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浪潮」後的咖啡行業能否迎來第四波浪潮?

2021-01-10 網易

  

  出品 | 藍莓財經

  最近兩年國內咖啡市場最具話題性的莫過於瑞幸,有人吐槽它做假帳坑害他人,有人打趣它割美國韭菜,短短三年時間從橫空出世到納斯達克上市,再到公司財務造假退市,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瑞幸雖然暫時受到了挫折,但某種程度上他對中國咖啡市場的教育是不可否認的,它砸下10億培養出的開始喝咖啡的消費者們,也許有天會忘了當初請他們喝咖啡的那家公司叫瑞幸,但他們不會忘了免費和咖啡。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已經習慣了現磨咖啡味道的消費者,面對充斥著奶精和糖的速溶咖啡,覺得這東西真的不怎麼健康更別提什麼風味了。

  消費者也很清楚,現磨咖啡雖然價格高但味道好又健康,速溶方便易得價格又低但健康和味道不行,面對兩極分化的市場,需要一個相對「中庸」的產品出現來供給這份需要。

  01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金子還是沙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對應了咖啡行業發展歷史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雀巢推動下發生的咖啡速食化,憑藉著速溶咖啡產品,和自主研發的咖啡膠囊機專利,雀巢將咖啡從一個質量不穩定的農產品,推進發展到了一個標準化的商業產品,依靠其速溶產品的便利快捷,雀巢輕鬆佔領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一時風華無兩。

  第二次是星巴克引領的咖啡精品化,星巴克採用重度烘焙的優質咖啡豆提升咖啡味道,同時向顧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體驗,提出「第三空間」的概念向消費者灌輸精品咖啡的附加值,其優越的門店位置和精緻的裝潢都給星巴克蒙上了一層小資情調的面紗,至此咖啡有了情感社交屬性。

  第三次是精品咖啡的再升級,精品手衝咖啡的出現,開始對咖啡豆像葡萄酒一樣因產地的不同劃分了不同風味和級別,對咖啡師製作手法要求嚴苛,這次升級已將咖啡推至一個藝術品高度,為咖啡附加了美學屬性,但凡跟藝術沾邊就沒便宜的東西,精品手衝咖啡價格水漲船高。

  可以看出三次浪潮中咖啡的單價進行了一場消費升級,需求也從最初的快捷便利向風味品質轉型,原料選取更加嚴苛製作工藝變得更加複雜,咖啡帶有的屬性也在其功能性基礎上延伸出了社交屬性和文化屬性。

  咖啡變得不再只是咖啡,成了一個更像是IP的東西,背後有許多文化和故事,消費者對咖啡的追求不再是以往加奶加糖的好喝就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解咖啡的文化,對咖啡豆的產地、烘焙程度、衝泡方式有了追求,從喝咖啡進步到了「品」咖啡。

  由此催生出一批獨立精品咖啡館來滿足市場需求,這些獨立咖啡館由主理人臻選優質產地的咖啡豆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請專業咖啡師進行衝泡製作,這些獨立精品咖啡館單杯價格在29-42元,因此往往依託於一二線城市的市場需求才得以生存。

  這種小而美的咖啡館難以在規模上實現突破,對下沉市場的應對更是無力,佔據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半壁江山的仍是快捷便利的速溶咖啡。

  在三次浪潮過後,消費者明顯開始不滿足於快捷便利,對咖啡的品質要求逐漸提高,速溶咖啡品牌必須要在新的市場需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持續發光。

  02 冰山下的金礦

  在2018和2019年速溶咖啡市場在咖啡市場總額佔比均超過6成,如果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是一個冰山,那水面下隱藏的就是速溶咖啡市場。

  但近年來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處於緩慢下降的趨勢,面對升級的精品咖啡行業浪潮衝擊,如何守住市場份額,在實現精品化的同時不丟失速溶的便捷性成了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速溶咖啡需要對自己的面子和裡子進行一場升級。

  速溶市場湧現出一批「精品+速溶」品牌,如三頓半、永璞、隅田川、時萃等,這些新入品牌想法更加年輕,他們大多依託於線上商城生存,樂意傾聽消費者的需要來調整企業方向,由於消費者開始在意咖啡的風味品質和精神文化,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他們瞄準之前處於速溶咖啡價格真空區的4-8元區間開始博弈。

  以三頓半和永璞舉例,他們在味道上一改之前速溶咖啡普遍3合1的配方,捨棄了奶精和糖只保留了咖啡,這樣做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沒了奶和糖的味道調和,咖啡本身的味道沒有了遮掩,優缺點將暴露無遺,為此他們選用了SCA80+(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咖啡豆作為原料,SCA的評分標準對咖啡豆的香氣、風味、餘味、酸度、平衡感、瑕疵豆都有具體要求,80分已達到精品咖啡豆的標準。

  在咖啡豆的加工工藝上,兩個品牌都做有凍乾粉產品,這一技術是將烘焙後的咖啡豆進行低溫冷萃提取,然後使用凍幹技術將萃取物中的水分升華出來制生粉狀產品,凍幹技術在保證風味流失較少的同時,使咖啡粉形成了類似海綿狀疏鬆多孔的結構,方便產品速溶於水。

  口味上三頓半用1-6號的不同烘焙程度區分了產品的風味,永璞則是通過一種「閃萃」的技術推出了不同口味的10倍濃縮萃取液產品,這一技術原理是先採用高溫萃取的方式達到滅菌的效果,然後冷卻鎖鮮封裝銷售。

  好的包裝就是行走的廣告牌,兩家在產品包裝上也是花足了心思,三頓半的迷你咖啡杯拿到了德國紅點包裝設計獎,永璞的小飛碟包裝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有數據顯示有很多購買三頓半和永璞的顧客表示覺得他們的包裝很「酷」很「潮」。

  圈粉不能只靠顏值,也要有內容,有了精品咖啡豆和先進技術的加持,精品速溶味道上已經接近現磨咖啡的口感,在產品的內容力上兩家都策劃了返航計劃,用戶可以使用空罐兌換新的咖啡或周邊產品如杯子、手機殼、盲盒、扭蛋等,活動推出後引起了一波熱議,在社交平臺搜索返航計劃可以看到很多消費者曬出的「返航攻略」。

  這一活動在塑造品牌形象,使產品發揮社交屬性的同時,提升了產品的復購率和品牌的用戶粘性,用戶使用帶有品牌logo的產品也是一種宣傳,在這個網紅經濟時代,佔據了社交媒體還不紅簡直天理不容。

  其中三頓半,在今年618期間,天貓銷售額反超傳統巨頭雀巢、星巴克,拿下衝調大類銷量第一,此外根據天眼查APP顯示,9月2日完成由紅杉資本、豐瑞資本領投的過億B輪融資;永璞在今年雙十一期間銷售額在天貓咖啡液類目中登頂第一,於12月30號完成了由金鼎資本領投的數千萬級A+輪融資。

  

  

  03 跑出下一個國貨上市公司的新賽道

  一方面品牌文化搞得火熱,但終究要回到產品本身,現在的精品速溶咖啡雖然在味道上接近現磨咖啡但差距依然存在。

  受限於技術的原因,凍幹雖然不含水分方便保存,但在風味損耗和溶解性上依然差強人意,三頓半宣傳的水或牛奶無論冷熱的3秒即溶,在實際中冷牛奶的溶解速度並不能達到3秒的要求,偶發會有小結塊的現象。

  而溶解性很好的萃取液存在著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就是液體的保質期,在無添加劑的前提下如果是通過冷萃的方式獲取咖啡液,沒有滅菌容易變質需要冷藏保存,產品的便攜性也就大大降低,這一問題通過高溫萃取可以得到解決,高溫可以起到滅菌效果但滅菌過程中勢必會使咖啡的風味有所流失,便攜性和風味保存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前有技術作為攔路虎,後有不斷加入的競爭者,拿到融資的精品速溶品牌面對剛剛熱起來的市場,一方面要不斷的打磨自身產品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要分出精力打造護城河應對同一賽道的後入競爭者進攻。

  其中新入賽道的不乏有一些線下精品咖啡店,這些在線下已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精品咖啡館對網際網路玩法也是得心應手,其中在北京、上海擁有多家店鋪的魚眼咖啡在「觸網」後策劃了線下門店內的網絡直播和線上預約線下品鑑的活動,重點發力在線上市場的三頓半和永璞在逐漸擁擠的賽道裡可以持續領跑到最後嗎。

  這些問題之外,速溶咖啡市場也正在受到現磨咖啡市場的擠壓,現磨咖啡目前面臨的各種市場問題正逐步的到解決,有數據顯示國內現磨咖啡消費量正在快速增長,已從2013年的57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390億元,預測未來會持續提升。

  面對市場內的擠壓,同賽道內品牌的競爭,產品技術的壁壘,新拿到融資的精品速溶品牌需要完成的作業還有很多,雖然他們已經在速溶市場中通過完善味道和社交屬性開闢了一條新的細分賽道,但這條賽道由於資本的進入將很快變成一片紅海,精品速溶品牌的競爭將會愈發激烈。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不怕市場規模不大,就怕選錯市場。而在現在的上市公司愈加年輕化的環境下,潮玩市場裡已經跑出了一個「黑馬」泡泡瑪特,下一個敲鐘的國貨企業會不會就誕生在精品速溶咖啡賽道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第三次咖啡浪潮來襲
    這些獨立咖啡店的菜單上常見的是一些英文地名,肯亞、哥倫比亞或者你根本沒聽說的地方,它們表示著咖啡豆的產地,還有這些咖啡豆的種植海拔,烘焙方式,口感是果酸還是花香……也許你會想,「拜託,我只是需要喝一杯咖啡而已」,但這些複雜的菜單並沒有嚇跑像許冰清這樣的年輕人。在經歷了第一次尷尬後,許冰清便開始研究精品咖啡,而咖啡市場也因此迎來了另一個時代。
  • 黑咖啡的興起 澳大利亞「第三波咖啡浪潮」新風尚
    越來越多中國的精品咖啡館主前去探訪澳洲精品咖啡市場,上海不少咖啡館以直接運營新鮮澳洲咖啡熟豆作為店內出品的首選。澳洲市場是如何接受並理解「第三波咖啡浪潮」,中國市場又如何借鑑澳洲市場的經驗呢?如果說「第一波咖啡浪潮」是指二戰之後1945年興起的滴濾式的低品質羅布斯塔咖啡,「第二波咖啡浪潮」指的是大規模生產、較高品質的濃縮咖啡和超市中銷售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如今,「第三波咖啡浪潮」如火如荼,眾多烘焙師、咖啡專家和咖啡師參與其中,與消費者分享著他們對於咖啡最高品質的追求,傳播著咖啡在從果實變成杯中美味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各類專業知識。
  • 從實用功能到生活態度:三次咖啡浪潮中的店與人
    短短三四十年間,第一波浪潮還未褪去,第二波浪潮便已隨著星巴克等連鎖店的到來而達到了頂峰,如今亦有一部分人開始執著於咖啡豆的原產地與質量、衝泡手作屬於自己的咖啡,第三波也已在其中初見端倪。就全球範圍而言,咖啡發展的三次浪潮與人們的消費行為變化息息相關。第一次咖啡浪潮從19世紀延續到上世紀末,人們犧牲咖啡的口味與質量,換取了咖啡產品的大量普及,速溶咖啡、罐裝咖啡都是這一期間的產物。
  • 從速溶、連鎖到生活方式:日本所經歷的三次咖啡浪潮
    全球範圍內的三次咖啡浪潮就全球範圍而言,咖啡發展的三次浪潮與人們的消費行為變化息息相關。第一次咖啡浪潮從 19世紀延續到上世紀末,人們犧牲咖啡的口味與質量,換取了咖啡產品的大量普及,速溶咖啡、罐裝咖啡都是這一期間的產物。
  • 世界咖啡浪潮,你經歷了哪一波?
    咖啡發現於非洲,通過宗教戰爭傳遞到歐洲且被廣泛流傳世界各地;飲用方式也從生豆煮水,到烘熟後磨碎烹煮,再到濾渣飲用,接著滴濾壺虹吸壺等一系列烹製咖啡器具誕生,人們為了咖啡從未停止探索步法,發明咖啡機和全自動咖啡機……飲用方式和烹煮方式也跟隨咖啡發展浪潮在變化。你知道第一波全球咖啡大浪潮是什麼嗎?
  • 太原歐米奇:商業咖啡後,第三波行業新浪潮來了!
    「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最早於1974年被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創始人Erna Knustsen提出,精品咖啡更強調原料的產地,採用中淺度烘焙以強調口感和層次,在製作方面也最大限度的保留咖啡原有的風味。
  • 野人先生Gelato潮牌掀起第四波冰淇淋浪潮
    想要給這場烈日筵席早些劃個句號,莫不如來一支帶著地中海風的餐後甜點——Gelato(義大利手工冰淇淋)。Gelato≠Ice Cream說起冰淇淋,大多人印象都停留在——Ice Cream(美式冰淇淋)。
  • 清華五道口學生觀點 | 2018級 淺談全球化第四次浪潮
    淺談全球化第四次浪潮本文結合課堂所學,從全球化是發展必然趨勢出發,以全球化第四次浪潮為落腳點,闡述了全球化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展望。本文闡釋了全球化4.0的核心,並分析比較了與前三次全球化進程的相通點和差異,並從全球化4.0發展模式與現存國際秩序存在的矛盾入手,分析了目前出現的不均衡狀態,並對未來發展進行了推演。本文對全球化第四次浪潮結合政治經濟學理論及現實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
  • 「第二波咖啡浪潮引領者」Peets 進駐中國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1 14:08:37 瀏覽:1次 中國市場一直是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咖啡巨頭。
  • 【學術周末】薩繆爾•亨廷頓《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閱讀分享
    核心內容主要是三個問題。首先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主要包括基本的事實以及民主與民主化概念的界定。第二個問題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來龍去脈,這個部分主要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原因,過程和結果。最後一個問題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何去何從,是對於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走向的一些思考。
  • 人工智慧的起源與三次發展浪潮
    人工智慧的起源與三次發展浪潮講到人工智慧,我們首先要追本溯源,看一下人工智慧是怎麼起源的?應該說人工智慧發展的這60年,起起伏伏,經歷了三次的浪潮。自從Dartmouth會議以後,人們陸續發明了第一款的感知神經網絡軟體和聊天軟體,證明了數學定理,那個時候大家都驚呼「人工智慧來了,再過十年機器要超越人類了」。
  • 汽車行業迎來了電子化浪潮,IPC助力汽車電子行業提升高可靠性
    打開APP 汽車行業迎來了電子化浪潮,IPC助力汽車電子行業提升高可靠性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6-19 15:44:00
  • 民主穩固還是民主衰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進展與困境
    根據亨廷頓在《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中的總結,民主的擴散往往呈現「波浪式前進」的方式,並且具有「進兩步、退一步」的特點。他總結了三波民主化浪潮:第一波起始於1828年美國的「傑克遜革命」,終結於20世紀20年代法西斯主義的興起;第二波起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終結於20世紀60年代初威權政體的重新抬頭;第三波民主化則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波及南歐、拉美、東亞、蘇東以及阿拉伯地區。
  • 李開復:AI滲透率僅4%,四波浪潮將重塑各行各業
    第一波AI浪潮是網際網路智能化。第二波浪潮是商業的智能化。其實在金融類,無論是銀行,保險,證券都是非常好的應用領域,因為它們就是以海量的數據來創造一個非常能夠衡量的價值,其他的領域如公共服務、政府、醫療、扶貧、教育等都可以使用這個已有的數據。第三波浪潮是實體世界智能化。
  • 90後女孩青島創業:叫板奶茶咖啡 掀起飲茶浪潮
    「阿里20周年」像一個標杆,激勵著投身創業的後起之秀,90後女孩謝萬紅便是其中之一。今年是謝萬紅來青創業的第四年,她把原葉茶裝進類似奶茶和咖啡的便攜杯中,希望好茶之人可隨時隨地喝上好茶。「阿里迎來井噴式發展之前,在做什麼?或許和現在的我一樣,在做渠道拓展吧。」她認同創業不易,也坦言創業有癮。馬雲說,換個江湖,後會有期。
  • 生物界的致命生物,導致三波物種滅絕浪潮,現在依然進行中
    在地球的歷史上,出現過大大小小很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星體撞擊地球、火山活動、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氧氣含量變化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但有一個因素往往是被忽略的,那就是人類。然而,這還僅僅是基於人類活動而第一波滅絕浪潮,到了農業革命之後,圍繞著這一生活方式所發生的物種滅絕算是繼第一波滅絕浪潮後的又一波滅絕浪潮。然而,最嚴重的當屬現如今的第三波物種滅絕浪潮。伴隨著人尅的工業革命,工業汙染、濫用資源以及人類活動範圍的急速擴張,導致自然界的生物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物種的滅絕速度完全以日來計算。
  • 法國裡昂商學院直播:後疫情時代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與公司戰略前瞻
    站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與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交點,中國企業要如何深度參與全球化呢? 3月29日,法國裡昂商學院即將舉行一場重磅線上直播。法國裡昂商學院副校長、法國裡昂商學院亞洲校區校長、亞歐商學院法方院長王華教授,將攜手富國富民資本董事長、法國裡昂商學院美好商業中心專家王世渝,共同剖析後疫情時代的戰略化趨勢,以及數字經濟驅動下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 第三次計算浪潮悄然襲來,你準備好了嗎?
    A:當1980年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這本書面世時,我是Williams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他在書中想像了一個電子化的地球村,人們可以獲得一系列的服務和信息,參與進一個互動的世界,並基於共同的興趣而不是地理位置建立屬於自己的社區。換句話說,他實際上預言了網際網路的商業化。
  • 北大法學院教授車浩:三次浪潮衝擊下,法學教育何去何從
    我個人感覺就是最近這十多年中,高校法學院提供的教育至少受到三次浪潮的衝擊。1第一次浪潮十多年前開始,來自一些司考培訓機構為代表的社會機構。由於中國實施統一的司法考試,法律人畢業後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要經過這場考試。
  • 中國對外傳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虎嗅網
    自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對外傳播政策、理論與實踐歷經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以對外宣傳小組成立為起點,中國對外傳播事業開始逐漸恢復起來,組織上對外宣職能部門進行體制改革與業務重組,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務國家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外宣思想路線,呈現出從「宣傳」向「傳播」的理念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