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寶媽小黃和我說,她最發愁的就是兒子小志的吃飯問題了,孩子一吃飯,什麼毛病都來了,孩子青菜不吃,肉不吃;那個不好看不吃,這個不好吃的不吃。好不容易吃了兩口,轉身就跑,還非得婆婆每餐都哄著、追著餵飯,一口飯能在嘴裡含幾分鐘,孩子老是吃不完的東西就到處亂扔,身體長得又瘦又小,真讓令人擔心,上個星期幼兒園體檢,孩子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像小志一樣,會存在挑食的壞習慣。一說到孩子挑食的問題,不知道媽媽們都說不知道費了多少腦細胞,跟孩子三番五次鬥智鬥勇,幾乎都會敗下陣來。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當辛辛苦苦地為孩子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而孩子卻皺著眉頭,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感興趣,讓肯定會讓家長們感到很失望。而且,最讓你揪心的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將大打折扣。
什麼是孩子挑食?
孩子挑食,指孩子不能全面地接受各類食物,對某種或某幾種食物表現出異常的熱情和嚴重的偏好,對其他食物則不屑一顧。孩子專挑自己喜歡吃的幾種食物吃,而對不喜歡吃的東西碰也不碰。
這是一種幼兒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孩子挑食會導致孩子不能全面地攝入營養,長期挑食不僅會導致孩子營養比例失調。而且對身體健康和發育極為不利。 此外,挑食還容易使孩子出現任性、依賴、等傾向。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挑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已經成了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大難題。
沒有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挑食,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來避免孩子挑食呢?又有沒有好辦法來糾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呢?
孩子總是喜歡偏食怎麼辦呢?
(1)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選擇
如果父母這樣問孩子:「寶寶,今天想吃什麼「那麼,孩子的回答肯定是他熟悉的食物。
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換一種方式問孩子:「寶寶, 今天晚上想吃南瓜粥還是玉米粥?」這時候,孩子就只能在這兩種食物中進行選擇了,就會減少孩子挑食的概率。
當然,媽媽也要考慮孩子的喜好,不要總是做孩子特別討厭的食物,不要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
(2)不要拿喜歡的食物做誘餌
如果媽媽總對孩子這麼說:「吃完這些青菜, 媽媽就給你拿飲料。」那麼,這只能讓寶寶產生對飲料的喜愛和對青菜的厭惡,並讓他漸漸地學會討價還價:「你給我飲料, 我才吃這個。你不給我飲料,我就不吃。」
我們需要明白,用喜歡的食物做誘餌讓孩子吃飯不會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只有耐心地引導和等待,才能讓孩子逐漸改正挑食。
(3) 用遊戲來引導孩子對小一點的孩子來說,媽媽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吃一些平時不喜歡的食物。比如,媽媽們可以挑選一些與飲食有關的兒歌,通過兒歌引導寶寶吃青菜,」小白兔,白又白,愛吃蘿蔔和青菜」「大蘋果圓又圓」等等。
我家琦想小時候也不愛吃胡蘿蔔,我為了讓孩子吃胡蘿蔔,就編了一個好長的關於胡蘿蔔故事引導孩子,最終讓孩子吃上胡蘿蔔。
(4)變著花樣給孩子做飯,增加孩子的食慾
想讓孩子不挑食,媽媽們就要練好廚藝「內功」,飯菜要常變花樣,以此來增加孩子的食慾。比如總是單調的炒、蒸、燉,即使是大人也會吃膩的,更何況孩子。
例如孩子不愛吃胡蘿蔔、青菜,那麼媽媽可以做一個小熊的包飯, 用胡蘿蔔做嘴巴, 用豆角做眼睛,用黃瓜做小熊手中的玩具。這樣一來,孩子看著小愛的小熊,自然就會食慾大增,會吃掉以前不喜歡的蔬菜了。
(5) 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家長要想幫助孩子改掉偏食的壞習慣,首先就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對於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也要勉強吃一點。
就像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苦瓜,那麼我們就可以和孩子說:「苦瓜雖然不好吃,可是它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可以預防感冒,平時媽媽也不喜歡吃,可是為了身體好,我也會多吃一點的。」在父母的感染下,孩子也會嘗試著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什麼食物都會多吃一點。
媽媽們記得: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我不愛吃這種菜」「我一吃這種菜就肚子痛」之類的話,以免加深
孩子對某種食物的厭惡感,誘導孩子挑食。因為成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往往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偏好。
(6) 及時表揚鼓勵,循序漸進
孩子挑食的習慣不是立刻就能改掉的,父母應該慢地引導孩子,不能強求孩子一下子就吃好多。只要孩子這次有了進步,即便是只吃一口,父母也要及時給予表揚,這樣孩子才能逐漸改善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
琦想媽媽寄語:吃飯之前,家長要儘量少給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及冷食。除此之外,家長還可適當增加孩子的活動量,促進其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