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寶寶,相比有啥不同?這4點很明顯

2020-09-04 錦春育兒經

寶寶的成長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學會爬,再學會走是寶寶成長的常規操作,每個寶寶都必須要經歷這樣的成長階段。可是有的寶寶卻恰恰違反常規,還沒學會爬,就開始走路了,不明所以的家長還認為這樣的孩子更聰明,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麗麗是去年搬來我們小區的一名90後寶媽,現如今麗麗的兒子已經一歲了。按理說,一歲的孩子應該已經會爬了,有的甚至已經會走了,可是麗麗的兒子卻連爬都還不會,為此麗麗十分擔心。

昨天吃過晚飯,閒來無事的我下樓和其他的寶媽交流育兒經驗。麗麗也在場,在說到孩子成長步驟的問題時,麗麗就向我們炫耀到,自己家的孩子直接跳過了爬行這一步,現在已經會走了。其他的寶媽也紛紛誇讚麗麗家的孩子真是不一般,長大後一定能有大出息。

但是,爬行是寶寶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對於寶寶的成長和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寶寶在身體的發育上會出現以下四種區別。

一、 寶寶的頭腦發育不同

寶寶在爬行時,他的手和腳都在與外界接觸,而寶寶自身也處於探索狀態。爬行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寶寶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

寶寶在爬行過程中,其大腦和小腦均處於興奮狀態,現實會在寶寶的大腦中留下映像,對腦細胞產生刺激,幫助寶寶活躍思維。所以先爬後走的寶寶頭腦發育更靈活,寶寶也更具探索精神。

二、 寶寶的身體素質不同

爬行雖然對身體的鍛鍊強度很小,可是對於那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也能算得上是一種簡單的運動,寶寶的免疫力弱,難以抵抗外界高強度的細菌和汙染,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身體得到鍛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所以先爬後走的寶寶自然就比不爬就走的寶寶身體素質更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寶寶少生病也是全家的幸福。

三、 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不同

爬行需要雙手雙腳的相互配合,而走路只需要兩條腿穩固的交換,所以爬行更加考驗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爬行也可以稱為一種為寶寶走路更穩而做鋪墊的工具。

先爬後走的寶寶能更好的協調好四肢的關係,而且寶寶在爬行過程中十分有利於內臟器官的發育,寶寶日後的生活中也更懂得變通。

四、 寶寶對於外界的感知能力不同

由於寶寶剛剛降臨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所以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他們對於外界的環境一無所知。通過爬行,可以幫助他們與外界展開聯繫,他們能夠在爬行過程中慢慢的感知這個世界。

可是不爬就走的孩子則缺少了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在接觸這個世界時會感到十分突然,所以他們在以後接觸陌生的環境時,也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融入。

我是錦春,一位80後寶媽,家有二寶。在這裡分享我的育兒路上那些打怪升級的小事兒,還有些過來人的小經驗,主要專注開發孩子的潛能,願我們都能養出麒麟子、狀元郎。

相關焦點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的寶寶,有什麼不同?這3點差距明顯
    &34;與&34;的寶寶,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這3點差距明顯。&34;的寶寶,和&34;的娃有啥不同?小芳與王豔是對門鄰居,兩人懷孕的時間相差不大,加上都生了兒子,所以,他們兩家就暗自較勁,沒事的時候,常常比較誰家的寶寶發育快,誰的寶寶更聰明。
  • 寶寶「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有什麼影響?這三點區別很明顯
    爬行是寶寶們成長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絕大多數寶寶都是先爬行、然後才學站立、走路。但也有些家長發現有點不對,自家寶寶怎麼跳過了爬這一步,直接學走路了呢?奶奶和其他家長聊起這個話題,這才知道,當初自己驕傲的「先走後爬」其實是坑了寶寶。寶寶「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有什麼影響?
  •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的孩子有啥差別?李玫瑾:差別很大
    尤其是從孩子能夠翻身之後,家長就對孩子行為更加關注,希望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爬,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什麼時候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在很多人認知中,小孩子應該都是先學會爬然後在會走,可是真正有過孩子的父母才知道,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是這樣,有的孩子是先會爬再會走,而有的孩子直接跳過了「爬」,直接就會走了。
  •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的孩子有啥差別?李玫瑾:差別很大
    ,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是這樣,有的孩子是先會爬再會走,而有的孩子直接跳過了「爬」,直接就會走了。對此還有了不曉得爭議,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爬就走說明更聰明,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究竟是「不爬就走」還是「先爬後走」,有著很大的區別。
  • 寶寶「先爬後走」還是「不爬就走」,差距大不同,父母心裡要有數
    小寶寶在家人的照顧下,一天天長大,在發育方面,有些時候有些時候父母唯恐自家寶寶落後了,其實父母關注比較多的就是在大動作發育中比較顯著的爬行以及走路的問題。 不同的寶寶大動作發育的先後順序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寶寶是先會爬,後會走,而有些寶寶卻直接略過爬行這個環節,學會了走路。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何不同?將來3方面差距明顯
    但在很多年前,美國兒科學會就已經證實沒爬先走這一說法是不科學的。爬行是為了鍛鍊寶寶肢體協調能力,但這並不是唯一鍛鍊寶寶肢體協調的方式,還有其它方法也是可以鍛鍊寶寶肢體協調能力的。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
  • 孩子「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長大有啥區別?三個差距很明顯
    」與「先爬再走」孩子之間的差距1、身體協調能力上的差距尹文剛教授曾說過:「爬向屬於一種水平方向的運動,而站立行走屬於一種直立方向的運動,兩者側重性不同,但需要共同發展。」「不爬就走」的孩子和「先爬再走」的孩子,表面上雖然看不出差異,可長期下去,後者往往四肢的協調能力和平衡性就更好,在運動方面會更加擅長,例如很少會出現同手同腳的情況。
  • 一個「先爬後走」,一個「不爬就走」,兩個寶寶長大後有何區別?
    」還是「不爬就走」呢?也有一些媽媽說:會爬的寶寶才更加聰明呢,因為爬行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性,也能夠刺激他的大腦發育。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不禁要問,「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寶寶,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長大後有什麼區別?這4點很明顯
    ,而且他們會認為,反正目標都是要會走路,過程和發放不重要,只要會走就可以啦。但是,事實上真的會如此嗎,其實不一定是,不爬就走的孩子,和先爬後走的孩子,小時候還看不出差異,但是長大後差距還是會比較顯著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吧。正文那麼這兩種孩子,最大的差異是在哪裡呢?科學表明,主要有如下幾點。1.
  •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娃,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孩子成長有一定的規律,如果在這過程道中,家長打破這個規律,孩子將來會和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區別,家長也會跟著擔心起來。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前,要先讓寶寶學會爬行,有一些家長沒有讓孩子經歷爬行這個階段,就直接讓孩子學走路了,可能他們認為這樣也沒問題,反正到最後,目的都是要孩子學會走路的。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不同?三點差距逃不開
    甚至見到這種情況,家長們還覺得很驕傲,認為這說明孩子智商高,長大後肯定非池中之物,大有出息。 那麼,這種觀念是否正確呢?孩子不會爬就會走,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信號?
  • 先爬後走的寶寶,和不爬就走寶寶有什麼區別?將來3個差距很明顯
    小寶寶的發育是有規律的。常規來說,寶寶每一個行為的掌握都是跟身體發育匹配的。當然也有小寶寶並不是按常理出牌,就好比八個月左右學會爬,一歲左右開始走路,一些小寶寶在這個順序上顛倒了,他們會直接跳過爬行這一步,學著蹣跚學步。等到會走了才學會坐地爬行。
  • 寶寶「不爬就走」和「先爬再走」有區別嗎?這3方面差距很大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不爬就走」?我進一步和朋友解釋,寶寶正常的發育順序一定是先爬行後學步的,除非是一些「外部力量」打亂這種正常發育。如經常讓寶寶「扶坐」或「靠坐」,這就會鍛鍊寶寶的上肢能力,讓他們更容易「扶站」。
  • 「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區別真不小,家長別大意
    小寶寶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會得到家長的細心照顧和保護,雖然照顧孩子的過程很辛苦,但是看到寶寶掌握一項一項技能,慢慢成長,家長心裏面的喜悅感也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後在每個年齡段的特點都不同,身體發育的快慢也不同,有些孩子三四個月就會翻身,有些孩子直到六個月才能自主翻身。
  • 「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娃,李玫瑾坦言: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規律。如果父母在這個流程中違反了這個規則,孩子以後會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樣,父母親會擔心的。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前,先讓寶寶學會爬行運動。有的父母讓孩子直接學會走路,不讓孩子經過這個爬行運動階段。
  •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俗話說得好:「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歲會走。」可見,孩子發育的過程是有規律的,如果父母不小心打破了這些規律,家長不僅操心,孩子也會跟著受罪,特別是寶寶爬行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就算沒有經歷過爬行的階段,直接學會的走路也沒有問題,畢竟,爬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走路,況且地上又髒又涼,還不如給孩子每一個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3個方面差別明顯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遵循這樣的規律,比如有的孩子也許根本就不會爬,但是走路卻比較早。先爬後走的孩子隨處可見,但是不會爬直接就會走的孩子卻不常見。 小區裡的王姐最近很得意,因為她家寶寶十個多月了,沒怎麼爬過,就直接開始走了,之後逢人就誇自家寶寶聰明。然而不讓寶寶爬就先學走真的是件好事嗎?
  •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的孩子有啥區別?李玫瑾:差距很大
    「先會爬後會走」,有些孩子則是省略了爬的步驟,直接就會走了,對於這樣的現象,在家長中間備受爭議。有些家長認為直接就會走的孩子,會更加的聰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爬行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而李玫瑾教授曾經就對這樣的現象發表了言論,直言:孩子究竟是「不爬就走」還是「先爬後走,有著很大的區別。那麼寶寶是「不爬就走」還是「先爬後走」,有什麼差別?
  • 「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的孩子,差別有多大?
    孩子奶奶自豪的說:「看我們家寶寶多有本事,連爬都省了直接要走了!」其實,這個朋友家的寶寶並非是個例,有很多家長朋友也都拿這個問題來諮詢過我。「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對寶寶以後的發育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哪種寶寶更聰明?三方面比較一目了然
    儘管未學爬先學走不能說明寶寶發育有問題,但先爬後走是人類身體發育的規律,爬行對寶寶的好處,是先學走的寶寶體會不到的。寶寶學走路直接「跳過」爬,媽媽和奶奶反應各不同小悠在寶寶三個月的大的時候就結束了產假開始上班了,寶寶一直在奶奶那裡照顧。每天和寶寶視頻是她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