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這種威脅式教育真能讓孩子聽話嗎?

2020-08-13 和睦家醫療

時間過得飛快,新冠疫情讓「熊孩子」擁有了超長寒假,結束短暫的「網課生涯」,8月孩子們迎來了最喜愛的暑期生活。


多半年的相處下來,可是苦壞了各位家長。面對活力指數max的孩子,再也沒法耐下心來循循善誘,取而代之的是:


- 「還不寫作業!趕緊去,不然我就把你扔出去!」

- 「你要是再哭,就讓警察給你抓走!」

- 「我數到三,你要還不放下iPad,明天你就別想玩了!」


這樣的方法「簡單、粗暴」,堪稱家長們的殺手鐧,孩子們聽了往往真的開始乖乖聽話。


事實上,威脅、恐嚇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最大的軟暴力,也是一種最可能產生惡果且「無能」的教育方式。


1為什麼「我」總會這樣對孩子?


威脅:簡單粗暴,效果立竿見影!


父母的威脅會奏效,最大的原因是孩子的恐懼感

小朋友的恐懼感要比成年人更加強烈,再加上他們處於弱小的狀態,對家長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當聽到「不要你了」、「不愛你了」這樣的話語時,會更加恐懼,自然會選擇聽話。


家長情緒糟糕,孩子正好撞在槍口上

家長本身就處在情緒低落或糟糕的狀態中,看到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負面情緒很容易爆發出來,威脅、恐嚇的話語脫口而出。


傷害親子關係,外部力量介入

這樣的情況常常需要「警察」、「醫生」等第三方介入,既能震懾住孩子,又不會因為這種情況而傷害到孩子和自己的親密關係。


2經常嚇孩子,影響真的很大!

威脅式教育在爸爸媽媽看來是一種管理孩子的工具,對孩子來說則是安全感、自信心等等方面的打擊。


孩子難以建立安全感。

圖自:Bigstock

幼兒時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年齡。這階段的孩子如果經常接受家長的威脅、恐嚇,尤其是「媽媽不要你了」、「沒人愛你」、「把你送給別人」這樣的話語,會使得孩子的安全感缺失。

看到爸爸媽媽去工作就會產生:爸爸媽媽不要我了、他們肯定不喜歡我了等等想法,讓孩子長期處於不安的狀態,也會增加Ta的壓力係數,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產生危害。


產生錯誤認知。

很多家長會用「警察抓走」、「醫生打針」來嚇唬孩子。

圖自:Giphy

公安局曾經給出了一條公告,告誡各位孩子的父母以及長輩們,不要總是拿警察叔叔來嚇唬、威脅孩子。要讓孩子明白警察和醫生是好人,是保護他們的安全、呵護他們健康的,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學會找警察叔叔幫忙。

一旦出現這種錯誤的認知,從安全角度上考慮,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信任感下降,說謊、脾氣變大


為了讓家長不再生氣,孩子會出現變相的討好說謊等行為。同時,多次、長期的威脅還會讓孩子對長輩的信任感下降,總覺得只要我不聽話,家長就會拋棄我,反而不利於家庭關係的維護


扼殺孩子天性,變得不合群、有攻擊行為

孩子的天性就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不斷探索。當家長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指導、阻攔孩子時反而是抑制了孩子發展。


還會出現膽小、畏縮、不合群的現象,逐漸走向極端。


3拒絕語言暴力,平等和孩子對話


1了解孩子

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ta的興趣愛好、發育狀態

圖自:Bigstock

比如:Terrible Two——2、3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最強烈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行為,而且精力旺盛。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則是自我情緒管理控制比較差的階段,情緒波動大,「點火就著」。

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徵,有針對的更改養娃策略。


2冷靜期至關重要

語言上的衝突更多是因為雙方的情緒控制不好。當家長自己負面情緒較多的時候,就要避免和孩子對接,這時說出來的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3樹立榜樣,家裡也要立規矩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在成長過程中受爸爸媽媽的影響極大。父母要以身作則,在家有哪些規矩,大家一起遵守,做錯了事情也要受到懲罰。


4平等尊重,多加陪伴

大人們常常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就是因為這一點,大人們更應該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形成一個正確的錯對觀。


圖自:Bigstock

更要用平等尊重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是被愛著的。那麼等孩子長大以後,他們自然也會用這種有愛的方式去對待他人。

威脅式教育其實普遍存在於各個家庭,相信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你,在小時候也經歷過這樣的「威逼利誘」。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教養孩子卻是一大難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整理了「兒童教育與心理」的主題內容。


歡迎各位寶爸、寶媽在文末留下你的育兒難題,讓專業醫生答疑解惑!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濮正璋

兒童精神科醫生、發育障礙中心總監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

相關焦點

  • 「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父母隨口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大約5歲左右的孩子一下子坐到地上抱著玩具大哭大鬧:「我不要,我不要,我就要買」。媽媽注意到周圍很多人都看了過來,生氣地對孩子說:「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可能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並沒有停止哭鬧。媽媽看到孩子不聽話,轉身走向出口。
  • 「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家長用威脅控制孩子,贏了娃輸了自己
    文|秘籍君孩子小的時候,總有那麼一段時期,父母是跟他們講不通道理的。所以,有人說孩子3歲前,父母不要跟他們做朋友,而是要對他們下命令。但是,下命令真的管用嗎?但是,這種成效也是三分鐘熱度,過不了多久,孩子該犯錯犯錯,該不聽話照樣不聽話。對此,很多家長都很發愁,到底該怎麼管教孩子,才能讓他們聽話呢?
  • 「恐嚇威脅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我們從小最常從父母那裡聽到的句式就是「你再不……就……」「你再不趕緊寫作業,這周末就別想出去玩了。」「你再這麼哭鬧,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種威脅恐嚇式的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效果也算是立竿見影。但是你知道嗎?
  •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看不見的隱患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話聲一落便拎起來孩子往家走。孩子情緒沒有平復下來,起身後開始對媽媽拳打腳踢地大聲喊道:「不要就不要!哼!」 在旁邊的我聽到這對話,心裡大驚,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中就不缺乏這種情況。
  • 「你再不聽話就受罰」比虎媽更傷孩子的,是父母的「巨嬰式心理」
    她在教育兩個女兒的時候,會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各種高壓手段,要求兩個孩子按照自己要求的路線去努力、成長。 女兒練不好琴,就不允許吃飯,平時不允許看電視,考試必需門門拿A……這種種方法,是不是很多家長看了之後,都覺得很眼熟?蔡美兒也稱這個教育方法為「中國式媽媽作風」。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你如果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說過,他們自以為這種拋棄式的育兒教育,能夠讓孩子有危機感,從而能夠讓孩子乖乖的聽自己的話。然而孩子在幼兒時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強烈的安全感。
  • 「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逼孩子學聽話,是做父母最大的失敗
    逼迫孩子學聽話,是做父母最大的失敗昨天,我看到四歲的兒子正在吃一些膨化食品,由於我不在他的身邊,便通過視頻告訴他,不要再吃這些東西了。因為他臉上已經過敏了,前天醫生也叮囑不讓他再吃這些膨化食品,但無論我怎麼給他說,他還是繼續吃。於是我便告訴他奶奶,讓她把那些零食給他要下來,不讓他再吃了,而他奶奶卻說,不讓他吃,他會哭的。
  • 「再哭媽媽就不要了」,你還在用「恐嚇教育」來讓孩子聽話嗎?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其實是因為家長之前總是告訴孩子「你再不乖就讓警察叔叔來把你抓走」,導致孩子一直認為警察叔叔是壞人,這就是家長的恐嚇式教育發揮著作用,這種方式短時間內可以讓孩子聽話,但也容易導致孩子在真的有危機時,不能及時尋求庇護。
  • 「不聽話就把你抓起來!」別再恐嚇教育孩子了,只會給娃造成傷害
    比如對著鏡頭兇狠的表示,「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去把你抓走!」「再不好好寫作業我就去你家把你帶走!」等等。這個寶媽很開心的表示,自從給孩子看了「壞叔叔」的視頻後,孩子果然聽話了許多,再也不用我操心了。事實上,關注「壞叔叔」的粉絲也大都是有這樣需求的父母。
  • 教育孩子3個有效方法,廈門網友:管用,不打不罵也能讓他聽話
    一開始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父慈子孝,慢慢地就變成了「雞飛狗跳」。「沒辦法,對孩子太溫柔,他反而越得寸進尺」,這是多數家長在教育不聽話孩子時常有的心態。這幾個家長們常見的方法,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曾用過。家長疏忽教育,孩子性格已經難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只剩下這種:不聽話時先打一頓再說,實在不行就兩頓。
  • 用威脅控制孩子只能得到片刻安寧,下次孩子不聽話,試試這樣做
    ,媽媽就不要你了/不管你了!」,還有的家長會自作聰明用哭來控制孩子的情緒說出「你再不聽話,媽媽就要哭了!」的話。 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終究是飲鴆止渴,治標不治本。,只是得到了片刻的安寧:我曾看到過一位媽媽的教育方法,這位媽媽一遇到孩子不願意做的事,都會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要哭了!」
  •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要哭了!」這句話到底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在親子教育上,父母的行為舉止都會深深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甚至是他們的命運。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不管你了!」,還有的家長會自作聰明用哭來控制孩子的情緒說出「你再不聽話,媽媽就要哭了!」的話。 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終究是飲鴆止渴,治標不治本。
  • 「不聽話就把你的玩具全扔掉」,再這樣嚇唬孩子,危害超乎你想像
    「再不吃飯,大灰狼會抓走你的」;「不聽話我就把你所有的玩具扔掉」;「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這些話你是不是也經常對孩子說?我們經常用這種恐嚇式的方式教育孩子趕快去做或者不做停止做某件事,然而殊不知,這種恐嚇式教育方式暫時可能非常有效,然而長遠來看,卻是危害了孩子。
  • 面目猙獰的「壞叔叔」,恐嚇式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乖乖聽話嗎?
    然而這種通過嚇唬孩子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嚇唬孩子的教育方式歷來就有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大人嚇唬過:「再不好好吃飯JC就會來抓你了」「不早點睡覺小心壞人把你抓走」「你去外邊玩吧,外面有怪物把你吃了」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34;這樣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說過,他們自以為這種拋棄式的育兒教育,能夠讓孩子有危機感,從而能夠讓孩子乖乖的聽自己的話。然而孩子在幼兒時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強烈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自然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利。
  • 不打不罵不講道理,也能讓孩子聽話?這個簡單的心理學妙招很實用
    說教、吼罵、威脅、哄騙……,你是用什麼方式讓孩子乖乖聽話?根據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家長們會因材施教,選用對自家孩子最有效的招數讓孩子服從安排。這些方式雖然對孩子有一定的效果,可同樣會帶來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說教多了孩子會變得「左耳進右耳出」;威脅多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厚臉皮」;吼罵多了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什麼樣的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孩子呢?
  • 別再讓「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來嚇唬孩子了
    「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再這樣嚇唬孩子,走失後你會後悔的!1.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這樣嚇唬孩子:「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每每聽到他們這樣說,都會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我家長也是這樣嚇唬我的。雖然這種方式很有效,但卻是飲鴆止渴。
  • 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恐嚇教育"讓孩子聽話,同時也讓孩子受傷
    而讓人感到痛心的是,當年被嚇唬的小孩長大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後,依然在用恐嚇教育試圖讓孩子聽話。&34;,孩子不聽話,你還在用&34;嗎?,你還在用恐嚇教育嗎?雖然恐嚇教育能讓孩子聽話一時,但同時會讓孩子受傷一世。恐嚇教育不僅讓孩子處在被父母拋棄的疑慮之中。像&34;這種話更是會讓小朋友混淆概念,曾經有民警無奈地說希望家長不要再說類似的話,他們希望孩子遇到危險能第一時間想起找警察幫忙,而不是讓警察變成孩子們害怕的人。
  • 你家孩子聽話嗎?
    做老師的,聽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句「老師,他不聽我的,你多說說他吧」,其實,也真不全是家長推卸責任,是真說不動小孩。可問題是,小孩終歸要畢業的,要離開學校的,到那時,身為家長,他不聽你的,怎麼辦呢?當然,小孩會長大,成為青年。十八歲成年,有了自己的主張,不聽家長,也正常。人嘛,總要長大,按自己的理解去闖蕩世界,不必事事聽話。
  • 「不聽話媽媽不愛你了」,小時候常說這句話的媽媽,現在後悔了嗎
    自己小的時候常常會被父母「威脅」:「不聽話媽媽不愛你了」「再哭讓大灰狼把你叼走,別回家了,外面流浪去吧」「走不走?不走媽媽走了不要你了」。最終我們都活成了小時候最討厭的父母的樣子,這種「中國式父母惡習」一代一代地延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