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十佳大學生丨周方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020-12-11 教育看濰坊

最初聯繫採訪時,周方祺還在藝術大樓做四川省藝考的志願者,她所在的後勤組前期負責的物資籌備工作體量大,標準高,繁瑣又枯燥,十分考驗志願者的耐心與體力,「倉庫裡所有的東西都歸後勤組管,像筆那樣細小的物件就需要一根一根地數。」

採購、清點、歸類擺放,成千上百的物資都由周方祺和她的夥伴們經手,瑣碎繁多的物資在他們手下歸了位,變得井井有條,這帶給周方祺極大的滿足感。而與夥伴們並肩工作帶來的愉悅也讓她念念不忘。在志願者工作中,不斷遇見不同的夥伴,不斷聽見不同的見聞,經歷的一切都使周方祺感到新鮮。

看到藝考順利舉行,周方祺打心底裡開心。「我就是什麼事都想看一看碰一碰。」熱愛嘗試並體驗每個過程,就是這個姑娘熱心於各類活動的根本緣由。

這個推免華南理工大學的十佳大學生,這樣圓滿地完成了畢業前最後一個志願者活動。

▲藝考志願者證書和工作牌

東北姑娘 活力無限

大學四年,周方祺探索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2015年,從黑龍江到成都,離家3000多公裡的距離帶來的是全新的生活,這個東北姑娘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屬於她的大學模式。雙選會場、運動會健美操方陣、主題實踐活動……似乎在任何活動你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六點鬧鐘一響就從床上蹦起,晚上踩著門禁時間回寢」,她高效利用時間,不僅優秀完成課業,還出色完成三個學生組織的工作。

不久,輔導員便發現了這個充滿活力的女孩,將她推薦給了「申遺背景下劍門蜀道旅遊IP策劃設計及文創產品設計」的國創項目組。這個大一新生在團隊裡堅持到底,「一個恰到好處的學習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指導老師注意到了這個倔強的女孩。大二,周方祺在老師的指導下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基於劍門蜀道旅遊IP設計的旅遊項目策劃初探」。專業論文寫作對於此前從未有過科研經驗的周方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老師的指導下修改了七八次,耗時五個月」,從模仿到創作,最後論文成功發表。

▲大一周方祺參與的國創項目討論(周方祺為後排左二)

資深「槓精」 「槓到」十佳

連軸轉的大一生活,奏響了周方祺以「嘗試與握緊機會」為核心的的大學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沉澱。周方祺就像一支不斷轉動的圓規,一條「腿」在不停地探索自己的邊界,而另一條緊緊地扎在圓心——專業學習上。她專業成績名列前茅,還輔修了英語雙學位並成功結業。

她還喜歡「槓」自己,「知道了方法就去做。」周方祺表示,一直都對自己狠一點。執行力是她的訣竅,不淺嘗輒止,有著像一股不斷鑽研的勁兒。又一輪大創申報,周方祺的身份從參與者轉變成了主持者,前一次的經驗讓她更容易上手,比其他同學清楚比賽的整個流程,雖有幫助但實操才知仍是困難重重。「那是一個不斷推翻重建的過程,答辯的前一天晚上還在修改。」寫到後面越發現資料的匱乏,加之申報書要求的細緻,周方祺只得慢慢磨,經常熬到凌晨三四點,只為其能完美呈現。

也是在這些努力和堅持之下,好運好像在不斷垂青她。大二,周方祺抱著試試的心態提交了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申請,沒想到竟成為了旅規院第一個大二就拿到綜合素質「A」的學生。大四上學期,她就推免到華南理工大學

「那些不經意間的努力,都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以某種巧妙的方式回饋你」。

所以無需問前程,因為人生本就不止一條路,做的「好」事多了,路也走得寬了。周方祺正在將她的路走成曠野平原,這樣,機遇與好運也將無處不在。

人物名片

周方祺,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旅遊管理專業2016級學生,中共黨員。就業與職業發展協會副主席,旅遊開發與管理系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四川省優秀畢業生,國家獎學金,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中國會展教育論壇創意策劃比賽 「最佳魅力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二等獎,首屆「新旅遊·潮成都」旅遊線路產品創意設計大賽「最佳自駕旅行線路」、 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志願者時間銀行公眾號的開發及應用」,發表學術論文三篇,現已推免至華南理工大學。

一名普通大學生與「十佳」之間的

距離有多遠?

是試卷上多出的十幾分

還是分數背後堆砌而成的書山之路

是賽場上的獎牌獎盃

還是無數個揮汗負傷的日夜

是簡歷上豐富的活動經歷

還是一份不怕失敗敢於嘗試的勇氣

官微固定專欄「十佳大學生」

再次與小慄子們見面

此次聚光燈下

是2019年成理第十二屆「十佳大學生」

讀「十佳」故事,見賢思齊

讓你我找到更好的自己

在努力中,成為自己的「十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丨成都理工大學新聞網

文丨大學生記者站 劉泓瑤 閭筱天

封面/排版丨新媒體工作室 鄧可馨

編輯丨新媒體工作室 胡雨涵

責任編輯丨張愛艾 曾靈 王瀟

相關焦點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好做事,自有回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出處有明代的《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現代多理解為好好做事,自有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曾國藩曾經有句話說得好「埋頭做事,不問前程」。做人做事,活在當下,做在當下。做事是為了自己更加的充實,至於能不能得到最終的回報,這個也許不一定。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院十佳勵志典範王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佚名《增廣賢文》的語句。他說人生在世,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不問歸期。這也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7級學生王坡同學的人生格言。
  • 往後餘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裡有這麼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開始覺得與我無關,認為這是聖賢做的事我是一俗人,世人都想有個好前程,怎麼可能一心只做善事好事而對前程沒有欲望呢。後來我發現是我曲解了古人的智慧,這正是古人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 你知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出處嗎?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安利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出這句話的人可是大有來頭,他的名字叫馮道。五代十國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卻很少被人們所知。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奸臣。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但行好事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 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做好事的人,大概率沒有前程。 ​​​​也許這就是「別問,問就是沒有」老家的父母為啥總覺得除了公務員和教師,哪怕你在外面每個月賺上萬都不算正經職業呢?主要是「上萬」不夠多呀。你試試每個月賺上億,給家裡修條路呢?不管啥職業都正經。 ​​​​
  • 申請遺體捐贈的卡車人趙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這裡我們向趙炎致敬,也向所有志願者致敬!加油,中國卡車人!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劉思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曾連續兩次獲得學業優秀獎學金,一次獲得社會工作獎學金,三次獲得精神文明獎學金;2015-2016學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功參賽獎;在2016-2017學年時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的人感情炙熱,有的人感情淡薄,有的人心靈脆弱,有的人內心堅韌,有的人品行端正,有的人品行惡劣。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此文藝風的句子,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是現代人寫的,其實不然。它最早是出自五代時期的宰相詞人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這首詩從文學水平上,顯然是無法與唐代的詩壇高手相提並論的。
  • 上海高考作文: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但行好事最後,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們都能夠永遠保持赤子之心,成為一個好人。面對朋友,不虛偽,真心實意;面對競爭,不耍手段,公平公正;面對感情,不糾纏,情真意切。
  •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在不斷向前行的過程中,難免有時會感到無能為力和失望迷茫。當我們的努力看似對所爭取的事物並沒有起到半點幫助和效果時,不由得會問自己的付出都是否值得。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第一、俗語出處及意義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詩云:「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著深刻的哲學蘊意。01、俗語的來源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原文:「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 「三創」賽特等獎團隊長葉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往往是稍縱即逝的靈光一現而真正抓住機會的創業者總能將這束光芒變成又一輪太陽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其作為隊長帶領團隊,成為民大唯一獲得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北京賽區特等獎殊榮的隊伍。 如此優秀的領隊背後,藏著一個什麼樣的「神仙團隊」呢?別急,他們來啦!
  • 古語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啥意思?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明代《增廣賢文》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又成為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知、要,添了幾分主動,加了幾分情願,重了些味道,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此,咱們便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層含義。
  • 專訪郝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父母都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有病,郝平卻一意孤行,和一幫同時拜師的孩子,吵吵鬧鬧地坐著火車去中戲設在成都的考點。誰知連考兩次都失敗了。郝平說,那時他什麼都不怕:「大學沒考上,我蹬過三輪車、在照相館做過調色的學徒、在街口賣過羊肉串。有次碰上了工商管理人員來取締無證攤販,我抱著火爐拼命跑,總算躲過去了,但抱火爐的手全是泡。」回憶當年,郝平自己也樂了。
  • 2020運輸人影響力互助獎渠勝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是身邊人的不理解沒有讓渠勝華灰心喪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行」。堅持初心,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握上方向盤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就是一位運輸人的家國情懷。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說的是但凡是做了好事,不要去計較這叫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也不要糾結自己人生的道路會變得怎樣,既然是在行善事,便不要只看重回報。要是做一件好事還向別人索要好處,這就稱不上是做好事了,只能說是在做交易。既然這樣,做與不做又有什麼區別呢?
  • 《安家》徐文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句話模糊的性格特點
    那就是在月桂小區物業老姚貪汙捐款這件事上,面對房似錦的深究,徐文昌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單就這句話來看,仿佛他的性格特點,又回歸到了「無為」之上。所以,就目前的劇情發展來說,小編對於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的後續期待,反倒不如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不知道正在追劇的您,有什麼樣的個人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