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正在經歷第三次變革 要讓垃圾處理不再走低端

2020-12-22 新民晚報

圖說:老港基地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 上海城投集團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上海中心城區70%生活垃圾的「終點站」——老港,正在經歷第三次變革。記者了解到,老港正在探索「一核多元」的管理模式,關鍵的「一核」指的就是科研。從曾經的粗放式填埋到如今工廠化運營,老港未來要讓垃圾處理不再低端,而是用高科技手段把垃圾按品類、品質分揀,進行高附加值利用。

老港的三次變革,都踩準了時代賦予它的使命——第一次是從1985年開始,老港為上海這座城市的生活垃圾託底,開啟了填埋為主的運作;第二次是從2009年開始,老港以無害化、環境美化、資源再利用為目標,改變垃圾散裝為貨櫃化,從填埋為主走向焚燒為主;而第三次,從今年開始,老港要引入科技手段的力量,將其打造成為綜合性生態環保循環經濟基地。

2020年9月,《上海老港生態環保基地管理辦法》發布,這部被稱為老港發展藍圖「指揮棒」的管理辦法中寫明:城投集團是老港基地統一管理的責任主體,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建設、統一運營調度、統一管理服務」的要求,承擔組織編制老港基地相關規劃、項目建設等職責。

圖說:老港基地再生建材利用中心

除了統一管理,之後將進行統一掛牌,老港29.5平方公裡的版圖布局也讓人期待。記者獲悉,老港正在加緊建設調試一些新設施設備,提升垃圾分類後的垃圾處理能力。

比如,專門為溼垃圾應運而生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在2019年10月底正式啟用,設計能力為餐飲垃圾400噸/日,廚餘垃圾600噸/日。「實際處理能力要更高,最大處理量兩者加起來達到過1400噸/日。」上海城投環境集團老港處置公司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副經理張偉濤介紹,目前已啟動建設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項目(二期),不僅設計能力提升到了1500噸/日,而且會加入沼氣預處理功能,來提升溼垃圾沼氣發電的能力。

餐廚垃圾油脂高,不僅可以製成有機肥料和車用柴油,在老港還可以成為黑水虻的飼料。「黑水虻是處理餐廚垃圾的高手。這些吃餐廚垃圾的黑水虻長大後,可以製作成優質的蛋白質,用在化妝品、飼料裡。」張偉濤說。

位於老港東南側的再生建材利用中心,這兩個月也正在進行建成後的調試。未來,這裡將成為拆房垃圾、裝修垃圾的「末端接收站」,規劃日均處理能力達可達6000噸。「項目分一期和二期,採取同步規劃、分步實施。目前主體廠房建設完成,正在進行帶料調試。建成後,將是全國最大的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上海城投環境老港處置公司再生建材利用中心項目部副經理羅佳傑表示,處理後的拆房垃圾、裝修垃圾,將進行資源化利用,做成路基或者其他再生材料,實現建築垃圾的變廢為寶。

相關焦點

  • 強化垃圾處置功能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公司揭牌
    12月11日,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揭牌。今後,上海城投集團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建設、統一運營調度、統一管理服務的管理要求,強化老港基地城市生活垃圾託底處置保障功能,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水平。
  • 上海城投老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PPP案例研究
    北極星環保網訊:老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四期工程PPP案例研究一、案例概述(一)案例背景老港生活垃圾處置場是目前全市唯一的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場所,處理全市約90%的生活垃圾。上海市廢棄物老港處置場,長期以來一直是事業單位。
  • 這裡處理了上海中心城區70%生活垃圾 今天它再度升級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揭牌儀式上,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史昕龍介紹,老港已經邁入3.0時代,將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讓垃圾處理更加智慧化、綠色化、環境友好化。同時,藉助老港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考慮和技術團隊、高校、專業公司合作,在資源化、減量化等方面進行中試乃至產業化應用。
  • 中國五洲集團中標老港垃圾焚燒二期36億項目 規模6000噸/日
    中國五洲集團中標老港垃圾焚燒二期36億項目 規模6000噸/日北極星固廢網訊:日前,國內單次投產規模最大、建成後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工程項目發布通告,中國五洲集團中標。
  • 承接產業轉移 不走低端尋常老路子
    承接產業轉移 不走低端尋常老路子     調整產業結構 同步轉型升級  7月12日,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
  • 跟隨臺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臺灣垃圾處理之一【3】
    原標題:跟隨臺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臺灣垃圾處理之一  第三站:全面實現垃圾焚化  最後,這些不可回收、真正需要處理的垃圾也不是填埋了事。在臺灣,總共有24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化廠,臺北有3座。臺北的垃圾處理經歷了露天堆放、衛生掩埋,到如今全面實現焚化處理。
  • 上港迎重要窗口期,再無變革就只能習慣平庸
    隨著上海上港在亞冠0-2不敵伊涅斯塔領銜的神戶勝利船,本賽季的比賽徵程也已經全部結束。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賽季,上港需要總結和反思的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在面臨重建的窗口期,決不能錯過。在上港比賽結束後,被冷藏多日的胡爾克發文,正式告別了上海上港,這位金元中超的標誌性人物合同到期,也意味著上港的一個時代結束。另一方面,佩雷拉的執教也飽受詬病,存在下課的可能。
  • 植物偷偷「說話」,卻被科學家識破,第三次農業變革或將發生
    隨後,科學家發現植物也是可以進行交流的,比如利用信息素進行交流,這是一種生化交流方式;而且,上個世紀的研究表明,植物竟然能夠偷偷「說話」,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微量語」;本世紀,植物「竊竊私語」被科學家識破,第三次農業變革或將發生。
  • 紅磚RED BRICK:牙膏市場第三次變革的領導者
    RED BRICK:牙膏市場第三次變革的領導者2019年,一款名為RED BRICK的牙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並迅速衝破傳統牙膏品牌形成的防線,在國內的牙膏市場站穩了腳跟。市場中牙膏的尷尬境地生活中最常用的東西,往往得不到人們的重視,而牙膏作為一款普通家庭早晚都要使用的日用品,存在感幾乎為零。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牙膏時,都不會花費太多心思,逛超市時或是盲目聽從導購員的推薦,或是從貨架上隨意拿起一款扔進購物車,整個購買過程就這麼結束了。百年牙膏歷史中的兩次變革實際上,「牙膏」在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
  • 低端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警惕之外該如何做?中國製造正在行動
    遙想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製造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低端製造蓬勃發展,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在80年代中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輕工產品異軍突起。
  • 跟隨臺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臺灣垃圾處理之一
    原標題:跟隨臺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臺灣垃圾處理之一   新華網臺北10月12日電(記者齊湘輝 陳鍵興)晚上6點不到,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80巷的居民們已等候在路邊,手裡都提著幾個垃圾袋。  隨著《少女的祈禱》的悠揚樂聲由遠及近,一輛黃色雙箱式壓縮垃圾車和一輛白色資源回收車如約而至。
  • 要實現真正的垃圾分類處理,我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全世界每年產生10幾億噸垃圾,而僅中國每年就產生近3億噸垃圾,對土壤、植被、氣候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影響了居民的生存環境、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因此垃圾的分類處理迫在眉睫。垃圾分類(英文名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投放和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 垃圾分類: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
    粽子和粽子葉子分別算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包著狗屎的報紙要怎麼處理? 好不容易弄清了垃圾們的歸宿,到了真正下手處理的時候,更多問題來了—— 要處理冰箱裡一罐發黴的老乾媽,要先把過期的醬倒出來扔進溼垃圾,再把瓶子瓶蓋洗乾淨放進回收垃圾
  • 跟隨臺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臺灣垃圾處理
    在臺北,有4000多個垃圾收集點,每周5天定時定點直接從居民手中取得「新鮮」垃圾,替代了許多城市隨處可見、臭不可聞的垃圾堆、垃圾桶,落實著「垃圾不落地、資源全回收」的環保理念。    第二站:資源回收細分求再生    居民垃圾回收後,第二站要被送往資源回收點。在那裡,林林總總的「廢物」將被更嚴格細緻地分類,以便完成再生利用。
  • 贏在變革——華為的三次生死轉型
    第一部分講華為成長當中經過三次非常痛苦的轉型。很有幸的是我在華為17年,親身經歷了這三次轉型。所以今天可以根據個人的親身經歷,結合一些重要的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一些痛苦和管理精髓。轉型要轉成功,轉型戰略要正確,思維模式、流程、組織,包括人的能力培養和考核,都要跟隨戰略進行轉型變革,否則轉型戰略就會落空。華為轉型最早是從1998年開始,當時已經渡過了企業的生存期。
  • 拱墅區樂堤港建立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力爭打造杭州商業綜合體垃圾...
    杭州拱墅區遠洋樂堤港,詹平每天都要走3萬步到5萬步——他並不是在商場逛街,而是在為垃圾清運奔波。詹平是遠洋樂堤港再生資源回收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能接到不下10家商鋪的電話,訴求都是能否上門回收資源。今年6月,遠洋再生資源回收中心落成以來,收運量獲得了巨大提升,商場內過去無人問津的易腐垃圾和建築垃圾也得到有效處理。樂堤港物業環境部主管吳闖說,中心運營以來,每天能回收紙張1500斤、塑料200斤、廢舊金屬250斤,「現在商場垃圾回收能力和日產出來的垃圾基本能持平了。」
  • 鄭州一河道遍布垃圾 處理過的中水被二次汙染
    在橋頭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由於沒了防護網的保護,大量的生活垃圾被扔進河道內,在河道內形成一道東西長約近20米的垃圾帶,幾位拾荒者正在撿拾廢品。其中一名女拾荒者,不大一會兒就撿拾了一大編織袋。順著河道向前走,聽到前面有譁譁的流水聲,鄭報融媒記者遂循聲找尋,在橋墩北邊和南邊,各找到一個正在向河道內排放汙水的汙水口。管道內排出的汙水,帶著臊臭味兒衝進河道內,與上遊清澈的中水匯合後,流向下遊的賈魯河。
  • 三十年天翻地覆:曾經臭烘烘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養起了梅花鹿
    作為老港基地統一管理的實際主體,城投老港公司將在城投集團的統籌安排下,提升老港基地生態環境質量和全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水平,促進資源化利用,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吃飯也要狼吞虎咽,因為蒼蠅和人搶飯吃。上海市「十佳城市美容師」衛益民,在老港工作35年了,他說:「以前我們男青年談朋友去約會,頭上噴了摩絲,結果一回到老港,蒼蠅沾滿頭。治蒼蠅是當時的一大難題!」為此,老港還發動了「滅蠅運動」,滅蠅班的科學滅蠅法獲得了國家發明獎,並經常被請到外省指導滅蠅工作。  以前簡易填埋的場景  現在來老港工作或參觀的人已經很難想像當年的場景了。
  • 時代伯樂蔣國雲:中國正在上演第三次財富大洗牌
    時代伯樂股權投資團隊經過長期研究發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經歷了兩次財富大洗牌,正在經歷第三次財富大洗牌:  第一次是膽大的對膽小的進行洗牌,所以,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並不是有多大學識的,而是膽大的。
  • 寶潔竟要退市!潘婷、飄柔、海飛絲輝煌不再!
    01  寶潔退市, 快消巨頭輝煌不再  近日,美國快消巨頭寶潔被爆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除牌。事件一出,整個快消圈瞬間炸鍋,曾經站在日化品巔峰的寶潔如今要走下神壇?  從製作蠟燭的小作坊,到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已有182年的歷史。