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矯情!這是一種病:產後抑鬱

2020-10-13 我是秀一

一早上媽媽群裡炸了鍋,媽媽們七嘴八舌都在訴說著對事件的氣憤,難過,驚訝...

前兩天還和我們在院子裡談笑風生的媽媽,抱著5個月大的孩子跳樓了!

跳樓了?!

看到案發現場的視頻,昏暗的清晨,圍起來的案發現場,混沌的光陰裡瀰漫著死者的鬱郁。

群裡的聲討還在持續,人們一邊感嘆著生命無常,一邊斥責命運的不公,產後抑鬱的字樣在群裡刷屏。

產後抑鬱

那麼什麼是產後抑鬱呢?

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是指女性於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產後心緒不寧和產後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症候群。發病率在 15%~30%。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於產後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復發率。其臨床特徵與其他時間抑鬱發作無明顯區別。

產後抑鬱從何而來?成因有哪些呢?

產後對於女性來說是一生中最難的時刻,身心雙雙最佳脆弱的時刻,導致產後抑鬱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是——生理和心理原因。

  • 生理原因:由於懷孕和分娩導致女性內分泌發生變化,尤其是產後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導致;
  • 心裡原因:一個女人從一個女孩轉變成一個媽媽,角色的轉換壓力,對自己是否能夠當好媽媽感到不敢;缺乏家人的支持和照顧等等。

產後抑鬱

遠離抑鬱,珍愛生命

每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餘生珍貴,可是為什麼那個笑著明媚,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孩子的母親,會在寒冷的深秋,從17樓的窗口,帶著襁褓中的孩子一躍而下?

逝者已逝,誰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只是希望更多的產後媽媽,遠離抑鬱,更好的生活,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

產後抑鬱

  • 營養搭配:產後身體激素水平的不穩定會引起情緒的不穩定一定要儘量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搭配豐富,不僅要保持孩子的奶水充足,更要讓母乳媽媽營養健康。
  • 保持好心情:良好的心態是戰勝一切的信念,請相信自己,第一次做孩子的寶寶是不會嫌棄第一次做媽媽的你,給彼此機會共同成長。
  • 家人的支持: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喜悅伴隨著焦慮,媽媽總是擔心會無法照顧好孩子,這個時候家人一定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特別是丈夫的態度影響著妻子的情緒,多體諒第一次做媽媽的女孩吧。

產後抑鬱

女人最難的就是生孩子這幾年,十月懷胎,肚子一天天變大,肥胖讓面容變得醜陋,肚子越來越大讓夜晚無法安眠,還有頻繁的上廁所總是陷入難堪;

好不容易生下了孩子,母乳就像是頭上的緊箍咒,兩小時一醒,生產後疲憊不堪的身體來不及休息就進入了夜夜照料孩子的高節奏新生活;

最害怕的是孩子突然生病,軟軟糯糯的小身體,尖銳的哭聲,紅紅的小臉,第一次做媽媽的人無助到只剩下哭泣。

...

每一個媽媽都曾是父母手心裡的寶,也是丈夫心愛的妻子,當了媽媽後,就要學著自己長大了,儘管社會對媽媽的要求越來越高:經濟獨立,母乳餵養,家庭陪伴...

請相信,如果身邊的人能給予媽媽更多的關懷,更多的支持,更多的理解,媽媽一定會在那些個艱難的歲月裡走的更穩,更相信堅持一下一切都會過去的。

產房出來的那一刻,留一個人等等產婦;坐月子的時候,丈夫在家陪著聊聊天;煲湯的時候不要只想著孩子,也想想媽媽;孩子生病了不要總是埋怨媽媽,沒有誰想讓孩子難受...

產後抑鬱

結語:

生活本就是柴米油鹽,總會突然有那麼一件事情,讓你萬念俱灰,也會偶爾有那麼一個人,讓你傷心欲絕。

這都不可以成為放棄生命的理由,真正的勇敢,就是看透了這個世界有多糟糕,你卻依然熱愛著。

給第一次做媽媽的自己,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只有活著才可以請求他人的幫助,才可以等到春暖花開,又是一年,孩子向你跑來,呵呵的笑。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我是秀一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趙麗穎疑似產後抑鬱,情緒不穩時常哭泣,醫生:這不是矯情這是病
    產後抑鬱對於寶媽們來說並不陌生,生產完孩子後的那段時間,寶媽們的內心總是會有著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且情緒也極易波動,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傷心難過,如果丈夫沒有及時發現並予以引導的話,那麼產後抑鬱對於寶媽來說,嚴重的甚至足以威脅到生命。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請重視
    「每次小小的要求換來無盡的嘲諷、責備,你天天把你有病吧,神經病吧掛在嘴邊,沒病都被你說出病了,我已經快抑鬱了。」「你回來了沒?我心臟難受,喘不過氣來」邵青的一次次求救,卻被丈夫認為是小題大做,覺得她神經質。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家人的關愛尤為重要​
    誰還敢說,產後抑鬱,只不過是矯情?產後抑鬱正在成為殺死媽媽們的最大兇手。但是,看著這些悲劇一次次發生,我們許多人對產後抑鬱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哭哭就好了」、「衝動」、「對孩子不負責任」這些表面上。 在蕭山女子跳樓的這條新聞下面,評論區有很大一部分聲音都在指責這位母親:「孩子才3個月為什麼要跳樓?」、「生個孩子怎麼那麼矯情?」、「讀那麼多書都讀哪去了,那麼點事想不開」「現在的年輕人真是禁不起一點點事,扛不住一點點事「.....
  • 產後抑鬱跳江絕不是矯情 產後抑鬱症該怎麼辦?
    最近,孕婦好像都不怎麼太平,前後陝西孕婦墜樓,後有產後抑鬱跳江,這一連串的新聞看得小編都不敢生娃了,這孕婦的待遇啥時候變得這麼差了,好可怕......
  • 把產後抑鬱當神經矯情?睜眼看不見產婦的病,喜事易反轉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提出了一個提案,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產後抑鬱診治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因為她注意到產後抑鬱媽媽的治療費用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講負擔過重,導致放棄治療任由病情加重,這會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
  • 產後抑鬱不是「作」,這比你想像得更可怕
    、矯情每次這樣的新聞出來,除了表達痛心、惋惜的聲音外,總能聽到不少人發出這樣的聲音:這是產婦「作」的。……就算到如今,各種媒體報導、科普,依然還是有人不能理解「產後抑鬱是一種病,而不是所謂的矯情和作」。
  • 「我不是矯情!」中國首份產後抑鬱應對指南:100...
    本文原標題:《「我不是矯情!」中國首份產後抑鬱應對指南:1000萬新手媽媽必備》首發於微信公眾號:Momself,本文經授權轉載中國每年有1500萬以上新手媽媽,其中,60%到80%的新手媽媽在孕期和產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接近20%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
  • 趙麗穎疑似產後抑鬱,但這並不是「矯情」,反而離死亡很近
    很多網友表示,這不是產後抑鬱的表現嗎?寶寶出生時每個家庭一件開心幸福的事情,可是這個家庭後來的幸福卻戛然而止。事實上,產後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在15%到30%,一般於產後六周內發生。產後抑鬱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疾病在現代社會中很常見,其實產後抑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疾病,隨著家中小生命的來臨,家庭成員和產婦的關係都發生一些變化,產婦因為本身生產後的激素分泌高峰期導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誘發抑鬱症並發,怎麼解決呢?
  • 產後抑鬱症是什麼?這不是一種公主病
    一位叫Skorobogatova Yuliya的攝影師在網絡上公布了一組以產後抑鬱症為主題的照片,希望引起人們對這種特殊病症的關注。據維基百科介紹,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depression,簡稱PPD)是婦女在分娩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
  • 產後抑鬱真的是矯情嗎?這篇文章男性朋友該看看了
    這是好事,說明產前 / 產後抑鬱越來越受社會重視了。「找茬兒」或者是「矯情」,而不了解這是由於產後激素在短期內急劇變化 + 生活短期內巨大改變導致的,和產婦的「脾氣」沒有多大關係。然而,與其他抑鬱不同的是,產後抑鬱往往又與「生產」和「育兒」這件事情息息相關,所以又具備一些特有的特徵。
  • 產後抑鬱有多兇險?這絕不是「矯情」,新媽媽趕走產後抑鬱有方法
    根據我國進去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產後抑鬱的女性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是因為女性在懷孕之後體內的激素水平分泌不斷地變化,導致情緒上出現一定的波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自己的情緒,排遣自己的壓力就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輕則影響寶媽的心情和情緒,重則會危及到寶媽的生命,那麼當出現了產後抑鬱應該怎麼做呢?
  • 產後焦慮失眠、抑鬱?醫生:不是矯情,是病!千萬不可大意!
    其中,60% 到 80% 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接近 20% 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這意味著,每年有 1000 多萬「不開心」的媽媽。但自始至終,這件事兒沒有被認真聊過。一、什麼是產後抑鬱症?
  • 抑鬱症不是矯情,也不是脆弱,它是一種病!
    很多人對於抑鬱症有著很大的誤解,認為抑鬱症並不是病,就是患者比較矯情,其實這種認知是非常的錯誤的,它是一種病比較常見的精神病之一,在我們國家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就有幾千萬人,每年自殺人數中多數是因為抑鬱症,但是接受治療的患者卻不多只有10%,其中包括不規範治療的患者,說道這裡很多網友不由好奇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 37歲女博士帶5個月女兒跳樓墜亡,產後抑鬱真的不是矯情
    這件事在網上發酵之後,人們關注的竟不是產後抑鬱,而是在攻擊這個剛去世的母親。指責她心理太脆弱、矯情、鑽牛角尖,還用女兒陪葬,白瞎了這麼高的學歷。但你們知道嗎?產後抑鬱並不是矯情的代名詞,它與學歷、家境無關。懷胎產子後,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要遭受巨大的改變。而孕產婦自殺大部分原因是撫養孩子的不安與壓力所導致的。而像新聞中女博士這樣的「殺嬰」,則是不忍將孩子留在這世上受苦的心理表現。
  • 產後抑鬱就是矯情?給我懟回去
    產後抑鬱到底有多嚴重?我給大家講講我個人的經歷吧,到現在我也不清楚我當時的狀況到底是不是產後抑鬱,只是每天都很抓狂每天都想罵人。首先是身體上的不適:全身酸疼,側切的傷口每天需要消毒,每次如廁後都得清洗;產程長,以為終於可以睡一覺了,卻頻繁被寶寶的哭聲吵醒(當然後來才無奈地發現這只是開始,從寶寶呱呱落地起我就再沒睡過整覺);其次是心理上的不適:看著躺在嬰兒床裡的小小人兒十分興奮,想和家人分享我的喜悅。但除了我媽外,大家似乎更關注小寶寶:有沒有母乳喝呀,寶寶好瘦呀,寶寶嘴唇好紅等等。
  • 什麼是產後抑鬱?離死亡那麼近,你卻以為是矯情
    ,而很多人只是用一句「產後抑鬱只不過是矯情」的話語帶過,當你說起這句話的時候,是否想到這種疾病已經對媽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哭紅的眼睛產後抑鬱真的好可怕,生完孩子好幾天不眠不休,除了餵奶就是擠奶。總是莫名的就淚流不止,有時候真的想一死了之。還好有老公算是盡職盡責一直陪伴,後面住院吃了兩個月的藥控制調理,才慢慢好轉,要不是老公及家人的陪伴,我可能已經不在了......
  • 產後抑鬱是矯情?誰生誰知道!
    產後抑鬱是挺普遍,但是糟糕的是大部分人對它知之甚少。因為不了解所以造成很多困擾,嚴重的甚至還會導致悲劇。今天咱們就說說產後抑鬱這事,希望更多的人能知曉它, 如果大家身邊有即將成為新父母的親朋好友,也請把產後抑鬱相關的知識告訴他們,越多人了解這個疾病,對新媽媽的包容與理解,幫助就越大!
  • 產後抑鬱就是矯情?這些誤解千萬別信
    提到產後抑鬱,大部分媽媽表示「這只是一部分人的問題,與我無關」。也有很多媽媽因為患有產後抑鬱被認為是「矯情」。那麼「產後抑鬱」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人們對此還存在哪些誤解?誤區1:老一輩人沒有產後抑鬱,年輕人就是矯情。
  • 產後抑鬱就是矯情?這些誤解千萬別信
    據姜先生介紹,妻子小龍患有產後抑鬱症,情緒一度低迷。無獨有偶,4月27日,長沙一位37歲海歸女博士生下二胎後,患產後抑鬱症,帶5個月的女兒墜樓身亡,令人痛惜。《新媽媽情緒藍皮書》指出,我國每年有1800萬新手媽媽,其中,60%~80%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提到產後抑鬱,大部分媽媽表示「這只是一部分人的問題,與我無關」。也有很多媽媽因為患有產後抑鬱被認為是「矯情」。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
    是的沒錯兒,堂姐產後抑鬱了。產後抑鬱是現在很普遍的一種「新手媽媽」的心理疾病,它表現在:1.情緒方面常感到心情壓抑、沮喪、情感淡漠。表現為孤獨、害羞、不願見人或傷心、流淚,甚至焦慮、恐懼、易怒,每到夜間加重。2.自我評價較低自暴自棄、自責、自罪,或表現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戒心,與家人、丈夫關係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