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丟包事件頻發,投訴率最高市值慘跌,行業丟件賠償頑疾難解

2020-12-22 AI財經社

文|AI財經社 饒翔宇

編輯|陳芳

「本人已經於8月22日與德邦快遞達成了和解,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在經歷了連續數天多家媒體的跟蹤報導後,聲稱包裹價值15萬元遭德邦快遞誤送丟失的李女士,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最終的聲明。同時,她還表示由於籤署了保密協議,最終的賠償方案不能公示。

無獨有偶。江蘇宿遷的趙先生在3月底發現,女兒裝有畢業證、學位證和筆記本的包裹被德邦快遞誤送並丟失。4個多月後,江蘇本地的媒體介入,隨後全國媒體進行跟進後,趙先生與

與德邦快遞就賠償事宜達成了一致。

兩起事件的集中爆發,將德邦快遞迅速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在輿論危機的風口下,迅速解決衝突是涉事公司的例行做法。不過,從德邦快遞此次發生的兩次「丟包」事件來看,這場危機的背後除了德邦快遞本身的問題,還涉及到有關快遞行業規則與用戶訴求之間不匹配的老病根。

兩次「丟包」

8月初,今年大學剛畢業的李紅準備離開大連前往長沙一家動漫公司工作。

離開之前,李紅和母親將行李打包成七八個包裹,總重量大約27公斤。8月3日,李紅乘坐飛機到達長沙。一天後,李紅的母親將包裹通過德邦快遞從大連瓦房店市發往長沙暮雲鎮。根據每日人物的報導,這些包裹裡有李紅大學期間買的漢服,一套「龍母」將近900元;還有LAMER、神仙水、天氣丹等多款高檔化妝品,單品價格上千。

其中,價值最高的是儲存有漫畫原稿的U盤,這是她剛接手的新項目,畫好了所有的人設和前五話的漫畫分鏡。

根據德邦快遞的運單顯示,李紅的包裹在8月7日早上9點多就到達了長沙,並由快遞員籤收。不過,李紅卻遲遲沒有收到相關的收件通知,直到多天之後,李紅打電話詢問才知道自己的包裹已經被送往長沙的某舊衣回收廠。而等李紅趕到時,她的物品早已和回收廠內的其他包裹一起被工廠員工處理,能夠找回的只是一些包括書、檯燈、插座、琴譜等在內的物品,其他如化妝品、首飾、U盤等貴重物品全部丟失。

「這些都是我大學四年辛辛苦苦掙錢買的,他們現在全都送到舊衣回收廠銷毀了,卻沒有告訴我。」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李紅表示出事之後德邦物流只願意給予300元的賠償,這是她不能接受的,因為裡面光是一件衣服都不止300元。至於包裹的總價值,李紅給出的估價大約是15萬元。

李紅的「丟包」事件曝光以後,德邦方面稱從未表示只賠付300元,並希望儘可能滿足消費者訴求。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蘇宿遷趙先生的類似事件也隨即被本地一家媒體報導出來。

原來,早在今年3月底,趙先生的女兒從廣州準備回宿遷老家工作。臨走前,她將自己的行李打包成3個包裹交給了德邦快遞。隨後,其中2個包裹順利寄回,而一個裝有畢業證、學位證、筆記本電腦的包裹被誤送到了廣州某舊衣回收站,徹底消失。經初步計算,趙先生表示包裹連同此後宿遷、廣州兩地尋包之旅的住宿、交通費用總計超過2萬元,但是德邦快遞只願意承擔1088元的賠償。

據揚子晚報報導,媒體介入以後,20日晚間,德邦快遞相關人員和趙先生取得了聯繫,並讓趙先生發去了丟失行李箱內的物品清單及價格。8月21日上午10時許,德邦快遞公司徐州、宿遷兩市的負責人陸經理專門趕到宿遷協商解決此事。21日晚間9時許,趙先生對媒體表示,雙方已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他對德邦處理此事的態度和解決方案都很滿意。

輿論漩渦裡的細節

目前來看,兩次「丟包」事件的受害方均得到了自己滿意的賠償,此前鋪天蓋地的輿論也漸漸消散。不過,在這種輿論風暴裡的種種未明晰的細節也被掩埋了起來。

「方便說一下結果嗎?是賠款還是賠東西了?」

在李紅的微博聲明下,眾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此次事主的損失得以挽回,某種程度是靠著網友輿論的幫助。既然已經妥善處理了,具體的處理結果也應該告知一下。隨後,李紅回復稱處理結果之所以不能公布,是因為與德邦快遞籤署了「保密協議」。AI財經社在李紅髮布微博聲明後,嘗試聯繫對方,對方表示「因為此事耽誤了很多工作,現在不方便談。」

「這個保密協議實際上不是德邦要求籤署的,而是事主自己要求的。」一位接近德邦快遞內部人士向林立對AI財經社透露。不過,按照事主向每日人物提供的說法來看,在此前籤署和解協議的過程中,其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條款是乙方(李紅)不允許再在任何媒體上對此事發聲。

按照向林立的說法,之所以會連續兩次發生包裹誤送的情況,是因為長沙和廣州兩地都開展了舊衣回收的項目,同時用來裝消費者物品的包裹與舊衣回收的包裹都使用了高度類似的布袋,因此快遞員在裝卸包裹時產生了錯誤。

「對於企業而言,如果這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產生了這麼重大的矛盾,這個直接會影響企業最近一兩個月的業績。」快遞專家趙小敏對AI財經社表示,雖然事情一點也不複雜,但是處理的過程中,就暴露出了德邦包括理賠制度、反饋渠道、決策機制等所有的鏈條都失敗了,所以才造成了這樣一個輿論危機。這對於企業來講,品牌損傷是最大的。

在趙小敏的看來,連續兩次「包裹丟失」事件,再加上德邦6名快遞員竊取全國5萬的用戶信息遭曝光,這些重大疏漏的集中爆發,證明了德邦內部的管理流程確實存在重大問題。另外,每個包裹在攬件、派件的過程中,都會有掃碼槍進行信息核對的過程。作為一家直營網點模式的快遞公司來說,德邦的員工管理顯然不夠規範。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1-6月份,在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受歡迎快遞公司排名中,德邦快遞在7家上市快遞企業中排名為最後一名。同時,在投訴率排名中,德邦快遞在7家上市公司中投訴率最高。而在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上,7家上市快遞公司中,德邦是唯一一家出現了股價下跌的公司。

「如果消費者是情緒化,那麼資本市場走到現在,可以說是相對成熟了。所以,市場不買單就是不買單。」趙小敏表示,德邦應該從中作出相應的調整。

下一個受害者怎麼辦

隨著處理結果的發布和保密協議的籤署,德邦的風波算是過去了,針對於此的進一步討論也難以維持。但是,不可否認一點是下一個丟包裹的消費者還是會出現,那時他又該怎麼辦呢?

事實上,在快遞行業有關快遞包裹丟失快遞公司該如何賠償的問題,一直是一個糾紛不斷的行業難題,包括順豐、通達系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曾發生過因與消費者就賠償金額問題,產生糾紛,從而對簿公堂的案例。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此前就有一位北京的用戶通過順豐郵寄了一臺價值98萬元的醫療設備到南寧,保價費100元,保額2萬元。隨後,該用戶在籤收時發現包裝破損,外殼變形,如果修復,需要1萬多元。原本以為2萬元的保價額度完全可以支付維修費用,但在用戶提供了設備的發票以及維修的單據後,順豐方面表示,可以賠,但只能賠250元。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圓通速遞此前也因丟失包裹與用戶發生糾紛。圓通認為快遞單正反面均對快遞的賠償有約定,即未保價的物品最多只能按每件快遞300元賠償,原告所寄物品未保價,故應按約定賠償。而用戶則認為圓通應該按照貨物原價賠償。

最終,法院支持了消費的主張,判決圓通全額賠償物品的實際價值789元,並向原告李華返還快遞費15元。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圓通快遞印製的快遞單上特意在保價條款下方留有寄件人籤名欄,而原告並未籤名,被告亦未舉證證明已對該項責任限制條款履行了明確告知及解釋說明的義務,故該格式條款無效,被告應按照原告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在屢次事件中,快遞公司與消費者最主要的矛盾有兩點:一是快遞公司的責任邊界;二是對於保價的快遞包裹,消費者認為應該按照保額全額賠償,快遞公司的實際賠付額度則是按照一定比例來賠償。

一位行業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快遞行業本身就以相對較低的快遞費承擔著物品運輸。如果消費者在託運之處隱瞞了商品的實際價值,那就意味著快遞企業以普通快遞的費用承擔著押運的風險和責任,這對於快遞公司是不公平的,快遞公司的責任邊界將變得無限大。

不過,對於上述說法,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趙佔領則認為這種觀點不成立。

「快遞公司既然同意以這麼低的費用和消費者建立運輸合同關係,那就需要承擔這個合同的責任。」趙佔領對AI財經社表示,此外如果單從丟失的單個快遞來看,快遞公司承擔的風險跟單筆收入而言,確實很高,但是,快遞公司每天運輸快件很多,需要考慮一個概率的問題。這就跟保險一樣,單就出了事故的個體而言,這種賠償很高,但整個大盤上,保險公司依然是盈利的。

而對於快遞保價的問題,包括順豐和通達系在內的大多數快遞公司,執行的是「如快件丟失、損壞、短少的,按照實際價值賠償,最高不超過快件的保價金額」。少數公司會在此基礎上會額外退還保價費。

在保價上,快遞包裹分別有自己的實際價值和聲明價值。

聲明價值,是指消費者在寄快遞選擇保價服務時,對於物品的估價。聲明價值價值越低,消費者所需要承擔的保價費率就會越低。而如果聲明價值等於實際價值,則為「足額保」,快遞公司需照價賠償;若聲明價值小於實際價值,則按照一定比例賠償,金額就會遠遠小於實際價值。

「為什麼會這樣?這種條款是為了降低風險,尤其當消費者在網上下單的時候,很難看到保價的具體規則。通常,消費者將保價理解為保險產品。但是,保價不是保險,並不是你保多少就能拿到多少錢。」趙佔領說,很多消費者對於保價理解與快遞公司的實際做法普遍存在偏差,矛盾也因此出現。

「行業內關於這種糾紛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了,但遲遲沒有看到立法層面的調整。」趙小敏對AI財經社表示,坦率的說,法律部門跟市場相比是滯後的。比如,針對於此類糾紛,各地法院在判決時依據的標準都不一樣。《郵政法》、《快遞行業》國家標準、《快遞暫行條例》、《合同法》都有相應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的優先地位是不清晰的,具體的規定也是不明確的。

這一次,某種程度上靠著輿論的力量,李紅們得到了滿意的賠償。可是,下一個遭遇類似事件的又該怎樣去維權呢?

相關焦點

  • 價值15萬元快遞包裹被銷毀 德邦物流:賠償300元
    原標題:價值15萬元快遞包裹被銷毀,德邦物流:賠償300元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賈天榮近年來,快遞保價矛盾事件頻發,因為快遞公司運輸管理不規範、快遞賠償標準不一、消費者和商家利益訴求的不一致等一系列原因,很多消費者誤將「保價」當成「保險」,最後卻難免因賠付問題與快遞公司產生糾紛
  • 德邦快遞弄丟畢業證學位證,被用戶追討五個月只承諾賠三倍運費
    本月19號,涉事物流公司德邦快遞發聲明,將事件描述為「一起嚴重的投遞失誤」,並強調,「我們一定負責到底,待收到損失清單後,將合情、合理、合法進行理賠。」而日前,又有用戶就理賠問題投訴德邦快遞。江蘇宿遷的趙先生,包括女兒畢業證、學位證、筆記本電腦、小電器在內價值上萬元的快件被德邦快遞弄丟了,苦苦追討了近五個月,對方卻說,只能賠3倍的運費。
  • 德邦物流寄丟包裹,僅賠3倍運費合理嗎?
    根據李女士的說法,當天,在警方的調解下,快遞員表示承擔全責,但由於李女士未對包裹進行保價,按照德邦理賠條款,默認沒有買保價的按最低價格進行賠償,只能理賠300塊。從三月份至今,經過五個月的溝通,德邦快遞只表示願意賠償1088元(含原278元快遞費),這與趙先生的實際損失相去甚遠。2016年1月份,青島消費者吳女士於2015年10月通過某快遞公司寄遞一塊價值6200歐元的歐米茄手錶發往成都。
  • 麗江律師:德邦物流事件的法律分析
    德邦物流最近事情有點多,最近又出現了誤把大學生託運的物品當作廢舊物品處理的事件。據報導,德邦物流對該批貨物的賠償,聲稱只賠償300元。對此,我們進行下列法律分析:首先,郵件,按照處理程序,分為平常郵件和給據郵件兩種,而本案中託運的的郵件,屬於後者,即給據郵件,即需要跟蹤郵件的行蹤的郵件,分為掛號函件、包件及特快專遞郵件。
  • 百度勝訴「假德邦」案花了1年4個月,背後是山寨產業鏈頑疾
    而 " 假德邦 " 也最早被部分用戶發現。據悉,2018 年 4 月,有網友在發大件快遞時通過百度搜索德邦,遭遇到了 " 假德邦 " ——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其次受害的是真正的德邦快遞。據當時公開報導,僅 2017 年一年,德邦物流就處理了2000 多件關於假冒物流的投訴。為此,德邦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總監級的打假團隊,專門負責處理打假投訴。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物流企業," 假德邦 " 事件對德邦快遞造成了諸多難以挽回的損失。
  • 年底電信詐騙頻發,多家快遞公司捲入用戶信息洩露事件!
    近日,快遞行業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持續發酵。不僅圓通被曝出超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據媒體報導,申通、EMS(郵政速遞)、德邦等也未能倖免。此後,上述快遞公司陸續回應稱正在展開調查。年底電信詐騙事件頻發,為何快遞行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怎樣避免財物損失,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了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
  • 15萬元包裹被送回收廠銷毀,德邦與客戶和解,賠償金額不便透露
    就估價15萬畢業包裹被德邦快遞送至舊衣回收厂部分銷毀一事,8月22日13時30分許,當事人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22日中午,她已就理賠事宜與德邦快遞達成和解協議,具體賠償金額不便對外透露。她對德邦方面給出的理賠方案滿意。包裹內消失的護膚品、化妝品、U盤、漢服等物品怎麼辦?李女士表示自己將重新購置。
  • 發德邦快遞,實木茶几「斷了腿」!保價13000隻賠2950元
    不管是買東西還是賣東西,發快遞都是比較方便的。濰坊高密市的韓女士經營著一家家具店,生意不錯,家具都賣到了外地,當然也是通過快遞發貨。可是,這兩天韓女士很煩惱。為啥呢?因為她發往泰安的一批家具,出了問題。咋回事?戳↓視頻「德邦」發快遞,實木茶几「斷了腿」?
  • 圓通延誤率最高,申通丟件最多……
    11月16日,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5年10月主要快遞企業申訴率表》,在全國知名的快遞企業中,申通的投訴率位列第三,國通的延誤率最高。丟件最多  10月份消費者對43家快遞企業進行了有效申訴,速爾、國通、申通三家快遞公司佔據投訴榜前三,其中,國通延誤率是所有快遞公司中最高的,而申通的丟失損毀投訴率和投遞服務申訴率也雙雙「高居」全國第二,僅次於速爾。  而在43家快遞企業中表現最好的是蘇寧易購、京東和FedEx,順豐的延誤率相較此前有所增加。
  • 又是德邦!畢業證學位證被寄丟,只賠3倍運費
    近日,「遼寧女子使用德邦快遞寄15萬包裹,結果被銷毀僅賠300元」的新聞引發關注。無獨有偶,江蘇趙先生的女兒通過德邦寄快遞,畢業證、學位證等貴重物品丟失,德邦僅賠付了3倍運費。「快遞烏龍」頻發,怎樣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 寄物流包裹就必須交保價費 消費者質疑德邦快遞「太霸道」
    上周末,劉先生在德邦快遞下了一個物流單,付款時顯示有60元的保價費,而這筆費用是他在下單時沒有選擇的。雖然德邦快遞的工作人員承認是誤選了最高賠償標準的保價服務,更改後可以將保價費降低到12元,但保價費仍是必須支付的。可劉先生對此仍有疑惑:「保不保價應該是由消費者自由選擇的吧?為什麼到了德邦快遞這兒就變成了必選項?」
  • ...發行案宣判 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德邦回應來了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宣判,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德邦回應來了 摘要 【「核彈級」衝擊波!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宣判 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加速家居家裝送裝服務升級 德邦快遞引領行業規範發展
    在不少行業專家看來,家居家具的送裝環節一直是限制行業服務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家具送裝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貨物損傷,由此導致客戶體驗度直線下降。那麼,如何提升整個家具家居行業的服務質量呢?以打造雙層送裝網絡,實現家居家具送裝一體化的「德邦快遞」平臺無疑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德邦快遞:家具家居送裝一體化標準引領者
  • 德邦物流快遞身份證十多天未到 客服表示疑似丟失
    蔣先生多次聯繫德邦物流,卻被告知快件疑似丟失。憑空添出補辦身份證這樣的麻煩,這讓他十分頭疼。北京晨報記者昨日聯繫德邦客服,對方表示快遞顯示異常籤收疑似丟失,如確認丟失,將由專人負責聯繫賠償。  快遞寄丟身份證  蔣先生告訴記者,7月3日,他因為辦事需要,要把自己和妻子的身份證拿給在國貿附近的朋友,因為手頭有事兒,去送一趟太花時間,於是讓妻子叫了物流公司上門取件。「以前就用過德邦,想著花個十來塊錢,明天就能到了,省得自己跑一趟。」於是,妻子聯繫德邦物流快遞人員上門取件,填寫訂單後將兩個身份證裝進文件袋裡。
  • 21個觸控螢幕到貨壞了10個 德邦物流拒賠償(圖)
    圖片由趙先生提供    「到現在為止都一個多月了,德邦物流一直沒有給出我們可以接受的答覆。」7月16日上午,市民任先生向記者反映稱,5月底同事從上海快遞了21個觸屏顯示器到達青島,他籤收後發現其中10個屏幕有損壞。剛開始德邦物流答應一周內賠償,後來又以「外包裝完好」為由拒賠。    上海發貨方趙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快遞的是易碎物品,所以他為貨物保價了3萬元。
  • 保價1萬找德邦寄快遞,貨物損壞只賠1千,男子:他們叫我拿去修
    自己去寄的時候,配件還是好好的,那就是發快遞的時候造成了配件的損壞,基本上損壞的配件都報廢了,根本就不能使用了。這批配件總價值9840塊錢,當時在郵寄的時候保價一萬,所以出事後,黃先生就去找德邦索賠,哪知道德邦卻說只能賠1千。
  • 女子稱15萬包裹被銷毀僅賠300元 德邦快遞:新員工所為
    近些年,隨著網購的迅速興起,快遞行業也借著這股東風得到了蓬勃發展。可隨著發展的同時,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速度慢、接收難、暴力分揀,為此曾有人總結道:人世間最大的痛苦就是,同時下的單,別人的快遞到了,而我的沒到。更更悲哀的是,快遞終於到了,裡面的貨東西卻沒了。
  • 德邦又被曝寄丟包裹了……這次是畢業證學位證 只賠3倍運費
    無獨有偶,江蘇趙先生的女兒通過德邦寄快遞,畢業證、學位證等貴重物品丟失,德邦僅賠付了3倍運費。「快遞烏龍」頻發,怎樣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畢業證、學位證等貴重物品丟失 只賠3倍運費?近日,有媒體曝光,今年3月24日,趙先生的女兒從廣州離職,準備回江蘇老家工作,通過德邦快遞運送物品回家。
  • 家具抄襲再起紛爭 行業頑疾久治不愈
    家具抄襲再起紛爭 行業頑疾久治不愈 2015-05-21 10:19:14家具企業間的抄襲糾紛已然成為行業內的一塊頑疾,久治不愈。近日,亞振家具進駐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的產品被指涉嫌抄襲微建設計首席設計師宋微建的作品,一時間炸得家具圈一片譁然。  亞振抄襲事件回顧  此次亞振家具抄襲事件,宋微建在微博上指出,亞振家具在和他商談合作未果的情況下,擅自模仿了他的原創家具設計,並以「中國設計」名義進入米蘭世博會中國館。
  • 家電行業傍名牌商標侵權事件頻發,已有假冒註冊商標被重罰
    家電業傍名牌商標侵權事件頻發,非法利用家電知名商標大打擦邊球,以達到低價快消的目的,不僅給消費市場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給正規品牌形象和名譽也造成巨大的損失,多品牌欲哭無淚,終端市場低價劣質銷售應得到消費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