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經驗】行政爭議案件如何化解?康保法院開創「法官+」模式

2020-12-25 澎湃新聞

【基層經驗】行政爭議案件如何化解?康保法院開創「法官+」模式

2020-12-22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以來,康保法院繼續深入貫徹新行政訴訟法「解決行政爭議」的立法宗旨,創新運用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創「法官+」模式,主動擔當作為,服務大局穩定,推動建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完善行政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進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1

「法官+」整合資源,確保軟硬體有保障

康保法院秉持「府院共建、部門聯動、自願公正、便民高效」的工作原則,積極推動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於4月22日掛牌成立,同時主動提供辦公場地,設立了行政調解室、聽證室等,確保為當事人提供調解的獨立空間。安排1名資深法官和1名法官助理具體負責行政爭議案件的日常工作,探索聯合其他行政複議工作人員及律師、人民調解員組建行政調解團。

2

「法官+」多管齊下,推動爭議實質化解

康保法院聯合各成員單位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行政爭議化解建設。首先抓住關鍵,強調法官協助下的部門主導化解,全縣各部門已逐步達成共識,各自單位發生的行政爭議以自身為主導開展實質性化解工作。其次加強聯動,法檢兩院參與協作。行政案件發生後,責任部門如遇疑難、複雜問題時,康保法院將配合部門搭好平臺,邀請檢察院進行配合協作,助力糾紛化解。11月26日,康保法院主持召開行政案件化解協調擴大會,主動邀請檢察院、司法局及涉訴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成功化解爭議矛盾。

3

「法官+」建章立制,力求形成長效機制

康保法院進一步優化完善各項專業化制度設計,不斷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行政複議、行政爭議化解、行政訴訟相關工作的協調對接機制,以實際行動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強化行政機關主體責任,明確行政機關在化解行政爭議中承擔主體責任。強化銜接機制,研究《行政爭議化解溝通協作制度》,進一步加強與政法委、紀委監察委、檢察院、司法局間的溝通協作機制,共同推進行政複議案件的爭議化解。強化工作考核問責力度,將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納入法院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助力推動行政爭議化解。

供稿:康保法院

原標題:《【基層經驗】行政爭議案件如何化解?康保法院開創「法官+」模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行政爭議案件如何化解?康保法院開創「法官+」模式
    行政爭議案件如何化解? 今年以來,康保縣人民法院繼續深入貫徹新行政訴訟法「解決行政爭議」的立法宗旨,創新運用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創「法官+」模式,主動擔當作為,服務大局穩定,推動建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完善行政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進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 架起「連心橋」 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邯鄲市兩級法院行政爭議化解平臺建設側記
    「楓橋經驗」,在行政爭議訴訟中堅持一手抓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平臺建設,一手抓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實現「五個到位」工作格局以及「三個一批」辦案模式。截至8月底,全市法院共收行政訴訟案件1025件,相較去年同期1167件,減少了142件。全市兩級法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共收案件355件,成功化解85件,為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積極推進行政爭議化解平臺建設   春節過後的第一天,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市司法局向市政府遞交了《關於建議在全市設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的請示》。
  • 裕華法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首次化解兩起涉行政機關爭議案件
    為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裕華法院依託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與區政府、區監察委員會、區檢察院建立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聯席制度,並於近日首次聯合協調化解兩起涉行政爭議案件。案件的成功化解是裕華法院探索訴源治理的創新舉措,也是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又一有益探索。
  • 化解行政爭議 合力促進和諧
    ,保定中院、保定市檢察院、涿州市法院、涿州市檢察院、蓮池區法院組成聯合辦案組,帶頭示範化解行政爭議案件,並於10月14日在涿州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召開行政爭議訴前化解現場會。此舉為進一步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共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有力探索。該案系工商行政登記糾紛,申請人身份證丟失後,被他人冒用身份辦理了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後申請人在廉租房資格覆核時發現其身份被冒用,故起訴涿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涿州市行政審批局,請求撤銷為該公司辦理的工商行政登記。蓮池區法院接到該案後,經詢問當事人意見,各方均同意由蓮池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化解該爭議。
  • 湖北「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
    法院和工會介入後,不到一個月就有了結果。」8月19日,浠水縣某公司原職工吳某感激地說。2018年12月底,吳某因解除勞動合同和工傷保險待遇等問題,與原公司產生爭議。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
  • 河北邯鄲: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爭議辦法多 「楓橋經驗新格局」
    2020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兩級法院積極發揚「楓橋經驗」,在行政爭議訴訟中堅持「兩手同時抓」,一手抓行政爭議中心平臺建設,一手抓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為化解中心平臺建設積累工作經驗。截止8月底,全市法院共收到行政訴訟案件1025件,相較去年同期1167件,減少了142件。
  • 裕華法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一天內化解7起涉環境汙染爭議案件
    9月22日,裕華法院依託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與區監察委、區司法局聯合協調化解1起行政訴訟爭議案件、6起行政非訴案件。據悉,這7起案件也是裕華法院首次化解涉環境汙染行政處罰案件。收到該案後,行政庭副庭長高利軍經過審查後認為該案可以借鑑行政爭議化解案件經驗進行化解。高利軍充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說理、反覆溝通,最終在法院和區監察委、區司法局三部門參與化解下,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與該公司達成和解,該公司在交付罰款後,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該案是裕華法院化解的首例行政爭議訴訟案件。
  • 【法學匯】如何破解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老大難」問題?
    考察兩高和全國各地法院、檢察院的司法實踐,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主要有以下方式和途徑:  充分發揮調解程序在化解行政爭議方面的積極作用。調解程序不僅適用於行政訴訟法第60條規定的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還適用於各種行政協議案件;  充分發揮多元化解決糾紛機制在化解行政爭議方面的積極作用。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一案解三紛,懷鐵法院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
    一案解三紛,懷鐵法院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 2021-01-08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質化解行政爭議 合力促進社會和諧
    近日,湖州吳興區經營汗蒸房的劉女士在安吉縣人民法院法官的調解下,僅用一周就化解了與相關部門的爭議。  為破解收案數量持續攀升、審判力量相對薄弱的困境,行之有效地化解行政爭議,2017年3月,安吉法院與湖州市政府法制辦聯合設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這也是首個行政爭議調解平臺。自成立以來,該調解中心共辦結行政爭議案件382件,成功調撤166件。
  • 多年爭議協調撤訴——省法院成功化解兩起因徵收拆遷引發的行政爭議
    近日,針對兩起因房屋徵收拆遷引發糾紛,耗時數年、矛盾複雜尖銳、當事人牴觸情緒很大的案件,省法院承辦法官專門赴定西市實地調查並主持協調,促使上訴人楊某與當地政府部門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並籤訂了《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協議》,上訴人楊某當天向省法院提交撤訴申請書,申請對該兩案撤回上訴和起訴,成功化解了這兩起法律關係複雜、原被告之間分歧很大、歷時多年未能定紛止爭的行政爭議案件
  • 多年爭議協調撤訴——省法院成功化解兩起因徵收拆遷引發的行政爭議
    近日,針對兩起因房屋徵收拆遷引發糾紛,耗時數年、矛盾複雜尖銳、當事人牴觸情緒很大的案件,省法院承辦法官專門赴定西市實地調查並主持協調,促使上訴人楊某與當地政府部門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並籤訂了《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協議》,上訴人楊某當天向省法院提交撤訴申請書,申請對該兩案撤回上訴和起訴,成功化解了這兩起法律關係複雜、原被告之間分歧很大
  • 政府與法院聯合試點,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
    「民告官」案件中,溝通調解至關重要。如果能有一個途徑,讓雙方面對面溝通,促進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對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助力訴源治理落實落地意義重大。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政府、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作為「府院聯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試點單位。
  • 溫故知新 致知於行——舒蘭市人民法院行政庭探索行政爭議化解新辦法
    舒蘭市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正主動探索,以行政爭議訴調中心為依託,以類案分析、經驗總結、實踐應用、更新補充「四步走」模式為路徑,為化解行政爭議找到新辦法、新舉措。近日,舒蘭法院行政庭運用形成經驗再次成功化解了一件矛盾糾紛。
  • 懷鐵法院行政爭議協調中心實質性化解重大行政爭議
    至此,懷化鐵路運輸法院行政爭議協調中心於9月10日主持達成的200份訴前調解協議迅速履行完畢,這批因為補償安置引發的行政協議系列案在訴訟前得到實質性化解和高效解決。8月31日,懷化市經濟開發區李公灣村200戶村民因認為懷化經濟開發區安置房管理辦公室未履行徵收安置補償協議,向懷鐵法院遞交起訴狀。
  • 我院在全市法院及仲裁院勞動人事爭議疑難案件研討會中做經驗介紹
    我院在全市法院及仲裁院勞動人事爭議疑難案件研討會中做經驗介紹 2020-12-14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南京法院「十大基層創新」
    2、高淳法院深入推進高淳「無訟村(社區)」創建,構建「訴源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背景:高淳法院近三年的民事糾紛案件不斷增長,如何才能把基層各方的力量調動起來,把矛盾糾紛「擋」在第一道防線?高淳法院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高淳「無訟村(社區)創建」為抓手,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構建「訴源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 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該司法解釋明確,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明顯不當的,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建議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後可以申請撤訴。這就為人民法院通過協調方式妥善解決行政案件,預留了制度空間。
  • 柳江區法院踐行「楓橋經驗」 構建多元化解柳江模式
    」,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優化解決糾紛資源配置,構建立、審、執全方位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切實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同時,通過定點摸排,及與鄉村幹部聯動,及時了解、掌握、排查基層社會中潛在的糾紛情況和矛盾隱患,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處置、早化解。當前已在轄區12個村屯完成「一村一法官」工作室的設立,32名法官和36名法官助理深入到轄區村屯,開展普法宣傳,排查糾紛隱患,為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實現司法助推鄉村穩定、振興鄉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