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別著急,關鍵是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2020-10-07 十安媽媽愛讀書

閨蜜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因為產假結束要上班,所以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來帶,不過讓閨蜜特別欣慰的是孩子很聽話,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哭鬧形象。

只不過每次見了閨蜜後即使沒有任何事情孩子都會委屈的哭一小會,有時甚至一點點事情也會惹得孩子哭上半個小時,這讓閨蜜很無語,因此她總是找我哭訴,並詢問我家寶寶是不是也如此。

我告訴閨蜜說,其實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一樣,而民間也一直有這種說法:"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孩子見到媽媽後委屈哭的主要原因

1, 引起媽媽的注意

母子之間的深厚感情是與生俱來的,而孩子依戀媽媽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可是媽媽們不可能時刻待在孩子身邊,總要出去工作,也要忙碌。

但是一旦離開再次回到孩子身邊,孩子就有可能會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小聲的哭泣,或者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會哭鬧不止。

其實這完全是孩子撒嬌的表現,通過使用這樣的方法來引起媽媽的注意,雖然有的媽媽會出現責罵或者訓斥孩子的行為,但對於孩子來說,這卻是一種和媽媽互訴衷腸,互動交流的最好方法。

2, 情緒上的正常釋放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比較外向,他們善於傾訴,即使有不高興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對媽媽講出來。但也有一些孩子非常內斂,有時甚至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因此,在發現媽媽突然回到自己身邊以後情緒上就會出現正常釋放的現象,所以才會哭鬧不止,當然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髮洩,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在真正信任以及依戀的人身邊,才會把這種情緒完全的釋放出來。

3, 情感上的完全信任

就像上面我們所講的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孩子來說最值得信任,最讓他們能夠過度依戀和依賴的人就是自己的媽媽,而母親身上的這種十足信任感,孩子會毫無保留的表現出來。

在他們看來,不管做任何事情媽媽都會包容,都會原諒,所以他們才會在媽媽面前完全不考慮任何問題,即使是無理取鬧,也會把自己率真的一面表現出來,因此才會在看到媽媽那一刻充分的放鬆,也才會無端的哭鬧不止。

母親這個角色對孩子來說是無可替代,無人能比的,因此母愛才被稱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當然每個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即使有一天要離開孩子,選擇外出工作,也要把親子關係處理好,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關係最為關鍵,這樣才能防止孩子的性格突變,也才能讓孩子慢慢養成離開父母獨立的好習慣。

保持親子關係融洽的注意事項

1) 方法不偏激

有不少父母認為狠心的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不去過多的看望,那麼時間長了以後孩子就會習慣,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起到疏遠父母的效果,但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差,而且也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因此鍛鍊孩子的獨立性格不能使用偏激的方法,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和孩子好好商量,慢慢讓其適應。

2) 回家多陪伴

融洽的親子關係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即使父母再忙碌,也應該回到家裡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動,千萬不要守著孩子過度的玩電子產品和手機。而是應該陪孩子看看書,玩玩遊戲,或者帶孩子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這樣即使父母白天忙碌,沒有辦法過多的和孩子交流,也會讓親子關係達到融洽的地步。

3) 簡單使用儀式感

有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根本不需要注重什麼儀式感,可是,促進親子關係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簡單使用儀式感。

比方說出門的時候和孩子簡單的說一句再見或者溫柔的擁抱,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起到教育的作用,這樣能夠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感。

而且,對於融洽親子關係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再或者下班以後進門主動和孩子打招呼,這樣孩子也會學會父母的禮貌和做事的方法,耳濡目染的也就把生活中必須使用的儀式感所掌握,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

那麼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會再見到媽媽的那一刻撒嬌和哭鬧呢,你都是使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應對呢?歡迎您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父母與孩子的信任關係是關鍵
    小淘氣出生之後一直都是由外婆主要照看,因為爸爸媽媽白天都要上班,所以實在是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不過雖然小淘氣名字聽上去挺淘氣,但是外婆帶她的時候表現的還是非常乖巧,可是只要一看到媽媽,就像是變了一個孩子一樣,總是特別的黏人,不是哭就是鬧。難怪有一句話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 為啥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專家:這說明孩子真的很信任你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寶非媽媽不可,正所謂「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三場。」3.三歲以後即使在這個階段,孩子們與媽媽的情感關係已經定型,說專家們也建議在孩子三歲之前儘量有固定的監護人,這樣在三歲以後,孩子們的成長訴求才更正常健康。有了三歲前的情感鋪墊,到了三歲以後,孩子們與媽媽的感情更加無懈可擊。
  •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是因媽媽沒把孩子帶好嗎?原因有點暖
    文 | 維尼媽媽沐瀅作為媽媽的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困窘」:孩子由老人帶著的時候,乖得很,不哭不鬧的。可是只要看到媽媽回來了,就各種「作」、各種哭鬧,沒來由地就「作」一通。老人通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
    導讀:「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
    場景1:醫院衛生預防接種處男孩,兩三歲,剛打完預防針,媽媽抱著他說:「別哭,男子漢不許哭,哭啥哭,又不疼。」場景2:火車餐車爸爸給三歲多的兒子買的盒飯,兒子躲在桌子底下,邊說邊哭:「不好吃,太難吃啦」爸爸說:「怎麼就難吃了,再不吃打你。」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何孩子在媽媽面前更淘氣?
    媽媽對於孩子,是特別不一樣的存在。哪怕孩子還只是個不會說話的寶寶,幾乎每個媽媽,也都會感覺到孩子的差別化對待。最典型的是,孩子在外人面前都很乖巧,不哭不鬧,可一看到媽媽,立馬就各種鬧騰了,稍一不滿意就大哭。如下三個媽媽的經歷,相信大家也是感同身受。
  • 「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孩子哭鬧的原因,真的不是媽媽的嬌慣
    俗話說「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相信很多媽媽們也都有過同樣的經歷,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的時候很乖,一旦見了自己便開始「無理取鬧」,其實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媽媽的嬌慣。第一,孩子見到媽媽會哭是因為對媽媽的信任
  •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我們真的錯怪他了……
    三歲前,孩子對媽媽是百分百的依戀。,千萬別急著高興,這是孩子對其他人不信任,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都說,孩子看見娘,沒事哭一場。與其到那時,感嘆孩子成長得太快,不如讓我們趁這段最美好的時光,對身邊這個「磨娘」的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寵愛……
  •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
    導讀:「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的好,「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一場」。朋友,豔蕊打電話哭訴,最近疫情在家,無法上班,她原本想好好的陪陪孩子,也讓婆婆休息一下,孩子奶奶天天幫忙看孩子,特別勤快,她和婆婆關係也挺好的,誰知長假在家這些日子她和婆婆的關係還不如以前了,難道想網上說的疫情考驗夫妻關係,不會也考驗婆媳關係吧?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為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係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係健康又親密。一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他無條件信任媽媽,所以敢把自己的所有負面情緒都發洩出來,不用小心翼翼照顧大人的心情。 閨蜜曾給我講過她家孩子的事:有一回周末,他們夫妻倆帶著3歲的孩子去公園玩,結果孩子旋轉木馬坐了四五遍還不下來,眼看著回家的時間到了,閨蜜一著急就「恐嚇」道:「你再不走,媽媽就自己回家不要你了啊。」
  • 一兩歲的孩子脾氣大,媽媽別著急,簡單三步讓寶寶乖巧可人
    導讀:一兩歲的孩子脾氣大,媽媽別著急,簡單三步讓寶寶乖巧可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兩歲的孩子脾氣大,媽媽別著急,簡單三步讓寶寶乖巧可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相互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彼此接納。分享的喜悅是加倍的,分擔的痛苦是減半的,媽媽和孩子之間也需要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媽媽和孩子才會相互接納對方,減少心理防衛。媽媽與孩子建立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十分重要,因為有了彼此的信任,孩子才能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這個世界對他的正面評價,孩子才能在信任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地健康快樂成長起來。有了彼此的信任,孩子才會在關鍵時刻考慮和聽從父母的建議。
  • 在聆聽中建立信任,帶孩子走出《隱秘的角落》
    文/睿姐這個夏天,刷爆網絡的熱劇《隱秘的角落》講述了三個孩子在爬山路上意外拍攝到兇手張東升殺人的視頻。與兇手周旋過程中,孩子們陷入到一連串殺人事件中的故事。《隱秘的角落》不僅是一部燒腦懸疑劇,也從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折射出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決策行為的關係。劇中三個孩子都出生在不完整的家庭,遇到罪案時,他們沒有找大人求助而選擇獨自面對問題。
  • 建立健康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從孩子出生開始
    沒想到下午接到奶奶的電話,說寶寶在家一直哭鬧,哭了一天,奶和飯一口都不吃,讓她趕緊回去。同事說,你是不是經常不辭而別?小娟點點頭。同事又說,這就對了,你老是騙孩子,她當然不信任你了。小娟卻說,之前奶奶和鄰居們都說孩子太嬌氣了,出門不能告訴他。我看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做的啊!
  • 在寶寶三歲之前,媽媽和寶寶應該建立哪種依戀關係更好呢?
    媽媽和寶寶本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寶寶如此黏著媽媽,也難怪媽媽著急啊!那麼,寶寶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依戀關係主要分為3種: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安全依戀型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以及這個世界的信任。我們可以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和母親建立了安全依戀型關係。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會哭鬧、焦慮、纏住媽媽,甚至追著媽媽跑,但是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容易被撫平。當母親回來時他很高興,讓媽媽抱著,要和媽媽親熱。
  • 孩子害怕你怎麼辦?| 如何跟兒童建立信任關係
    在給孩子做測評的過程中,我感覺困難的不是測評本身,而是如何與孩子們建立關係,讓他們樂於配合。我遇到看到我就會衝過來抱住我的孩子,也遇到過看到我轉身逃跑孩子,甚至哭著找媽媽的。可能是我個子較高的緣故,不過主要還是取決於孩子自身的安全感,氣質特點等。但不管什麼原因,因為工作需要我和孩子們打交道,所以也學到了一些和孩子建立關係的技巧。
  • 最好的父親,不是父權,而是讓孩子信任;三招教你贏得孩子的信任
    對此,他一點都沒有懷疑過,而影片中的父親也沒有讓孩子失望。為什麼影片中的兒子對父親那樣信任?這源於在日常父子的互動中,他父親就是一個非常值得他信任的人,而且父親從來都是說到做到。所以,直到最後的災難時刻,他對父親會過來救他沒有一絲的懷疑。能得到孩子深深的信任,是父親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給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紐帶。
  • 孩子不肯睡覺怎麼辦?家長別著急,教你三招讓孩子早睡
    家長別著急,教你三招讓孩子早睡有一部分孩子,晚上到了睡覺的點,一點睡意全無,還越來越興奮,到了床上了,一會喊著肚子餓了,一會渴了,一會又要小便了,折騰了半天就是不肯睡覺,這樣讓困意滿滿的大人非常氣惱,本來忙碌了一天,就想晚上好好睡一覺,這下好了,孩子不睡,誰敢先睡。雖然大人陪著晚睡沒什麼影響,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天天晚上這麼鬧騰,睡眠質量肯定很差,長久下去,影響孩子的成長啊。
  • 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
    導讀: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