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市職校組織「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展示活動

2020-12-15 天津日報

  近日,由市教育兩委主辦、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京津冀陝甘寧六省市職業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交流展示活動舉行。該活動也是2020年天津市職業教育活動周重點活動之一。

  此次展示交流活動主會場設在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同時,在北京、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分別設立了分會場,組成來自京津冀陝甘寧各地直播現場。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天津中、高職院校領導師生2500餘人線上線下參加了活動。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澤玲分享了該院充分發揮「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建設聯盟」「天津市高職院校思政課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三個平臺作用,打造「三可三為」的教師團隊,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經驗。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梁作了專題報告,為廣大職業院校教師探索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改革創新提供了路徑和實踐經驗。

相關焦點

  • 「思政講理」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效應
    新時代構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凝聚強大育人合力,必須全面系統建設思政鑄魂工程,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課程主抓手作用,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形成協同育人效應。「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作為高校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雖略有差異但卻有共通之處。其一,育人目標的一致性。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基於協同效應,從組織體系、教師隊伍、育人文化、實踐平臺、教材體系和質量評價等多個方面,對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設路徑中的關鍵著力點進行了系統論述。[關鍵詞]專業思政;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核心素養;協同建設[作者簡介]閆長斌,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 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大河網
    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根本指引,落實貫徹教育部相關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我們要深刻認識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統一關係。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二者有著同一的問題意識,都是要解決高等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 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在...
    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2日,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
  • 【課程育人】應用物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實踐課程育人。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近年來,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打造以課程思政為引領的應用型工科人才培養特色,解決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問題,滿足了社會對應用型工科人才的需求。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另一方面要持續提升教師隊伍的思政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注重培養塑造教師隊伍特別是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責任意識,堅持不懈淬鍊提升思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對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評價機制,努力讓所有教師都履行好育人的職責,讓所有課程都發揮育人的功能、上出「思政的味道」。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成立「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工作小組,校長掛帥,黨委副書記主管全面工作,各部門協同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機制之中。二、以課程為載體,拓展課程思政平臺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於課程。
  • 課程思政 | 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課程...
    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理工科課程思政教育在與思政元素結合時,努力做到有機結合、自然融入,與該課程的知識內容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起到撥動心弦、引起共鳴的作用,有利於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專業知識與育人元素交織交融,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相互促進,雙向提升。物理學系蔣最敏教授是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大學物理A:力學」的主講教師。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徑
    [摘 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都將立德樹人作為最終目標,在育人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兩者存在共同的價值引領,具有不斷完善的內在動力。新時代高校要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進行鑄魂育人的供給側改革,推動教學方式創新,增強文化認同,實現同頻共振。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復旦大學,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初步構建起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正日益顯現。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課程思政是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創新和實踐創新。從發展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深化和拓展。課程思政要求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從理論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教育理念的發展。
  • 課程思政在行動——課程有品牌丨英語課程思政案例:打造課程思政雙課堂,種好思政教育責任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1、堅持思想引領,把德育工作貫穿英語雙學位教育教學全過程根據學校印發的《山東交通學院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結合英語雙學位的人才培養要求和專業教學特點,教學團隊充分挖掘英語雙學位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促使語言教學與人文教育有機融合。
  • 思政鑄魂,課程育人 惠濟區舉行2019年中小學思政課程建設研討會
    惠濟區教體局舉行2019年中小學思政課程建設研討會參會人員認真觀看思政課展示為貫徹落實年初鄭州市德育建設工作會和市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斷創新,9月26日上午,惠濟區教體局在惠濟區迎賓路小學舉行中小學思政課程建設研討會。
  • 「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穗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11月7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並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相關問題進了深入研討
  • 以專業精準育人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路徑創新
    一、專業教學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踐原則  高校專業課程思政立足於專業學科教學,是將思政教育學科化,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學科教學的融合,從而實現協同育人。傳統的思政教育是將教學獨立化,一般偏向於引導學生的思政理論學習,這種思政教育效果並不明顯,學生對於思政教育理論教學效果也並不十分滿意。
  • 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要充分理解只有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才能形成協同育人效應,構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形成課程思政育人自覺。教師要自覺站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不僅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更要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和品位,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當好「大先生」。
  • 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努力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職業院校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是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的途徑,其中「課程育人」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如何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產生協同育人效應,是我們每一位職教工作者都應該深入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