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獸:100多張屋頂上的中國名片

2020-12-20 澎湃新聞

屋頂脊飾是中國傳統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然而在文化和藝術研究領域中,長期以來它卻備受學者冷遇,幾乎沒有專著出版。

1924年,德國人愛德華·福克斯的《屋頂脊飾及中國琉璃的變遷》一書出版,這是國內外專門研究屋頂脊飾的第一部專著,從建築、文化、宗教、藝術等多個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屋頂脊飾。此外,書中還收錄了海外私人藏家收藏的珍貴圖片60餘幅,極具藝術和歷史價值。

陶瓷家廟。屋頂可以單獨拆卸。在正脊上和山牆兩端有兩條龍。此外還有多個屋頂脊飾,在屋簷端部的頂瓦上刻有獸形紋飾。寺廟的內部有一尊布袋和尚(彌勒佛)的雕像,周邊圍繞著多個人物雕像。圖59(81頁)是這尊佛像的近距離照片。寺廟通體施多色釉彩——金棕色、黃色、銅鏽綠和黃綠色,高68釐米。

中國屋頂脊飾,即在寺廟、寶塔、門拱、皇宮等建築上的人形或獸形屋頂脊飾,以及與之同屬一大類的中國寺廟陶瓷製品,在現今的文化和藝術研究中都屬於屢受冷遇的領域。迄今為止,該專題連一本獨立的出版物都沒有,無論是德語文獻還是在其他語言的專業文獻資料中,都是如此。在我所能搜集到的相關資料中,只有在區區幾條不起眼的注釋以及個別的文字表述中曾提及它們。而這些極有可能就是關於上述主題的全部文獻資料了。

濟南府火神廟裡的鐘樓。這張照片清楚地展示出大量脊飾,展示出脊獸豐富的外形和各自如何排列分布於屋頂之上。可以看到,這裡最主要的母題有龍犬、海豚和龍頭。與鐘樓相鄰的一個屋頂也展示了同類型的脊飾。濟南府的這座寺廟大致建於明朝晚期。慕尼黑喬治米勒出版社(原來的福爾克旺出版社)供圖。

像這種與某種文化相關的文獻資料的真實意義很早就被人們認識,卻長期被錯誤評價的現象,從來不是偶然的。如果將其歸咎於偶然因素,那麼就大錯特錯了。此類現象中同樣有規律可循。

回到我們探究的這個主題,明代屋頂脊飾所彰顯的宏大氣魄、磅礴大氣的力量,以及引人注目的精神內涵,但這恰恰是當下西歐文化藝術創造領域所缺乏的。因為當下的西歐政治文化既缺乏氣魄,也沒有力量,儘管現在這種席捲全球的文化災難對我們影響較小。可是在西歐,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主導性力量在文化創新方面微乎其微,僅比文化修補工作強一點兒而已。

今天的人們像以前一樣,只是草草做了一些表面工作,只想在語言表述上做一點兒改進,只想以同樣的方式對這種宿命的文化衝突做一點兒掩飾工作,但是從未勇敢地從根本上重塑這些事物。長期以來,我們都本著這樣的精神對待文化藝術,所以就導致了長時間以來缺乏一種直覺性衝動,缺乏氣魄和力量,從歷史中追尋創造性的新發現。這個時代的人們並沒有特別想要從精神上佔有這些財富的強烈意願。恰恰相反,他們直接對這些財富視而不見。對於我們的時代而言,這些財富並沒有顯現出其本應昭示世人的樣子。

屋頂脊飾。多個蹲式龍犬。圖片展示了龍犬排列在屋頂上的樣子。單色釉彩:綠色。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對過去的探究中,人們僅會尋找與自己的感知等值的東西,以及當下希望去經歷的東西。這一現象在總體上適用於這個時代,也適用於每一個個體。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東亞文化和藝術中首先發掘的是纖麗的日本小藝術,以及我們最終到達中國後首先發掘的是華美的瓷器的原因。當然,就出土文物而言,比如說漢代和唐代的文物,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藉口稱首先得將它們發掘出來,人們才可以發掘它們所蘊含的意義。但是對於那些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理應立即感知到的事物,這個藉口卻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而屋頂脊飾就是這樣一種事物,這一點毋庸特別解釋。

寺廟守衛者薰爐。蹲式龍犬。置於一個圓形的陶瓷基座上,左爪下方踩著一個被它打敗的惡鬼。單色釉彩:綠色。高26釐米。

屋頂冠飾。威武的戰神關羽。右臂抬起,左臂叉腰。身前的鎧甲上是裝飾性的龍頭圖案。多色釉彩:紅棕色、綠色和黃色。高60釐米。

之所以在《唐代雕塑:7—10世紀的中國墓葬陶瓷》出版之後,緊接著處理這一主題,是因為由此可以將唐代和漢代作為一個整體聯繫在一起。唐代和漢代是中國陶瓷藝術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它們彼此間互為補充。本書圖片部分展示的中國屋頂脊飾等物件從沒有在其他地方展示過。圖片展示的物件基本源自我的私人收藏,只有一件物品除外(圖24)。這些藏品的攝影工作是在格雷特·福克斯-阿爾斯伯格(Grete Fuchs-Alsberg)女士的指導和組織下完成的

騎著白象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四川省的聖山峨眉山的守護神,坐騎為一頭白象。圖中,菩薩面部、身體和象為白色,頂冠、衣衫為黃色,袖子卻為綠色,下部的屋瓦為綠色和黃色。陶塑高39釐米,長28釐米,磚的直徑為12釐米,建造年代為1700年前後。這一組合流露出寧靜淡泊的氣息,符合康熙時期的風格。現藏於慕尼黑民族學博物館。

愛德華·福克斯

柏林蔡倫道夫(Zehlendorf)1924年秋

《西洋鏡:中國屋脊獸》(第二十輯)

西方漢學界和建築學界系統研究中國建築陶藝的代表作

120餘張罕見照片+6萬餘字,中國屋頂脊飾研究開山之作

基本信息

作者:[德]愛德華•福克斯

主編:趙省偉

譯者:周海霞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品牌:北京書是生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書號:978-7-218-14295-1

定價:88.00元

作者簡介

趙省偉:「西洋鏡」「東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於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和書籍。

愛德華·福克斯(Edward Fuchs,1870—1940):德國收藏家、歷史學家、作家。他收藏了大量中國古代藝術品,著有《歐洲各民族諷刺藝術史》《中國屋脊獸》《唐代雕塑:7—10世紀的中國墓葬陶瓷》等。

周海霞: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德跨文化交流,出版有《德國媒體中的中國社會形象與文化形象建構》(2018)等。

內容簡介

本書由《屋頂脊飾及中國琉璃的變遷》和《中國建築陶藝》的「脊獸及其他屋頂脊飾」一章兩部分組成,共收錄6萬餘字、120餘幅圖片。

《屋頂脊飾及中國琉璃的變遷》初版於1924年,是國內外專門研究屋頂脊飾的第一部專著,從建築、文化、宗教、術等多個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屋頂脊飾。此外,書中還收錄了海外私人藏家收藏的珍貴圖片60餘幅,極具藝術和歷史價值。本譯著是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1860—1949年德語世界中國藝術的收藏、展覽與研究」(19BF090)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建築陶藝》是伯施曼1902—1904年、1906—1909年兩度中國建築考察的成果之一,初版於1927年。本書是西方漢學界和建築學界系統研究中國建築陶藝—尤其是琉璃等構件—的代表作,其中「脊獸及其他屋頂脊飾」一章收錄近60幅作者親自拍攝的屋頂脊飾照片。

精彩內容

原標題:《屋脊獸:100多張屋頂上的中國名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屋脊獸之太和殿的屋脊獸
    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那麼今天我們說的是關於太和殿屋角蹲著的那幾個神獸,他們都是什麼?太和殿的神獸又有哪些區別?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端坐屋頂的守護神:屋脊獸背後的深意您知道嗎?
    「屋脊獸」,古稱蚩尾、鴟尾,別稱鴟吻、蚩吻、鰲魚、龍吻。是一種在中國傳統古建築房脊上常見的雕塑作品,它通常被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屋脊獸既美觀,具有修飾作用,又具有區分社會地位高低的社會性質,屋脊獸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在皇帝居所故宮屋脊獸數量多達十個,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 、鬥牛、行什。屋脊獸為何會存在呢?
  • 屋頂上吻獸的身上為何要配以寶劍?吻獸:我不要面子的嘛
    人們把正吻安裝在屋頂上,不論是為了能夠望遠、能夠吞吃,還是能夠求雨防火,都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心中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龍的這個兒子要是不好好幹活,怎麼辦呢?劍身在這條正吻的身體內,當時的人們認為,通過這樣的方法就能把螭吻固定在屋頂上,讓它好好工作,好好幹活了。
  •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 沉默屹立,威嚴守護——中國古建築屋脊上的吻獸
    這種儀式感也反映到了古代建築上面,比如殿宇屋頂的吻獸,就是一個鮮明的代表。吻獸是中國傳統建築屋脊上的一種特殊飾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神獸和仙人,被安放在屋頂的正脊,垂脊或岔脊上,其作用在於對建築屋頂正脊兩端的木質構建施加壓力使其緊密結合,通常還起到避震、防火、闢邪、守護家宅平安之用,並有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福壽綿延的吉祥含義。
  • 古人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放這些小怪獸?
    來源公眾號人文河洛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上圖中屋脊上的小動物就是脊獸 脊獸的來歷及寓意 脊獸:就是中國古建築屋脊上排排站的那些小寵物們,那麼問題來了,常說的「五脊六獸」是什麼?這些脊獸有哪些意義和學問呢? 這要先從中國古建築中多種多變的屋頂說起…… 想必大家都見過各式各樣的古建築和仿古建築,大到故宮,小到公園裡的亭子。
  • 太和殿屋脊上的10個神獸叫什麼名字,分別有何寓意?
    我們到故宮去遊覽,在很多建築細節上往往會發現一些讓人看不明白的東西。比如說古代的帝王都以「九」為尊,而偏偏在太和殿的屋脊上卻有十個「小獸」。與這些小獸相對應的是屋頂正脊兩端高高翹著尾巴的大傢伙,更看不出是哪路神仙。
  • 細數中國古建築屋頂上的呆萌神獸
    中國古建築大多都是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簷角最前端瓦片處於最前沿,要承受上端整條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個「推力」,如毫無保護措施也易被大風吹落。因此,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簷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這就是脊獸。脊獸又可分為垂獸、鴟吻、仙人及跑獸四種。
  • 故宮太和殿上的屋脊六獸
    屋脊六獸典故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在其他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
  • 故宮屋頂上的小動物都是啥
    中國古代的獅子形象多是頭大尾長,銅頭鐵額,鉤爪巨牙,雙耳貼垂,鼻孔向天,目光如電,給人一種聲吼如雷,百獸跪拜的感覺。 蹲在太和殿的屋頂上的這隻獅子被認為是"猛"、"仁"兼具的瑞獸。同時,海馬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為什麼將一隻海馬放在太和殿屋頂上? 因為它象徵的是皇家威德可通天入海。 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是明清皇帝用來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稱中國古代建築之首。太和殿的屋頂樣式是重簷廡殿頂,這是明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的頂式。在中國古建築的屋脊簷角最前端都有屋脊獸,主要功能是防止最前端的瓦片被大風吹落。屋脊獸有嚴格的等級意義,不同等級的建築所安放的屋脊獸數量和形式都有嚴格限制。
  • 故宮太和殿屋脊神獸的起源和獨特意義
    頤和園宮殿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故宮之類的達官顯貴家的屋頂都要設計上神獸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古代宮殿屋頂構成上說起。我國古代殿堂多少是磚木結構,屋頂由上等木材作骨架,其上覆蓋瓦片。這要的結構導致屋簷處最前端的瓦片要承受其他瓦片的「推力」很可能會被大風吹落。聰明的古代先人,就用木釘來固定最前端的瓦片。而後,隨著人們對審美和身份象徵的需要,逐漸用更美觀的屋脊神獸來代替木釘。
  • 鎮水獸、防火獸、避雷獸,最豪華神獸陣容,在故宮太和殿屋脊上
    中國許多保存了上千年的古建築,經歷了不止一次地震,仍能完好如初,原因就在於此。不過,木建築並非完美,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不能防火。從古至今,許多宮殿包括今天的故宮,都發生過不止一次火災。而一旦發生火災,宮殿常常被焚燒殆盡,造成的損失相當大。宋代時,還有專門的救火隊,他們在望火樓裡日夜巡視,利用梯子、唧筒、水囊等工具救火,效果明顯。
  • 你頭頂上有個神獸天團!
    脊獸,顧名思義就是屋脊上的獸,是中國古代安放在屋脊上的一種建築構件,多塑造成神話傳說中神獸的形象。 在正式介紹脊獸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它們平時站崗的位置——屋脊。 屋頂前後兩個坡面的交匯線,稱為正脊;從正脊的兩端一直向下延伸到屋簷的屋脊叫做垂脊。比較正式的古代建築,至少都擁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
  • 故宮屋脊上的小獸,看盡了百年的光陰
    故宮承載著中國古代數百年的歷史光陰,雄偉壯麗的建築氣勢磅礴,但在建築的頂上卻「生活」著一群反差較大的小獸,它們陪伴故宮走過無數個日日夜夜,見證著興盛走向衰落,它們被統稱為「脊獸」,是故宮屋脊上的守護神。在中國古人的眼中,在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
  • 故宮屋脊上的飛禽走獸,和尋常百姓家的就是不一樣
    去過故宮的人們就會發現,在宮殿屋脊的四角都有一排飛禽走獸做裝飾。如果留心的話,每座宮殿上怪獸的數量還是有區別的。故宮作為皇權的中心,是有要嚴格的等級制度。建築上顏色和數量的使用都非常有講究。屋頂上鋪滿了各色的琉璃瓦,主殿以黃色為主,皇子們的宮殿則用綠色,其他如藍、紫、黑、以及寶石藍等顏色的琉璃瓦則多用在花園或玻璃壁上。而屋頂的怪獸也是很有講究,如太和殿屋頂的正脊的兩端各有一個玻璃吻獸,用來壓住大脊。製作的吻獸造型精美,不僅是建築構件,而且可看作是裝飾物。這些構件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如龍鳳、獅子、海馬等動物的形象,象徵著吉祥和威嚴。
  • 故宮太和殿內的屋頂,是怎樣一種獨特的設計
    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是中國屋頂界的老大,等級最高,同時它上面還有很多的講究,下面小君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個超級無比龐大的屋頂。「等級最高的屋頂」中國的屋頂是分等級的,粗粗分,大致為廡殿頂、歇山頂、懸山或者硬山頂,除此之外的其他屋頂等級就沒那麼明確了。
  • 古代建築屋頂的神獸都叫什麼,有何寓意?
    每個古代建築屋頂上的神獸(屋脊獸)數目、種類不一定相同,屋頂上的神獸越多就代表著建築越高級。就拿故宮的太和殿來說吧,太和殿是唯一有十個神獸的建築,所以它的地位是超然的,它上面的神獸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其中騎鳳仙人不屬於神獸(屋脊獸)行列,它的作用是固定住垂脊下方的第一塊瓦片,防止瓦片脫落,騎鳳仙人也有著"逢兇化吉"的寓意。
  • 金鵬中國印|承襲古法營造工藝 融千載文明建築大美
    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於屋頂前後兩坡相交處,是屋頂最高處的水平屋脊, 正脊兩端有吻獸或望獸,中間可以有寶瓶等裝飾物。吻獸,通常置於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
  • 北京故宮上的垂脊獸暗藏何許玄機?
    中國古人相信,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吻」系嘴唇連著腮之意,相傳龍是用口生孩子,故而龍的兒子叫做吻。在正脊兩端的稱為正吻,根據其形象的不同又可稱為鴟尾、鴟吻或吻獸;在垂脊和戧脊端部的稱為垂獸和戧獸;在轉角部岔脊上的眾多小獸稱為仙人走獸;仔角梁頭上有一枚套獸;重簷屋頂的下簷正脊在轉角有合角吻獸。而脊獸按其口的朝向,又可分為兩類:一類口向下,呈含脊狀,稱為螭吻;另一類口向上,或張嘴或閉嘴,稱垂獸、望獸、蹲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