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最近變得愛打人!
——稍不注意,眼鏡就被寶寶一把打掉!
——今兒幼兒園老師又發信息說寶寶把小朋友咬了!
你以為上面說的都是你家熊孩子?
事實上.並不是,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在風雨中凌亂,這種情況幾乎出現在每個家庭的日常裡。
有的人看見寶寶打人第一反應就是「哎呀,怎麼這麼小就學會打人了,長大以後還了得?」
其實寶寶打人未必這麼可怕。
爸爸媽媽在教育寶寶「打人」這件事兒,可以稱得上是一門技術活,不能不管,也不能硬管。
在「管教」之前,得先搞清楚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然後才能見招拆招,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寶寶咬人、打人都是身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爸爸媽媽首先要了解清楚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知道怎麼做。
寶寶到了4~6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了,同時也會有各種不適應的感覺。這時候他們希望能夠通過磨牙來緩解這種不適應。
因為他們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咬媽媽的乳頭、咬媽媽的臉或者是咬一些小玩具來讓媽媽知道。對於兩歲左右的寶寶來說,嘴巴和小手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他們會把能抓到的東西都放在嘴巴裡,包括爸爸媽媽的身體,他們都要咬一口或者用手拍打一下,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寶寶有很多話想對爸爸媽媽說,可是2歲不到的小寶寶做大到。當寶寶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興的時候,他們可能通過打或者咬的方式,向媽媽傳遞情緒,表達不安。心理學認為,寶寶在0-6歲,是安全感培養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依戀感非常強,特別是對母愛的要求非常強烈。有時候寶寶打人是出於一種自衛,可能是小朋友搶了他的奶瓶和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髮。
寶寶絕不會容忍自己被欺凌,他會盡力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別看寶寶小,他們也心思縝密呢!尤其是在做好事時,往往希望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足夠關注。然而,他發現並沒有那樣,所以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來引起注意。搞清楚了孩子打人咬人的原因,接下來就好辦啦!爸爸媽媽可以試試這樣來改變孩子的攻擊行為:看到寶寶動手打人,不要衝動,要保持冷靜。先嚴厲地告訴寶寶"不許這樣做。"再耐心細緻地向寶寶講明道理:"有事可以找老師或爸爸媽媽幫助解決,打是沒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然後領著寶寶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問。最後讓寶寶主動承認錯誤,保證以後不再打人。
如果寶寶好打人的毛病通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還可以採取短時間地剝奪其遊戲權利或將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使寶寶認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歡,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以幫助他改正缺點。
對於寶寶行為轉變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爸爸媽媽都應及時給予鼓勵,使寶寶明白動手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歡,有錯就改大人才喜歡。
此外,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利用故事、兒歌及其他形式向寶寶灌輸道理行為標準,使寶寶慢慢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培養寶寶的愛心,例如讓寶寶養小動物,跟布娃娃玩耍,哄布娃娃睡覺,洗澡,蓋被子等。或教會寶寶親吻家長,輕輕撫摸家長,讓寶寶學會表達別人的愛。❤經常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會與人交往,學習分享和互相遊戲,團結協作。
❤要經常與寶寶交流溝通,培養寶寶樂觀開朗的性格。
❤爸爸媽媽樹立正確的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行。
❤給寶寶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有暴力傾向的家庭對寶寶的影響非常大。少讓孩子看暴力畫面的電視節目或故事書。
你家裡的寶寶會咬人打人嗎?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媽媽們留言討論哦~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caicaitong/schoolmum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