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和立功可以並存嗎,同時具有自首和立功會怎麼處理?

2021-01-15 律師在線諮詢免費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有立功和自首表現的,可以依法減輕或者從輕處罰,這是刑法對犯罪嫌疑進行自救的一種規定,如果立功和自首同時存在的,那麼犯罪分子同時達成自首和立功如何處理?

網友諮詢:如果犯罪分子同時具有自首和立功情節應該怎樣裁定刑罰?

北京市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唐小平律師解答:

自首和立功可以並存。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如果犯罪嫌疑人同時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在量刑時,仍需要由法院根據具體案情,來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如果情節較輕,可以適用緩刑或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六十七條【自首】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六十八條【立功】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唐小平律師解析:

自動投案的認定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審查:一是時間;二是方式和動機。

1、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動機。犯罪分子出於真誠悔罪自動投案的自首,犯罪分子雖有投案的誠意,但由於傷病不能投案的而委託他人代為投案,或首先信電投案的等一切方式,總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和出於何種動機都屬於投案自首。至於被公安機關,群眾圍攻,走投無路,當場投案的,以及經司法機關傳訊,採取強制措施歸案的,都不是自動投案。

2、犯罪分子必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這是自首的本質特徵。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須是自己實施並由自己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自首時,不僅要求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而且要交待所知的共同犯罪,如果是主犯必須揭發同案犯的罪行。

3、犯罪人願意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追訴。犯罪人主動的聽候司法機關的偵查、起訴、審判活動是衡量犯罪人是否悔改的重要表現之一。符合上述之條件,才可以認定為自首,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只有這樣認識自首才是完整的,系統化的。

立功必須是犯罪分子本人實施的行為。為使犯罪分子得到從輕處理,犯罪分子的親友直接向有關機關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或者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應當認定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現。

據以立功的線索、材料來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認定為立功:本人通過非法手段或者非法途徑獲取的;本人因原擔任的查禁犯罪等職務獲取的;他人違反監管規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負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國家工作人員利用 職務便利 提供的。

相關焦點

  • 自首、坦白與立功
    1、一般自首和坦白的區別在於是否自動投案。自動投案如實交代是自首;被動歸案如實交代是坦白。2、特別自首和坦白的區別在於所交代的罪行是否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新罪。可以成立新罪,是自首;不能成立新罪,是坦白。3、坦白的處理:《刑罰修正案(八)》規定,犯罪嫌疑人雖不具備自首情節,但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三、立功立功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
  • 你要的自首立功法律法規都在這
    ,成立自首需同時具備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兩個要件。(四)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八、 關於對自首、立功的被告人的處罰【自首、立功的一般處罰原則】對具有自首、立功情節的被告人是否從寬處罰
  • 最高法規範自首立功認定標準 明確從寬處罰幅度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8日)發布《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進一步規範了自首、立功的認定標準,嚴格了認定程序,明確了從寬處罰幅度。  《意見》的主要內容共八個部分,其中對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認定、採用捆綁手段「送子歸案」的處理、立功線索來源的認定、自首和立功處罰原則的具體把握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明確。
  • 累犯、自首、立功、緩刑及假釋
    ③對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不適用緩刑,不得假釋,可以減刑。④過失犯罪和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不構成累犯。2. 再犯和累犯的區別:①累犯前後實施的犯罪必須是特定的犯罪;再犯前後實施的犯罪並無此方面的要求。②累犯一般必須以前後兩罪被判處或者應判處一定刑罰為構成要件,而構成再犯,並不要求前後兩罪必須被判處一定刑罰。
  • 最高法規範自首立功認定標準 大義滅親可輕判
    近日,最高法發布《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答記者問),對新出現的自首和立功情節進行細化規定。最高法有關負責人透露,此前對於自首和立功,刑法總則僅用了兩個條文作了原則性規定,1998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用七個條文作了細化規定。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麼處理?
    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逃逸,後又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的,構成自首,但應以「交通肇事後逃逸」的法定刑為基準,對其自首從輕處罰。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一條第三款明確規定:「交通肇事逃逸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 論我國刑法中的立功
    之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於1984年4月6日發布了《關於當前處理自首和有關問題具體應用法律的解答》,對什麼是立功以及立功的從寬處罰問題做了解釋性規定。1990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于禁毒的決定》單行刑法中規定了特別的立功制度。該決定第14條規定:「犯本決定規定之罪,有檢舉、揭發其他毒品犯罪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關於跨省異地執行刑罰的黑惡勢力罪犯坦白檢舉構成自首立功若干問題的意見
    《意見》在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辦理跨省異地執行刑罰的涉黑涉惡罪犯坦白、檢舉構成自首、立功案件工作機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意見》明確,跨省異地執行刑罰的黑惡勢力罪犯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提供重要線索,或者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各部門在辦案中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罪犯及其近親屬人身和財產安全。
  • 委託親屬動員在逃同案犯投案是立功嗎?
    【加重與升格】 問:加重犯和升格法定刑有何區別?答:加重犯罪構成包括結果加重犯(如搶劫致人死亡)、情節加重犯(如入戶搶劫),會引起法定刑升格,但是其他情況也會引起法定刑升格,如綁架殺害被綁架人這樣的類似結合犯也會引起法定刑升格!結論:加重犯只是法定刑升格條件的一種。 73.
  • 犯罪嫌疑人主動交代行賄能否認定立功
    所以吳某的行為不符合立功的構成要件,不應認定為立功。  第二種意見認為,吳某的行為可以認定為立功。理由是吳某主動交代其本人向單位領導行賄數萬元的事實,系犯罪分子到案後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可以認定為立功。  第三種意見認為,吳某的行為能否認定為立功,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 貪官為求立功檢舉同夥:蔣潔敏供出周永康
    法庭上,陳弘平稱自己符合自首情節,且有重大立功表現。陳弘平的行為,是否夠得上自首或立功,最後要由法院來判定。不過近年來,的確有部分落馬貪官因為符合自首情節或有立功表現,被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據媒體報導,湖北省鹹寧市中院在去年10月12日公開宣判了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的受賄、濫用職權案,「對於濫用職權犯罪,李春城具有自首、重大立功及悔罪情節,依法予以減輕處罰」。
  • 重大立功的六條認定規則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中也對重大立功的認定作出了如下規定:犯罪分子有檢舉、揭發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等表現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
  • 撞人逃跑後又主動自首怎麼處罰
    什麼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交通事故逃逸之後又自己回去主動自首會減輕量刑嗎?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撞人逃跑後又主動自首怎麼處罰的相關內容,歡迎您的閱讀!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於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 自首能救下殺嬰犯的命嗎
    刑法規定自首可作為從輕或減輕量刑依據,對其使用空間大,最終取決於法官「自由裁量」刑法規定,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輕是指在某個量刑等級——比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裡選更輕的刑期;而減輕是指降低量刑等級,比如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降到「三年以下」。
  • 符合什麼條件才算自首,自首會減輕刑事處罰嗎?
    自首是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進行自救的措施之一,刑法規定有自首表現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減輕、從輕處罰,但需要對自首行為進行認定,那麼符合什麼條件才算自首,自首會減輕刑事處罰嗎?網友諮詢:自首一定會減輕處罰嗎,法律上對自首有什麼規定?
  • 認定立功的五個疑難問題探討
    》(以下簡稱《解釋》)、《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2009年《意見》)、《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2010年《意見》)等一系列有關立功的司法解釋及司法政策性文件,從實體認定到程序審查,對立功制度進行了較為詳實的規定,此舉對於解決司法實踐中遇到的一些有關立功認定的疑難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在適用上述司法解釋及司法政策性文件的過程中
  • 「以案說法」犯罪後滯留現場等候警方處理,能否認定為自首
    警方在對齊某進行詢問和訊問時,齊某均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本案焦點齊某在犯罪後滯留現場等候警方處理,能否認定為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規定「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 一般自首認定常見誤區之釋疑
    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第六十七條分為3款,第1款規制的是一般自首,第2款規制的是特別自首(準自首),第3款則是對不成立自首但具有如實供述情節從輕處罰的規定。即自首成立的模型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看起來是短短的八個字,但在在實踐中卻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正如人們常說的「標題越短事情越大」。
  • 由自首的規定和演變論我國的自首制度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特殊自首是指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根據上述自首的概念,自首具有以下特徵,一是自首是犯罪後的一種表現。自首發生在犯罪以後,在通常情況下是行為人的一種悔罪表現。
  • 檢舉、揭發與自己有關聯的他人犯罪,能否構成立功?
    根據《刑法》第68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4月6日),檢舉、揭髮型立功可具體劃分為以下五種情形:一是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且查證屬實(共同犯罪同案犯除外);二是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三是阻止他人犯罪活動;四是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五是其他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3.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