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批判性思考的人,都具備這5項思維特質

2021-02-19 IT報

01 思維謙遜:

努力發現自己對未知知識忽視的程度

簡單地介紹思維謙遜就是:

思維謙遜就是要認識到自己對未知知識的忽視程度。因此,思維謙遜要求個體清晰地認識到自我中心導致的自欺行為(認為自己比自己實際知道的要多)。這意味著個體要對自己的偏見和觀點的局限性有所了解。

與思維謙遜相反的就是思維自負,即認為自己知道了實際並不知道的事情。思維自負的人缺乏對自欺行為和觀點局限性的認識,他們常常聲稱了解自己其實並不了解的事情。思維自負的人常常也會成為自己偏見的受害者。

當我們談論思維自負時,並不一定就是指那些外表上看起來自以為是、高傲自大的人。

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知道其實並不了解的事情;我們都有錯誤的信念、偏見、錯覺和謬見。當這些錯誤信念受到挑戰的時候,我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思維是「欺騙性的」。

我們總認為自己是謙虛的,但往往我們是很自負的。我們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知識的局限性,還忽視和掩蓋這些局限性,這帶來了大量的痛苦和時間浪費。

思維謙遜對於成為公正的批判性思維者十分重要。要成為公正的思考者,就要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知識,這種了解可以讓我們從多方面提高我們的思維。它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偏見、錯誤信念和不良思維習慣能夠導致學習缺陷。

02 思維的勇氣:

培養自己敢於挑戰大眾信念的勇氣

具有思維勇氣就意味著個體能夠公正地面對各種意見、信念和觀點,即使這會讓你感到痛苦。它可以讓你準確公平地評判與你意見相左的信念

思維的勇氣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你判斷在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觀點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僅僅是主觀喜好的結果。具有思維勇氣的人知道有時候社會傳輸給我們的結論和信念也是錯誤的。

為了確定信息的準確性,一個人不能只是被動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所有東西。

要具有思維勇氣,要了解那些被社會認為是危險和荒謬的觀點常常包含著一些真理,而群體普遍認同的觀點也可能包含錯誤。要做到公正地思考,我們必須培養思維的勇氣,必須不畏懼不遵從大眾觀點可能受到的社會嚴厲懲罰。

與思維的勇氣相對的是思維的懦弱,是害怕自己與他人觀點不同。

如果缺乏思維勇氣,我們就不敢對那些我們認為是危險荒謬的意見、信念和觀點進行認真思考。

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個人信念來定義自己,界定自己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形成信念的過程來做出關於自己的定義。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批判性思考者。

03 思維換位思考:

從他人的角度學習理解相反的觀點

現在讓我們來學習另一個公正思維的必要特質:思維同理心、換位思考。

思維的換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真正地理解他人的觀點。這要求我們準確地再現他人的觀點和推理,從他人的前提、假設和觀點進行推理。這一特質要求個體積極回憶自己堅持錯誤的情況,也要求個體有能力辨別在當前情況下也可能會犯類似的錯誤。

與思維換位思考相對的是思維的自我中心性,即以自我為中心來進行思考。當我們從自我中心的角度進行思考的時候,我們就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情感。

很不幸,自我中心傾向是我們思維的自然本性,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我們的痛苦、需要和希望都是最重要的,他人的需要無關緊要。

我們不會主動地從反對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也不會主動從那些可能改變我們自己觀點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能夠理解他人的觀點,又如何能夠公正地對待他人呢?

公正的思維需要努力置身於他人(或其他有知覺的動物)情景,思考他人觀點。這需要我們尊重那些孕育出不同觀點的背景和環境。人類思維的方式源於人們生活情景,源於不同的背景和情況。

如果我們不能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準確地理解他人的觀點,我們就不能公正地評判他們的觀點和信念。但是,從他人的觀點思考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一項很難獲得的技能。

04 思維正直:

用同樣的標準評判他人和自己

思維正直是指尊重嚴謹的思維,用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和他人。

例如,在尋求證據的時候,要求對手證據的標準,我們自己也應該做到。我們要經常練習為他人辯護,這要求我們承認自身思維和行動的不一致性,並識別出自身思維中的不一致。

思維正直的反面就是思維虛偽,是指一種不誠實、自相矛盾的思維狀態。因為思維的天性是自我中心的,是虛偽的,它會為我們不合理的思維和行為進行辯解,使之合理化。

自我內部需要塑造一個積極的形象,對於自我中心思想來說,誠實的表象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們常常將虛偽隱藏起來,即使我們要求他人的標準更加嚴格,我們也認為自己是公正的。即使我們聲稱遵守某些信念,但卻常常言行不一。

假如我對你說我們兩個的關係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是,你卻發現我在重要的事情中對你撒了謊。我表現得很虛偽。

然而,在自我中心思想中,我會為自己的撒謊行為進行合理化解釋,我會為自己辯解道:「她最好不知道這件事,這件事會讓她難過,也不利於我們關係的發展。畢竟這件事也不是那麼重要,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很明顯,如果我們用不一致的標準去評判自己和他人的思維,我們就無法公正地對待他人,虛偽的實質是不公。

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自己思想和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性,我們就不能對自己的道德問題進行合理的推理,就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歪曲其他的觀點。

05 思維自主:

重視思考的獨立性

思維自主意味著堅持用合理的標準進行思考。這意味著自己要對事物進行思考而不是不加判斷地接受別人的觀點。

思維自主的思考者在決定接受或者拒絕某觀點的時候不依賴於他人。只有證據證明他人的觀點是合理的時候,他們才會接受他人的觀點。

在形成觀點的過程中,批判性思考者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自己積極主動地對環境和事件進行思考。他們拒絕不公正權威的影響,能夠認識到合理權威的貢獻。他們仔細地建立自己思維和行動的準則,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人提供的準則。

與思維自主性相反的是思維遵從和思維依賴。思維自主是很難培養的,是因為無論是在知識領域、政治領域還是經濟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人們總是被動地接受社會現實,自主性思考幾乎肯定不會得到社會權威認可的結論,只有簡單地遵從社會期望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才能被社會接受。

因此,大多數人在思維和行為上都是因循守舊的,像鏡子一樣接受周圍人的價值和信念系統,缺少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力,成為思維遵從的思考者

只要人們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的文化價值觀,只要人們沒有經過自己分析就遵從別人的信念,人們的思維就不是自由的。

總結來講,真正杰出的思考者並不是孤立思維特質的產物

沒有這些優秀思維特質的人,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而自己卻時常覺察不到。這些人的思維特質是不嚴謹的,當他們無意識地去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觀點、相信那些可以令自己舒服的觀點、相信那些可以符合自身利益的觀點、相信那些滿足自己自私需求的觀點時,這些人就不是一個理性的批判性思考者了。

關於作者:理察·保羅,國際公認的批判性思維權威,美國「批判性思維國家高層理事會」主席,他建立了批判性思維中心、國家批判性思維論壇以及國家批判性思維學會,曾組織、主持過20次國際批判性思維大會。他建構了三因素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即推理元素、智力標準和智力特質三要素,每一構成要素都有各自的內涵和外延。

琳達·埃爾德,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批判性思維中心理事、批判性思維基金會主席,在培養批判性思維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理論,被推崇為批判性思維國際大會的主要發言人和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權威人物。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內容摘編自《批判性思維工具》,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出版,轉載請與我們取得授權。

↓↓↓

歷史世界博大精深,關注歷史百科號,帶您學習歷史,增長見識!

↑↑↑長按二維碼 一鍵收藏

相關焦點

  • 善於批判性思考的人,都具備這5項思維特質(精闢分析)
    批判性思維是以邏輯方法作為基礎,結合人們日常思維的實際zhi和心理傾向發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維技巧。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推理,探查他們自己和他人所思考東西的後果或意含,整理他們知道或以為知道的東西的理由和證據,也對他們面前的證據和理由保持敏感。通過提問,揭示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信念背後的假設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
  • 思辨與立場:批判性思維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心智技能和特質
    一、批判性思考者應該具備的7個特質無論你處在怎樣的環境和有怎樣的目標,也無論你面對怎樣的問題,只要你能把握住自己的心,就能掌控當下的形勢。約翰·彌爾頓在《失樂園》中說:「心靈自主,天堂地獄皆其定」。那麼心靈自主的關鍵是什麼呢?就是可靠的思維方式。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原則。缺乏批判性思維容易導致輕信和盲從。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找到不少例證,看看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的謠言以及漏洞百出的成功學和雞湯故事就知道了。
  • 邏輯思考力——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態度,沒有學科邊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論題都可從批判性思維的視角來審查。批判性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技能,也是一種人格或氣質。這是一套緊密的大腦外置程序,我們的大腦自我們出生以來,其具備的初始設置中並沒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方式,而是需要我們後天通過不斷的刻意練習在我們的大腦中安裝上這個「批判性思維」的思考程序,並且在我們的大腦中不斷的迭代更新,成為我們賴以生存的思考技能。我們刻意練習批判性思維,可以從簡單的幾個方法來著手:1、 「為什麼是這樣?」
  • 原來這就叫 「批判性思維」!
    只不過是,當你擁有了十進位這種知識的同時,你也擁有了一種思維定勢。 有這麼一個意味深長的段子:「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你意識到沒有,這可是大腦讓你這麼想的。」 我們本身就活在川流不息的思緒和念頭裡,每分每秒都在思考。這帶來的壞處是,你很少會有意識地覺察到自己在思考,就像你很少意識得到你正在呼吸。
  • 批判性思維——教你客觀、理智去思考
    其實,當你開始思考開頭的幾個問題時,就已經開始在對自我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了。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呢?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有無批判性思維思考者的不同思維特質是什麼呢?批判性較強的思考者,不僅不容易被外界幹擾,能夠抵抗住偏見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抵抗自我中心的思維。
  • 批判性思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說批判性思維近來較熱,是因為核心素養或關鍵能力的提法中有明確體現,語文新課標和新教材也釋放出有關批判性思維的重要信息。隨之在研究實踐先行者的帶動下,許多教育刊物紛紛發表相關文章,舉辦研討會,使之產生一定的熱度。但這其實發生在最上層,而廣大學校和教師並未有多少人在真正關注和思考。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批判性思維的3個基本要素,9個衡量標準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具備批判性思維呢?它除了能決定我們的財富,還能幫助我們處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因為思維質量直接決定你能不能看見問題表象背後的本質。而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就是由問題構成的一座金字塔,解決問題能力強的人自然能率先爬上金字塔的頂端,成為20%的少數成功人。
  • 批判性思維:人云亦云,如何保持獨立思考?
    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真相還是表象,聽到是真知灼見,還是未經推敲的觀點,你是否用自己的理性思考過?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批判性思維」。簡單來說,批判性思維,是能夠對問題,論述,證據等進行辯證性的思考,從而提出或形成自己觀點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區分事物表象和本質,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
  • 批判性思維(69/99個思維模型)
    這本書,有教科書似的知識密度,但卻非常易讀。人類以理性自居,並區別於其他動物,但是理性卻一直是人的稀缺之物,非理性才是常態。但是非理性卻會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較多負面影響,如何來突破非理性呢?作者指出批判性思維是良藥。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1]: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第二,批判性思維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這兩個特徵正是分別針對「無知的確定性」和「有知的混亂性」的,因此批判性思維不同於這兩種思維方式。
  • 陳波: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20世紀40年代,批判性思維被用於標示美國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教育領域興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批判性思維運動』;20世紀80年代,批判性思維成為教育改革的焦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教育的各層次都將批判性思維作為教育和教學的基本目標。」[1]2.指現代社會中合格公民和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氣質,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思維傾向。
  • 深度|為什麼,我們人人都應該掌握批判性思維?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會有人一生下來就「想得深」;從這裡來說,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慢慢變得不同的。而思考,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從「想得淺」到「想得深」,這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虎嗅網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1]: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第二,批判性思維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這兩個特徵正是分別針對「無知的確定性」和「有知的混亂性」的,因此批判性思維不同於這兩種思維方式。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其實這與我們一些家長經常有所耳聞但又不清楚具體是什麼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是什麼?批判性思維的官方定義是:「審慎地運用推理去斷定一個斷言是否為真」。簡單來說,就是面對任何事物都能提出質疑,並且進行求證。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培養寶寶獨立思考能力,從批判性思維啟蒙開始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近年來已經成為一個火熱的教育話題,一提到國際教育與中國的差別,這個詞語就經常跟隨浮現。各類留學考試中,批判性思維對閱讀、寫作等的作用也突出了這種差異。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孩子多大開始需要培養這種思維習慣?如何培養?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 6項你必須要掌握的批判性思維技巧
    六項關鍵的批判性思維技巧(包括如何改進它們)雖然批判性思維過程中沒有包含哪些技能的通用標準,但我們已經將其歸結為以下六個。提出論點的人是否提供從中獲取此信息的地方?如果您要求或嘗試自己找到並且沒有明確的答案,那應該被視為一面紅旗。同樣重要的是要知道並非所有來源都同樣有效 - 花時間學習流行文章和學術文章之間的區別。3.識別偏見這項技能可能非常困難,因為即使是我們中最聰明的人也無法識別偏見。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盲從只會抑制個性發展,對於人的思維、創造力都會變的沒有主見和默守陳規。」,別人有什麼我也有,我們有了共同點,就更容易被集體接納,所以「媽媽我也想要,別的小朋友都有」這句話就經常掛在孩子的嘴邊,家長就很困惑到底要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
  • 批判性思維,讓你的思考速度提升2倍
    總而言之,批判性思維在學術界和工作界都是至關重要的技能。它是在本科和研究生學習期間自然開發的,並且在幾乎每個行業和角色中都有應用。雖然有許多理性思考的技巧,但以下是一個經典的五步批判性思考過程。清楚地定義您的問題這一步非常重要,以至於愛因斯坦打趣:「如果我有一個小時來解決問題,那麼我會花55分鐘來思考問題,花5分鐘來思考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