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改體系的不斷深入,各級各類小學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期待越來越高,與之相呼應的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在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狀況下,小學英語教學仍然存在過於注重形式、忽略英語運用及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堅持問題導向,把準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逐一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將有利於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1、 教學活動多樣化,基礎知識不牢固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小學英語教學的方式都以灌輸為主,呈現「老師講、學生聽」一邊倒的態勢。這種英語教學方式的課堂氛圍無疑是僵硬死板的。新課改之後,小學英語教師認識到這一現象,開始致力於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可是在把握程度上,大部分小學英語老師過於注重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反而不利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
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方法有助於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和內生動力,能夠幫助他們強化英語教學內容的記憶、吸收和運用。但是仔細思考熱鬧的教學活動中包涵的英語內容,很容易可以發現,教學內容的深度根本不足以適應小學生的學習需要。甚至有些教學活動形式強,但英語內容太簡單,即便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只能在形式方面佔據精力,不能促進小學生獲得相應階段應該獲得的基礎知識,更不能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
在某種情況下,這種教學活動對於加快學生英語學習進程可能具有明顯的反作用力。另外教師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運用過程中,對於教學內容的設置和處理並不能實現層次性,忽視了學生接收英語知識的遞進性。這種教學方式自然是不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英語學習。
2、注重英語模仿,忽視英語運用表達
每一個小朋友開口說話,都源自於模仿。以至於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模仿和記憶依舊是學習英語不可或缺的方法。不可否認的是開始接觸一門語言時,這種教學方法是有效的。但模仿的最終目的是創新和應用。許多小學英語老師的教學要求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過於注重句型和單詞的記憶,因此在同樣的英語學習情境下小學生想到的英語內容都是相同的。這種英語教學方法在長時間運用下扼殺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陷入記不住英語知識的苦惱,更加深化學生對英語學習枯燥的印象。
即便在教學內容和師生互動等方面都表現良好的課堂教學中,但是在詢問英語學習興趣的時候,小學生並未表現強烈的喜歡。在他們看來,英語學習是任務。根本原因還是停留在模仿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未能使學生學會運用和表達。
3、 教學水平不高,師資力量不足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師資力量也是常見的問題。小學英語教學並沒有要求老師具備太高的英語水平,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態度不認真,認為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簡單,所以不認真備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教學內容發音不標準和講解不透徹的現象。另外,還有部分學校由於師資力量不足從而出現小學英語教師擔任多個班級學生的教學工作,甚至還有學校在增加小學班級人數來緩解問題。這種情況會使老師疲於批改作業,沒有精力充分準備講課內容,所以間接影響了小學英語老師的教學質量。
二、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改革開放以後,全球化趨勢日益增長,學術領域論文英語化,外企也逐漸入駐中國市場,而英語作為連接世界的「普通話」,自然就成為了人們與社交學習等必要場合交流閱讀的重要技能。小學英語的基礎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主要的英語學習在課堂教學上,因此課堂教學成為了初學英語的小學生的啟蒙地。但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很大不足之處,呆板枯燥很容易使得小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要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轉變教學思維,因材施教,多樣化教學。
舉例說明,在教學中,可以實行小組性的合作學習的教學辦法,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集體合作責任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培養出學生更高效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不僅是簡單的隨機將幾個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合作學習,因為每個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掌握不同,因此小組分配需要適當合理才能達到教學效果。
教師要清楚學生的性格愛好,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水平,以及英語實際掌握情況及接收英語新知識的快慢,來合理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小組劃分必然會有組間學習排名競賽,因此為了保證學習競賽的公正性,保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小組的學習成員英語水平要相當,這樣英語學習的角逐才能有效推動,對學生英語教學效果才能達到教師良好的預期。為了保證更好的普及到每個同學的英語教學,一個小組的成員不宜過多,通常4到6個學生為一組。
另外,男女生人數比例要合理。保證每個小組的能力與水平,在合作學習過程中 互幫互助,對知識更全面學習。
2、堅持課前打牢基礎
一般的教學課堂45分鐘左右,時間短暫有限。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英語學習的知識,學生就必須在課堂前預習將要在課堂學習的知識。這樣不僅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能高效地掌握英語學習技巧與知識。教師在設置學生預習的任務的過程中,必須採用合理的方式,以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學習負擔。另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對其的掌握程度來開展教學,切勿盲目地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衡量學生的水平,要符合教學實用性原則。
注意教與學相互促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規劃設計學習和教學的目標。與此共進,教師要不斷學習不同教學方法,再結合學生的情況,汲取其精華,將之融會貫通到原本的英語教學中去,切勿一概囊括,生搬硬套,要合理規劃,與當前教學方法完美切合。從而在教學中創新,尋求更合理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
3、強化教師能力素質
眾所周知,教師資源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至關重要。要加強教學考核,切實按照教學成績兌現績效工資和獎勵政策,對能力不達標、質量不過關的要堅決批評,責令限期整改。要加強師資力量培訓,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有講劃、分步驟地組織英語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英語教學培訓,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水平。要堅持崗位練兵,多開展小學英語教研、說課比賽、優質課件評選等活動,切實促進英語教師相互學習交流。
綜上,不難看出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要性,它是我國英語教育的基石。同時,隨著英語技能的廣泛需要,英語學科在教學中也引起了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因此小學階段展開英語教育受到了很多學生家長的支持。然而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保證高效的教學,還有待探索。
非常明確的一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們對教學問題的總結反思以及高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矢放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與方案,才能保證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