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鐵《航海往事》
15世紀以後,隨著歐洲勢力向整個世界拓展,中西文化交流也成為大趨勢。在這方面,最早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是義大利籍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利瑪竇。
他1578年從葡萄牙裡斯本出發,先在印度傳教5年,又進入澳門,之後前往中國內地,先後在肇慶、韶州、南昌、南京、北京等地傳教。
因為當時葡萄牙人佔據了澳門,從歐洲來的傳教士們都先在那裡停留學習漢語。萬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獲準入居廣東肇慶。他對中國官員說,自己是從印度來的。那時中國人還不知有天主教,許多人都以為他是來傳播佛教的!
利瑪竇在肇慶建立了「仙花寺」,為了博得人們的好感,他和其他傳教士一樣,全都身穿佛教僧侶的衣服,把頭髮也剃了。平時,行事小心謹慎,十分低調,主要精力用來學習漢語和當地的禮節習俗。
那時,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概念還是「天圓地方」。利瑪竇到肇慶後,製作印行了《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一份世界地圖。通過這幅地圖,中國人首次認識到,世界原來是個圓球。為了傳教,他還帶來了聖母像、星盤和三稜鏡等物品,其中還有歐幾裡德《幾何原本》。利瑪竇希望用這些西方新事物吸引好奇的中國人。
他利用解釋西方事物的機會,向中國人介紹了天主教。跟他一起來的傳教士們翻譯了一些天主教資料,如《十誡》、《主的祈禱》、《聖母讚歌》以及《教理問答書》等。看到有些人對天主教產生了興趣,利瑪竇又派發了《天主實錄》小冊子,開始用中文解釋天主教的教義。
在介紹這些天主教知識的同時,利瑪竇也傳播了《歐幾裡德幾何》,現在數學中的許多詞彙,例如:點、線、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線、對角線、圓心、外切等等,都是他在這一時期首先提出並沿用至今的。
但因為他們是印度來的,穿著打扮也跟和尚無異,無論是官員,還是普通百姓,中國人始終把他們當成佛教徒,傳播的只不過是一個佛教流派而已。在肇慶居住的6年裡,利瑪竇在傳教方面,其實並不是很成功。
萬曆十七年(1589年)夏天,利瑪竇移居廣東韶州。在那裡,利瑪竇的兩個隨員相繼去世了,另一名神父也返回歐洲,只剩下利瑪竇一人還在中國傳教。
在韶州時,利瑪竇攻讀了《四書》,並將其譯為拉丁文。他發現,自己佛教僧侶打扮社會地位比較低,並不受大多數中國人尊重,人們最能看得起的,還是儒士和學者。於是,他開始蓄髮留須,改變了打扮,穿上了他們的服裝。但在傳教方面,仍然沒有什麼進展。
又過了6年,利瑪竇獲準在江西南昌居住,這時他已經在中國生活多年,快成為中國通了。在此期間,他成功預測了一次日食,並向當地官員展示了一些歐洲新玩意,如三稜鏡和西洋時鐘什麼的,這使他聲名大噪,很快成為當地的知名人物。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他也結交了許多權貴,並與一些皇族後裔建立了友好關係。
因為南昌各級官員、皇族後裔都對西方的各種器物和書籍非常感興趣,利瑪竇便在住處舉行一次「科普展覽」,把一些外國的東西詳細介紹一番,此舉結交了不少人。趁此機會,他撰寫了《天主實義》,把天主教介紹給人們。為了能讓中國人更好理解天主教,他還把中國自古就有的「上帝」概念,偷換成「天主」。
由於方法對路,在南昌的3年間,他傳播天主教的效果特別好,與在廣東時完全不同。由於在南昌的成功,歐洲的天主教會任命利瑪竇為耶穌會中國教區負責人,全權負責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利瑪竇的老師還指示他,要想辦法到北京去覲見中國皇帝。但利瑪竇第一次去北京時,正值日本侵略朝鮮,整個北京城氣氛緊張,所有人都怕惹禍上身,不願意結交洋人。利瑪竇在北京四處碰壁,錢也花光了,無奈之下,只住了一個多月,便匆匆返回南京。
雖然沒見到明朝皇帝,但利瑪竇在首次北京之行中,與友人一同編修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同時,還完成了《四書》的翻譯和注釋工作,第一次嘗試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
中日戰爭結束後,利瑪竇再赴北京,這次他成功見到了萬曆皇帝。利瑪竇給萬曆皇帝很多貢品,既有自鳴鐘、西洋琴等日用物品,也有聖母像、十字架等宗教器物。
萬曆皇對天主教十分尊重,把耶穌稱為「活神仙」。對西洋的玩意兒,更是非常感興趣。他最喜歡的是大小兩架自鳴鐘,小的時常帶在身邊把玩,大的那架則放在他常去的閣樓上。
對西洋琴,萬曆皇帝也倍感好奇,讓利瑪竇教太監演奏。利瑪竇為此專門創作了幾首樂曲,填上中文歌詞,並起名為《西琴八曲》。由於自鳴鐘經常需要維護,萬曆皇帝便允許傳教士們定期進宮檢修,這為利瑪竇進入宮廷打開了方便的大門。
在北京期間,利瑪竇出版了《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地圖,現在的一些地理概念,如北極、南極、地中海、日本海等,都出自這幅地圖。這幅地圖不僅在中國多次發行,問世後不久,還被介紹到日本。
但利瑪竇主要目的還是傳播天主教,他在宣武門內修建了一座教堂,也就是著名的南堂。利瑪竇在南堂舉辦科學儀器和圖書展覽,吸引了大批明朝官員和學者儒士參觀。當時有數百人開始信奉天主教,其中甚至有著名的徐光啟。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59歲的利瑪竇因病在北京去逝。按照當時慣例,西方傳教士死後不能留在中國大陸,應該回他們自己的據點,移葬澳門。但萬曆皇帝下旨,破例準許利瑪竇葬在北京西郊。利瑪竇因此也成為第一位葬在北京的歐洲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