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直升機父母的弊端,諸多通病該如何破

2020-12-19 沐希書閣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須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 杜威

《安家》這部以房屋買賣為主線的大劇,除了房屋買賣的基本劇情以外,也附帶了許多職場,教育等其他領域的問題。

第16集,蘇培天媽媽在輔導作業時氣急敗壞,大嚷大叫的樣子,讓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985在帶看復看時候,從滿懷希望變成失敗告終。

這裡蘇培天媽媽的教育方式,也是現在很多家庭裡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母親像個直升機一樣,無時無刻不盤旋在孩子校園以外生活學習的各個空間裡,仿佛監控所有才能算是盡職盡責的父母。

可結果適得其反,孩子不但成績不好,反而很差,對待母親的態度也充滿了厭煩和逃避。這種結果不是孩子母親想要看到的,這樣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孩子想要的。但,不好意思,它就這樣發生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直升機父母的弊端,以及如何去解決類似的教育問題。

一直升機父母的具體特徵和誕生養成

1.直升機父母的定義和具體特徵

直升機父母: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具有很強的控制欲,希望每一件事都為孩子安排妥當,甚至不管不顧孩子的想法,這類人被稱之為直升機父母。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蘇培天媽媽不相信外面的輔導機構,輔導老師,她用自己的輔導塞滿孩子的課餘空間,試圖像一個超人一樣,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各種問題。為了讓孩子學習順利,她忍受著每天輔導的煎熬,卻又堅持著日復一日。表面是愛,實際是控制。她沒有真正去考慮孩子的需求,只是自己覺得這樣做是對的,所以一個人自嗨般地在輔導孩子這條路上拼命努力。

直升機父母的特徵:直升機父母毫不吝嗇對孩子的關愛,不希望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最大的特點,就是為孩子的一切勞心勞力,付出了很多。

蘇培天媽媽眼裡,孩子仿佛自己是沒有辦法獨立做好這些事情的,所以她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時間跟精力,在生活上照顧他,在學習上輔助他,害怕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傷害,害怕孩子被別人落在後面,她用關懷用付出,試圖靠不斷奉獻自己犧牲自己來讓孩子能變得優秀。

2.直升機父母的誕生和養成

(1)時代的飛速發展,父母們對待教育的觀念轉變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忙於生活,很少有時間把學習的事情全都兼顧得到。很多父母也不太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孩子甚至中途輟學,直接打工。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義務教育的強制實施,以及整個社會對於教育的鼓勵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家長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並開始不斷加大投入。

(2)物質水平的提高,父母們精力和能力輔助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蓬勃,許多父母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求後,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需求,其中孩子的教育也自然成了家長們關注度極高的部分。而這些家長們往往也是自身具有一定知識涵養,很多甚至是通過教育改變了自身的命運,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學業有成,以後能夠有機會飛黃騰達,所以他們在孩子的教育這塊也就更加願意投入精力,投入時間,有些家庭甚至母親全職在家陪伴孩子學習。

(3)整個社會教育的緊張氛圍,讓操心的家長們唯恐落後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穫」「寒門再難出貴子」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名句讓無數父母操心焦慮,前僕後繼,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與其說是孩子的百米衝刺,不如說是廣大父母的馬拉松。

二:直升機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教育弊端和潛在危害

蘇培天媽媽的親力親為,不但沒有讓孩子成績優異,反而讓他剛剛初一學習上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從蘇培天媽媽暴跳如雷的態度裡可以看出來蘇培天學習的明顯吃力,從蘇天培媽媽在小區裡的訓斥可以知道,孩子甚至都已經考了倒數第一。

按理說,初一的難度還不算大,何況又是一直有人專門輔導,常理來說成績應該勉強能夠維持地住。那麼,成績這麼差,到底原因在哪呢?我們通過蘇培天的情況來分析一下,或許眾多家庭裡每天上演的情況也就不難明白了。

1.父母的過多幹涉導致孩子喪失主動

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母親的過多幹涉,無形中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母親反客為主,孩子無所適從。於是孩子逐漸在學習這個事情上喪失主動權,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迷茫,喪失目標,甚至變得被動逃避。

2.父母的過多幫助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每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哪怕一丁點問題,母親都會身先士卒衝上來給幫助。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沒有機會自己去體驗克服困難的快感,沒有機會去體驗挑戰難題的成就感,沒有辦法自己去獨立應對學習這個本該自己去解決的問題。

3.父母的不良情緒導致孩子厭學抑鬱

當蘇培天做錯題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會苛責,斥問,怒吼,完全沒有辦法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好好去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叛逆的少年更加厭學,嚴重的還會導致抑鬱。

三: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父母應具有清晰的邊界意識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升級自己的教養方式?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安家》裡給出這個教育問題的解決思路是,讓蘇培天媽媽同意給孩子轉學到當地有名的私立學校,把教育孩子的事交給老師來做,而不是自己事無巨細全部照顧到底。

這種做法的底層邏輯就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畫虎畫皮難畫骨。很多家長以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就以為自己有教育的能力,滿懷自信,卻落得鎩羽而歸。

如果父母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送孩子去學校?為什麼還要有專門的人去從事教師這個行業?大多數的父母,是沒有能力,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耐心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才需要,把教育這件事,專門地交給專門的教育系統的連續工作者們去貫徹實施。

2.父母要有邊界意識

雖說,不同的學校師資力量不同,不同的老師教學水平相異,但數年的經驗積累,一個教師在本行業內多年的深耕,還是要優於大多數毫無基礎的普通家長的。家長要懂得放權,明白自己的位置,我們是孩子的後方,是孩子的輔助者,老師跟孩子才是主角,家長要做的是配合好老師的教學,而不是試圖取而代之。

孩子有不會的內容,可以自己去想辦法克服解決,可以跟同學討論,可以去問老師,也可以求助家長(前提是他自己願意,家長能給孩子好好講,不吼不氣不責罵)。

當父母的,拎清了這層利害關係,明確了自己在孩子學習裡應當充當的角色跟位置了以後,懂得分寸,把握好度,守住自己的邊界不越界,少幹涉,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或許孩子會處理地更好一些。

3.父母的教養方式需要不斷學習改進

教養孩子需要正確的方法,科學合理地去展開推進,不能蠻幹。放下固執,解開老的思維模式和舊辦法的束縛,學著用更合理更科學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才能教育出更優秀,更適應當今社會和未來發展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們父母的理念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及時調整不斷優化升級。

很多舊的曾經被認為是真理的東西,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被置疑被推翻。當父母是一輩子的事業,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發展變化,越來越多好的方法需要我們去學習,很多好的教育品質需要我們去具備,努力學習不斷調整才能讓我們做個更好的父母。

結語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歷程,父母應當懂得適當放權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學習,不要試圖凡事親力親為而扼殺掉孩子的主動性。

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的學習習慣,父母應當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進行好習慣的培養,而不是等他們出現問題的時候再去暴力打壓和斥責。

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相信老師的教學能力,不要讓學習這個事情太過緊繃感,欲速則不達。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學著不斷學習,不斷優化自己,才能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直升機父母」是如何毀掉孩子的?
    於是有人就把這樣的父母叫做「Helicopter parents」,直譯過來就是「直升機父母」。那麼,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屬於「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究竟又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影響?近日,美國散文家艾麗莎·施特勞斯在CNN撰文,講述了自己身為父母的心路歷程。
  • 你是不是「直升機父母」
    那種在學校、操場和課外活動地點轉悠,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頭頂、和他們緊緊綁在一起的父母被戲稱為「直升機父母」。給孩子們買防過敏襪、專門請家庭教師改正他們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在他們第二次膝蓋摔破了皮之後就把鞦韆拆了——這些「直升機父母」對於孩子的關 愛確實太「無微不至」了。
  • 理解「直升機父母」
    首先就有趣在它的標題後半部分――《萬名「直升機父母」空降廈大》,又是「直升機」,又是「空降」,讓人很有些好奇。細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高校新生入學時,如影隨形的家長們總是及時、準確地出現在報到處、繳費處、宿舍、食堂,給自家的嬌子、嬌女們忙這忙那,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現在自家寶貝兒身邊,宛如駕駛著直升機,可以在任何條件下做到「保障有力」。故名之曰:「直升機父母」;稱之為:「空降」。
  • 「直升機父母來襲」體驗活動總結
    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您還是個學生,或者您還沒升級為父母,恰好您家也有一對「直升機父母」,請您曬曬您被「直升機」盤旋的苦與樂吧!您也可以搜羅下您家「直升機父母」的趣事與我們分享!
  •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中國被網友笑稱是「直升機父母的超級大國」,父母從孩子出生,就做好了各種規劃,放眼望去,不管是4+1(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是2+1(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家庭,娃出了門,是不用走路的,家裡人輪流抱。吃飯的時候,一家人的眼光聚集地,就是孩子。
  • "直升機父母"如何毀掉孩子:高壓環境引發焦慮抑鬱
    (原標題:「直升機父母」是如何毀掉孩子的?)於是有人就把這樣的父母叫做「Helicopter parents」,直譯過來就是「直升機父母」。那麼,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屬於「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究竟又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影響?害怕自己也成為直升機父母近日,美國散文家艾麗莎·施特勞斯在CNN撰文,講述了自己身為父母的心路歷程。
  • 直升機父母,你怎麼看?
    從初二學生小陳的爆料來看,其發小的煩惱來自於父母無孔不入的監管,這樣的父母就像一直盤旋在孩子頭頂的直升機,恨不得將孩子的一舉一動時刻掌控在自己的「可視」範圍內,他們被形象地稱為「直升機父母」。小記者們對此展開深入的拉網式調查,發現直升機父母並不少見,在挖掘事實真相的同時,小記者們也轉達了同學們真實的心聲。
  • 「直升機父母 」,正在慢慢殘害孩子的未來
    有一次,她發現孩子在日記裡寫了班裡的一個男生,嚇得她半夜還在和老師溝通這個問題,在朋友圈裡取經,問大家遇見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如此這般,孩子的成績卻一直在中下遊晃蕩——這付出和收穫根本不成正比。魏然同學的媽媽,那就是「直升機父母」,這些父母像是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 李連杰女兒六個月請家教:全民焦慮下,如何避免做「直升機父母」
    國際上把這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天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父母稱為「直升機父母」。你家孩子的鋼琴彈得好,所以你每天把她彈琴的畫面發圈;我家的孩子英語學的早,我便把孩子讀英語的畫面發圈,他家孩子體育好,他便把孩子跳繩的畫面發圈。於是看到的父母越來越恐慌,覺得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差這麼多,立馬轉身對孩子發號施令,讓他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趕緊去學習。
  • 教育孩子,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直升機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你是「直升機父母」嗎?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呢?少年宮華憶訓練營教學總監秦華老師為家長支招:不要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要引導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最終實現高效學習、快樂成長。「望子成龍,我錯了嗎?」最近,家住渝中的羅先生很著急。兒子星星自從上次補習後,學習就越來越不積極。「我文化水平不高,就希望孩子能多學點東西。」羅先生常說沒文化要吃虧,所以對兒子的學習要求特別嚴格。
  • 《安家》:三組家庭的衝突折射出中國式育兒弊端,操心父母幾時休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的三組家庭,不同年齡階段的親子關係之間的衝突背後折射的正是中國式育兒的弊端。反而是徐姑姑他們這些鄰裡街坊幫忙搬了家。讓人看著心疼又心寒。如果嚴叔嚴嬸不那麼為了兒子掏心掏肺,多為自己打算一點,不至於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如果他們沒有那麼溺愛孩子,讓孩子幫忙管理店鋪,培養他的動手和承擔的能力,兒子也不至於如此的軟弱無能,明知父母受苦一句話都不敢說。
  • 直升機父母
    在美國校園裡,把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稱為「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parents)他們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對此,洛杉磯家庭心理師傑夫·布盧姆說:「我們把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混淆。」
  • 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正在傷害孩子
    朱媽媽的這種做法,就是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他們正在傷害孩子,而不自知。他們喜歡硬塞給孩子一些自以為孩子需要的東西,不惜以付出自我的方式,來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但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無異於在用親情捆綁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我為了你,什麼都願意付出,你必須得聽我的!你該怎麼活?交什麼朋友?去哪裡?做什麼工作?
  • 你是「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嗎?
    小鹿的表姐高考完了,想到小鹿家玩。小鹿的表姐高高興興的到了小鹿家,很快就不高興了:每過半個小時,表姐的媽媽就會給表姐來電話,問她在幹嗎?表姐如果說要下去小區走走,表姐媽媽一定會制止,認為在別人家做客不要亂跑!
  • 英國大學難擋「直升機父母」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喬穎)在英國,過去孩子離開家上大學時是父母開始放手,讓孩子真正獨立。現在則不然,一些家長跟前跟後不肯放手。一些大學校長說,每到新生入學季,大學校園裡就擠滿看上去比大一新生還要急切的「直升機父母」,一些父母甚至在迎新周入住學生宿舍。對孩子過度呵護的家長獲稱「直升機父母」。
  • 為什麼說心力交瘁的父母,基本上是「直升機型父母」?
    >兩個孩子同時要玩一個玩具,可這個玩具只有一個,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只好很認真地告訴他,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直升機型父母」,他的教育方式就是過度教育了。父母越是擔心孩子速度慢,代替孩子做,孩子越學不會做事的能力,後面做事的速度就會越慢,然後父母又更加會覺得孩子能力不行,就越不願意讓孩子自己做,如此惡性循環,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離開父母之後。如今有些大學生,連衣服都不會洗,你說這是誰的錯?
  • 看熱播劇《安家》,談談關於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時該房產如何分割
    最近熱播劇《安家》幾乎天天登上微博熱搜,不看不知道,原來買房、賣房有這麼多門道,而且其中涵蓋了許多法律知識點。劇中有一個劇情非常典型。賣包子的老嚴老兩口,辛辛苦苦賣了一輩子包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攢了一筆錢打算全款買房,改善一下居住環境。而就在老嚴夫婦籤購房合同時,兒子提出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女朋友的名字。
  •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害
    中國被網友笑稱是「直升機父母的超級大國」,父母從孩子出生,就做好了各種規劃,放眼望去,不管是4+1(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是2+1(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家庭,娃出了門,是不用走路的,家裡人輪流抱。吃飯的時候,一家人的眼光聚集地,就是孩子。
  • 你是「直升機」式父母嗎?
    首先來解釋下什麼是「直升機」父母,簡單說就是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多的父母會冠上愛的名義,捆綁住孩子,限制他的活動,美其名曰「為你好」!為孩子鋪好路,強加自己的想法給孩子。這些父母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不然他們就當「甩手掌柜」什麼事都不做了,他們都是操心孩子,希望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他們的方式令人窒息,過多的幹預會讓孩子喪失想像力、行動力。剖析「直升機父母」什麼樣的家長容易成為「直升機」呢?控制欲比較強的人!
  • 直升機父母:以「最好的愛」,換最大的傷害
    父母會在平坦安全的路上給孩子增加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這就是直升機父母最明顯的一個特點。直升機父母 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1、直升機父母控制欲很強大事小事都為孩子安排好,不管孩子是否願意,也不去詢問他們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