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歐、閃含、漢藏、阿爾泰四大語系的分布,看人類文明史的變遷

2020-12-15 心向青史

人類文明的主要發展舞臺在亞歐大陸,這是一句老生常談。

從地理分布來看,人類在亞歐大陸的文明區域又可以分為五大板塊:中國、印度、中東、歐洲和亞歐大草原。

但從人類所說的語系來看,亞歐大陸主要可以分為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閃含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

語系的分布之所以比地理板塊少了一個,是因為印度和歐洲同屬於印歐語系,他們均起源於東歐平原、黑海沿岸。

1、印歐語系

之前在《歐洲三大蠻族中,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分據東西,凱爾特人去了何方?》一文中,我們梳理過印歐語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了解一下:

歐洲三大蠻族中,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分據東西,凱爾特人去了何方

這裡簡單的再複述一下:印歐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開始從東歐平原遷徙,一路向東進入亞洲,之後兵分兩路,進入印度的建立了恆河文明,進入伊朗地區的建立了波斯帝國;一路向西進入歐洲,這便是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的由來。

大致來說,印歐語系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歐洲、美洲和印度、伊朗,是人類第一大語系。

2、閃含語系

《聖經》中傳說,諾亞有兩個兒子——閃米特和含米特,其中閃米特是希伯來人的祖先,含米特是亞述人和非洲人的祖先。

閃米特-含米特,這便是閃含民族的由來。

閃含語系

其中希伯來人便是今天猶太人的祖先,而亞述人和非洲人便是今天阿拉伯人的祖先。

從這個角度來說,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系出同源,奈何如今相煎正酣!

根據今天我們所了解到的世界歷史,人類最早的文明由閃含語系的人所建,巴比倫人、古埃及人、亞述人等都是閃含語系。

3、阿爾泰語系

阿爾泰語系,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四國交界的阿爾泰山為中心,廣泛分布於亞洲腹部的荒漠和草原地區。

也就是說,古代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大半都屬於阿爾泰語系,包括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

學術界對人類歷史上是否存在阿爾泰語系其實有分歧,許多人主張這三大語族只是相互接觸但並非同源。但不管怎樣,把遊牧民族的語言歸為阿爾泰語系對於我們了解人類文明的變遷會更加便利。

4、漢藏語系

漢藏語系,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包括漢語區、藏語區、羌語區、緬彝語區等。

漢藏語系

漢藏語系的北方是阿爾泰語系,南部通過喜馬拉雅山與印歐語系分割。漢藏語系與印歐語系、閃含語系的連接則通過絲綢之路。

5、四大語系視角的人類文明史變遷

閃含語系和印歐語系閃含語系的巴比倫人、古埃及人首先在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文明。

印歐語系的東支在印度建立恆河文明、在伊朗建立波斯文明,西支在歐洲建立了古希臘文明。

漢藏語系在東亞建立了華夏文明。

之後,印歐語系的波斯帝國一統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取代了閃含語系的統治地位。

然後,古希臘和波斯帝國、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在地中海東岸展開了千年爭霸,單從語系來講,這其實是印歐語系的內訌,此時的閃含民族處於從屬地位。

公元632年,閃含語系的阿拉伯帝國崛起,滅波斯帝國,從此主導中東的語族重新成為閃含語系,至今不變。

從此,閃含語系的伊斯蘭教和印歐語系的基督教勢不兩立,爭鬥無休無止。

從這個角度來說,語系的分別並不是爭鬥的原因,地緣、宗教才是。

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應當說,數千年來,只有中國實現了對一個文明單元的持續性的大一統。而在西方,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等曾稱雄一時的大帝國,無不消失在了歷史的風煙裡。

而在古代,對華夏文明的威脅均來自北方,阿爾泰語系的匈奴人、鮮卑人、柔然人、鐵勒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不斷南下,在威脅華夏文明生存的同時,也促使華夏文明防守反擊,最終完成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大一統,這在人類歷史上同樣是唯一的。

之前在《遼國的建立,是我國古代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真正的轉折點》一文中曾詳細梳理遊牧民族在中國歷史中的變遷,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看,連結如下:

遼國的建立,是我國古代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真正的轉折點

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的爭鬥和融合,構成了帕米爾高原(蔥嶺)以東的以華夏為中心的朝貢體系的歷史主線。

阿爾泰語系和印歐、閃含語系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的西遷極大的影響了中亞、西亞、歐洲的歷史。

漢驅匈奴,北匈奴的西遷帶動了整個亞歐草原遊牧民族的大遷徙,最終引起了匈人、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攻擊,西羅馬帝國由此而亡。

唐滅東西突厥後,突厥向西遷徙進入阿拉伯帝國內部,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塞爾柱帝國對小亞細亞的侵襲,使恐懼的拜佔庭帝國在歐洲招來了「十字軍東徵」。

蒙古人的西徵,滅了阿拉伯帝國,促使突厥人在小亞細亞人建立了後來歐洲人聞風喪膽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

蒙古人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帖木兒建立了在中、西亞建立了赫赫一時的帖木兒帝國,其後人阿克巴進入印度建立了印度最後一個王朝莫臥兒帝國。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爾泰語系的突厥人、蒙古人對西方的衝擊其實要遠遠大於對中國的衝擊。

今天的中東由三大板塊組成:突厥人的土耳其、阿拉伯人的阿盟、波斯人的伊朗,其中土耳其屬於阿爾泰語系,阿拉伯人屬於閃含語系、伊朗人屬於印歐語系。

中東之亂,亙古不變。

相關焦點

  • 漢藏語系背後的民族源流
    現代全世界的語系分布,紫色為漢藏語系,淺綠色為印歐語系。此後通過語言的整理和比較,語言學家把歐洲絕大多數的語言,以及亞洲的印度、伊朗、亞美尼亞等地的很多語言都劃入了印歐語系。再結合歷史學、考古學、文化特徵等,學者們還推測出,講原始印歐語的人數千年前生活在黑海和裏海北岸的草原上或者安納託利亞(今土耳其),有車、馬、犁等,還能推測出他們各自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樣的路徑擴散到現在廣闊的分布地域的。
  • 我學者揭示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新石器時代中原農耕文化的擴散與漢藏語系北方起源說
    今年四月,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提出漢藏語系起源於約5900年前的中國北方,與仰韶文化及馬家窯文化有關。漢藏語系是全球第二大語系(第一為印歐語系),包括漢語和藏語以及與二者有親緣關係的四百多種語言。母語屬於漢族語系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亞和南亞部分地區,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 世界七大語系良心科普!確定不了解一下?
    全世界一共分為七大語系:印歐語系、漢藏語系、閃含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高加索語系、烏拉爾語系。☛ ❶ 印歐語系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family)是當代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在印度及歐洲的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印歐語系的語言也不僅僅存在於印度及歐洲。
  • 《自然》刊文:復旦研究團隊證實漢藏語系「北方起源假說」
    《自然》官網截圖漢藏語系包含逾400種語言和方言,如漢語、緬甸語和藏語,總使用人數達15億左右。它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對漢藏語系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存在兩種爭議。團隊領頭人,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介紹,研究結果證實「北方起源假說」,估計原始漢藏語分化成現代語言的最早年代在距今約5900年前,地點可能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 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仰韶文明時期的陶器(來源:wikipedia)南北起源之爭漢藏語系是語言學家按照譜系分類法劃分的一組語群,按照使用人數計算,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第二大語系,它包含超過漢藏語系的分支(圖片來源:STEDT/UC Berkeley)對漢藏語系從何處何時起源,之後又是如何演化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語言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史前的語言發展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 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人民網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姜泓冰)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綜合運用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該研究為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了解中國及周邊鄰國各漢藏語系語言之間的演化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認識東亞人群遷移歷史帶來了重要啟示。
  • 東亞語言母語起源於中國北方 漢藏語系是世界第二大語系
    而漢語是最早從漢藏語系中的分化的語族,這一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5900年前。  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漢藏語系何時起源?中外學者看法不同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7月10日報導,漢藏語系語言的使用者多達14億人,是繼印歐語系之後的世界第二大語系。它涵蓋400多種語言,使用區域從太平洋西岸延伸至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漢語、藏語和緬甸語等如此古老而又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語言都屬於該語系。其中,包括漢語普通話在內的一些語言已經擁有數千年的書寫傳統。
  • 【劍橋先秦史】筆記10:印歐語系
    出乎很多人意料,今天世界上最廣為分布的印歐語系,在史前和歷史時期在中國的分布,也要比今天多得多(今天少到幾乎沒有)。
  • 語言 | 什麼是世界七大語系?
    全世界一共分為七大語系:1.印歐語系2.閃含語系3.阿爾泰語系4.烏拉爾語系5.高加索語系6.漢藏語系7.德拉維達語系我們常說的七大語系是在眾多語系中選出相對語種較多、活躍度較強且社會語言學上來講比較顯著的語系。在語系下又分成各個語族,語族中包括各種語種。
  • 世界語系簡介
    目前人們一般把世界的語言劃分為九大語系:  1)漢藏語系,  2)印歐語系,  3)阿爾泰語系,  4)閃-含語系,  5)烏拉爾語系,  6)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  7)馬來-玻裡尼西亞語系,
  • 我學者揭示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上海4月25日凌晨電(記者顏維琦、曹繼軍)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印歐語系的起源
    科學家們運用遺傳學領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語言的演變,得出結論說,印歐語系的發源地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內。
  • 中國漢藏語言分布及語言簡介
    「漢藏是否同源?」 如果我們把其引申至語言層面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語言學是研究人類族群的重要切入點,因為語言是在傳承中不斷分化、演變的。當一個祖先人群分化成為不同人群並遷徙至其他地方而互相隔絕之後,這些人所說的語言便會逐漸成為方言,以至於同源語言消失後各方言演變成為不同的語言。
  • 九大語系
    中國為該語系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    漢藏語系各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詞序比較固定,虛詞種類較多,在句中表示各種不同的語法意義,廣泛運用各種助詞來表達複雜的語法意義。    在中國,漢藏語系一般分為四個語族,即漢語族、壯侗語族(或稱侗臺語族、侗泰語族、臺語族)、苗瑤語族和藏緬語族,共計約250種語言,主要分布在中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等亞洲各地。漢藏語系中各語言的一些類型學的特點:很多是孤立語;有聲調;單音節詞根佔多數;有量詞;以虛詞和語序作為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
  • 中國語言學研究成果首登《自然》,金力團隊揭示漢藏語系起源
    金力團隊合照(從左到右為:嚴實博士、金力院士、潘悟雲教授、張夢翰博士)多學科交叉 揭示漢藏語系分化時間和起源地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該語系是世界第二大的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
  • 新石器時代晚期,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復旦團隊揭示全球第二大...
    圖說:漢藏語系中109種語言的譜系樹 復旦大學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近日,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宣布綜合運用了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語言譜系證據支持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 漢藏語系有哪些語言,有啥共同點?日朝韓越語為什麼不算在其中?
    因為現代對於人類所有語言是否有共同起源並沒有定論,所以語言學家們首先做的就是對在現代接近的語言進行研究,再結合其歷史演變規律,推演出可能有共同起源的語言,而這些語言就會被歸為一個語系。所以漢藏語系就是指在現代被認定和漢語和共同起源的語言的統稱,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漢藏語系的方方面面。漢藏語系都有哪些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