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小芳的寶寶4個月了,小芳是第一胎,年輕,精力旺盛,奶水充足,還經常吃不完擠奶,婆婆說,奶這麼好,不讓孩子吃就可惜了,孩子的爸爸就吃奶吃到快一歲。
小芳也覺得孩子能吃飽,吃母乳的好處這麼多,所以她決定先不給孩子加飯了,一直吃奶就可以了,等到奶水不好的時候,再給孩子加輔食。
這天小芳跟鄰居聊天,說起了孩子加飯的事情,鄰居說孩子應該加輔食了,要不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小芳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小芳上網查,說是4-6個月的寶寶就應該添加輔食,小芳糾結了,到底啥時候加輔食是對的呢?
當寶寶長到4-6個月時,通常會有以下表現,寶媽則需要做好添加輔食的準備了。
1.保證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實現能量攝入與能量需求之間的平衡。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月齡應該是在4-6個月。4個月的寶寶,體重已達到出生時的2倍,對能量的需求增多。
寶寶長到6個月時,單純母乳餵養已經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寶寶對能量、蛋白質、鐵、鋅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需求,就要通過添加輔食來滿足。
輔食就成了支持寶寶生長、充飢、補充能量和滿足營養素需求所必須的。
相關研究表明:4 - 6 月添加輔食的嬰兒正常生長發育概率為 100%,嬰兒發育指標在標準範圍;而> 6 月添加輔食的嬰兒正常生長發育概率是 78.95%。4 -6 月添加輔食的嬰兒體質量和身長水平優於> 6 月添加輔食的嬰兒。
2.鍛鍊寶寶的吞咽和咀嚼功能。
兒科保健門診來了一位媽媽,帶著一個11個月的寶寶來就診,媽媽說,孩子已經11個月了,吃飯的時候,老是把食物含在嘴裡,很長時間也不咽下去,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醫生說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咀嚼和吞咽功能不協調。經過詢問,媽媽說孩子10個月才添加的輔食,自己的奶比較好,所以就加的比較晚。
咀嚼敏感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出現,從這時起就應該提供機會讓寶寶學習咀嚼。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 鍛鍊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鍊他們的咀嚼能力。
補充固體食物可以促進口腔肌肉的咀嚼、舌頭參與攪拌和咽部吞咽動作的訓練, 並能促牙齒發育 、 促進口腔功能成熟以及語言的發育 。
3.促進寶寶味覺的發育。
4 -6 個月是寶寶品味形成的關鍵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各種口味的食物,能夠刺激寶寶的味蕾。長大以後能夠接受各種食物,不會造成偏食、挑食。
4.提高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進食行為習慣。
寶寶通過把手放到口中,把玩具放到口中,以及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用口腔感知這些物體,能為接受不同形態的輔食做準備。
在10個月左右時,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拿東西吃,可以用手拿起杯子喝水,媽媽應該這個時候鍛鍊寶寶自主吃飯的能力。
媽媽應該給寶寶準備固定的餐椅、餐具,讓寶寶能夠專注進食。
添加輔食前媽媽需要做的準備有哪些?
1.媽媽知道輔食添加的原則
寶寶添加輔食,需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從一種到多種,從流體到固體,從少量到多量。
2.準備寶寶進食的工具:防水反穿衣、圍兜、盤碗勺、玩具。
寶寶進食的工具
3.準備製作輔食的工具
製作輔食的工具
研磨碗、研磨棒:用於手工研磨軟爛的水果或煮熟的塊狀蔬菜,如香蕉、土豆、南瓜等。
過濾篩、輔食剪:用於過篩細膩的泥糊狀食物或是把食物剪碎成較小的顆粒狀,適用於給初添輔食的寶寶加工食物。
輔食機、料理機:有電動研磨、攪拌、蒸煮等功能,可以製作細膩的稀糊狀食物。也可用於多種食物混合在一起加工。
4.掌握製作輔食的加工方法
寶寶的輔食最常採用蒸煮的方式,如煮粥、麵條,蒸南瓜、土豆、胡蘿蔔、山藥等,綠葉蔬菜則採用熱水焯的方式,焯的時間要短,儘量保持食物的原味,減少營養素的丟失,同時保證食物軟爛,便於寶寶咀嚼和吞咽。
1.6-8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策略
營養委員會建議首先添加嬰兒穀物和肉泥,因為這些食物可提供鐵和鋅,而鐵和鋅是嬰兒膳食中最可能缺乏的營養素。
穀類食物 — 寶寶添加輔食應首先添加單一成分的食物。穀物能夠提供額外的能量和鐵,是第一口輔食的良好選擇。根據大量的研究統計,能夠提供大量鐵的米粉是寶寶最佳第一添加輔食。
泥糊狀食物 — 應每3-5日添加1次,每次添加1種單一成分的食物,寶寶接受了這些食物之後,可接著添加水果泥和蔬菜泥,以後逐步過渡到肉泥。目標是到寶寶1歲時已添加種類和味道多種多樣的輔食。
泥糊狀食物
嬰兒餵養行為研究的縱向隨訪發現,嬰兒期每日攝入水果和蔬菜不足1次與兒童6歲時較少攝入水果和蔬菜相關。
在另一項縱向研究中發現,與開始添加輔食時攝入蔬菜種類較少或未攝入蔬菜的兒童相比,開始添加輔食時攝入了多種蔬菜的兒童在6歲時更願意嘗試新的蔬菜。
對於嬰兒最初不喜歡的蔬菜,隨後連續8餐都給予嬰兒這種蔬菜可增加嬰兒對這種蔬菜的接受程度,並使其在3歲和6歲時繼續喜愛並食用這種蔬菜。
所以寶媽們應該注意:當寶寶對初次接觸的輔食,表現出「不愛吃、不能吃、不會吃」的時候,媽媽不要停止添加該種輔食,一定要經過反覆多次 (10-15 次 ) 的餵養,最終寶寶會接受每一種新食物。
葵香媽媽製作
2.8-10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策略
手抓食物 — 8-10月時,寶寶能夠獨立坐、抓取、擺布和放下食物所需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咀嚼和吞咽能力。
手抓食物可以是切碎的、軟爛的食物,如:小塊軟嫩的水果、蔬菜、奶酪,熟透的肉、煮熟的麵條等,也可以是餅乾。
葵香媽媽製作
3.10-12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策略
自主進食 — 10-12月時,寶寶的小手已經非常靈活,可以自己吃東西和用兩隻手拿起水杯喝水;12個月時,手抓的能力發展成熟,拇指、食指能捏在一起,能夠進行精細的抓握,可以用手拿起塊狀食物,可以鍛鍊用勺子吃飯。
這個時候媽媽要鍛鍊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但是媽媽不要過度放手,在寶寶自主進食時,要時不時地給予餵養,這樣才能滿足其能量和營養素需求,因為這個時候寶寶自己是吃不飽的。
葵香媽媽製作
怎樣才能知道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
如果寶寶在吃了某種食物後出現1個或多個以下症狀,則可能存在食物過敏:
如果寶寶出現其中任何症狀,請一定要及時求助醫生。
媽媽可以給寶寶買灌裝嬰兒食品嗎?
可以,但應該在該罐裝食品開封後的規定保質期內食用。罐裝嬰兒食品在開封後的保質期一般為2-3日。如果罐裝食品已經開封了3日以上,就應該扔掉它了。
寶寶多大可以吃鹽和糖?
《嬰幼兒輔食添加指南》規定,輔食應保持原味,12 月齡即 1 周歲內不宜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1 周歲後逐漸嘗試淡口味的膳食。
1歲以前寶寶不應該進食或飲入的食物是什麼?
1歲以下的寶寶不應該喝牛奶和吃蜂蜜。
醫生提醒:4歲以下的兒童不應該吃某些容易造成窒息的食物,包括:
寶寶可以喝果汁嗎?
寶寶1歲以後可以用杯子喝果汁,但是每日果汁量不要超過120mL,否則可導致腹瀉,損傷牙和其他問題。
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嗎?
醫生推薦:所有進行母乳餵養的寶寶從出生後幾日起每日補充維生素D滴劑,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生長發育。飲用配方奶粉的寶寶也需要維生素D補充劑,比如伊可新。
怎樣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食行為習慣?
良好的進食習慣的培養需要健康的餵養環境和健康的餵養關係。
寶寶添加輔食和寶寶母乳餵養一樣重要,媽媽一定要遵循原則,循序漸進,餵養一個健康寶寶,從添加輔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