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愛打人的寶寶,愁煞人!別急,這裡有一劑良方

2020-08-28 酒多無益談育兒


寶寶3歲,上幼兒園中班。

下午5:30,去幼兒園接寶寶。

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到寶寶在課桌上認真地畫畫,心裡暖洋洋的。

教室外有許多寶爸、寶媽依次領走自己家的寶貝。

我沒有喊我家的寶貝,想讓寶貝再認真畫一會兒。

CC老師走近我,側轉身,纖細的右手遮掩著嬌豔欲滴的櫻桃小嘴,輕啟皓齒,柔聲說:

「臻臻爸,寶寶最近老愛打人,好幾位家長都來告狀了。」

「這不,剛才茵茵媽媽還說,咱家的寶寶打她的寶貝女兒了。」

霎時,我的臉陰沉下來,死死地盯著課桌旁不乖的孩子,一股無名火陡然從心中升起。

「你回家後,好好給寶寶談談,不要動手,也不要責罵他,要輕聲細語地問問他,為什麼要打人?」

CC老師漂亮的柳葉眉下閃動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溫婉的話語瞬間澆滅了我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

......

寶寶真讓我難堪!

我已經告誡寶寶好多次了,不要打人,能用嘴巴解決的事決不動手。

可是寶寶還是這個樣,真讓人頭疼!


我把寶寶愛打人的事,告訴了遠在天津上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妹妹,請妹妹幫我分析分析。

妹妹給我開了一劑良方,我通過在寶寶身上的實驗,感覺效果還不錯,特意拿出來分享給家有愛打人寶寶的寶爸寶媽們。

想知道寶寶為什麼愛打人?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寶寶打人背後的心理機制,然後才好對症下藥,根除病灶

一、下面,我們動態的了解一下寶寶各年齡段的心理髮育特徵:

症狀1:一歲,打人,是一種交流模式,是一種遊戲。

小寶寶牙牙學語,剛學會爬,用手和媽媽交流。

當寶寶用手拉扯媽媽、拍打媽媽時會引起媽媽的喜悅、生氣、驚奇等等種種表情,讓寶寶察覺到自己的小手可以控制媽媽的表情。

寶寶「咯咯」笑出聲:「瞧,我會打招呼了,我的小手能夠吸引媽媽的注意。

寶寶開始感覺到自己小手的作用很大。

寶寶用手抓不倒翁,拍打鈴鐺球,不倒翁、鈴鐺球裡發出叮噹叮噹的響聲,寶寶會樂此不彼,發現這遊戲太好玩了。

媽媽陪寶寶玩耍

症狀2:二歲,打人,是一種心理訴求,是一種生理表現。

過了一周歲,寶寶會挪步了,寶爸、寶媽發現寶寶更喜歡打人了。

遇著興奮的事,寶寶手舞足蹈,揚起小手啪啪一陣敲打,沒輕沒重,不管是小貓、小狗,還是寶爸、寶媽。

向媽媽要東西,或要去跳水坑,媽媽沒滿足,寶寶就會握緊小拳頭「打、打、打」這是一種討伐,是一種憤怒的宣洩。

寶寶小,沒有輕重、沒有辨別能力,亂打一氣,也不管該打不該打,貿然行事,很容易招致傷害,比如打狗狗、貓貓。

細心的寶爸、寶媽會發現,二歲前後的寶寶打人的頻率好像增多了,尤為男孩子明顯。

是的,此時的小男孩,開始分泌一種睪丸激素,睪丸激素增強了男孩子的力量、速度、爆發力。

另外,寶寶打人後,被打的小寶寶哭泣,寶爸、寶媽向被打的寶寶父母道歉,安撫被打的寶寶,批評打人的寶寶。

反而讓寶寶感覺自己力量的強大,很容易反向強化寶寶的打人意識。

症狀3:三歲,打人,一是模仿大人的口吻或行為;二是通過打人處理問題。

有的寶爸平時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教寶寶時,動輒使用恐嚇的言辭嚇唬寶寶:

「你再鬧,我括死你?」

也不見得真「括」。

但寶爸的口頭禪,卻被寶寶學會了,並且真正的落實在了行動中,寶寶模仿了爸爸的行為,通過打人來表示自己惱了,生氣了。

三歲的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了,要和更多的小寶寶交往相處,但年齡太小,小腦袋瓜裡沒有儲存表達各種意思的詞句或是處理問題的技巧。

想要其他小寶貝的玩具了,就動手搶,不給就打。

別的小寶貝擋著自己的道了,就推,推不動,就打。

打就是小寶寶處理問題的萬能手段。

症狀4:三歲以後,打人,想引起別人關注。

寶寶在家戀爸爸、媽媽,在幼兒園戀老師。

在家喜歡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在幼兒園也渴望老師的表揚和其他小寶寶的關注。

比如,穿一件新買的花衣裳,到幼兒園要在其他小寶寶面前顯擺顯擺。

得不到爸爸、媽媽、或老師的正面關注,或關注少,經常忽視小寶寶的存在,或是小寶寶的舉動,就很容易導致小寶寶打人,通過打人這種負行為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所以說,寶爸、寶媽們要多陪伴寶寶,勤觀察寶寶的思想和行為上的變化規律,別等到寶寶鬧意見了,打人了,再去慌慌張張的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二、理清了寶寶打人背後的心理機制,那麼我們就開始對症下藥了

藥劑1:一歲,創新多種方式與寶寶交流,多準備些適合寶寶玩的玩具。

發現寶寶使勁的拍人,打人時,不要批評孩子,要用騰挪大法化解孩子的「打人」動作,順勢拉著寶寶的手,指向五顏六色的氣球、充氣的布娃娃,轉移孩子的視線。

創新多種方式與寶寶交流,或唱歌,或跳舞,或拉著寶寶的手塗鴉。

為寶寶準備多多的玩具,比如:音樂盒、撥浪鼓、不倒翁、洋娃娃、積木等,讓寶寶玩厭了,再換新的。

擴大寶寶的活動空間,讓寶寶接觸更多的玩具,激發寶寶的興趣,增強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使寶寶騰出的小手有事做。

藥劑2:二歲,教會寶寶表達自己的意願,消耗寶寶過剩的精力。

過了一周歲的寶寶,思維意識和動作行為發展得很快,一個可以獨立行走了;另一個是有獨立意識了。

走起路來跌跌撞撞的小寶寶,不喜歡爸爸媽媽束縛自己的自由,到處走,到處跑,一旦遇到阻礙,非常生氣,拿起小拳頭就「打、打、打,」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

寶爸、寶媽要溫柔細緻地教育寶寶,生氣了,不能只知道「打、打、打,」這樣的話,很容易傷害自己,傷害他人。

可以通過大聲喊、踢沙袋、拍打玩具球等途徑發洩自己的憤怒!

寶爸、寶媽要教會寶寶有自己的訴求時,要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爸爸、媽媽沒有滿足時,要給寶寶講明白,釋放寶寶的不滿情緒。

許多寶爸、寶媽詢問?自家的寶寶一身勁,好動,每天動個不停,只有晚上睡覺時,才安生,怕是多動症吧?

其實不然!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寶寶營養旺盛,精力充沛,寶寶不動才怪了呢?

身體發育充分的寶寶,力量頭有了,攻擊性行為也相應增多,寶爸要帶領寶寶多參加運動,像少兒輪滑、跑步、打球等運動,消耗寶寶的體力、精力,免得寶寶無事生非。

在運動中,寶寶一方面學會規則意識;一方面得到身體鍛鍊,增強肌體靈活性、協調性,經常參加鍛鍊的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顯著增強。

運動可以消耗寶寶過剩的精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使寶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弱寶寶的打人意識,

藥劑3:三歲,寶爸、寶媽們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免得把寶寶引入歧途,教會寶寶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俗話說得好:「生兒容易,育兒難呢!」

這不是歧視媽媽們,僅是一個比喻。

有些脾氣暴躁的寶爸、寶媽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發怒,把無名火發洩到寶寶身上。

當寶寶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後,要理智、客觀地以事論事,不能先主觀認定寶寶是故意的,用不容置疑口氣給寶寶下「壞寶寶」、「愛打人」的定義。

教會寶寶常用的口語,學習與人相處的方法,懂得與人分享的益處。

告訴寶寶在幼兒園與其他小寶寶發生矛盾時,要找老師處理,不能動輒用手抓或打自己解決。

當寶寶出現情緒激動的時候,給寶寶一個空間,讓寶寶好好冷靜下來,再處理。

藥劑4:三歲以後,多陪伴寶寶,多與寶寶溝通、互動,關注寶寶興趣愛好。

有寶寶的家庭,寶爸、寶媽一定不可忽視寶寶的存在,要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寶寶,讓寶寶知道,自己的點滴變化,爸爸、媽媽都是關心的,也是非常在乎的。

只要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寶爸、寶媽儘可能放下手機,陪著寶寶做一些親子活動,提高寶寶和父母之間的粘度。

接寶寶放學後,可以詢問寶寶在校的表現,讓寶寶說說幼兒園中的有趣的事。

觀察寶寶對畫畫、看書、打球、輪滑、唱歌、舞蹈,那樣感興趣,最喜歡的是什麼?

然後為寶寶創造這方面的機會,加以引導,使孩子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遇到合適的機會,有展示的舞臺。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你家有愛打人的寶寶嗎?由於疫情關係,我家娃一直呆在家裡。這一陣子好一些了才開始漸漸帶他出門。最近天氣涼快不少,計劃著全家一起出門玩一圈。3,模仿行為。家裡大人如果有愛動手打人的,或是給寶寶看的視頻,動畫裡有那種打人的情節,寶寶看到後就會模仿。有一陣子給他看寶寶巴士裡一首關於西遊記的動畫,裡面的孫悟空拿著棍子打妖怪,看了幾回,我家娃就拿擀麵杖打人了,這個模仿能力沒話說。4,大人默許。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語言發展滯後,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的欠缺讓孩子容易著急,心裡想說的不會表達,於是一著急就打人,說不清楚的時候也會發脾氣打人。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 家裡的娃長膘不長個,真是愁煞了父母。究其原因結果讓人懊惱
    有了孩子後,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寶貝長得高又壯。但家裡的寶貝長膘不長個,真是愁煞父母了。平時都給孩子補不少的營養。為什麼孩子就和父母「對著幹」呢?家裡就這麼一個孫子,爺爺奶奶對孩子自然是十分寵溺的。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咋就知道打人呢!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吧!這孩子咋那麼沒有素質!對於喜歡打人的寶寶總是讓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感到莫名的氣憤,然而家長有個愛打人的寶寶也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奈。、有的時候還會把爸爸的文件撕得亂七八糟,孩子甚至在公園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一生氣就將其他的朋友大哭或者是推倒地上,這個孩子的家長也非常的苦惱,每一個寶寶有自己情緒表達的方式,寶寶喜歡打人的方式雖不是故意的,但是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還傷害了其他人心,甚至還會鬧出一些小矛盾,導致其他的小朋友疏遠自己的寶寶,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一般來說,面對愛打人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家長不妨試試看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小希家的男寶,今年2歲了,平時淘氣不說,還特別喜歡打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搶到手才罷手。平時,小希帶孩子在園區裡面散步,從來都是緊緊跟在娃後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麼事端來。一天,小希帶孩子在玩球,有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小寶寶路過。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老師向她反應,說磊磊最近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撓人,甚至還咬人,剛剛有兩個小朋友都被他抓傷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身上並不少見,有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更加有攻擊性的行為。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僅父母十分擔心,也會給同一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老師造成很大困擾,最後嚴重的甚至會被幼兒園勸退。那麼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家長要如何處理?
  • 孩子愛打人?全年齡段的解決方案在這裡
    「孩子愛打人」這個問題是大部分家長在育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讓家長們束手無策的問題。小小的一個打人的動作,背後隱藏的兒童心理和孩子的各種問題,這才是家長們需要重視和摸清楚的。這也是解決「愛打人」問題的根本。
  • 2歲寶寶喜歡摔東西、打人,莫非寶寶有暴力傾向?
    寧寧家的寶寶滿2歲了,長的虎頭虎腦的。有天閨蜜來寧寧家,看到寶寶自己在地上玩遊戲,上前就去逗寶寶,誰知道寶寶反手就是一擊,動手拍打閨蜜,然後扔玩具,弄的閨蜜好尷尬。寧寧看到後趕忙抱起寶寶,一邊安慰寶寶,一邊向閨蜜道歉。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於是一邊哄別人家的孩子,一邊訓自己家的孩子,還要努力讓孩子把娃娃還給妹妹,還要給對方道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忍不住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愛打人呢?孩子愛打人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有意識地打人和無意識的打人。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其實嫂子的擔心有點多餘,這個年齡的孩子打人並不是個例。寶寶從小乖乖變成小惡魔,開始動不動打人,通常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④ 模仿電影、電視或身邊的人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學習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不管好的壞的,他們都要嘗試一下。
  • 寶寶愛打人?做對這3點,比吼一萬句更重要
    「蛋媽,我家寶寶不只愛發脾氣,還動不動抓我頭髮、打我臉……」「和小夥伴一起玩不過十分鐘,就開始推搡打人,我一教育老人就護著,說娃是鬧著玩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動輒打人的寶寶呢?寶寶為什麼愛打人?「愛打人」,就要用心體察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了。
  • 寶寶那麼可愛,怎麼能打人呢?
    原創 熊媽 熊媽育兒小課堂最近常常被閨女偷襲:她含情脈脈地看著我,我以為她要來抱抱我,突然啪的一巴掌拍我臉上,「寶寶不能打媽媽!」話還沒說完,啪!又一巴掌。不僅是對我,閨女簡直打遍家裡無敵手,從媽媽爸爸奶奶爺爺,都挨過她的揍。
  • 孩子愛頂嘴、打人,討厭興趣班,方法看這裡!100個科學育兒知識
    如果父母發現編程對未來特別有用,必須得學,就想辦法引導孩子發現編程的樂趣,讓他享受過程,而不是總跟他說,參加比賽你得拿個好名次啊,這樣孩子的壓力太大。興趣就變成了負擔。第三,要避免跟孩子對著幹。孩子不願意學,而且他找到了自己愛學的東西,父母就一定要支持他。如果他嘗試了,發現不成功,未來也會轉到父母的意見上來。
  • 寶寶的打人遊戲
    一天晚上,我在給寶寶穿褲子,寶寶拿了一個小耙子,邊打我胳膊邊笑咯咯的說「打媽媽,打媽媽」。便想到了幾天前,爸爸教著孩子說「打媽媽,打媽媽」孩子就蹦著跳著打媽媽。孩子不知道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也不知道打人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這樣好有趣,是一項特別好玩的遊戲。我跟爸爸說「請你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我認為這樣可能會誤導孩子的認知,這是一個錯誤的示範。」
  • 寶寶愛打人咬人,根源可能出在這裡
    important}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自家或別人家的孩子總愛時不時地打人咬人,而自己也並未對他們做出傷害性的行為。其實,這有可能是他們的觸覺防禦過當了,並不是孩子有心為之,這就是今天老嶽要講的:
  •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愛打人的小孩就是暴力小孩嗎?他們的背後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看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一、1歲左右的寶寶為什麼打人?因為寶寶還不會說話,特別想媽媽關注他的時候,剛好他的手部動作已經可以支配得很好了,所以他就用手的語言告訴你,我需要關注。父母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