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免票到底按身高還是按年齡?專家建議在立法中統一標準

2020-12-20 金羊網

  我國兒童平均身高已超多數免票標準,免票標準能否全國統一併有所提高?

  羊城派記者 董柳

  廣州的張女士上周末準備帶兒子回趟老家,可買火車票時她犯難了:八歲的兒子身高超過同齡人,常常在享受兒童免票政策上「吃虧」——經常要比同齡人多花「冤枉錢」。

  張女士的苦惱正映照著一個現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發現,我國兒童的身高普遍超過免票標準,明明年齡還小,卻只能買全價票。一些家長由此產生「不平衡」感:兒童免票標準該不該「水漲船高」?

  羊城派記者調查發現,我國對於兒童免票的標準在不同行業和地區不盡相同。目前,未成年人保護法已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預備審議項目」,專家建議在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時適當提高免票標準並作出統一規定。

探訪:各地各行業兒童免票標準不盡相同

  我國對於兒童免票的標準在不同行業和地區不盡相同。

  不少行業和領域以身高為免票的硬性條件。記者查詢《廣州地鐵票務規則》規定:「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費帶一名身高不超過1.2米(含1.2米)的兒童;所帶的兒童超過一名的,按超過人數購票。身高超過1.2米的兒童須憑有效車票乘車。」《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規定: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費攜帶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兒童,超過一名時,超過的人數應買兒童票。隨同成人旅行身高1.2~1.5米的兒童,應當購買兒童票;超過1.5米時應買全價票,同時規定「免費乘車及持兒童票乘車的兒童單獨使用臥鋪時,應當補收票價差額。」

  而即便同樣以身高為硬性免票條件,不同行業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官方網站「票務服務」欄載明:1.3米以下有成人陪同的兒童(限一名)可享受免票。

  還有些地方和行業以「年齡+身高」二選一皆可的方式對兒童實行免票。在廣州塔的購票優惠政策中,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實行免票,每名非免費票成人限帶一名免票兒童進塔。而早從2012年4月起,東莞市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遊覽參觀點,對6周歲以下(含6周歲)或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兒童實行免票。

隨著兒童營養狀況和成長環境的改善,我國兒童的平均身高已超過免票標準

  現狀:我國兒童身高已超過多數免票標準

  單就身高這一標準看,記者發現,我國大部分公共場所兒童免票標準都在1.2米至1.3米之間,半價票標準在1.3米至1.5米之間。然而,隨著兒童營養狀況和成長環境的改善,我國兒童的平均身高早已達到甚至超過這些標準。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2年,我國6歲兒童平均身高均已達到或接近了1.2米,12歲兒童平均身高已超過了1.5米,14歲兒童的平均身高則已達到或接近了1.6米左右。

  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顯示,2016年6月,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發布,7歲以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較10年前和40年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5-5.5歲年齡組為例,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別為113.6cm和112.5cm,較40年前,分別增長了8.0cm和8.2cm。

  不少家長認為,現行的以身高作為衡量的兒童免票標準已不公平了。甚至,一些家長因為兒童免票的標準問題起糾紛後打起了官司。

  2016年9月,家住東莞市南城區的6歲兒童徐某因為超過了規定的1.2米免票標準5釐米,一家人被地鐵安保人員攔住,必須補票後才可出站。最終,為兒子按照成年人票價的兩倍補票後,徐某一家才得以離開,事後,徐某狀告東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最後,東莞第一法院認為,徐某行為已違反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於2015年11月發布的《關於我市城市軌道交通票據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每位成年人可免費攜帶1名身高1.2米及以下的兒童乘車,超過1名按超過人數購票」的規定,判決駁回徐某的訴求。

隨著兒童身高的普遍提高,相應的兒童免票標準也應「水漲船高」

  建議:盼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時統一標準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認為,兒童免票的優惠政策,只按身高劃分不合理。他表示,雖然身高衡量起來直觀,便於執行優惠政策,但也要考慮到一些孩子只是因為個子高,便享受不到優惠。

  針對各地和各行業兒童免票標準和政策不一致的情況,佟麗華認為主要是目前國家立法層面沒有統一的規定,由各行業、各地自行規定,出現差別的同時也帶來了混亂,難以保障兒童權益。

  佟麗華表示,若要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福利,首先在實行免票標準上,可借鑑並基於老年人的優惠標準,引入年齡來執行。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在戶口本上有一個身份證號,可前往公安機關辦理身份證明,買票時出示即可,還可嘗試推出「兒童卡」。

  一些專家還指出,隨著兒童身高的普遍提高,相應的兒童免票標準也應「水漲船高」。

  所幸的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中,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已被列入「預備審議項目」。佟麗華認為,從給予兒童特殊優先保護的角度出發,建議國家修改該法時,多給孩子一些優惠並作出統一規定。

  來源|羊城派

  圖片|資料圖

  責編|呂楠芳

編輯:

相關焦點

  • 兒童免票按身高還是按年齡? 鄭州動物園試行全新兒童免票政策
    交通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須由成年乘客陪同,方可免費乘地鐵  除了市內景區、電影院,鄭州的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工具,兒童免票政策是怎樣的?是否會考慮按年齡標準調整免票政策呢?  鄭州地鐵:  鄭州市全日制中小學校學生憑相關證件購買相應票卡,可享受5折優惠。同時,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須由成年乘客陪同,方可免費乘車。
  •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按年齡算?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按年齡算?  廣東法官劉德敏以普通遊客的身份起訴上海迪士尼樂園,法院已經立案。昨天劉法官收到了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開庭通知,該案將於7月9日下午在川沙第一法庭開庭。這起訴訟向兒童票的標準問題發起了挑戰。劉法官認為,上海迪士尼樂園「1.4米的兒童票標準早該被淘汰了」,「參考國外標準,以年齡來劃分兒童票才是合理、平等且容易操作的。」
  • 兒童票按身高還是按年齡?杭州這樣規定
    暑假進入尾聲,  出遊高峰後大家都在問一個問題:  兒童票標準到底是什麼?  按身高還是年齡?  身高線和年齡段怎麼劃分?  大夥先來看張圖,了解一下目前各城市在交通、旅遊方面兒童票的設置。  一名大人可免費帶一名1.3米以下兒童,超過一名就要按超過人數付費。  乘坐公交  身高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1.1到1.3米的半票,1.3米以上就要全票了。  乘坐長途客車  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一名成人只能攜帶一名免票兒童。
  •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按年齡? 湖南大學生呼籲修改規定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按年齡?這一個曾備受各界關注的話題,隨著10名大學生聯名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發公開信,再次成了各界熱議的話題。但鐵路部門對「兒童票」認定的標準,目前還是適用原來的規定。10歲兒童購票變「成年人」未成年人乘坐火車購票,到底有何規定?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按照鐵路部門相關規定,身高1.2米至1.5米的小孩乘火車時,應隨同大人購買座別相同的半價票、加快票及相應的空調票,但不能比大人下車晚。
  • 取消兒童票身高「一刀切」 建議按年齡劃分標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目前,我國除民航外,乘坐公共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或到旅遊景點、遊樂場等場所購買兒童票都是以身高為標準的。然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兒童發育明顯增快,按身高「一刀切」的規定,往往讓「大個子兒童」失去應有的福利。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在全國兩會上呼籲,取消以身高作為兒童票的規定,統一按照以年齡劃分作為兒童票的標準,讓更多的兒童享受到福利。  張莉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的兒童票價優惠標準,基本上都是收費單位自己定的。
  • 專家建議景區兒童票年齡標準和身高標準並行
    8月是暑假親子出遊高峰期,景區兒童票標準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小孩子進景區到底是以哪種標準來購買優惠票?兒童票標準到底怎樣定才更為合理?日前,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採訪。爭議:免票標準不一剛滿10歲的兒童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卻因為身高超過規定標準被要求補票。
  • 兒童免票多種標準產生尷尬:看年齡還是看身高?
    兒童免票標準看身高還是看年齡?記者調查發現,依然有不少地方在糾結,隨之而來的尷尬,也在各地一再發生。  尷尬不時產生,都怪標準不統一  據媒體報導,近日,一名6歲兒童由大人帶著乘坐宜賓市18路公交車時,被司機要求買全票,否則不能上車。司機稱這是公司的規定。
  • 廣東一法官狀告上海迪士尼 兒童票該按身高還是該按年齡劃分?
    進門前我心裡會打鼓,我們家孩子的身高到底是超了還是沒超。」葉女士說,後來,凡遇到女兒身高正好卡在標準上下的時候,她乾脆就買票,省得被人問來問去。在機場工作的楊女士有兩個小孩,大一點的6歲多,身高剛好在1.09米到1.1米之間。前兩天,楊女士剛帶孩子去了一趟北京的歡樂谷,因擔心進門時被要求補票,怕麻煩的楊女士就主動給孩子買了兒童票。
  • 兒童票標準不一家長犯暈:買票按身高還是看年齡?
    兒童票標準不一家長犯暈:買票按身高還是看年齡?記者經查詢發現,鐵路部門、航空公司、公交集團、各大公園以及電影院等制定的兒童購票標準各不相同,甚至同行業的標準也都不一樣。為此,有關專家也呼籲,能否出臺統一標準。  案例:系統默認兒童票  張女士告訴記者,不久前,她帶著11歲的女兒從北京西站乘車,前往河南鶴壁。
  • 兒童票看身高不看年齡標準幾十年未改變 按年齡劃分兒童票盼寫入未...
    苑寧寧說,國家對兒童給予的政策照顧和福利優惠,應當以年齡而不是以身高來判斷。兒童福利政策是針對整個未成年人群體的,而不是選擇性地給予一定身高群體的。因此,建議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作出規定,把年齡作為購買兒童票的依據。
  • 景區兒童票 按身高還是年齡收費?
    來源:北京青年報景區兒童票的收費標準,該按身高來確定,還是按年齡來確定呢?昨天,一起相關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從法律上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定義未成年人。從國際上看,大部分遊樂場所通行做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劃分未成年人。但國內很多景區、公園等一直沿用身高標準,並且標準上限設置普遍偏低(大部分在1.4米以下,少數提高到1.5米)。
  • 上海20餘景點推行兒童免票「身高年齡兼顧」
    在今年6月起開展的調查中,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地消保委聯盟對1000多個長三角景點相關規則進行了收集和梳理,發現多數景點兒童免票以身高為標準,而「身高兼顧年齡」的僅為6.2%。  同時,根據景點性質和類型的不同,免票規則的差異較大。
  • 判定兒童標準 是年齡而不是身高
    近日,關於兒童免票的標準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隨著中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變化,現行的兒童免票身高標準線是否還科學?在年齡和身高之間,又該如何權衡,才能保障兒童的社會福利?
  • 減免票只看身高?兒童購票標準該改改了
    孩子明明年齡還小,但個兒頭躥得太快,很快就超過了免票身高標準,許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無奈。明年起,《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正式實施,明確兒童乘坐客運班車在身高標準基礎上,增加以年齡為依據的兒童票、免票劃分標準。不少家長在為新規點讚的同時,呼籲將以年齡為依據的購票標準拓展至購買火車票、景區門票、電影票等其他領域。
  • 兒童票論身高還是看年齡?「雙軌制」亟須立法推動
    無論是城市周邊遊還是遠途出遊,在景區門口的售票處,都要將自家的娃推至兒童身高線下「站一站」,孩子在一個景區屬於可免費入園的「優待人群」,在另一個景區可能就要付五至八折不等的門票,讓一些孩子和家長尷尬不已。近年來,圍繞「兒童票論身高還是看年齡」的爭議持續不斷。
  • 兒童免票政策再引熱議,4歲娃身高超標坐動車買兒童票
    專家建議:兒童免票政策應統一規範,並引入年齡標準現在的娃營養好,身高噌噌長。很多娃才四五歲,剛上幼兒園中班,身高就超過了1.2米。廈門女孩丁丁,就是「小姚明」中的一員。針對自家年幼的娃,因身高超過免票標準而需購票,家長呼籲,放寬免票標準;專家則建議,兒童免票政策應統一規範,並引入年齡標準。連日來,導報記者就此問題,探訪廈門市公交、地鐵、輪渡、公園、景區(點)和鐵路等部分公共場所和公共運輸設施,發現兒童免票存在標準不一的情況。
  • 全國政協委員魯曉明建議:兒童免票應實行身高年齡「雙軌制」
    全國政協委員魯曉明建議:兒童免票應實行身高年齡「雙軌制」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20-05-28 普遍實行身高和年齡「雙軌制
  • 調查:兒童票價「專屬福利」 不能因身高而打折
    按年齡段來說,我女兒屬於兒童,但按身高來說,很多地方的兒童優惠條款都享受不了。」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在公園、火車站等公共場所買票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明明年齡還很小,可身高已經超過了免票標準。不少家長認為,雖然「兒童個子長得高」是好事,但很多場所大多是以兒童的身高作為購票或是享受優惠的標準,這似乎不太合理。
  • 兒童買票該看身高還是年齡?觀影自助餐沒有統一規定
    中國江蘇網5月25日訊 家長們在盼著孩子快快長高長大的同時,也因孩子過高的身高而糾結:畢竟,乘火車、公交、船舶等交通設施,去景區遊玩,到影院觀影,吃自助餐等,都是按身高來給兒童優惠措施劃線。一些長得高的孩子享受不到優惠。
  • 身高?年齡?靠什麼終結兒童票標準爭議
    專家觀點| 以年齡劃分更顯公平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陳靜媛:影院、景點、交通運輸部門等的「兒童票」主要體現了政府、社會對孩子的特別保護。現階段,我認為以年齡劃分更顯公平。這位法官的行為值得肯定,但我並不贊成中國必須和世界各國的標準一致,除非是國際性的連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