得很低,這引起了人們的警惕,大家估計美機可能明日要來轟炸。

當晚,解方參謀長召開有關防空的緊急會議,明確規定要求總部機關在第二天4點鐘以前進入指定的防空地區。

第二天拂曉,志願軍總部機關的同志人擠人地在洞子裡,卻始終沒見彭德懷。總部幾位領導同志很焦急,要政治部主任杜平去請彭德懷。杜平說:「我去可以,但洪副司令員去更好些,他在彭總面前比我辦法多。」

洪學智摸準了彭德懷的脾氣,直到難請動他,路上就動開了心思。到彭德懷辦公室後,見彭德懷正聚精會神地看地圖。洪學智一本正經地說:「我們幾個人在洞裡研究第二次戰役怎麼打,請你參加。」彭德懷一聽大家在研究作戰方案,跟著洪學智就進了防空洞。

彭德懷進防空洞不久,就聽轟的一聲巨響。飛機遠去,大家鑽出來一看,彭德懷辦公室已經塌了半邊。看來,敵機昨天是偵查好目標的,幾發凝固汽油彈直接命中彭德懷辦公室。也是因為洪學智的機智,使彭德懷得以躲過這場劫難。已經撤出後,又進去取東西的毛岸英和另外一位參謀犧牲了……

洪學智將彭德懷騙進防空洞

對於彭德懷和和志願軍總部的安全,洪學智最為擔心的是防空問題。志願軍沒有制空權,敵人的飛機可以隨時來轟炸,司令部的安全受到威脅,彭德懷偏偏痴迷於作戰,不到萬不得已,總不願意進防空洞。

有一天,防空警報突然尖利地響起來了。志願軍總部的幾位領導正好都在彭德懷的辦公室內,就一個接一個地動員彭德懷去防空洞。可彭德懷不挪窩,只是說:「你們先走,我馬上就去。」

洪學智知道大家先走了他更不會走,便和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們要走就一起走,要見馬克思就一起去!」彭德懷微笑著說:「我這個人雖然命苦,但是大難不死呀!入朝後,胃病、關節炎、痔瘡一起來攻,還是不能把我怎麼樣。你們天天要我防空,還能爬到牛肚子裡去!」

不久,防空警報再次響起,總部工作人員各自從幾個不同的地方來到彭德懷辦公室附近的山東,進洞一看,發現彭德懷沒有來。機關的同志去請彭德懷,接連去了兩趟,不但沒把彭德懷請進防空洞,還被彭德懷「訓」了一頓。

洪學智見狀,對這位機關的同志說:「你再跑一趟,去了就說這是黨支部的決定!」這一招果然很靈。彭德懷聽後把電報文件裝在皮包裡往腋下一夾,向防空洞走來,大家止不住望著彭德懷笑,彭德懷搖著頭說:「真拿你們沒辦法。」

彭總:這次美機來下蛋,要不是你老兄,我今天就死在這兒了。

彭德懷不願意進礦洞,洪學智和鄧華商議先給彭老總搞一個防空洞。要搞防空洞,就得在靠近彭德懷辦公的地方挖洞、炸山。幾天後,一個工兵連在彭老總住處不遠的地方開始了施工。施工炮聲驚動了彭德懷,這對彭德懷集中思考問題難免有幹擾。聽說是給自己挖防空洞,他很不高興,還要把部隊攆走。

彭德懷招來洪學智,不高興地對他說:「你個洪學智,是不是沒有事幹了,在山下瞎鼓搗什麼?」

洪學智解釋說:「這不是瞎搞,這是為防空,我要保證你的安全!」

彭德懷說:「我的安全不要你管!」

「彭德懷,這話就不對了,我是執行中央的命令,中央要管的。」洪學智和他擰上了。

彭德懷說:「你什麼都不管,光管這個嗎?」

洪學智理解他的心意,就召集挖洞的同志說:「你們挖好炮眼一起放,不要零星放炮,以免影響彭德懷工作。」

就這樣防空洞也就挖成了。

防空洞挖好不久,就發生了志願軍總部被炸事件。那天下午,幾架美軍飛機在志願軍總部上空轉了一圈,炸壞了坡上的變電所。天快黑時,又來偵察,洪學智立刻警覺起來,他想:「平時敵人總是先偵察,後轟炸的,明天要在這裡開會,研究下一步的作戰方案,這裡會不會挨炸喲?」他找到鄧華,一起研究了明天的防空的事情,同時將情況向彭德懷報告。

第二天,作戰會議沒有開多久,敵人的飛機就來了。彭德懷住的房子遭到了一陣狂轟濫炸,一枚汽油彈正好落在了他住室的頂上,房子很快燒掉了。

那天,彭德懷一天沒有說話,坐在防空洞裡像是一尊雕塑。洪學智去叫他吃飯,他才抬起頭來,說:「紅大個子,我看你這個人還是個好人哪!」

洪學智處處為彭德懷安全著想,彭德懷自然是很明白,很領情的。志願軍總部被炸,彭德懷倖免於難後,又一次幽默地對洪學智說:「老洪,你是個大好人呀!」

「我本來就是好人嘛!」洪學智笑著答道、

彭德懷動情地說:「這次美機來下蛋,要不是你老兄,我今天就死在這兒了。」

相關焦點

  • 扛著棺材上戰場,打出一支「萬歲軍」…他們在朝鮮戰場拼出了名將...
    戰場上的每分每秒都是膽魄、謀略、智慧和意志的激烈交鋒,而這幾位年輕的中國將領,以幾場精彩的戰鬥,打出了名將的聲威。而秦基偉和第15軍在剿匪告一段落後,主動請纓參與第二批志願軍,於1951年3月18日開入朝鮮前線。 踏上朝鮮的土地時,吳信泉、梁興初38歲,秦基偉37歲,他們要面對的是二戰後最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艱苦程度和殘酷程度都是罕見的。戰場上的每分每秒都是膽魄、謀略、智慧和意志的激烈交鋒,而這幾位年輕的中國將領,以幾場精彩的戰鬥,打出了名將的聲威。
  • 彭德懷在韓戰中犯的最嚴重錯誤:自損十萬將士
    會議不歡而散,彭德懷起身出門起草電報,還是按照自己的打法辦。中午,洪學智一人陪著彭德懷吃午飯,又見縫插針:「老總啊,我當參謀的有三次建議權,我已經向你提了兩次建議,現在,我再向你提最後一次建議,最後由你決定。」洪學智再次陳述了把美國人放進來打的好處。
  • 蘇聯大使指責:哪有你這樣的司令?彭德懷回應如果錯了我負全責
    導讀:蘇聯駐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指名道姓地指責彭德懷:「哪有打了勝仗卻不追擊敵人的?哪有這樣的司令員?」他堅持要求繼續進攻。彭德懷堅定地說:「我完全不同意你們的意見。我要對人民負責,如果錯了,我負完全責任。」這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第3次戰役結束後的一次爭執。
  • 彭德懷入朝作戰,主席設宴壯行,只讓一個人作陪,此人是誰?
    宴會開始了,服務員拿來葡萄酒,主席一揮手:「上白酒,來一瓶茅臺。」主席可是滴酒不沾的人,今天,他要喝酒,為彭總壯行,此中之意,不言自明。主席一杯酒下肚,臉紅了,連脖子都紅了。他對彭德懷說:「德懷,你就要出徵了,我沒有別的東西送你,只有一言一物相贈。」
  • 坑道戰打到朝鮮戰場
    未雨綢繆——大規模的坑道構築坑道,是志願軍戰士在戰鬥中的發明,從防炮洞、隱蔽部逐漸發展起來,坑道工事在我軍防禦陣地上出現後,彭德懷司令員立即給予高度評價。1951年9月,志願軍司令部發出指示,要求進行推廣。12月起,志願軍在正面陣地大規模構築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
  • 細數彭德懷元帥一生所擔任的職務
    這位曾經統帥千軍萬馬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不朽戰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運籌帷幄奪取了保家衛國偉大勝利以及在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開國元勳,雖然在晚年受到了錯誤批判並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但他老人家可謂戎馬一生,輝耀千秋。筆者現把彭德懷元帥一生中所擔任的職務概述如下,權當紀念之。
  • 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遊客不遠千裡乘坐飛機來到了朝鮮平安北道東昌郡大榆洞。時隔56年 她終於來到自己的丈夫犧牲的地方。站在丈夫死去的這片土地上,她想起了自己的公公生前曾經跟她講過:「思齊,你將來有機會,還是要到岸英犧牲的地方去看一下。」而今她終於完成了公公的夙願。如今她已經76歲了,這是她第1次來到丈夫犧牲的地方,或許也是最後一次來到這個地方。
  • 彭德懷為何因一根黃瓜「小題大做」
    管理員回答說:「是在集市上買的。」  彭德懷又問:「戰士們都有嗎?」  管理員猶豫了一下,沒敢說話。  彭德懷的臉立刻沉下來,將沒有吃完的半截黃瓜扔在桌上,起身向外走去。  習仲勳找到彭德懷,彭德懷不容習仲勳開口,首先作了自我批評,他一臉誠懇地說:「自己吃了不該吃的東西,違反了紀律,剩下的那些黃瓜,我已經讓警衛員送給傷病員了。」但他還是希望習仲勳能召開一個會議,他要當著大家的面認真地作一次檢討。
  • 金城戰役: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仗,歷時15天,殲敵5萬人
    我們知道,「金城戰役」是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次重大戰役。這場戰役從1953年7月13日開始,一直到7月27日結束,歷時長達15天。 此次戰役,我志願軍共殲敵5萬餘人,收復失地178平方公裡,給予了金城地區的南朝鮮軍隊以毀滅性的打擊,並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乖乖地籤了字。歷時長達2年零9個月的「韓戰」,至此宣布結束。 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結果,最後的這場「金城戰役」,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我們本文就來簡單概述一下這場戰役的過程。
  • 抗美援朝,朝鮮領導人為何對彭總發脾氣?彭總是怎麼做的?
    因為南北朝鮮政治立場不同,加上蘇聯和美國分別培植自己的勢力,他們分別是金日成和李承晚兩個集團。1950年三八線上,南北朝鮮衝突終於到達頂點,戰爭一觸即發!金日成因為有中國返朝軍隊的幫助(抗日戰爭爆發前,大量朝鮮族人被日本趕到中國東北。
  • 63軍血戰打光家底,傅崇碧心疼得直跺腳,彭德懷:打光我給你補
    第五次戰鬥剛開始就陷入如此困境的彭德懷當時美軍第一軍及其所屬第一師、第25師、加拿大、南朝鮮等部隊逼近漣川、鐵原時非常焦慮。這兩個地區同時擁有道路和鐵路,是朝鮮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線,鐵原是志願軍儲備物資的主要供應站,一旦被敵人佔領,就會切斷志願軍東西戰線的聯繫,直接威脅全國,因此這兩個地區也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戰略要塞。
  • 無所不用其極—志願軍老兵回憶美軍在朝鮮戰場投放的另類炸彈
    罐頭炸彈作者:布衣論戰經過五次戰役,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儘管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卻並沒有在朝鮮戰場上佔到什麼便宜那麼,我是如何得到上述信息的呢?說來話長,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上小學,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經常會邀請老戰士來學校給同學們講戰鬥故事。我們生產大隊有三名志願軍老兵。一位是我的本家七爺爺,在朝鮮給師長做通訊員,也有人說他是師長的勤務員,專職養馬。
  • 朝鮮戰場美軍李奇微發明「禮拜攻勢」,偉人一封電報將其成功挫敗
    1951年4月6號,美國總統杜魯門緊急召見白宮高級顧問馬歇爾,艾奇遜等商議,一致決定立刻解除朝鮮戰場前線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職務,將指揮權交給了時任美國第八集團軍總指揮的李奇微。李奇微憑藉自己二戰期間曾指揮空降兵作戰的經歷,在很短時間內他便認識到了我志願軍輕步兵作戰的優點和缺點。眾所周知,輕步兵滲透帶來的隱蔽性必須要以犧牲攻堅能力和後勤保障為代價,而當時朝鮮戰場的制空權主要掌握在美軍手中,加上當時我志願軍還尚未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摩託化機械化後勤體系,單兵作戰攜帶的隨軍口糧往往不超過一個禮拜。
  • 心中始終裝著群眾的彭德懷
    不久,朝鮮人民軍派來一個工兵連,要給彭德懷重新整修一下板棚,但他只讓工兵連把通訊人員和警衛排住的房子整修了一番。過後,他得到了一個大電爐。每到晚上,電動機響起來時,他的屋子裡立刻熱烘烘的。 彭德懷鄭重其事地指示道:「要給大家解決實際問題,入冬前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當晚,彭德懷就住在兵站,和大家吃一樣的飯。半夜,他起來檢查該兵站的哨位。發現哨兵在寒冷的夜晚未穿皮大衣。彭德懷好生奇怪,問道:「你怎麼不穿皮大衣?」
  • 開國少將劉居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值班大話君:劉芯瑩 在舉國隆重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我情不自禁想起我們敬愛的老局長(哈爾濱鐵路局)、開國少將劉居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可歌可泣的往事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1951年4月19日,美國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發表告別演講《老兵永不死》,對自己一生的軍旅生涯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總結,其中的一句「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被很多人所牢記。麥克阿瑟也被美國人稱為「一代老兵」。
  • 苑秀珍:懷孕9個月送丈夫出徵,聽聞他犧牲,千裡赴朝鮮戰場尋夫
    這一年,特等戰鬥英雄鄧仕均當選為全軍英模代表,即將赴波蘭參加世界英模代表大會,在西安培訓期間,彭德懷元帥設宴招待了他。韓戰爆發後,這項外事活動被取消。不僅如此,他與毛主席同睡過一個窯洞,是朝鮮戰場上唯一一個被毛主席下達命令:一定要搶回遺體的志願軍。然而,長眠朝鮮戰場的他,再也不會知道,在他犧牲後妻子苑秀珍竟然千裡奔赴朝鮮前線尋找自己。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筆墨勁旅」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除了真槍實彈與敵殊死搏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外,還活躍著一支特殊的隊伍——新聞工作者。在槍林彈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他們以筆為槍,鼓舞士氣,打擊敵人,鑄就了新聞史上不朽的篇章。赴前線去採訪「要不是我積極爭取,差點上不了前線。」原第27軍《勝利報》編輯沉冰回憶道。
  • 彭老總:我就是順帶拐個彎來看看你
    「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楊得志和彭德懷兩人就是如此難得的患難之交。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你我雖然難以感同身受,但不妨礙我們對他們的故事感慨萬分。之前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同志就受到了不公正的甚至是錯誤的對待,處境一度變得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