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文物回歸靠捐贈? 收藏家:只能靠血本回購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圓明園兔首

圓明園鼠首

    《淳化閣帖》現藏上海博物館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館耗資450萬美元從美國購回「法帖之祖」《淳化閣帖》 。

    子龍鼎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的支持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徵集回國。

    法國皮諾家族捐贈圓明園鼠首和兔首引熱議——

    日前,佳士得大股東、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和早前另外5尊獸首重金鋪就的歸國之路相比,這兩尊獸首的回歸方式令人驚喜。而記性好的人或許還會記得,2009年,正是這兩尊獸首在法國的拍賣,引來國內的諸多譴責。4年時間,當年沸沸揚揚的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大逆轉」的結局,不禁引人無限深思。兩尊獸首的被「捐贈」,究竟是開闢了一條文物回歸的新途徑,還是一場披掛著捐贈外衣的「買賣」?海外流散文物未來的回歸之路應該如何走?本報誠邀各路專家各抒己見。

    文、圖/記者金葉

    正方——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鳳海:開闢了文物回歸的新途徑

    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圓明園獸首的時候,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發表過幾條意見:1.按照戰爭期間被掠奪文物的國際公約,法國方面應當把這兩個獸首返還給我國,但因為受到一些籤約國和締約時間的限制,返還在實際上比較難以操作,即便如此,法國也不應當將這些搶掠所得的文物進行拍賣;2.在法方不予返還並堅持對我國文物進行拍賣的情況下,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應當響應我國政府的號召,不去參與競買;3.蔡銘超先生前往參與了競買並成交,應當以誠信的態度禮付價款;4.我不贊成以耍賴的方式表達愛國熱情;5.希望法方能恪守國際公約精神,並尊重文物所有國及中國人民的感情,妥善解決問題。當時,我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是:法國方面做出明智選擇,將兩個獸首歸還給中國。

    現在,兩個獸首回歸了,可喜可賀。從當年的拒絕撤拍到今天的捐贈,這個大逆轉的背後有某些必然因素。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獸首,是一個企業行為,當時法國政府並沒有出面協調。這次返還獸首,是以家族名義捐贈,但選擇在法國政要訪問前夕,我個人感覺其中一定有法國政府在其中斡旋,一定有兩國經濟合作的考量。但我同時深信,2009年迄今國內對於流散海外文物的諸多輿論,也給了佳士得和法國政府無形的壓力,迫使他們更加嚴肅地考慮中國人民的感情和訴求。

    今天的結果證明了一件事:文物回流,靠相關國家政府之間協商解決較為適合。只要國內民間的力量和政府團結起來,一定可以通過正規的渠道解決流散海外文物的歸屬問題。這也是我歷來反對私人藏家自己花大價錢去海外購買流失文物的重要原因。從情理上說,這些文物本來就屬於我們,私人購買只會助長這種不合理現狀,以及文物流失海外的非法行為。

    而國家協商解決文物回流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同這次:不說返還,而是以捐贈的名義,再或者所謂「捐贈」背後,也有一些利益上的交換——都是未嘗不可的。說到底,無論是人與人的交往,還是國與國的交往,都是合作、交換的關係,是博弈的結果。法國尊重了中國人民的感情,而我們給予他們一張大訂單,這種交易不是壞事。這種通過國與國的交往、廣義的交易方式,比直接去海外的博物館、或者拍賣行去購買要好得多,也更加合理。

    我相信,隨著我們國力的不斷增強,流散海外的文物、特別是眾多真正的國寶級文物,也有機會以此種方式回歸祖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不要太糾結於文物回歸這件事

    法國皮諾家族捐贈圓明園獸首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普通的事。收藏家或者某個機構將自己的收藏捐贈給博物館,乃至原屬國,國際上這樣的事例並不罕見。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今後還會有,而且不會少。

    中國流散海外的文物非常多,這些文物裡,有被搶掠的,有被監守自盜的,有不法商人通過各種渠道給搞出去的,情況不一而足。如果是非法出境的,從法理上應該被返還原屬國。但是,難度確實非常大:一是很多文物難以界定究竟是以什麼途徑出去的;二是經歷了這麼長時間,被倒了不知幾道手,目前擁有他們的藏家、博物館本身並不是搶掠者;三是國內法、國際法的衝突,國際法規又涉及到締約時間、追溯年限……總之,這中間有重重障礙需要突破。

    換個角度來看,為什麼非要讓所有的文物都回來呢?我個人認為,這件事情並非十分有必要。事實上,這幾年媒體上經常熱炒的「文物回流」,其中不乏炒作成分,有一些藏家熱衷這件事,或許有獲利的考慮。如果放在一個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並且站在一個負責任、受尊敬的大國的立場上去考慮文物的歸屬問題,我們也許就不會對流散文物如此糾結了。除非是對中華民族有特別重大意義的文物,我覺得對於大多數而言,特別是那些目前被很好地保存在博物館、學術機構當中的文物,沒有太大必要非讓它們還回來。在海外,它們可以更充分地承擔文化交流的使命。

    反方——知名收藏家 朱紹良:「國寶」的回歸只能靠下血本回購

    對於這兩個獸首的回歸,公眾的熱情實在有些「過頭」。它們是當年圓明園裡普通的實用構件,12個水龍頭而已,和我們裝修房子在門口擺放的兩個石獅子,乃至門把手沒有本質區別,是進不了廳堂的凡俗之物,算不上是藝術品,更談不上「國寶」。

    12獸首今天在市場的價格完全是炒作起來的。現在,皮諾家族宣布將獸首捐贈給中國,背後其實是利益的考量:一是為佳士得進入中國打通道路,二是為法國總統奧朗德的訪華貼金——短短兩天時間,奧朗德籤下了包括60架空客在內的中法貿易大單。

    用這麼大的禮遇,名義上捐贈,卻也沒少花錢,換回的卻只是二三流文物。對此,我感覺很痛心。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本意很好,卻被一些利益集團綁架了。而之所以能被綁架,是因為我們的文博界對文物的價值缺少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市場價位高、被炒得厲害的,咱們也跟著起鬨,說是「國寶」。要是獸首算國寶,明天北海的石獅子也成國寶了。

    相比之下,外國人可比我們頭腦清楚。真正的國寶都被他們束之高閣,在藏家手裡,或者在大博物館中珍藏,根本不可能捐贈或者返還。只有二三流的東西才會放到市場上炒一炒,把我們的熱情炒起來了,他們能賺個好價錢。

    中國流散海外的文物太多了。要我說,不要想著讓它們都「回家」。實際上,一般的文物,比如獸首這個級別的,留在國外挺好,它能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橋梁。我們的熱情和財力應該放在那些真正的國寶上。同樣是圓明園的流失文物,《康熙南巡圖》、「圓明園寶」玉璽這種檔次的才能算國寶,應該以一國之力,力主回歸。

    我曾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坎貝爾先生在私下有過交流。他的態度是:大都會的藏品沒有一件是偷來的、搶來的,都是藏家捐贈、或者花大價錢買來的。圓明園文物,這麼多年經過多少道手,通過法律的途徑,指望海外的博物館、藏家「返還」不現實。我們想讓它們「回家」,除了購買也是別無他法。既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能夠為中國文物一擲千金,既然當年周恩來總理可以用重金贖回三希堂中的「二希」(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為了真正的國寶,今天我們為什麼不能做這樣的事呢?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捐贈並不意味著文物歸還大門開啟

    我比較反感現在有一種言論,說圓明園獸首是「水龍頭」,沒價值。這是對文物的極度不尊重。單純從製作工藝上來說,獸首在圓明園文物中確屬比較一般的。但即便如此,我們不能否定12獸首的市場價值和歷史價值。作為藝術品,12獸首的價值是由市場決定的,目前國際市場對圓明園文物的追捧有目共睹,何況是像12獸首這樣知名度極高的文物,價格一直在飛漲並不出奇;而從1860年迄今,獸首歷經被破壞、被搶掠、被拍賣、乃至2009年的風波,今天的被捐贈……這些重要的事件,無不在充實著獸首的歷史價值,可以說它們早已不是當年平凡的「水龍頭」了。

    法國捐贈獸首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有利於中法兩國的友誼,有利於圓明園歷史文化的宣傳和普及,有利於中法外交關係的發展。但國內又有許多人過分激動了,說「法國政府歸還國寶」的有之,說「國外歸還圓明園流散文物之大門開啟」的也有之。這些,都屬於言過其實的誤讀。

    第一個要糾正的誤解是:這次只是皮諾家族的私人捐贈,非法國政府捐贈。他們做得很聰明,在總統訪問的第二天宣布這個決定,讓國人以為這是法國總統帶來的禮物。當然,不排除法國政府在背後做工作,說動皮諾家族捐贈。但法國政府很聰明,官方不出面,而是讓皮諾家族宣布,這樣既沒撕開國家歸還圓明園流失文物的口子,還叫中國公眾誤以為是法國政府的大禮。

    第二個要糾正的誤解是:這次捐贈不代表從此開啟了國外歸還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大門。「捐贈」還是「返還」、「私人」還是「政府」,法國人在這些細節上的處理,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他們的態度,我們實在無須過度引申。假如有一天,法國宣布歸還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或者楓丹白露宮內的文物,那時才能叫「開啟了圓明園流散文物回歸的大門」。法國人這次純粹是借花獻佛,搬出私人收藏捐獻給中國,而且這兩個獸首在2009年鬧出軒然大波,皮諾家族留著也是擺設,根本無法出手,不如送個人情。這樣的話,皮諾家族、法國政府、中國政府三方都皆大歡喜。還能讓中國老百姓鼓掌叫好,何樂而不為呢?

    我相信,此種獸首回歸的方式並不會成為未來海外文物回流的主要趨勢。個人捐贈這件事,得看心情,看機緣巧合,變數很大,機率很小;指望外國政府返還或者捐贈,可能性更小。除非是出於重大的政治利益、外交利益,返還個別的幾件是有可能的,但也只是有可能而已。我認為,讓文物回歸的主要方式只能是靠購買。而且,最好不要是國家購買,藏家私人購買的方式比較合理,也有實際操作性。

相關焦點

  • 故宮建「流散文物追索」清單
    故宮將建「流散文物追索」清單《故宮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5》23日正式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總規,未來10年將關注流散文物的回歸。建立流散文物清單,系統進行信息收集,制定回歸計劃。北京故宮博物院(又稱紫禁城)23日發布報告稱,故宮計劃追索流散文物。「流散文物追索」可以用retrieve lost cultural relics表示。Retrieve 表示找回,重新獲得,比如追討官員贓款(retrieve officials' illegal gains),找到遺體(retrieve bodies)。
  • 此人花2.7億拍下的文物,無償捐給國家卻拒絕付款,理由義正詞嚴
    而通過法律手段也曾追回過一大批文物,比如2010年追回的國家一級文物「唐貞順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盜石槨」,1998年追回了近3100件文物。除了這兩種方式,還有一種巨資回購,這也是能讓文物儘快回國的重要途徑。只不過這種方式要耗費大量資金,比如2002年花2999萬元購回的北宋米芾的《研山銘》手卷,還花了上億萬回購了包括戰國虎型佩等在內的多件文物。
  • 專訪|收藏家曹興誠:文物的最好歸宿只能是國有機構?未必
    中國臺灣地區藝術收藏家曹興誠  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圖       在前英國蘇富比主席James Stourton出版的《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書中,中國臺灣企業家、收藏家曹興誠被列入1945年以來當代最偉大的一百位收藏家。
  • 法國奢侈品大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捐贈之舉讓人意外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法國,皮諾特的捐贈之舉都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今年4月,皮諾特將4件猛禽金首移交給位於巴黎的中國駐法大使館,沒有索要任何補償。與此同時,從同一賣家手中購得另外28件文物的法國收藏家克裡斯蒂安·戴迪耶也於5月15日交還了他購買的文物,時間正好與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訪華的時間吻合。
  • 名人堂·文旅大事件|馬首回歸,海外164萬件珍寶如何回家?法律追索...
    馬首回歸圓明園(圖據國家文物局)如今,圓明園十二獸首之中,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七尊獸首已經通過拍賣、捐贈等方式回歸,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五尊銅像仍下落不明。中國尚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這些文物如何流失出國?
  • 泰國收藏家向中國捐贈五尊唐宋時期觀音聖像(圖)
    泰國收藏家向中國捐贈五尊唐宋時期觀音聖像(圖) 2014-09-25 10:43:39記者昨天獲悉,泰國考古收藏大家、泰國佛牌造像與文物協會常務副會長龍戴將自家收藏的五尊唐、宋時期的觀世音菩薩聖像贈與中國,其中三尊落戶省會鹿泉靈山景區極樂寺,另外兩尊則在國內它處安奉。  捐贈:莊裡人打動泰國收藏家  靈山景區依千年古剎靈巖寺而建,距石家莊的西二環僅13公裡。
  • 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被強拍 國家文物局:強烈譴責
    4月9日,坎特伯雷拍賣行明確表示,拒絕撤拍上述文物,理由是該文物劫掠發生在150多年前,不適用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關於歸還劫掠文物的約束。英國也沒有相關的法律阻止他們合法拍賣這件文物。拍賣行強調,這件青銅器在埃文斯家族已經流傳了4代,100%是來自西周時期。
  • 暌別與信仰:2019中國流失文物返還事件回顧
    總觀2019年流失文物歸國情況,呈現以下特點:單次事件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加,回歸文物總體數量極大;文物涉及門類繁多、時間跨度大,多數保存完整且整體價值較高;多件文物為國家一級文物,具有重要的考古、藝術、科技或歷史價值。
  • 英國媒體:中國收藏家正在世界各地追尋中國文物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中國收藏家正在世界各地追尋中國文物。」   ▲上海著名藝術品收藏家劉益謙出價4500萬美元,拍得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  英國倫敦古籍經銷商安德烈亞·馬佐基稱:「一些中國買家認為他們的過去被奪走了,因此希望買回自己的一段歷史。
  • 文物回歸:必達的終點 漫長的道路
    殷鑠 法理之下,追索流失文物究竟有多難 □ 本報記者 殷鑠 12月1日,由已故愛國商人何鴻燊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的珍貴文物——圓明園海晏堂的青銅馬首,已經正式回歸了圓明園正覺寺,並同時在「百年夢圓
  • 圓明園流散的這件稀世珍寶,下周亮相國博(多圖細節)
    去年11月抵達北京的圓明園流散文物「虎鎣(yíng)」就要公開展出啦!知道君獲悉,「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開幕式將於1月29日下午在國家博物館舉行。據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積極開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功促成多批流失文物回歸祖國,青銅「虎鎣」的回歸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範例。
  • 他是中國收藏家,將文物以450萬美元賣給我國,卻無償捐贈給美國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中,不僅有數不清的經典名著,而且還有不同尋常的文物寶貝。一八六零年,在西方列強的燒殺搶奪下,我們的圓明園被毀得不忍直視,園中珍品被掠奪殆盡,園內陳設、所有都被掠奪一空,不計其數的文物就在那時流失到海外。
  • 一馬當先,首件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回歸圓明園,激勵吾輩當自強
    獸首中的馬首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正式的回到了圓明園,這也是首個海外流失重要文物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中珍貴的文物 圓明園的建立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國力十分強盛,長春園也是按照西洋建築設計的,海晏堂更是這一組建築中的最大亮點。
  • 馬首銅像還家園 文物回歸新典範
    當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為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完滿句號。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正如《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結語中所言:「輾轉走過的,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的漫漫歸途,一路見證的,是中華民族從屈辱顛沛到富強興盛的歷史腳步。」
  • 圓明園迎來馬首銅像,民間收購海外中國文物之路有多遠?
    至此,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近年來,眾多中國文物陸續回流,頻頻回歸公眾視野。然而,流失文物回國之路有多艱辛?民間力量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 又見「文物」:翁同龢後人無償捐贈183件書畫文物給美國!
    又見「文物」:翁同龢後人無償捐贈183件書畫文物給美國!如果我們經常關注媒體報導的話,也許會經常聽到某某收藏家將自己的畢生所藏無償捐獻給某某博物館之類的報導,於是乎,大家便會對這位收藏家肅然起敬,因為,很有可能,這收藏家的私人藏品的價值已逾億萬,甚至是價值連城,畢竟,這個世界上很多文物的價值不都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 美籍華人收藏家向中國捐贈一批抗日援華「飛虎隊」遺物
    新華網成都6月23日電(記者王迪)6月23日,美籍華人收藏家陳燦陪向中國西部城市成都正式捐贈了一批二戰美國老兵遺物,以此紀念他們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的貢獻。  捐贈文物與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和第二十航空隊有關。二戰期間,他們在中國西南戰場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參與了對日本本土和其附屬區域的轟炸。
  • 柳向春︱凡是「國寶」,都要爭取:香港回購文物記(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成立不久的共和國就多次動用寶貴的外匯儲備從香港回購文物,充分反映出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和以鄭振鐸為首的文博事業領導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但這一輪文物回購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又如何結束,這一過程之中,到底有什麼樣的風波與故事,多年以來,並無確切的記載和敘說。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中國政府始終以堅定的決心推進文物回歸,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的,正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此後幾年間,「文物小組」有計劃的徵集了唐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摹本)、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這些文物的回歸,成為新中國保護文物的一段佳話。
  • 國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看點+展品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我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屢屢高價漁利,國人強烈憤慨譴責,國際輿論廣泛關注,文物回歸面臨重重障礙。一念在茲,萬山無阻,克艱克難,榮歸故土。中國政府始終以堅定的決心推進文物回歸,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的,正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