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何孩子在媽媽面前更淘氣?

2020-08-28 母嬰和育兒

媽媽對於孩子,是特別不一樣的存在。哪怕孩子還只是個不會說話的寶寶,幾乎每個媽媽,也都會感覺到孩子的差別化對待。最典型的是,孩子在外人面前都很乖巧,不哭不鬧,可一看到媽媽,立馬就各種鬧騰了,稍一不滿意就大哭。如下三個媽媽的經歷,相信大家也是感同身受。

就小編自己的經歷來說,我的女兒錢錢也是很明顯的差別化對待。爸爸帶她的時候,拿著手機刷抖音,她一點意見都沒有;可到了媽媽這兒,哪怕拿手機只是為了給她放兒歌,她也立馬要來把手機打掉。同樣是看手機,爸爸可以,媽媽就不可以。


那麼,為什麼孩子在媽媽面前更淘氣呢?有的媽媽,上班不得不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每次一回家孩子就哭,心裡可能會犯嘀咕:「是不是老人對孩子不好?為了孩子好帶嚇唬孩子了?老人一直不理孩子?」……特別是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家庭,有些話沒辦法擺到明面上來說,放在心裡互相猜疑,反而會影響婆媳的感情,甚至產生矛盾。

而小編今天,也要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其實孩子看到媽媽就哭,就鬧,就作,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孩子更愛媽媽!其他人(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怎麼對孩子疼愛有加,都很難取代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一般有如下三個原因:

原因一、情緒的釋放

生而為人,我們都會感到或多或少的壓力,只是不同的年齡段承受的壓力不同。而我們,也只有隨著慢慢成長,頭腦發育漸漸完善,才越來越懂得如何釋放壓力,調整自己的身心。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不懂得情緒的疏導,只會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在最親的媽媽面前,他就可以更加有恃無恐地表現自己。因為媽媽給他餵奶、換尿布、洗澡等滿足他需求的經歷讓他相信,媽媽總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媽媽是最懂自己的。

原因二、渴望媽媽的關注

媽媽的懷抱,始終是最溫暖的所在。胎兒時期,寶寶和媽媽由一根臍帶緊密相連,寶寶可以感覺到媽媽的心跳;出生後,母乳餵養讓母子關係更親密,媽媽的味道是最熟悉的味道。而現在的80後90後媽媽一代,都十分重視親子關係,除了上班時間沒法帶娃,剩下的時間基本都是自己帶娃,娃也大都是跟著爸爸媽媽一起睡。所以,娃自然是渴望跟自己最親密的媽媽。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

原因三、媽媽是最大的安全感

我們成年人,也是在外頭的時候一身鎧甲,到家後就卸下武裝,輕輕鬆鬆。對我們而言,家裡是最溫馨的港灣,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很多人對外人的時候總是和和氣氣,可是在家人面前卻要偶爾發一下脾氣,並不是他對自己的家人不好,反倒是他愛自己的家人,也知道自己的家人愛自己,正是「被愛的有恃無恐」讓他可以在家人面前展現最真實的自我。寶寶其實也是如此,他相信無論如何媽媽都會愛自己,所以他就敢於表現自己,無需任何隱藏。


知道了孩子在媽媽面前更會放飛自我的三個原因,那麼媽媽需不需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不那麼作呢?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的獨立性需要從小培養,太黏媽媽會讓孩子有依賴性。但其實,小編覺得,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只要粘媽媽的行為不太過分,家長大可不必糾正孩子的行為!因為當媽媽滿足了孩子的作,會堅定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內心堅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愛的,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媽媽面前的一次又一次的無所顧忌是孩子建立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安全感的來源。

你們同意小編的說法嗎?快來評論區說說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父母與孩子的信任關係是關鍵
    小淘氣出生之後一直都是由外婆主要照看,因為爸爸媽媽白天都要上班,所以實在是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不過雖然小淘氣名字聽上去挺淘氣,但是外婆帶她的時候表現的還是非常乖巧,可是只要一看到媽媽,就像是變了一個孩子一樣,總是特別的黏人,不是哭就是鬧。難怪有一句話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
    場景1:醫院衛生預防接種處男孩,兩三歲,剛打完預防針,媽媽抱著他說:「別哭,男子漢不許哭,哭啥哭,又不疼。」場景2:火車餐車爸爸給三歲多的兒子買的盒飯,兒子躲在桌子底下,邊說邊哭:「不好吃,太難吃啦」爸爸說:「怎麼就難吃了,再不吃打你。」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
    導讀:「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是因媽媽沒把孩子帶好嗎?原因有點暖
    文 | 維尼媽媽沐瀅作為媽媽的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困窘」:孩子由老人帶著的時候,乖得很,不哭不鬧的。可是只要看到媽媽回來了,就各種「作」、各種哭鬧,沒來由地就「作」一通。老人通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 為啥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專家:這說明孩子真的很信任你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寶非媽媽不可,正所謂「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三場。」可是在媽媽面前,嗯哼卻會很愛吃醋,甚至還會因為媽媽照顧其他小朋友更多而哭鬧。不得不說,情商再高的小朋友在媽媽面前也會表現出粘人的一面。1.斷奶前這個階段寶寶和媽媽的關係最為親密,因為哺乳的關係,寶寶對於媽媽的形象以及味道都非常敏感。媽媽身上的味道讓寶寶覺得很有安全感,因為哺乳拉近的母子關係會讓孩子對於媽媽產生更強的依賴感。
  • 自家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別著急,關鍵是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閨蜜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因為產假結束要上班,所以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來帶,不過讓閨蜜特別欣慰的是孩子很聽話,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哭鬧形象。只不過每次見了閨蜜後即使沒有任何事情孩子都會委屈的哭一小會,有時甚至一點點事情也會惹得孩子哭上半個小時,這讓閨蜜很無語,因此她總是找我哭訴,並詢問我家寶寶是不是也如此。
  • 「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孩子哭鬧的原因,真的不是媽媽的嬌慣
    俗話說「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相信很多媽媽們也都有過同樣的經歷,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的時候很乖,一旦見了自己便開始「無理取鬧」,其實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媽媽的嬌慣。第一,孩子見到媽媽會哭是因為對媽媽的信任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他無條件信任媽媽,所以敢把自己的所有負面情緒都發洩出來,不用小心翼翼照顧大人的心情。 閨蜜曾給我講過她家孩子的事:有一回周末,他們夫妻倆帶著3歲的孩子去公園玩,結果孩子旋轉木馬坐了四五遍還不下來,眼看著回家的時間到了,閨蜜一著急就「恐嚇」道:「你再不走,媽媽就自己回家不要你了啊。」
  •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我們真的錯怪他了……
    三歲前,孩子對媽媽是百分百的依戀。,沒事哭一場。其實,孩子在媽媽面前任性,是因為他知道無論他怎麼不乖,媽媽都愛他。孩子在媽媽面前哭鬧,是因為他知道媽媽一定會疼惜他。孩子感受過媽媽的愛與理解,所以在媽媽面前不會隱藏真實的自己,因為他知道不管他做錯什麼,媽媽都會幫助他。
  •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
    導讀:「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這是無理取鬧?寶媽千萬別理解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孩子一看到媽媽就「翻臉」?家長別「傷心」,原因挺暖心的
    相信很多送過孩子去幼兒園的寶媽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明明孩子在學校特別的乖,但一回到家裡立馬「翻臉」變成了淘氣鬼,明明在學校玩得很開心,一見到媽媽就突然委屈的大哭。為何孩子在父母的面前,會「變臉」呢?1.家長是孩子的依靠家長是親子關係的連結紐帶,孩子最信任的就是父母,最愛的也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尤其是媽媽,從小陪伴著孩子,是孩子最依賴的人。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在媽媽的身邊會表現地非常真實,想哭就哭,想鬧就鬧,天性盡顯。
  • 為什麼媽媽一不在家,孩子就不乖,真相令人心疼...
    媽媽在,孩子就變成淘氣包。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三歲以前,寶寶本來就和媽媽更親密孩子三歲以前,對媽媽的依戀最為激烈。幾個孩子玩滑梯的時候,其中一個大孩子插了隊,後面被插隊的那個小孩,哇的一聲哭了。然後就來到媽媽面前,一邊捶打著媽媽,一邊大哭。因為他知道,他打不過「大哥哥」,但是他心裡又有憤怒的情緒,他只能跟媽媽發洩。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哭?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怕嚇到孩子,怕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怕給孩子留下陰影……所以在「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話題下,一些網友覺得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並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孩子面前哭有用嗎?父母不是無所不能,孩子也不要覺得父母能扛下一切,都是相互陪伴的家人,沒有什麼事是絕對應該或不該的。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為何孩子只要一見媽媽就「翻臉」? 家長別「傷心」,真相太暖心了
    為何孩子在父母的面前,會「變臉」呢?1.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在媽媽的身邊會表現地非常真實,想哭就哭,想鬧就鬧,天性盡顯。因為孩子知道,媽媽非常愛自己,不會拋棄自己,不管自己怎麼鬧,媽媽都不會離開自己的,所以孩子會在媽媽面前各種淘氣。3.
  • 孩子見到媽媽就「耍脾氣」?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原因很暖心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歡歡是一個很乖的小傢伙,平日裡爸爸媽媽要上班,都是奶奶在帶歡歡,奶奶逢人便誇自己的小孫子特別乖巧,完全沒有同齡孩子的淘氣。周末的時候奶奶回了鄉下老家,帶歡歡的事便落到了媽媽身上。可是令媽媽沒想到的是,奶奶口中的乖孩子在媽媽面前卻成了淘氣包。
  • 4歲女兒淘氣,媽媽氣急扇耳光,孩子卻哭著要抱抱
    晚上到了睡覺時間,女兒仍然意猶未盡,無論怎麼哄,都不肯睡覺,而且還不時地跟媽媽開玩笑。看到女兒如此不聽話,本來就很累的小方頓時就崩潰了,在內心巨大的怒氣的驅使下,她本能地舉起手打了女兒一巴掌,正好打在了她的小臉上,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女兒的小臉立馬就紅了半邊。
  • 孩子淘氣,可能是「幼態持續」在作怪。家長做這三件事可引導孩子
    作為老母親的我全程淡定臉,倒是旁邊的人跟我搭話:「你也太淡定了,完全不管孩子。」我心裡想著:我管得了嗎我?天知道每天他精力有多旺盛,有多淘。上車之前,「媽媽你看這個。」「媽媽你快過來。」媽媽我要上廁所。」「媽媽、媽媽、媽媽!」這個詞就是不收費,收費我都能不上班。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父母不必做「忍者神龜」
    當媽以後註定會失去很多自由,比如看電影自由、旅遊自由、睡覺自由……但是Mommy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媽媽會連當著孩子面前哭的自由都沒有。前幾天,熱播劇《白色月光》中的一個片段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們對「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討論。
  • 為何有些孩子,媽媽不在就變得很乖?不是因為懂事,父母都得知道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幾乎不少家庭中,都有個「磨娘精」的孩子,他們的表現,都是喜歡黏著自己的媽媽,折騰自己的媽媽,媽媽一不在,就會表現的特別乖。卻沒想到當提起帶孩子這件事時,朋友卻忍不住想哭,她說「我都要崩潰了,帶孩子帶的我各種不安生,她太黏我了,每天恨不得跟樹袋熊一樣掛在我身上,我上廁所不帶著她她都會哭上半小時,其他人要幫忙帶她她都不願意,就一直纏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