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小真育兒
本內容由桃小真育兒原創,喜歡文章請點個讚,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和個人轉發!
01
國慶小長假剛過,娃們又開始上學,尤其是今年剛上幼兒園的寶貝們,過了一個小假,瞬間又恢復了剛入園的情形:哭鬧,不想上學,在學校不好好吃飯睡覺……
在這裡我說一下,為了避免娃出現假期過後難適應新環境的話,假期儘量別有「補償」心理。不然在家大吃大喝又各種作息時間不規律。這樣再次入園要重新適應一段時間,心理也有落差,畢竟在家裡好吃好喝又順著自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接下來我要說的這件事也是這幾天遊玩時遇到的:帶娃去某遊樂場玩耍時被一家玩偶店吸引,一個寶媽帶著倆娃,一個在嬰兒車坐著(大概2歲左右娃)一個跟媽媽走路(5歲左右)大寶看中一款熊貓玩偶,特喜歡想要,跟媽媽說:「媽媽,我好喜歡啊,給我買一個吧」。媽媽看了一下說:「家裡已經很多玩具了,不要買了,我們快走去下個景點」。「不,我要,不買不走!」大寶說。「那你待著吧,我走了」媽媽說。哇的一聲大寶哭了起來,媽媽想拉他出門,娃哭得更厲害,聽不進去媽媽說話。媽媽生氣的大喊:「不許哭了,再哭,我不要你了!」說罷推著二寶出門。大寶看情況嚇得站起來委屈巴巴地抽泣著追上媽媽。
02
之前聽有些朋友留言,不聽話,訓一頓打一頓就好了。這種處理方式最簡單也很本能。但是後果真心有些嚴重。長期在被否定,被恐嚇和打罵等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有些看似歸順了許多。殊不知娃的情緒沒得到發洩釋放很容易長大後有或多或少的情緒問題,比如抑鬱,自卑,社交障礙等。而有些孩子在會更暴躁極端,也是通過一些「武力」語言冷暴力還傷害別人。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孩子後,大多數父母在面對寶寶有情緒時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我也不例外,記得有次我娃收拾玩具,玩具盒的蓋子怎麼都蓋不住,我去幫忙又不讓,非要自己來,安不上去自己開始發脾氣扔東西又大哭起來。然後我大聲吼了她。哭了半小時後自己跟我說:「不喜歡媽媽大聲說話,怕怕的」我心裡停了一下後跟她道歉。自己反思遇到娃有情緒時我該怎麼做:
①、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離開娃幾分鐘去別的屋冷靜下來。
②、如果在公眾場合,儘量深呼吸(類似瑜伽的呼吸做3次)帶娃去到較安靜的地方,讓娃發洩情緒後再跟她說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③、特殊情況下轉移注意力,比如在某個玩具店特喜歡某個玩具我又不給買的時候,可以用店外某個事物來轉移注意力。
④、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讓娃知道自己的情緒,我告訴娃什麼情緒是怎樣的,最後告訴娃怎麼處理。家長朋友們可以用情緒貼紙或者自己畫的都可以。在跟我玩積木或者角色扮演遊戲時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⑤、找類似枕頭這樣的軟物品給娃有情緒時發洩用。這樣避免摔其他家裡物品。
03
結語:那我們怎樣正面來管教娃會使自己省心輕鬆些?其實沒有很大的捷徑。最關鍵的還是父母要有耐心!不養娃不知道,養娃真的很傷神,絕對是一場父母的自我修煉!道理人人都懂,可以用在自家娃身上還會有控制不住的時候。這就需要家長平時育兒的過程中不斷的育己,才儘可能地知道娃每個階段的心理,生理變化情況。多些耐心同時更要溝通交流。溝通交流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夫妻雙方長時間不溝通也會出現問題,何況和自己的孩子呢?
今日討論:你有什麼好的處理娃壞情緒的方法?評論區留言一起跟大家分享。
關注@桃小真育兒,了解更多母嬰育兒趣事或小知識,使育兒輕鬆高效。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