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又到了,你會和老師有效溝通嗎?這些方法請收藏

2020-12-16 老洪聊教育

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才是好家長!

中考結束後,中小學都會召開家長會,此時,家長可以趁此機會,見見老師,聊聊孩子的學習情況,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那麼,有哪些有效溝通的方法呢?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個,先向老師表示感謝,對老師的辛苦工作,表示支持。

這一點很重要,不論自家孩子在學校是什麼樣的狀況,都要先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一個家長只需要管一個孩子,可是老師呢,卻要負責七、八十名同學。每天在課堂上認真講課,課後認真批改作業,還得注意每一個學生動態,防止不安全事故發生,調解學生之間的矛盾。

因此,老師很累很辛苦,家長呢,一定要對老師表示理解!要能理解老師的所作所為,要能理解老師對自家孩子的批評教導,不能因為老師斥責過自家孩子,就覺得老師沒有愛心。家長更不能對老師的行為斤斤計較,不能妨礙或阻止老師去管教學生,這些,都是不利於老師進行教育工作的。

第二個,與老師溝通,儘量不要談瑣事,只論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機會和時間並不是很多,因為,雙方很可能都沒有過多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抓緊每一次能夠面對面的機會,與老師有效地談話、交流。

溝通的時候呢,不要談其它瑣事,諸如自己家孩子和同學之間淘氣啦,諸如自己家孩子文具丟了,讓老師幫忙找啦……這些瑣事,只會浪費時間,讓老師感覺家長並不重視自己孩子的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要做到有效溝通,最好是直截了當,只談論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家長要虛心向老師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學習上還需要彌補什麼,成長當中有哪些壞習慣要改掉,還要把老師的話一一記下來,在日後加以改進。

第三個,與老師溝通,要有分寸,不能佔用過多時間,要給其他家長留有餘地。

家長和老師之間,其實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溝通起來,是有共同話題的。但是,家長切記,與老師談話,要有分寸,不能什麼話都往出講,不能對老師提這要求那要求,比如一會說自己孩子座位靠後啦,一會又請求老師單獨給自己孩子批改作業啦,這些非分的要求,切莫向老師提!

同時,還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老師時間有限,有那麼多家長需要溝通,所以,當家長與老師交流時,一定要長話短說,一定要緊湊簡練,最好不要拉的時間太長。

以上建議,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用!如果您覺得有用,就請收藏吧!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父母需要「家長會」後單獨找老師溝通?和老師溝通要注意「技巧」
    而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學校都會定期開家長會。開家長會的時候,而是會對前面作出一個總結,但是並不會針對某一個學生而做出詳細的分析,這時有很多的家長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孩子近段時間的學習細節,就想著在家長會結束以後,找老師單獨聊一聊,但是又擔心這種做法會引起老師的不滿,那麼當家長會結束以後,父母需要單獨和班主任再聊一聊孩子的近況嗎?
  •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家長和老師溝通需要什麼技巧?家長和老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才有利於孩子?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大量研究證實家長與學校建立協作關係將幫助教師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將有助於父母教養知能的提升,最終有益於孩子的發展。而這一切,始於開放、真誠、高質量的溝通。
  • 「家長會」結束後,你會單獨找班主任溝通嗎?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看法也轉變了許多,不像以前的家長,覺得孩子只要能夠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希望孩子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在孩子們入學之後,每當召開家長會,家長們都會積極的響應,想要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們在學校中的情況,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在開家長會時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只要老師一有吩咐,家長立馬接到了「聖旨」一樣。但是即便自己已經很努力地按照老師的吩咐去做了,結果依然強差人意。那麼老師的感受呢?老師有時候會覺得,和家長配合起來總是很困難,不太容易達到有效溝通,同樣的事情,自己已經交代了很多遍,但孩子和家長還是會不斷重複去問。
  • 期中考試後,老師如何組織開家長會?向老班主任學習溝通技巧
    既然開家長會,那麼老師們一定要謹記一點,家長會的主持人是你,班主任必須掌控整個家長會的節奏,讓家長會的每一個流程按照計劃執行。家長會實際上就是和家長溝通一個開學這兩個多月的學習近況,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讓家長和老師心裡都有個譜兒。新老師害怕被家長刁難,實際上是對自己教學工作的不自信。無論成績好壞,我們老師都需要和家長有所交代,告訴家長學生的表現。
  • 幼兒園開家長會,老師「語出驚人」:我和賣魚、賣菜的溝通不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到一個好的幼兒園上學。這個好,包括老師教育和人品,包括幼兒園的硬體設施,包括環境飲食等等,很多家長為此也是操碎了心。
  • 你是一個會跟老師溝通的家長嗎
    新學期開始2周了,你是一個會跟老師溝通的家長嗎?做家長的少不了要跟老師打交道,但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跟老師打交道不僅被動,而且還不能將被動轉化為積極的能量傳達給孩子。無論是你主動找的老師,還是被動找的,在溝通的過程中,你必須充分信任老師。你可能會遇到老師找你告狀,在你看來這些「告狀」有誇大、扭曲事實的情況,你也要做到信任老師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他的出發點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2、溝通要有一致性。跟老師溝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時間。
  •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家長要學會,如何有效地與老師溝通
    其實孩子的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同班的其他幾個學生家長都覺得是朋友太敏感,而且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已經對老師產生了困擾。朋友卻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正常:難道我把孩子交到學校,交到老師手中,老師不應該負責到底嗎?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不是對立,而是合作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老說讓家長監督孩子作業,到底是我教還是老師教?」、「我要是什麼都會,還送孩子上學幹嘛」。
  • 家長與老師有效溝通的五個要領
    現實中,有的家長從來不和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孩子在學校幹了啥都不知道。也有的家長想方設法和老師溝通,可就是效果不好。作為一名家長,你真的會與孩子的老師溝通嗎?你們的溝通真的促進了孩子成長嗎?所以從任何角度來說,我們做家長的對老師都應該是滿懷尊敬的。法國每個班級班額30個學生是上限,貌似不多,但是想一下他們的養育理念是「不要懼怕表達和爭論」,國訓是」自由、平等和博愛「,所以在這些大方向的引領下,每個人在集體裡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我」,這種情況下,老師想把一天天的內容進行順利真的不容易,說簡單些,這些孩子很難教。
  • 傳統家長會過時了?「祖輩家長」適合參加嗎?聽聽老師和專家怎麼說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親師溝通——4招教你與老師好好溝通
    這些陳情內容表述了許多家長的不安和不滿,但是家長若是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學校有疑慮,除了撥打投訴電話或是直接找媒體爆料,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其實可能效果更好呢?身為家長到底該如何跟老師、學校有效溝通?  家長最常覺得自己的小孩運氣不好、遇到不好的老師。為了避免孩子在學校被標籤化,家長選擇自求多福,甚至直接轉學……但家長的待人處事,經常是孩子的榜樣,如果遇到問題只是消極逃避,孩子學到的是怎樣的身教呢?如何到學校親師溝通,清楚的表達訴求、解決問題成為一個現代家長的重要課題。
  • 幼兒園園長如何和老師高效溝通?7個技巧請收藏
    園長可以採用一對一的形式和老師溝通,幫助她們認識到問題所在,並明白如何面對和解決,這樣既維護了老師的面子,也會讓老師對園長更加信任。老師明白了自己哪裡做的不是特別好,園長想要的什麼,接下來的工作自然也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4 當面溝通更有效 當園長有新的想法,新的觀念想要傳到給幼兒園老師時,不要一個文件或者一個電話就安排下去了,然後等待著老師們的「完美執行」,然後看到結果發現跟自己設想的完全不一樣,又很生氣。
  • 傳統家長會過時了嗎?聽聽老師班主任和教育專家怎麼說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讓家校溝通更有效
    如果父母能夠適時地與老師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並與老師達成培養孩子的共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那父母怎樣和老師有效地溝通呢?小武八歲,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成績優異,樂觀開朗。可是進入三年級後,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多,難度的增加,小武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也增多了,周末的家庭活動也不願參加了。
  • 作為幼兒園老師,這些技能你都掌握了嗎?
    技能三:溝通能力在剛當幼師的那幾年,我最害怕的就是和家長進行溝通,每當家長在離園時問我:「王老師,我家孩子今天表現得怎麼樣?」為了避免過多的溝通,除非有必須要交代的事情外,我都會說:「挺好的!」後來被園長發現了,就把我叫到辦公室,聊了很久。
  • 職場有效溝通8:你真的會溝通績效嗎?
    這裡的溝通績效包括你對組內的人員進行考評、加薪、任職提升、崗位調整時的溝通。這是一把雙刃劍,溝通得好,就能夠事半功倍、有效激勵員工,反之則會大大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溝通方法,決定溝通效果案例:某年年底,主管老張和下屬小王一起溝通年度績效,老張覺得小王今年沒有達到他的預期,需要好好敲打一下。「小王,你覺得今年幹得如何?」「還可以吧,有些地方做得不太到位,但是整體還是可以的。」「嗯?
  • 借鑑國外家長和老師溝通的經驗
    國外教育發展到今天,很多方面都已經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體系,因此雖然國情不同,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為了更好地進行家校溝通,幫助孩子更迅速地成長,我們可以借鑑他們的一些家校溝通方式,取長補短,摸索出一套更適合自己的方法。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小學生家長:先找問題再溝通孩子上學後,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裡度過。今年,浩浩剛踏入小學一年級,他的媽媽這些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剛進入小學,老師會在微信群裡提一些要求,比如上課的要求,寫作業的要求,平時浩浩比較調皮,媽媽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而又不知道該如何跟老師溝通。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今年,浩浩剛踏入小學一年級,他的媽媽這些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剛進入小學,老師會在微信群裡提一些要求,比如上課的要求,寫作業的要求,平時浩浩比較調皮,媽媽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而又不知道該如何跟老師溝通。  太原市五一路小學張老師現身說法:「首先家長要摒棄自己的一些偏見,不要總是認為老師會針對孩子。
  • 家長是溝通學校、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
    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場所,家長既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又是溝通學校、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做好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相互溝通工作,協助老師了解和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尊重和理解教師,把這些工作做好,家長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那麼,家長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當好橋梁這個角色,與老師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